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累计电影票房最高的中国演员还是成龙,沈腾只是中国内地影史票房第一。
在写这个答案的时候,我也翻了一下手机里的购票App。
2018年我回家过春节的时候,看《唐人街探案2》我花了26.9元。
今年看《唐人街探案3》,票价是48元。
这是同一家影院同一个时间段同一个场次的变化。而在北京、上海等地方,我印象中能买到的电影票也从当年的19.9涨到了30~40以上,这个变化大概也就发生在过去几年之内。
当年《战狼2》上映的时候,19.9的票还不算少见,但到今天再想找19.9的电影院已经很困难了。
如果再从硬件设施来说,黄渤当年出演的现象级电影《疯狂的石头》上映于2006年,彼时中国电影市场的银幕数是3000块出头,《让子弹飞》上映于2010年,当时中国的银幕是6000块左右。而到吴京《战狼2》上映的那一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银幕数是5万多块。2020年我国电影的总银幕数则突破了7万块。也就是说当下中国电影的银幕数是当年的20倍以上。
2006年的时候,我所在的县城没有一家电影院,整个市里也只有一家由以前的工人文化宫改成的影剧院。当时《疯狂的石头》在报纸上的口碑很好,但我们却看不到,而我们也犯不上为了看这么一个电影去附近的省城——去那里这一趟,成本比看电影要贵好几倍。到最后,我们只能到网上去找资源下载。如果说当时我们县城里就有一家电影院,我想我也不至于那么折腾。
制约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核心就是银幕数。2006年中国电影票房26亿元,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642亿元。但如果按照平均数来算,2006年我国银幕块均年票房是80万元左右,而2019年我国银幕的块均年票房是90万元左右,这个数字几乎没有多大变化。或者说,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电影过去20多年的增长,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电影院越来越多。
如上面所说,我国电影2020年的银幕数是7万块,而2017年是5万块,仅仅三年间银幕数就增长了40%。有这个银幕数量打底,如果没有疫情的话,那么2020年一部国产电影想要真正超越《战狼2》的56亿票房的话,它的票房至少应该达到78亿元左右。而在今年,如果一部电影的票房达不到80亿,是不能说“真正”超越了《战狼2》的。
沈腾在当下国内喜剧市场的影响力毋庸多言,但所谓的“票房”也是跟着通货膨胀在走的。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年国内的电影市场开放程度不高,很多电影人表面的票房实际上仅止步于一个有限的市场。比如说周星驰,在上世纪90年代,周星驰的许多作品在内地都是通过VCD或者录像厅放映的方式被观众所看到的,而这部分观影是无法列入票房统计的。但即便如此,到《西游伏妖篇》上映之后,周星驰的全球票房累计也突破了百亿,更不用说上世纪80、90年代几千万、几亿票房的价值远比今天要值钱。
而如果不局限于“中国”这个范围,那么累计票房最高的中国演员是成龙,其累积的票房已经达到了200多亿——这还是在近几年成龙电影票房普遍比较一般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但如果看海外票房的话,成龙目前仅在美国获取的票房就达到了18亿美元以上——并且,这里统计的还只是成龙主演的电影,类似《我的我的祖国》这种集锦式的不算。
如果你所谓的“中国影史票房”是指“中国内地影视票房”,那么只看数字的话,沈腾当然是第一名。但如果“中国影史票房”指的是中国电影演员在全球收获的总票房,那么目前的沈腾,暂时还有一点距离——不过目前看起来,在票房上,沈腾超越成龙也就差着一部电影的距离。
沈腾是目前中国电影市场上少有的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也是中国喜剧片市场的中流砥柱之一。但如果与周星驰做对比的话,沈腾到底是不是实至名归,大家的心里都还是有数的。
四大金刚: 沈腾,黄渤,吴京,王宝强
按演技我个人给的排名是
王宝强≧黄渤>沈腾>吴京
吴京比较特殊,对于演技要求相对底,功夫动作男儿英雄气概是硬核
沈腾和徐峥是一个类型,把一个角色演得极致。沈腾他人站在那不动,就是搞笑。他的喜剧轻松快乐同时又针砭时弊,周星驰的喜剧是人物角色的悲剧呐喊。徐峥几句台词就能表现出: 一脸压力山大,车贷房贷,父母生病,挨老婆数落,工作不顺的中年油腻脱发男。
王宝强和黄渤这对双黄连,能驾驭不同角色的喜怒哀乐。尤其是王宝强。
1.《天下无贼》《士兵突击》《我的兄弟叫顺溜》老实人演得很好。
2.《Hello,树先生》一个底层可望被重视的悲剧人物,每个村子都有一个树先生。
3. 《天注定》《一出好戏》《一个人的武林》角色都是一个字: 狠!冷酷无情!
4. 《唐人街探案系列》贪钱好色爱吹牛,贱贱的小心机男,整部电影最形象人物。
王宝强能进驾驭老实人,悲剧人,贱贱心机男,sha手,狠人,功夫动作,喜剧,华语影坛你拿不出第二个!不讨一些人喜欢无非是长得不好看
观众常说的梁朝伟其实也就只能驾驭文艺男,年轻时候有喜剧天赋。梁家辉能驾驭几乎所有类型角色,文艺油腻,好人坏人,警察绑匪,小弟老大....都能演得妥妥的,但他不能演功夫动作。
1. 演什么都尴尬的是不及格演员,比如吴亦凡
2. 演什么都像自己的是一般演员,比如很多流量明星
3. 演什么都像一个类型是良好演员,比如黄晓明。
4. 演什么都把一种角色塑造得淋漓尽致是优秀演员,比如沈腾,徐峥,梁朝伟
5. 什么角色都演出不同风格的是超优秀演员,比如王宝强梁家辉。
演员要靠演技,但是不是单靠演技的,关键是你给观众提供了什么不一样的体验。李小龙演技其实很差的,但他提供全新功夫时代。
沈腾演技好,唱歌又好(没发现他每部剧唱歌都不错么),提供了新时代的喜剧欢乐,我认为实至名归。
实至名归!喜剧天王,正式登基!
5年前,2015年国庆档,沈腾主演的大男主电影《夏洛特烦恼》(14.5亿票房),得以一举成名。
2017年国庆档,沈腾客串20分钟+主扛票房《羞羞的铁拳》(22.1亿票房),巩固他在影坛的地位,彻底打响了“开心麻花”的招牌。
2018年暑期档,沈腾主扛的大男主电影《西虹市首富》 (25.5亿票房),一部8000万成本的翻拍狗血片,让投资方在分账票房以后净赚8亿以上, 充分证明了沈腾逆天的个人号召力。
能将一部本身质量平平、槽点不断的影片,凭个人演技和号召力,生生让其票房大爆,这样的本事,华语影坛,前有周星驰,而今唯有沈腾。
2019年春节档,沈腾主演的大男主电影《飞驰人生》(17.3亿票房)与双男主电影《疯狂的外星人》(22.1亿票房)双片齐飞,合计砍下40亿票房。
4年时间,连续五部票房爆款电影,让沈腾瞬间就赶上了同辈其他巨星十几二十年的打拼,将个人主演总票房成绩刷新到了120亿,个人一番主演票房也达到近60亿,均位列华语影坛前三名。
在踏足成为电影圈之前,沈腾在每年春晚上的历练与磨砺,既让自己的演技愈发炉火纯青,出神入化,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国民度和路人缘,给自己主演电影的票房爆发,打下坚实基础。
时至今日,仍然许多人又根深蒂固的偏见:「主持人没有演技」「相声小品二人转不需要演技」,殊不知每年的春节连欢晚会,无不是万众瞩目的聚焦点。候选节目最终能不能上,即使明星大腕们不到最后一刻同样心中无底。为了争一个上节目的有限名额,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向来激烈甚至残酷。
一部春晚小品的时间长度短则几分钟,多则十几分钟,要在高度浓缩的时间内,包含尽可能多的笑点,演员表现力就必须极度精练,临场发挥应变就必须极度快捷, 同时使尽全部气力,令剧情层层推进,高潮纷呈迭起,包袱笑料不断, 方能在激烈的一轮轮竞争中脱颖而出,也在最后登场表演时,方能令各个知识层面和年龄段的观众,都看得如痴如醉,欲罢不能。
而凭借着不断爆炸的票房,沈腾更成为近年来华语影坛的最大奇迹之一, 或者说,就是因为他的加入,原本的中生代“票房五绝”(吴京、邓超、徐峥、黄渤、王宝强)才变成了如今大家一致公认的“六大超一线”。
2020年国庆档,沈腾与老搭档马丽再次合作,主扛的《我和我的家乡/神笔马亮》单元,其实就是将一部90分钟的喜剧影片,浓缩成了半小时的单元电影,亦是这部五单元拼盘电影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单元,为该片获得28.3亿票房,贡献良多。
或者说,这部影片在统计成绩时,给多达11位“领衔主演”都计算了个人票房,但比起某些自己单元完全拉胯、蹭了个票房成绩的参演者,沈腾绝对是“被蹭”的那位。
而2021年元旦档,常远自导自演的《温暖的抱抱》,同样是把客串10分钟的沈腾当做男二号和票房主要卖点来宣发,
也就是沈腾个人的恐怖票房号召力,让这么一部(豆瓣5.5分、猫眼8.6分)、本身质量乏善可陈的影片,上映首日抢走25%的排片,首日票房2亿,5天票房5亿,最终票房8.6亿,让出品方同样赚得盆满钵盈。
而谁都知道,该片如果没了沈腾,只会和开心麻花小伙伴们近几年主演的各种其他电影一样,票房能不能过5000万都是问题。
而比起常远,同样自导自演的贾玲确实要更争气得多。
她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上映前8天,票房达到34.8亿,更以豆瓣8.2分,猫眼9.5分的口碑反馈,一路领跑2021年春节档。
目前,该片预期票房已经锁定40亿以上,并被各个预测平台一致看好,冲击50亿以上的票房记录,而沈腾这个男主角,对这部影片的票房大获成功,起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正如导演贾玲自己,接受采访时也坦率承认,她和张小斐两位女主,在大众印象中都是小品演员,如果没有沈腾这个百亿票房天王的加盟,这部小品影视化、新人处女作的电影,甚至根本没有被各方资本加盟支持,跻身寸金必争的春节档的可能。
而2021年春节档7部影片的竞争,除了《唐探3》作为推迟一年上映的大热ip续作,预售遥遥领先,
《你好 李焕英》作为一部小成本剧情片,之所以从宣发力度、预售票房到首日排片(20%),都能力压《刺杀小说家》《哪吒重生》这样的特效大片,以及《侍神令》(陈坤/周迅)《人潮汹涌》(刘德华)这样大牌明星主演的同期电影,
在上映前,就被广泛看好可以取得15~20亿票房,在《唐探3》后的公认第二号热门,最大的底气,同样完全来自于沈腾。
所以,对某些水军散布的关于「沈腾只是客串,戏份不到8分钟」的谣言,片方也在第一时间就予以驳斥与澄清。——这对影片起始的票房走势,确实至关重要。
事实上,沈腾虽然在影片开始后超过1小时才登场,但确实是这部双女主影片无争议的第一男主角,出场戏份超过40分钟,而且正是他的醒目存在,让这部主打亲情的电影,有了极大的喜剧色彩,他的出场段落,也让整个影厅笑声不断。
《你好 李焕英》能创造目前的票房奇迹,固然是贾玲用几十年人生积累、4年话剧打磨出来的心血之作,张小斐的生动演技,以真挚用心打动观众,引发的强烈共鸣,当然是影片广受好评,票房一路逆跌,排片节节升高的主要原因,
但首先,这样优裕的竞争平台,确实首先就是沈腾的友情加盟带来的。这点和吴京之于《流浪地球》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说如出一辙。
可以说,《你好 李焕英》的前10亿票房,是沈腾直接带飞整部电影,而此后的票房成绩,就是贾玲、张小斐与沈腾共同成就了。
而拿自己的个人票房号召力,为朋友两肋插刀,换得最后丰硕的票房成绩,让个人的主演总票房成绩,已经超过了吴京与黄渤,甚至有望在华语影坛第一个突破200亿票房大关。
这当然是【好人自有好报】,2年前是吴京义助《流浪地球》,现在轮到了《你好李焕英》与沈腾。可喜可贺!
当然,作为当今公认的喜剧天王,已经2年时间都没有真正自己作为大男主的影片,对广大喜欢沈腾的观众,确实是一大遗憾。
好在,沈腾的大男主剧情片《光天化日》(搭档张雨绮、蔡文静),今年上映已经提上日程;
开心麻花史上最大制作,特效喜剧片《超能一家人》,沈腾饰演戏份极多的反一号“乞乞科夫市长”,已经宣布定档2022年春节档。
而真正的重头戏,是今年拍摄,明年陆续上映的《独行月球》与《全民狂欢》这两部大男主电影,前者与老搭档马丽重组“沈马组合”,
后者再次合作《夏洛特》《西虹市》的编导(闫非、彭大魔)这对黄金组合,
显然,这几部影片如果质量过硬,让广大观众满意,每部都有30亿以上的票房潜力……
也就是说,到了2022年,沈腾就可能成为恐怖的“300亿喜剧天王”了……
名头都是虚的,关键是能进自己腰包多少钱。天天看到各种报道,什么百亿导演,百亿演员,五十亿俱乐部,没有多少意义的。
我是真的讨厌透了这个莫名其妙的排名。
因为这个排名当年之所以出来,是因为《战狼2》和《流浪地球》之后吴京个人的票房号召力极为强悍,而在《红海行动》《战狼2》和《流浪地球》之后主旋律电影开始出现新的形势,这直接导致一批人蹦出来开始喷酸水,进而搞出了一个“百亿票房俱乐部”寄希望于冲淡这个时期的主旋律浪潮。
于是乎,这帮人不敢炮轰主旋律,就借着沈腾,徐峥和黄渤这几位,对吴京进行事业和人格两方面的无差别攻击。结果导致这个排名之下名不副实的占了一半,拉来当枪的占了一半,一个票房榜单却和票房没有任何关系。
与此同时,这个排名其实是极为不负责任的。演员作为主创,主役,参演还是客串,其对票房的贡献是不同的,这个唯票房论的排名,跟我国当年唯GDP论搞出的种种乱象是类似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按照一般购买力和按照货币价格的排名是不一样的,这个数字没有任何纵向的可比性,就像我们都知道国内影史第一商业片实际上是《少林寺》一样,按照现在的票价来算,保守估计都上百亿了。
所以这个排名我是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讨厌——毕竟票房号召力这块,谁是现象级谁是躺着赢谁是借东风,观众心知肚明,根本不需要这么一个破烂排行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