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Linux发布新的CoC (Code of Conduct) 后引发的部分开源社区的不满?

回答
Linux 发布新 CoC 后引发部分开源社区不满的深度剖析

Linux 近期发布的新的行为准则 (Code of Conduct, CoC) 引发了部分开源社区的不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涉及到开源社区的核心价值观、治理模式、文化变迁以及技术和人际互动的平衡。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景、原因、影响以及不同群体的观点。

一、 背景:为何需要新的 CoC?

要理解不满,首先要理解“为什么”要更新 CoC。开源社区,尤其是像 Linux 这样庞大且历史悠久的社区,其核心驱动力是技术贡献,但随着社区的壮大和多样化,人际互动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1. 社区的成长与多样化: Linux 最初是一个相对小众的技术项目,参与者多为具有共同技术背景和兴趣的工程师。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Linux 成为了桌面、服务器、嵌入式系统乃至移动设备的基石,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加入。这种多样性带来了活力,但也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和摩擦。
2. 包容性的重要性提升: 现代社会对包容性(Inclusivity)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了吸引和留住更广泛的开发者人才,尤其是一些过去可能因为社区文化而感到疏远的群体(例如女性、少数族裔等),建立一个更加包容、友好的环境变得至关重要。
3. 过往事件的促使: 尽管公开的、广泛引发不满的具体事件可能不常被提及,但开源社区中偶尔出现的骚扰、歧视、恶意攻击等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处理上的不足,都可能促使社区反思并需要更清晰、更具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4. 行业趋势的引导: 许多大型科技公司和开源项目已经制定或更新了自己的 CoC,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 Linux 社区的思考。

二、 新 CoC 的主要内容与争议点:

虽然具体的 CoC 版本细节可能不断演进,但通常新的 CoC 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而这些方面也是引发争议的焦点:

1. 强调尊重、友善和包容: 新 CoC 通常会更明确地要求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保持友善的沟通,并积极营造包容的环境。这可能包括禁止骚扰、歧视、人身攻击、侮辱性言论等。
2. 扩大了“不当行为”的定义: 过去可能仅限于直接的技术讨论或人身攻击,新的 CoC 可能会将更广泛的言行纳入“不当行为”的范畴,例如:
非欢迎性行为: 即使不是直接的攻击,也可能包括不被社区普遍接受的言论或行为,例如冒犯性的笑话、带有歧视意味的评论等。
对个人外貌、生活方式的评价: 某些 CoC 会明确禁止对参与者进行与其贡献无关的个人评价。
“微侵犯”(Microaggressions): 一些更新的 CoC 可能会尝试界定和禁止这种不易察觉但具有伤害性的语言或行为。
3. 增加了报告和执行机制: 新 CoC 会详细说明如何报告不当行为,以及社区将如何调查和处理这些报告,包括警告、暂停参与、甚至永久驱逐。
4. 潜在的“过度敏感”与“审查”担忧: 这是最核心的争议点。部分社区成员认为,新的 CoC 可能过于宽泛,容易导致“过度敏感”,让一些原本无伤大雅的言论或技术讨论被误解为不当行为。他们担心这会限制自由的讨论,甚至演变成一种“政治正确”的审查工具。
5. 对原有社区文化的冲击: 过去,某些技术社区可能存在一种“直言不讳”、“言语激烈”的文化,即使这些言论可能带有一些冒犯性。新 CoC 的实施,可能会让这些成员感到不适应,甚至认为自己的表达方式被压制了。
6. 执行的模糊性与主观性: 即使有明确的 CoC,其解释和执行仍然可能带有主观性。谁来决定什么是不当行为?如何平衡不同人的感受?如何避免滥用举报机制?这些都是未解决的问题。
7. 对技术贡献的侧重被稀释的担忧: 对于一些高度关注技术细节和贡献的开发者而言,他们可能认为 CoC 的讨论和实施会分散社区的精力,影响核心的技术研发进程。

三、 部分开源社区不满的原因与观点分析:

不满的群体并非铁板一块,他们的担忧和理由也各不相同。

1. “老派”开发者与技术至上主义者:
观点: “我们以前都是这么说话的,技术才是最重要的,搞这些软性的东西是 अनावश्यक 的,甚至是分散注意力的。”
担忧: 认为 CoC 会过度限制自由讨论,导致一些尖锐但有益的技术辩论难以进行。担心“政治正确”的氛围会扼杀创造力。有些人可能认为之前的社区氛围(即使不够包容)是“正常的”或“有效的”。
例子: 可能会觉得一些玩笑或直接的批评被曲解为骚扰。

2. 追求效率与简化的人:
观点: “我们的目标是构建最好的操作系统,不是成为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CoC 的细节和执行太复杂了。”
担忧: 认为 CoC 的引入增加了官僚主义,使得社区的决策和治理变得更缓慢和低效。他们可能更倾向于信任开发者之间的互相理解和自我调节,而不是一套正式的规则。

3. 担心被“误伤”的贡献者:
观点: “我只是个技术人员,不擅长言辞,但我的技术贡献很大。我担心无意中说错话而被指控。”
担忧: 害怕因为不熟悉新的行为规范,或者因为语言或文化差异,在无意中违反了 CoC,从而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或处罚。

4. 对现有治理模式的信任问题:
观点: “即使有了 CoC,谁来负责执行?执行者是否公正?我们不信任目前的管理层或执行机制。”
担忧: 怀疑 CoC 的执行会成为某些个人或团体的权力工具,或者执行不力,导致规则有名无实。

四、 评价:

评价 Linux 新 CoC 引发的争议,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

1. 进步的驱动力与必要性:
肯定: 在日益多样化和全球化的开源社区中,建立更明确、更包容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区健康发展、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必然趋势。CoC 的核心目标——营造一个尊重、友善、无骚扰的环境,是值得支持的。
必要性: 这种规范不仅关乎道德和人际关系,也直接影响到社区的生产力和创新力。一个充满敌意或歧视的环境会赶走有才华的人,限制思想的交流。

2. 挑战与需要改进之处:
执行的平衡与公正: 这是最大的挑战。CoC 的执行需要一套清晰、透明且公正的流程。如何避免过度解读、主观偏见和滥用,是需要社区持续投入精力去解决的。
沟通与教育: 社区需要投入资源进行沟通和教育,让所有成员理解新 CoC 的目的、内容和重要性,而不是简单地颁布规则。要解释为何这些规范是必要的,以及如何在新环境中有效沟通。
文化融合: 新的 CoC 需要与 Linux 原有的技术文化进行融合,而不是完全颠覆。要找到技术讨论的尖锐性与人际尊重的平衡点。
反馈机制: 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反馈机制,让社区成员可以对 CoC 的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完善。
区分技术批评与人身攻击: 这是极其重要的。一个健康的开源社区必然伴随着激烈的技术辩论,CoC 的目标应该是规范行为,而非扼杀技术讨论的活力。明确区分“技术上的不认同”与“针对个人的恶意攻击”是关键。

3. 对开源社区的启示:
治理的演进: Linux 的这一事件再次说明,开源社区的治理模式并非一成不变,需要随着社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进。
包容性与技术发展并非对立: 相反,一个真正包容和多元的社区,更有可能汇聚更广泛的智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技术更快更好地发展。
沟通的艺术: 在开源社区,技术能力固然重要,但沟通能力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同样不可或缺。

结论:

Linux 发布新的 CoC 后引发的部分开源社区不满,是一个在开源社区发展进程中普遍且重要的议题。它暴露了技术社区在拥抱多样性和包容性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积极方面: 这是社区走向成熟、走向更广泛参与的必要一步,旨在创造一个更健康、更具吸引力的环境。
消极方面(或挑战): 这种转变必然会触动一些习惯于旧有文化或担忧过度限制的群体,如何平衡“自由讨论”与“尊重包容”,以及如何公正、有效地执行新的规范,是社区需要长期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最终的评价取决于社区能否在尊重技术贡献的基础上,成功地将新的行为准则融入其文化,并找到一种可持续的治理方式,让技术和人际互动都能蓬勃发展。这是一个持续的、需要社区共同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可以通过一条新规就能一劳永逸解决的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起来大公司花了30年终于找到对抗自由软件运动的方法了……

user avatar

政治正确之风终于吹到了kernel社区。这破事最恶心人,也是最可怕的一点,是大部分人都知道这是胡闹,吹这股风的人也知道别人知道他们在胡闹,但是还是可以肆无忌惮的胡闹。


我觉得这个下面的评论说的很好了:

This is a step towards a direction that will eventually destroy Linux. In this code of conduct you have created a stick with which to push agendas and ideologies. You will be gentle at first but eventually turn into a bully, because now you can. One can always find a reason to be offended. Someone, somewhere can be offended by almost anything.

瞎翻译一下:

往这个方向搞会毁了Linux。这个行为准则非要跟意识形态绑定起来。你一开始可以随和,但是最后一定会变成一个恶霸,因为现在给了你这个可能性。人总可以给自己找个理由说被冒犯了。不管什么,总会有从哪冒出来的不知道什么人说被冒犯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Linux 发布新 CoC 后引发部分开源社区不满的深度剖析Linux 近期发布的新的行为准则 (Code of Conduct, CoC) 引发了部分开源社区的不满,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涉及到开源社区的核心价值观、治理模式、文化变迁以及技术和人际互动的平衡。要评价这一事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
  • 回答
    腾讯 QQ for Linux:一次姗姗来迟但值得期待的“回归”10 月 24 日,腾讯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正式发布了自家开发的 QQ for Linux 版本。对于许多 Linux 用户,尤其是那些深耕 Linux 生态多年的老玩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毕竟,QQ 作为中国最普及的.............
  • 回答
    关于Linux内核核心成员 Theodore Ts'o 被 Sage Sharp 指控为“强奸辩护者”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严肃且敏感的话题。要全面评价此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事件的背景、指控的具体内容、各方的回应以及可能产生的深远影响。事件的起源与指控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指控的来源。Sage Sh.............
  • 回答
    好的,我们就来聊聊《慕尼黑:Linux带我们到地狱 将在2020年全面拥抱Windows》这篇文章,以及它所反映出的情况。首先,这篇文章本身就很引人注目,标题就带有一种戏剧性甚至可以说是“耸人听闻”的色彩:“Linux带我们到地狱”,这显然是为了吸引眼球。它预设了一个悲观的场景,然后给出了一个看似“.............
  • 回答
    微软推出名为 VS Code 的全新集成开发环境(IDE),并同时为 Linux 和 macOS 平台提供支持,这无疑是业界一件颇具影响力的大事。此举不仅为广大 Linux 和 macOS 用户带来了福音,更标志着微软在开发者生态系统构建上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向,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考量和长远的市场布局。.............
  • 回答
    《鸟哥的Linux私房菜》作为一本非常受欢迎的Linux入门书籍,为许多人打开了Linux世界的大门。然而,书中也包含了一些在特定领域可能存在争议或需要更深入理解的内容。我们来逐一评价一下您提到的几点:1. “BSD和GPL很类似”的评价鸟哥在书中可能会提到BSD和GPL的相似之处,这主要体现在它们.............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14 Linux 版深度评价:一款充满诚意,但也存在局限性的产品华为 MateBook 14 Linux 版的出现,无疑为 Linux 用户提供了一个官方支持的、更具性价比的笔记本电脑选择。然而,它也并非完美无瑕,在市场定位、用户体验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需要权衡的细节。.............
  • 回答
    谈及 Linus Torvalds 和 Linux 内核的技术含量,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话题,而且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 把它想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不断进化的城市规划项目,而 Linus 就是那个最初的设计师和现在最核心的建设者。 要评价它的技术含量,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首先,架.............
  • 回答
    说起360安全卫士,相信绝大多数国内网民都不会陌生,从XP时代到Win7、Win10,这款软件几乎伴随了无数人的上网生涯。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流氓软件、木马病毒等问题,让很多人获得了安心的上网体验。不过,大家可能不知道,360安全卫士其实也推出了Linux版本。这让不少Linu.............
  • 回答
    Linus Torvalds 对 AVX512 的评价:一场围绕性能、复杂性和生态系统的辩论Linus Torvalds 对 AVX512 的评价可以被视为一场围绕着特定技术(AVX512)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其复杂性以及对整个软件生态系统的影响的激烈辩论。他的观点通常犀利、直接,并且充满了对细节的.............
  • 回答
    Linus Tech Tips 对华为 P30 Pro 的评价,总体来说是相当正面的,尤其是在其发布初期,很多人关注的是它在拍照方面的突破性表现。当然,作为一家以评测科技产品著称的频道,他们的评价是建立在对硬件、软件和用户体验的细致考察之上的。拍照是绝对的亮点,也是 LTT 评价的核心:LTT 在评.............
  • 回答
    《睡前消息》409期作为一档以“睡前”为名的时事评论节目,其内容通常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社会热点、科技动态、文化现象等话题,旨在为观众提供睡前的“信息快餐”。以下是对该期节目可能涉及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向,结合其节目特点及社会语境进行详细解读: 1. 节目核心内容与选题分析 选题热点:409期可能聚焦.............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新华社的《破除美国金融模式迷信,中国金融要走自己的路》一文,是近年来中国在金融领域强调自主性、独立性和战略定力的重要政策表达。该文从历史经验、现实挑战和未来战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深度。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篇文章进行详细分析: 一、文章背景与核心论点1.............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互联网上确实出现了一些复杂的现象,既有官方立场的引导,也有民间舆论的分化。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互联网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一、官方立场与网络管控1. 官方舆论引导 中国政府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强调“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社交媒体和.............
  • 回答
    陈道明、王志文、陈宝国、张国立、李雪健是中国影视界最具代表性的“老戏骨”之一,他们以深厚的表演功底、多样的角色塑造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成为中国影视艺术的中流砥柱。以下从表演风格、代表作、行业地位及艺术贡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陈道明:历史剧的“帝王”与艺术的“多面手”表演特点: 陈道明以“沉稳.............
  • 回答
    《为战争叫好的都是傻逼》这类文章通常以强烈的反战立场和道德批判为核心,其评价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其立场的合理性、论据的逻辑性、社会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 1. 文章的核心立场与立场合理性 立场:这类文章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本质上是道德上不可接受的,支持战争的人(尤其.............
  • 回答
    龙云(1882年-1967年)是20世纪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军阀和政治人物,被尊称为“云南王”,其统治时期(1920年代至1940年代)对云南的现代化进程和民族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详细分析: 一、生平与政治背景1. 出身与早期经历 龙云出生于云南昆明,出身于.............
  • 回答
    关于“前三十年的工业化是一堆破铜烂铁”的说法,这一评价需要结合历史背景、经济政策、技术条件以及国际环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一、历史背景与“前三十年”的定义“前三十年”通常指中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的30年。这一时期,中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
  • 回答
    十元左右的低档快餐店顾客以男性为主的现象,可以从经济、社会文化、消费行为、地理位置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及可能的背景: 1. 经济因素:价格敏感与消费习惯 性价比优先:十元左右的快餐通常以快速、便宜、标准化为特点,符合低收入群体或日常通勤人群的消费需求。男性在职场中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