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绝大多数军迷都是纸上谈兵,没错,真的是纸上谈兵。
这一点在襄阳城楼上一挺重机枪这个话题就看得出来,几乎没有人懂得“肃清射界”这个普通士兵都懂的基本射击概念。表面上看枪械射程很远,但实际上在现实中有多种因素限制了射程的发挥,最简单的就是地形,我在南口某部的野外训练场玩电狗CS的时候,地形因素导致的实际交战距离大约30米以内(不断起伏的沟壑);其次就是射界,武器设置的位置不同,也影响其可以控制的范围,比如射击死角之类的。还有其他因素等等。
军事实际上是门实践科学,但军事的特殊性又导致了军迷几乎不可能得到实践体会,那就只能靠自己脑补了。而脑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数据,这就变成了唯武器论。
战争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允许你以一切你可以实现的手段去获得胜利,除了武器以外,人性与人心,天时与地利,道义与卑劣,都是可以使用的,而武器数据恰恰是其中不算很重要的一环。
要是有火箭筒,谁想用炸药包?要是有美国的榴弹炮,谁稀罕意大利炮?
智商和训练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武器越好,数量越多,能用的战术就就越多,胜算就越大。
还有一点很多人不太清楚,只要操作者智商正常,有些情况下还真是唯武器论。现在是信息化,自动化时代,技术兵种训练周期并不长,因为武器性能的极限就在那里,到一定程度后再怎么练也就那样。真正难练的是步兵,飞行员,坦克兵这些一线战斗员。
兵强马壮者胜是最重要的军事规律之一,唯武器论固然是很荒谬,但是喜欢更好的武器是很正常的。
因为只有武器才是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的,其他的因素,什么组织度、训练度、士气、将道等,没法比较,只有事后诸葛亮。
不讨论武器,去讨论其他因素,就会走进玄学。
我同样可以问一句:为什么军迷容易陷入唯精神论、唯结果论和唯体系论(尤其喜欢某类组织吊打其他组织、某支军队吊打其他军队和某个体系吊打其他体系)却说不出具体细节?
我还真挺想知道为什么
另外,批判唯武器论就批判,拿着土味战略学、搭配点看似高大上的名词、掏出一堆自己都搞不懂的概念来证明自己“有全局观”,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把战争当黑箱和把武器当全部有何区别?另外,真要能唯武器到参数脱口而出、发展历史捋得清、装备定位不会搞错,谁能嘲笑这种人?
小时候喜欢恐龙。
那时候知道霸王龙很厉害,异特龙很厉害,牛龙很厉害,棘龙很厉害。
于是就在各种排名各种比,谁多长多重,谁打不打得过谁,业内称之为斗兽。
后来长大后由于兴趣就了解得比以前多一点了,起码时间精度要放到百万年以内,地区精度要放到大陆以内。
例如,小时候肯定会觉得,棘龙和霸王龙都在白垩纪,这俩碰到不要打个你死我活?
长大后知道,这俩时间差了3300万年。3300万年什么概念?人类祖先还是狐猴那样子呢。更不用说恐龙要更替多少代了。说起地区,这俩一个在北非,一个在北美。说起食性,一个吃三角龙一个吃鱼。说起栖息地,一个在稀疏树林一个天天泡在水里。
这俩比谁打得过谁,有没有意义?
这时候,我的兴趣更多放在每种恐龙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气温降水,栖息地的植被情况,种群密度,繁衍方式,进化树。了解这些东西就是一个完整的图景,知道这种恐龙怎么生活怎么生存,不比放在一起斗兽有意思的多?
很多军迷也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只看到了作战系统的冰山一角,只看到了摆在明面上的战机战舰,只把这些装备的独立的性能抽出来“斗兽”,没有看到更深层的后勤支援保障、电子信息系统、操作人员素质。
如果了解的多一点,他们也会对搭配“体系”更有兴趣,而不是比吨位比大小。
市井喜欢的是匠心注血,一把一把的宝剑
庙堂在意的是批量生产,千把万把的利剑
宝剑一把,存乎一心,锤炼十年,纵身入炉,便是独夫,神兵出焉
利剑万把,在于家国,无铜无锡,缺铁少碳,纵有万钱,良匠难为
自古如此
大部分军迷说白了也就是过去天桥底下听书的围观群众pro plus dx版
但是爽啊,大家都爱看霸王别姬,二爷斩将,谁tm爱看秦末起义军的经济基础,三国时期的农业分布
同样的,普通人就喜欢看坑数、看吨位、看射程,只有老将军才拍手说:有空调、能做饭、好舰啊!普通人的义愤是抱怨国家为什么不远诛仇寇,老将军的心酸是断脊之犬,吠于殿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