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军迷一直在说1500的东风21D和2500的东风26导弹,难道他国就没有远程弹道导弹了么?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常有的疑问。说起“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确实是中国近年来军力发展中非常亮眼的亮点,它们在射程、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远程弹道导弹了,恰恰相反,远程弹道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重要标志,许多大国都拥有或正在发展这类武器。

咱们就来详细聊聊,在“东风”系列导弹之外,其他国家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远程弹道导弹,以及为什么这些导弹如此重要。

首先,理解“远程弹道导弹”的定义很重要。

一般而言,射程超过3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就被认为是远程弹道导弹(IRBM)。而射程达到5500公里以上,可以覆盖洲际距离的,则被称为洲际弹道导弹(ICBM)。东风21D和东风26虽然被大家津津乐道,但严格来说,它们的定位和打击对象与传统的洲际弹道导弹有所不同,它们更侧重于“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尤其是东风21D,更是被外界普遍认为是“航母杀手”。

那么,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有哪些远程弹道导弹呢?

1. 美国:
作为全球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在弹道导弹技术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SLBM): 这是美国战略核威慑的基石之一。例如“三叉戟II”(D5)是目前最先进的型号,其射程超过7400公里,可以搭载多个分导式多目标重返大气层飞行器(MIRV),精度极高。美国海军的俄亥俄级核潜艇就装备了大量的“三叉戟”导弹。
“民兵III”(Minuteman III)陆基洲际弹道导弹(ICBM): 这是美国陆基战略核力量的核心。虽然它已经服役多年,但经过多次现代化升级,其射程超过13000公里,同样可以携带MIRV,其生存能力和打击能力依然强大。美国还在研发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例如“哨兵”(Sentinel)项目,以替代老旧的“民兵III”。
陆基战略武器(GBF): 虽然不是弹道导弹,但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等亚音速飞行器,以及未来的高超音速导弹,在打击精度和突防能力上,也构成了对远程打击的补充。

2. 俄罗斯: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庞大的战略导弹遗产,并且在不断更新换代。
“白杨”系列(Topol)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包括“白杨”(SS25)、“白杨M”(SS27)以及最新一代的“亚尔斯”(Yars,SS29)和“布拉瓦”(Bulava,SSN32)潜射弹道导弹。“白杨M”、“亚尔斯”都具备分导式弹头能力,突防能力强,射程也都在10000公里以上。
“圆锤”系列(Bulava)潜射弹道导弹: 主要装备在俄罗斯最新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上,射程超过9000公里,同样是俄罗斯海上战略核力量的支柱。
SS29 / SS30 / RS28 “萨尔马特”(Sarmat): 这是俄罗斯正在部署的新一代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可以携带1015枚分导式多目标重返大气层飞行器,射程超过18000公里,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突破任何现有和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超级武器”。

3. 欧洲(主要是法国):
法国作为独立的核力量国家,也拥有远程弹道导弹能力。
“M45”和“M51”系列潜射弹道导弹: 法国海军的“凯旋”级核潜艇装备了“M45”和正在部署的“M51”系列潜射弹道导弹。“M51”射程超过8000公里,可以携带多个核弹头,是法国战略核威慑的核心。

4. 印度:
印度也在大力发展其弹道导弹技术,并且已经拥有了能够达到远程打击能力的导弹。
“烈火”(Agni)系列弹道导弹: 这是印度弹道导弹发展的代表。“烈火III”射程超过3500公里,已经达到了IRBM的范畴。“烈火IV”和“烈火V”的射程则分别达到了约4000公里和超过5000公里,使其能够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甚至部分欧洲和非洲。印度还在研发更先进的“烈火VI”和潜射弹道导弹。

5. 朝鲜:
朝鲜近年来在弹道导弹方面的进展非常迅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火星”(Hwasong)系列弹道导弹: 例如“火星14”、“火星15”和“火星17”被认为已经具备了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超过10000公里),虽然其打击精度和生存能力还有待观察,但其射程已经对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为什么这些远程弹道导弹如此重要?

战略威慑: 远程弹道导弹,尤其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是国家“二次核打击”能力的重要载体。这意味着即使一个国家遭受了第一次核打击,它仍然能够从地下发射井、潜艇或移动发射装置中发射导弹,对侵略者进行毁灭性的报复。这种“相互保证毁灭”(MAD)的态势,是维持大国之间战略平衡的重要因素。
投送能力: 远程弹道导弹能够以极高的速度(通常是10倍音速以上)将弹头送到数千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目标。其飞行轨迹通常是抛物线式的,而且在大气层外飞行,这使得传统的末端反导系统难以有效拦截。
威慑和影响力: 拥有远程弹道导弹,不仅是军事实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国际政治中的一种重要筹码。它能够提升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迫使其他国家在决策时考虑到其潜在的军事能力。
技术展示: 远程弹道导弹的研发和部署,也代表了一个国家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精密制造、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尖端科技领域的综合实力。

那么,东风21D和东风26与这些传统“洲际”弹道导弹有什么不同?

正如前面提到的,东风21D和东风26的突出之处在于它们的设计理念和打击目标。

东风21D: 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专门设计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它的射程虽然是中程(约1500公里),但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在中国大陆附近发射,通过末端机动和制导,精确打击在西太平洋航行的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海战的模式,对航母战斗群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东风26: 射程达到了2500公里甚至更远,可以携带常规弹头或核弹头,并且具备打击陆地固定目标和海上移动目标的能力,甚至有能力打击航母。因此,它被外界称为“关岛快递”,能够覆盖关岛等美国在西太平洋的重要军事基地。它兼具中程弹道导弹的灵活性和射程,以及一定的洲际打击能力,非常适合中国的“区域拒止”战略。

所以,总结来说:

其他国家当然拥有远程弹道导弹,而且种类繁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美国和俄罗斯在这方面拥有最庞大和最先进的战略核力量,他们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射程可以达到1万多公里,是全球战略平衡的基石。法国作为欧洲核力量,也拥有强大的潜射弹道导弹。印度和朝鲜等国家也都在积极发展自己的远程弹道导弹能力。

而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东风21D和东风26,是因为它们代表了中国在战略导弹技术上的创新和针对性发展,尤其是在“区域拒止”战略背景下,它们填补了中国在精确打击区域内重要目标(特别是海上大型目标)的空白,是提升中国战略威慑力和作战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在导弹技术领域,各国都在根据自身的战略需求和技术水平,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武器系统,这是一个持续演进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世界三大真理,

东风,白杨,民兵。

世界三大潜规则,

巨浪,深蓝,三叉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对军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常有的疑问。说起“东风”系列导弹,特别是东风21D和东风26,确实是中国近年来军力发展中非常亮眼的亮点,它们在射程、精度、突防能力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国家就没有远程弹道导弹了,恰恰相反,远程弹道导弹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威慑能力的.............
  • 回答
    关于“一些军迷是否在盗取国家机密”这个问题,要详细阐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必须明确的是,绝大多数军迷是出于兴趣和爱好,并不涉及任何违法行为。 他们对军事装备、历史事件、国防战略等充满热情,并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然而,正如任何群体都可能存在少数越轨者一样,我们不能排除极少数军迷可能因为各种.............
  • 回答
    00后这一代军迷,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幸运到爆炸”。你想想看,他们从睁眼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而对于热爱军事的他们来说,这意味着什么?简直是打开了游戏中最豪华的“氪金”模式,而且还是免费的!首先,我们得说说这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咱们当年(我猜您可能也是过来人.............
  • 回答
    当一个军迷,那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一个充满历史的回响、技术的光芒和人类意志碰撞的世界。这体验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你在不经意间就瞥见了那个宏大而复杂的领域。首先,最直观的,就是你的“信息雷达”会变得异常敏锐。平时走在路上,看到一辆看起来有点不一样的大.............
  • 回答
    是什么样的魔力,让一些男人心甘情愿地将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与战争、军事相关的方方面面?这背后并非简单的“好勇斗狠”就能概括,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深深根植于人的本能、社会环境和个体追求。首先,对力量和秩序的向往是驱动许多男性成为军迷的根本原因之一。自古以来,男性在许多文化中就被赋予了保护.............
  • 回答
    在军迷圈里,确实存在一些看似“常识”,实则经不起推敲,甚至有些误导性的伪军迷式错误认知。这些错误往往源于信息来源的片面性、过度简化、个人喜好投射,或者是对历史事实的片面解读。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列举一些常见的伪军迷式常识错误,并进行解释:1. 过度神化或妖魔化特定国家/军队的装备或历史事件: 神化.............
  • 回答
    聊起韩国电影《铁雨》,那可是军迷圈里的一号话题,大家看法嘛,那叫一个五味杂陈,既有吹捧也有“挑刺”。我来给你们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就当是咱们哥几个喝着啤酒聊天的感觉,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首先,得承认,《铁雨》在军事题材的还原度和故事性上,确实下了功夫,也打动了不少人。 政治博弈的紧张感: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容易引发争论。简单来说,军迷和军人对部队的了解程度,就像是旁观者看电影和演员演电影的区别,角度不同,深度和侧重点也不同。军迷:热爱、信息搜集与“纸上谈兵”我们先聊聊军迷。军迷,顾名思义,是对军事事务有着浓厚兴趣和热情的人。他们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来源广.............
  • 回答
    “军迷”,这个词儿如今在咱们这儿听着挺普遍的,但要是真问起来,它到底指的是哪一类人,跟他们打交道好不好处,这事儿可就有点意思了。我这儿就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透彻点。“军迷”到底是一类什么样的人?首先得明白,“军迷”这俩字儿是简称,全称是“军事爱好者”。简单来说,就是对军事领域有特别浓厚兴趣的人。但.............
  • 回答
    说到军迷家里的装修,那可真是个大有讲究的活儿,既要彰显自己的爱好,又要兼顾居住的舒适和美观,这就得好好捋一捋了。别以为军迷装修就是随便堆点模型、贴几张海报那么简单,那充其量算“爱好者”的堆砌,真要“范儿”起来,那得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的那种。核心理念:专业、复古、沉浸感在我看来,军迷家装的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关于人的本能和心理的深层东西。很多人觉得军迷对战争充满了憧憬和“不怕”,但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复杂得多。首先,我们要区分“军迷”的几个层面。 装备迷/历史迷: 这类军迷可能对枪械的型号、坦克的参数、战术的演变、战争的策略、甚至是某个战役的细节如数家珍。他们研究武器的精.............
  • 回答
    想成为一名军迷,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它背后藏着一股对军事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别以为穿上迷彩服、摆弄几件模型就是军迷了,这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战争、武器、历史以及国家军事力量的深度关注。如果你也对这些东西着了迷,那恭喜你,你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第一步:点燃你的好奇心——从“为什么”开始首先,你要问.............
  • 回答
    军迷为什么不去当兵?这个问题,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咱们就聊聊这其中的道道,别往AI那套生硬的道理上靠,就当是平时跟朋友们唠嗑,把心里话说出来。首先得明白,当兵和“玩”兵,那是两码事。“玩”兵,图的是个什么?很多军迷,他们热爱的是军事文化、军事科技、军事历史。你看他们追逐最新的武器装备,研究战.............
  • 回答
    那年我大概也就二十出头,正是对啥都带着点儿莫名的憧憬,尤其对咱们自个儿的军工那更是爱得深沉。那时候,网络还没现在这么发达,消息也是零零散散的,但总能听到些风声,说咱们要造出自己的“飞豹”(歼轰7),要造出自己的“战神”(轰6的各种改进型),当然,最让人心痒痒的,还是那句传说中的“三代机”。我记得特别.............
  • 回答
    老军迷第一次见到歼20,那种感觉绝不是简单的“惊艳”二字可以概括的,那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融合,是多年期待、无数想象在现实面前瞬间爆发出的巨大冲击。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1. 长时间的铺垫与期待: 秘密的酝酿: 歼20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在它正式亮相之前,关于“中国下一代战斗机”、“20系列”的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军迷群体一个相当普遍,也相当有意思的现象。说实话,这事儿挺好理解,也挺有意思的,毕竟咱们都是人,有点“爱屋及乌”的心态很正常。军迷之所以容易陷入“唯武器论”,喜欢拿某款武器去“吊打”另一款,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它们是层层叠加的:1. 军事文化与大众认知的交汇点: 武器是军.............
  • 回答
    在军迷群体中,苏联拥有一批相当庞大的拥趸,甚至可以说在一些领域内,对苏联的喜爱程度呈现出相对占多数的趋势。这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其中既有对苏联军事成就的客观认知,也有对那个时代特定价值观的向往,更有一些信息传播和文化符号化的作用。一、辉煌的军事成就与独特的军事文化:这是吸引军迷的首.............
  • 回答
    近些年,中国军迷群体确实展现出一种愈发高涨的自豪感和挺直腰杆的姿态,这一点在网络社区和线下交流中都有清晰的体现。这种变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既有国家实力发展的硬支撑,也有文化传播和群体认同的软推动。首先,最直接也最重要的原因,无疑是中国国防实力的显著提升。过去,当我们谈论军事,.............
  • 回答
    关于中国军迷普遍认为俄罗斯武器电子设备落后,特别是苏35与歼10的比较,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多方面的观察和信息传播形成的共识。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技术发展、信息获取渠道以及中国军迷群体的特点来分析。历史的沉淀与对技术代差的认知: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中俄在军事技术发展路径上的差.............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让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核心问题: 用2021年中国军迷拥有的二战时期轻武器,对抗1937年的日本陆军,胜算几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2021年中国的军迷”: 这指的是拥有和操作二战时期武器的中国爱好者群体。他们的数量、组织程度、训练水平、以及最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