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际上是一种名人效应。
杨超越在快手上是一个不知名小主播,依靠姣好的面容,拍摄短视频获得了一定量粉丝,然后从直播中获取收益。那时候她的粉丝只知道她是一个打工妹,没文化、没学历、没男友,24K纯屌丝女。
没人关心她今天吃馒头还是喝稀粥。
一切的改变都发生在腾讯投资的《创造101》上——杨超越莫名其妙的火了。
她忽然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不仅被海量群体关心,甚至连今天哪条腿先迈过门槛,都被粉丝们津津乐道。以前孤苦伶仃,在外独自漂泊的自己,忽然多了很多哥哥姐姐,自己成为了无数人的妹妹。
杨超越大概会感到不可思议。
时间往前推。
2003年左右央视有一个节目,专门邀请传统制造业的大佬,跟互联网新秀们面对面畅谈。杨超越的老板,当时还是年轻人的马化腾在当期节目的最后几分钟,向海尔CEO张瑞敏推荐了qq。
张瑞敏听完介绍,毫不犹豫的回应道:你还没有说服我,非常感谢您的发言。
但当时,qq的注册用户已经超过了三亿人。就算这样,可曾有人心疼当时的马化腾了吗?
没有,因为他还不是名人,没有出现在富豪排行榜上。
那一期节目正好有一个马化腾的同行,叫马云。
时间继续为前推。
1995年,杭州某电视台暗戳戳的搞了一个节目,就是让节目组安排的人去偷井盖,看杭州市民有没有人站出来制止此行为。
尽管现在去看,这节目带着一股子黑国人的气息,但在当年体现国人的素质低下,是社会舆论主流。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有一个叫马云的年轻人喝止了该行为。
假若马云没有在二十多年后回忆此事,这段往事早成了一股云烟,飘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那么,参加《创造101》之前的杨超越快乐吗?2003年被大佬张瑞敏拒绝的马化腾尴尬吗?1995年喝止偷井盖的马云是英雄吗?
这就有一个很大的前提:他们是不是名人。
如果不是名人,杨超越只不过是一个土味儿浓郁的乡下妹;马化腾是一个痴心妄想的互联网新秀;马云是一个随时准备骑着自行车跑掉,避免挨打的普通路人。
他们的快乐与否,远抵不上你手机上的抖音短视频重要。
这就是普通人吃饱了撑的结果——你参加一个校园活动,都有人在幕后策划、推动,何况明星、商业大佬了?他们面对公众的一言一行,都是被提前设计好了,更何况节目组还有一个职位,叫做后期编辑。普罗大众看到的,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效果。
除非有答主坦诚,自己整天没事儿躲在沈腾家的床底下,连沈腾两口子平时吵架骂了几个【妈】都了如指掌。该答主是违反了私闯民宅还是窃听隐私的法律法规暂且不管,他说沈腾快乐或者不快乐,的确是有点可信度的。
不然,纯粹就是意淫,将沈腾投射了自己的影子。写得不是沈腾,而是假设某个平行世界成为名人的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