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不清破甲弹,穿甲弹,碎甲弹的区别。
2.过分夸大各种拦截系统功能。
3.高估贫铀弹和贫铀装甲效能。
4.想当然把军售平摊到每一件武器上,从而推测出买家冤大头的结论。其实军售还有各种售后服务,弹药等零碎的内容,不可能全部体现出来。
5.过分看中某一项指标从而钻牛角尖。
先说一个跟我专业相关的
曾几何时有这么一种说法,零战在被击中后容易起火,是因为使用了易燃的铝合金材料。这个说法的问题还是要从零战使用的铝合金——超级杜拉铝说起。
1935年,住友公司受日本海军委托,研发一种抗拉强度超过500MPa的铝合金,五十岚勇在对比当时强度最高的德国的SANDER及英国的E合金后发现,两种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都是铝锌镁,于是以此为基础研究出了这种叫做“超级杜拉铝”这种合金,而这种合金也就应用在了零战之上。顺带一提,当时铝锌镁合金容易由于晶界腐蚀而开裂,影响了其在生产上的使用,而五十岚勇在当时创造性的提出了“用让晶间腐蚀发展为全面腐蚀的方法代替防止腐蚀”的观点,缓解了这一问题,这也是“超级杜拉铝”成功的关键。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则是在合金元素中加入铜,而成熟的7000系铝合金7075-T6则在1943年用在了B-29轰炸机上(亦有资料称7075-T6是美国人研究日本的“超级杜拉铝”的产物,在此就不做分析了)。
从上表其实也可以看出,合金元素在铝合金中占的比例不大,整体应该显得是铝本身的性质。而初中化学课上我们学过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够阻止铝继续氧化,而在实验中,因为这层氧化膜的关系,放在酒精喷灯上的铝箔即使是融化了,也不会滴落,更没有燃烧。这还是在空气稠密的地面,在空气稀薄的高空,燃烧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密恐警告
警报解除
那为什么飞机会在空中解体呢,这又要从铝合金说起。铝合金在生产时必须要经过一道叫做时效的工艺,其原理是让过饱和的溶质原子析出,形成阻碍合金变形的质点,打个比方就像楼里的钢筋一样。当然,如果温度过高,这些质点又会重新回到溶剂(铝)中,钢筋被抽走了,大楼自然就不稳固了,因此铝合金在高温时的力学性能很差。由于零式为了减轻重量削减了其防护能力,所以在空战中,很容易被击穿油箱导致燃料起火,火焰的高温使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又可能伴随着飞机不受控制导致的过载增加,飞机在空中轰然解体也是情理之中了。
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综合国力上的差距就开始体现出来。到了后期,技术落后、训练水平底下、后勤补给无法保证,即便把当时最好的飞机给日本,估计也会被当成火鸡吊打。这个锅,“超级杜拉铝”是不背的。
最后,点名批评卧烟社,正是看了他们的视频才把我拉进金属材料这个大火坑,唉,珍爱生命,远离材料。。。。。
更多军事有关的文章请看
英德两国这么起名字,竟是为了彰显自己不脱发
清末中国竟然差点拥有这个东西
复活舰队?美帝,掌握核心黑科技
出生在外国的他们,竟然为中国做出了这些贡献
德意志科技世界第一,你也要用一个世纪
(눈_눈)年三十更新
有股子妖风刮了十多年了
“轻武器现代化 =导轨”“导轨越多越好”“导轨越多越革命”
国内被“导轨越多越革命”这种妖风吹得比较惨的,应该是95-1了
“什么年代了,换只枪连平顶机匣盖都没有”
95杠本就是过渡的枪支,要求中要能使用95式的各种瞄具,那时候可不是8102年,国内没有能满足生产各种附件的产能,干不了下面这种事情。
95式,要是当初95杠舍弃燕尾槽直接换成平顶,原来用在老95上的镜子基本就全白瞎了,不仅还没镜子用,抓着还硌手。
类似的情况还有毛子,装在现役的AK-74M上有个瞄准镜架辅助导轨
AK上瞄准镜架辅助导轨最早是给夜战型(如AKMN、AK-74N)安装夜视瞄准镜用
SVD也用这种方法装PSO瞄准镜
这个零件如今已经落后了,比如用这种手段安装的镜子妨碍了枪托折叠,不利于机械化步兵携带。2014年俄联邦接收的最后一只AK-74M后开始逐步全面转用皮轨标准,新设计的武器如AM-17、SVCh或是现代化的AK、AS VAL、VSS,都不再有瞄准镜架辅助导轨。
但他们依然决定给部队装备1P78 Kashtan 2.8x
和1P63红点瞄准镜
这两种用瞄准镜架辅助导轨 的镜子。不只是AK-74M,还有PKP、未现代化的AS val、VSS等在使用这个玩意,它们中还有不少的状态比较新,丢了太浪费。
保持现有装备的战斗力是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用几百万人“做大数据”得到的教训。
现代化改造≠装导轨,“导轨越多也不仅不见得越革命”,搞不好你还玩过了,需要肃反。
还是拿毛子“开刀”
感觉很民主吧?感觉很现代吧?
这是一只用了全套毛子“Zenitco”套件改造的AK-74M,Zenitco已经是比较成功的AK用导轨件生产商。
这一套的核心是B-10M护木+B-33机匣盖,如果跟美国仁似的嫌护木短还可以加长
PT系列枪托,长度可调,带贴腮板,减轻可感后坐力比较明显。装导轨架也能很好的折叠
握把可以打开,放电池
对比同类比较受毛子的特警和射击爱好者欢迎,可对于军方来这套配置就比较难受了,军队旗下的特种部队还能多一些,而常规部队里除了B-13导轨架则很难见到。
贵,很cyka的贵
B-33机匣盖零售卖16700卢布,枪托PT-3,卖18000卢布,光这俩就差不多是一杆枪的钱。若是用便宜的B-13导轨架代替B-33↓
重,全套改造的枪,重量上很容易破4千克,一只21世纪后原产的AK-74M约有3.6千克;
整套要拧比较多的螺丝,很麻烦。缺少空间放置保养工具,只有RK-3手枪握把内能放电池,原版枪托里放着的保养工具只能单独放背包里,容易丢失。
那些收税、查毒的特警,进出昏暗的室内环境,枪上除了要有灯和激光指示器,还得有相应的控制盒,护木长一些、导轨多一些比较好。执行任务时可能大部分时间在使用各种破拆设备破门,持枪时间比较短,对武器的重量不是很敏感,何况AK-105、PP-19-1这种短枪用得也比较多。
但军队不是
三日行军之路,风雨乱石险阻
从步兵这一最古老的兵种诞生开始,就不可能离了爹妈给的十一路,不仅是对轻武器重量“克克”计较,对携行何日常的维护也有要求。而且导轨本身是为附件服务的,常规部队没有那么多附件使用,导轨太多握持硌手也容易钩挂衣物。
PT系列枪托零件比较多,虽然好用但不禁用,也没有传统枪托的储物空间放保养工具,枪上使用榴弹发射器很容易损坏,所以一段时间里军队特种部队的改造AK里旧式枪托+橡胶缓冲垫的样式要多一些。
(눈_눈)直到他们想起来当年旧AK-200上“喀秋莎的美国XX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可谓真香。
这两年毛子准备的AK-12和新AK-200(现代化AK-100系列)就把护木两侧的导轨改成可拆卸的小段,用了大内部空间的手枪握把,“喀秋莎的美国XX棒”不仅可以折叠,也内置维护工具。
不过,AK-200这个真AK-74换皮项目,前途可能很迷茫,如果毛子没写错的话,这货有惊人的4.1千克重……(AK-12只有3.5千克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