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更喜欢站立式格斗而非摔柔或MMA?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人确实对站立式格斗情有独钟,甚至比摔跤或MMA更来劲。这背后是有不少原因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观赏性和刺激感是站立式格斗最直接的优势。你想想看,拳击里的精准重击,踢拳里的凌厉扫腿,空手道的爆发力,泰拳的肘膝组合,这些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展现。看着选手们一记漂亮的摆拳直接KO对手,或者一记凶狠的低扫把对方的站立根基打垮,那种视觉冲击力和瞬间的爆发力,确实能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相比之下,摔跤和MMA虽然也有精彩之处,但很多时候双方缠斗在地,观众可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看懂其中的门道,比如一个漂亮的关节技或者一个有威胁的压制。有时候,在地板上几分钟的纠缠可能不如一个站立的精彩KO来得直观和过瘾。

其次,拳腿的打击感和技巧的多样性也是一大卖点。站立式格斗的打击方式非常多样,你可以看到直拳、摆拳、勾拳,有扫腿、前踢、后踢,还有升龙踢、飞膝等等。每一种打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发力方式、角度和时机。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本身就需要极高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控制,而观看比赛时,这些技术的完美运用也能让懂行的人拍案叫绝。而且,很多站立式格斗项目都有一些“标志性”的动作,比如拳击的闪躲步伐,泰拳的膝击和肘击,这些都是独具特色的技术元素,很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

再者,规则的清晰度和易于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多数站立式格斗项目,比如拳击,规则就非常直接:用拳头打脸和身体,不许打后脑和下体,在规定时间内得分或KO对手即可。踢拳和空手道也大同小异,只是允许踢击和其他一些小的规则差异。这些规则很容易被初次接触格斗的观众理解和接受。而MMA的规则虽然也越来越成熟,但毕竟包含了站立打击、地面缠斗、降服技术等等,对于不熟悉格斗的人来说,一下子要消化这么多内容可能需要一点时间。尤其是地面技术,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三角绞、什么是十字固,那么看到两人在地板上扭打,可能只会觉得“在干什么呢?”

还有一点,个人英雄主义和风格的凸显。在站立式格斗中,很多时候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某位选手个人的爆发力、反应速度和技术发挥。一位技术出色的拳击手或者一位极具侵略性的踢拳选手,他们的个人风格会非常鲜明。我们经常会听到“KO艺术家”这样的称号,这本身就说明了站立打击在瞬间决定比赛走向的能力。而且,选手在站立时的姿态、步伐、出拳的节奏感,都更容易展现出他们独特的魅力和“个人秀”。

当然,我们也得承认,传统文化和历史积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喜好。像拳击这样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已经融入了许多人的记忆和文化认同之中。很多经典拳击赛事和拳王的故事,都成为了体育史上的传奇。即使是踢拳、空手道等,在亚洲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文化影响力。这种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认同,会让一部分人自然而然地更倾向于这些格斗项目。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对某种特定格斗风格的偏好。有些观众可能就是单纯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觉得那样更直接、更暴力美学。有些人则可能对踢击情有独钟,觉得腿法变化多端,充满力量感。而有些人可能对MMA那种“无限制”的格斗方式更感兴趣,觉得它更接近真实的搏斗。所以,人们选择喜欢哪种格斗,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们个人对格斗技艺的理解和偏好。

总而言之,站立式格斗之所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睐,是因为它在观赏性、技术多样性、规则易懂性、个人魅力展现以及历史文化积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摔跤或MMA就不受欢迎,只是在某些群体中,站立式格斗更能触动他们对格斗运动的某种期待和感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摔柔系本身就冷门,并且别人的格斗方式也是以摔打(通过特殊动作破坏对方重心或者直接抓住对方投掷让他“摔跤”)以及缠斗(通过特殊动作扭绞对方关节以及其他脆弱部位迫使对方投降),要么太直接没有刺激感,要么没有动作感观众看不懂。

并且说实话,论职业格斗谁最完善谁影响力最大谁最早赚钱,拳击那是所有武术格斗的爹,这玩意开比赛是最早的。MMA的年龄都算是最小的了(MMA不是独立的武术格斗,他是一个概念,允许选手使用几乎所有武术格斗的招式),最早的MMA比赛是格雷西家族1993年举办的。古拳击就不多说了,现代拳击的年龄也不小,英国在18世纪初就有有奖拳击比赛(其实挺符合黑市拳的定义的)了,比赛不戴拳套,没规则,没时间限制,打到其中一个人投降或者动不了就算行了。英国著名拳击家小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1839年, 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 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1924年第8届奥运会前夕成立了国际业余拳击联合会。论商业,拳击才是大佬。就算是其他的站立式格斗都得绕边。

说白了,人家要看的是同时满足暴力血腥动作感这三个要求的比赛,冷门的他们也不爱看,也不想去了解。谁让观众是爹呢~


经过大佬 @国士无双 提醒,修改回答一部分,臭熊猫虚心接受各位指点

user avatar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观赏性的问题。

毕竟体育格斗赛事是一种商业行为,如果观众不爱看的话,那就啥用也没有了。

而缠斗类技术的观赏性远远不如击打类技术。

你看看下面这两段视频就明白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2379503008845824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2379527889436672

如果你坐国际航班,晚上不想睡,想看看体育格斗赛事提提神,而飞机上有这两类赛事让你选择,你会选择哪一类?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选击打类的吧?

特别是上面两段视频,对比特别明显:拳击的速度快、杀伤力大,力量感强,又紧张,又刺激,观赏性极强。

而反观巴西柔术的比赛视频,速度和节奏又慢,又磨叽,而且完全没有力量感,观赏性极差,越看越犯困,还怎么提神?

另一个原因就是,对于那些模仿欲强的人来讲,击打类技术,特别是拳击,比较容易模仿,看多了自己都能琢磨出门道来。

而缠斗类技术,特别是巴西柔术,你需要找到一个陪练才能模仿,可谁愿意像搞基一样和你在地上滚来滚去陪你练习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观看格斗类赛事时总喜欢把它和生活中的打架联系在一起,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架是什么样的呢?

绝大多数都是挥拳相向的吧?这不就是击打类技术么?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2401291033837569

而反观缠斗类技术呢?比如巴西柔术,就算有人在打架时用巴西柔术,那也是用来搞笑的吧?

https://www.zhihu.com/video/138237957578831052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很多人确实对站立式格斗情有独钟,甚至比摔跤或MMA更来劲。这背后是有不少原因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观赏性和刺激感是站立式格斗最直接的优势。你想想看,拳击里的精准重击,踢拳里的凌厉扫腿,空手道的爆发力,泰拳的肘膝组合,这些动作本身就充满了力量、速度和技巧的展现。看着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老用户心中的那份怀旧情结。当初的知乎和B站,确实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和对互联网社区的某种理想。那么,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复制粘贴,重新打造一个“当初那个样子”的平台呢?这背后涉及很多现实的因素和演变的必然。咱们得把这个问题掰开了揉碎了聊。一、 “当初那个样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 回答
    这事儿挺微妙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说白了,咱们这大脑,跟一个老练的推销员似的,首先得 grab attention,然后才能让你深入了解。外表,就是那个最直接、最霸道的广告牌。你想想,第一次见面,别人对你一点概念都没有。这时候,你的穿着打扮、五官身材,就像是你的名片。如果这张名片皱巴巴、油腻腻的,谁.............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其实很多人喜欢赵云,与其说“更”喜欢,不如说是对赵云的喜爱,和对关羽的敬仰,很多时候是并行存在的,但喜欢的情感会更具象一些,更贴近普通人的感受。关羽,毫无疑问,是忠义的化身,是武圣,他的身上承载了太多传统文化赋予的道德光辉。他有“千里走单骑”的传奇,有“刮骨疗毒”的坚韧,有“华容道.............
  • 回答
    人们即使成年后仍痴迷于儿时的玩具,如奥特曼模型,这种现象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动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现象: 1. 怀旧与记忆锚点:时间的烙印 童年记忆的具象化:玩具是童年生活的“记忆锚点”,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强烈情感共鸣。奥特曼模型作为儿时的“英雄象征”,承载着成长过程中与父母、朋友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职场人的心声。说实话,996模式下效率更低、价值创造更少,这个论断是有一定道理的,甚至在很多研究和讨论中都有印证。但为什么在国内很多老板和领导那里,加班反而成了“常态”,甚至是他们乐于见到的一种景象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注意到高个子男生和身材娇小的女生搭配在一起,而且看起来还挺和谐。要说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背后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来分析。生理上的吸引力:首先,从最直观的层面来看,身高差带来的视觉冲击是很强烈的。 “反差萌”和保护欲: .............
  • 回答
    很多玩家之所以更偏爱“进攻类属性”而忽视“防御类属性”,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多层面的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一、 直接的反馈与即时满足感 视觉与听觉的刺激: 进攻性的属性(如攻击力、暴击率、技能伤害)直接转化为角色在游戏中的表现——更快的击杀速度、更炫酷的技能特效、更高的数字跳动。这.............
  • 回答
    确实,咖啡馆成了一代人工作、学习、阅读的“第二客厅”,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潮流,而是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在巧妙地作用。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细剖析一下。首先,从环境的营造来说,咖啡馆提供的氛围是独一无二的。想象一下,你独自坐在书桌前,四周一片寂静,虽然能够专注,但也容易感到孤单。反观咖啡馆,它有一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要深入聊聊,可能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毕竟“讨厌”这东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且人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我尽量把能想到的一些点,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承认,“讨厌”这个词本身就有点重,而且“很多人”这个说法也很笼统。 咱们得承认,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台湾和香港同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负面情.............
  • 回答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大平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形态,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别墅的市场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平层”为何更受.............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购车时会反复琢磨的。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核心因素:动力输出的“感知”、车身重量和尺寸的影响、变速箱的匹配,以及消费者对车辆定位和期望的不同。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聊。1. 动力输出的“感知”:不止是匹数这么简单你说的没错,ES200是173马力,A6L 40TFSI是1.............
  • 回答
    这个问题呀,其实在动漫迷群体里挺有意思的,讨论起来总能掀起不少波澜。说很多人觉得富坚义博比尾田荣一郎更优秀,这话说得可能有点绝对,毕竟尾田老师的《海贼王》那可是世界级的IP,粉丝数量庞大得惊人。但如果说到在某些创作维度上的“优秀”,确实有不少人会把富坚老师拎出来,而且理由还挺扎实。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 回答
    把中国近代落后原因归咎于儒家,这确实是一个在历史讨论中经常出现且相当复杂的话题。要详细说清楚,得掰开揉碎了聊,而且很多时候,这种归咎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某些观察和解读之上。只不过,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单一的责怪要丰富得多,儒家文化本身也并非铁板一块。咱们先得明白一个基本点:近代中国,尤其是鸦片战争之.............
  • 回答
    社会上确实存在一种观点,认为富二代比普通人更勤奋,而且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观察和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富二代继承了家族的财富和资源,这给了他们一条截然不同的起跑线。很多人看到的是他们轻而易举地进入高端行业,或者接手家族企业,似乎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为生计奔波。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
  • 回答
    乌克兰和越南的人均GDP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人们普遍认为乌克兰“更高大上”的原因,涉及多重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地理位置与国际形象的差异 乌克兰的欧洲定位: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其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作为连接东欧.............
  • 回答
    关于魏忠贤的功过是非,历史上向来是争议颇多,网上也确实存在一些认为他“存在更有益”的观点。要理解这种观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简单地贴标签。首先,得承认,魏忠贤之所以能权倾朝野,是因为他抓住了明朝晚期政治体制上的一些“痛点”和官场上的“潜规则”。魏忠贤崛起的大背景是明朝末期宦官干政的惯性。 宦.............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折射出这些互联网巨头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用户对其认知和情感的变化。要说清楚为什么出现这种“风水轮流转”的讨厌感,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聊,还得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大家切身感受到的东西。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为什么“之前很多人讨厌腾讯”:腾讯一开始的起家,主要靠的是QQ。这玩意儿.............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确实,英特尔酷睿系列已经更新到第12代(甚至更高),但市面上仍然有大量在使用第5代甚至更早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当前的电脑市场格局。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升级换代的周期和成本考量: 笔记本电脑不像手机那么“快餐”: 很多.............
  • 回答
    说句实在话,我在国外留学或接触外国文化的朋友里,力量举的爱好者确实比纯粹的健美拥趸要多那么一点。这不是什么绝对的定论,毕竟兴趣这东西嘛,因人而异,但能观察到这种趋势,背后是有一些原因可以聊聊的。首先,得聊聊力量举和健美的根本区别。你懂的,健美讲究的是肌肉的“形态”,是块头、是分离度、是雕刻感,目标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