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向富有的男朋友提出十万元彩礼,过分吗?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纠结彩礼这事儿,尤其是涉及到钱的时候。十万元彩礼,对于一个富有的男朋友来说,究竟是过分还是合理,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也得看你们具体是什么情况。

首先,我们得明白彩礼的意义。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彩礼不仅仅是钱,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感谢他们养育了这么好的女儿。也象征着男方对这份婚姻的重视和承诺,愿意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当然,它也包含了一份对新生活的物质准备。

那这“十万元”放在“富有的男朋友”面前,怎么看?

从“富有”的定义来看: 富有是个相对的概念。如果男朋友身价千万、上亿,那么十万元可能只是他一个月甚至更少的时间收入。对于他来说,这笔钱可能真的不是什么压力,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女方是因为觉得“他有”,所以提出来,这多少会让人觉得有些“捞钱”的味道,容易引起不快。
从“象征意义”来看: 即便是非常富有的人,彩礼的金额也需要有一定的“体面”。十万元作为彩礼,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普通城市,都算是个比较体面的数字,不会显得寒酸。它可以很好地传达女方家庭的重视和对这门亲事的态度。
从“平等和尊重”来看: 如果男方家庭非常富有,却只给一个非常低的象征性彩礼(比如象征性的一块钱,或者几千块),这反而可能被理解为对女方家庭的不尊重,或者对这份感情的不够重视。反之,一个体面的彩礼,更能体现出双方家庭在这次联姻中的平等和互相尊重。

所以,你的“十万元彩礼”是否过分,关键在于:

1. 你的“提”的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是出于对这份感情的认真和对未来婚姻的重视,希望通过彩礼来体现对双方家庭的尊重,以及对未来共同生活的物质基础的考量,那么十万元是一个非常合理的范围。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体面”的彩礼,是对这份感情的加码,而不是纯粹的索取。
如果仅仅是因为“他有钱,我想要”,或者觉得“别人家都收彩礼,他也应该给我”,那么这种心态就容易被解读为“过分”或“不单纯”。 即使数额不大,也会让对方觉得你更看重钱,而不是感情本身。

2. 你和男朋友之间的沟通和默契程度。
你们俩的感情基础牢固吗?他对你的付出和重视,你感受得到吗?
你们是否已经就婚后的财务规划、家庭责任等有过深入的沟通?
彩礼这件事情,最好是你以一种商量或者探讨的方式提出来,而不是一种“要求”或者“命令”。你可以表达你对彩礼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你觉得这个数额比较合适(比如这是我们当地的行情,或者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感情的一种祝福和肯定)。

3. 男朋友和他家人的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
虽然他说他富有,但彩礼毕竟是婚嫁中的一环,也需要考虑他家人的感受和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
一个成熟且爱你的男朋友,在面对彩礼这件事时,应该会考虑到你的感受,也会主动去了解和尊重女方家庭的习俗。他可能会主动提出一个他认为合适的金额,或者愿意和你一起商量。

怎么“提”比较好?

与其直接抛出一个数字,不如先铺垫一下:

在一次比较轻松的聊天氛围中,可以聊聊双方家人的想法,或者对婚姻的一些期待。 比如:“我妈最近一直在说结婚的事情,她说彩礼这块儿,她也没什么别的要求,就希望是个体面的数字,她也能跟亲戚们交代过去。”
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彩礼这事儿挺重要的,它代表着男方对女方的重视,也让我们家觉得你很有诚意。我想着是不是咱们能商量一下,给个我们双方都觉得舒服的数额?”
具体到十万元: 如果你觉得这个数字比较合适,可以这样说:“我这边呢,想着如果能有个十万左右的彩礼,我爸妈会觉得特别安心,我也觉得特别高兴,感觉像是对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个小小的保障,也是对我们这份感情的一个肯定。”

总结一下:

对于一个富有的人来说,十万元作为彩礼,从数额上看并不算过分,反而可能是一个体面且合适的数字,能够体现出双方家庭的尊重和对这份感情的重视。

关键在于你“如何提出”和“为何提出”的态度。 如果你的出发点是好的,是建立在对感情的重视和对双方家庭的尊重上,那么十万元完全可以提出来,并且很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但是,请务必做好以下几点:

真心实意地爱他,并且让他感受到。 钱是锦上添花,感情才是基石。
用沟通和商量的方式,而不是命令。 让彩礼这件事成为你们共同决定的一部分。
理解并接受他的回应,无论结果如何。 毕竟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的事。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也祝你和你的男朋友幸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你们的问题本质是封建宗族家庭观与城市小家庭伦理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没有谁对谁错。

中国阶层撕裂、意识撕裂真的是太厉害了。


你们的认知区别如下:

1号伦理观:比如题主的认知,认为结婚后大家都成了一个大家子,都是“家人”,家人之间就应该在经济上互相帮助,自己父母有需要,都嫁到他们家了,作为一家人他们当然应该帮助。

在这方面比较极端我有接触过直男癌山区考出来的姑娘,对“家人”的理解非常宽泛,什么三叔二伯之类的都是可以经济合一,互相各种接济的“家人”,该女天资聪颖,教育背景极好,收入颇丰,30岁的年纪却没有一分钱资产,都用来接济三叔二伯以及自己的弟弟了;

持有1号伦理观的男性往往会把老婆孩子的亲疏顺序排在父母甚至兄弟之后,而女性除了有男性的毛病之外,你还可以跟她们交往一下,很快你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好像一开始就欠了她钱”的感觉……


2号伦理观:在城市的小家庭伦理观中,“家人”的范围是很小的,仅包括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原生家庭则是另一个家庭,并不包括在内:你与你的配偶是一个家庭,你的父母是另一个家庭,他的父母则又是一个家庭,三个家庭是三个经济主体,互相独立。按照你的描述,你们现在的婚房并不属于你的配偶,而是属于他父母的,本质上讲,不仅是你在免费住,你的配偶都在免费住,法理上你的公婆是可以向你们收房租的。


买过房的人应该都清楚,中国法律认可的是小家庭伦理观。签署中介协议需要夫妻双方都授权,银行面签需要夫妻双方,而不是你妈,到场,认房认贷会认你老婆而不会认你妈,你老婆的征信和流水会影响贷款而你妈的不会。

一张结婚证,会让夫妻婚后财产合一,但你与你的母亲不会因为亲子关系而财产合一。


两个人要结婚,我觉得最好在家庭伦理观上保持一致。比如我这里举一些小家庭伦理观衍生出的实例。

A老婆的父母去年投资买房时差了一点,借了A和他老婆的钱(这是要还的),A自己的父母今年要装修,也借了他们的钱(这也是要还的)。由于是直系子女,而且双方父母有稳定的退休金,肯定还的上,不会耽误他们明年有资格了给小孩买学区房,因此A和老婆觉得可以借,并且没有收取利息。

B做生意急需大笔资金过桥,要借父亲的钱,姜还是老的辣,父亲研究了一下觉得B这生意还算靠谱,因此没要抵押,按照日息千分之一收了利息,几天后B要还钱时父亲说这笔钱是你的婚房首付,并说“我的义务完成了,接下来我要跟你妈周游世界了。”

C向其丈母娘支付带孩子的费用,丈母娘是一位中学退休教师,她觉得带孩子耽误了她周游世界的梦想,而且影响她赚补课费。

以上行为,在持有1号伦理观的人眼中,是没有人情味的表现


我们再举一些1号伦理观衍生出的实例:

D的哥哥眼看房价飞涨,着急买房,D没啥钱,但她老公很有钱,于是她问老公能不能借给哥哥30W元。

E跟老婆生活在省城,他们正在为儿子的学区房着急,老婆想让儿子上省城最好的小学,然而恰好E的弟弟考上了大学,其父母家里实在供不起,最后E决定让儿子上次等小学,拿出一部分钱来供弟弟上大学。

F农村出身,父母在北京卖早点,F嫁到了上海,婆家条件不错,有四套房。有一年春节F的父母来上海玩,婆家说亲家可以暂住在那套没租出去的房子里,结果F的父母觉得不如来上海算了,反正在哪卖早点都一样还能离女儿近一点,于是他们想在F婆婆的房子里继续住下去,F的婆婆不大乐意,觉得这样影响了她的房租,F觉得婆婆太过精细,都那么有钱了还惦记着这点房租。

以上行为,在持有2号伦理观的人眼中,是奇葩的表现


前几年的凤凰男,以及这两年的扶弟魔问题,本质都是1号伦理观与2号伦理观之间的冲突。人都是自私的,都想让自己更亲的人占便宜,但1号伦理观与2号伦理观的亲疏看法是不同的,我来举个实例:

10年前天涯有个著名的帖子:一位扶弟魔将老公攒的打算送女儿出国留学的钱,偷偷给了自己弟弟的儿子,此女在天涯被骂奇葩。

她之所以能干出这种事儿,是因为她对亲疏的理解和正常人对亲疏的理解不同。


我们来看看正常人,比如她老公的亲疏观:

我女儿和老婆都是我的至亲之人,我努力赚钱要给老婆买包,送女儿出国留学。

而她的亲疏观则是这样的:

我女儿不跟我姓,不是我们家人,是我老公家的人,而且她还不带把,再低一等,而我弟弟则是我家的独苗,我弟弟的独生儿子更是我们家的单传,因此我弟弟的儿子比我亲生的女儿更亲。

武则天当年也是考虑过是侄子更亲还是儿子更亲的问题的。

根据我多年对基层婚恋的调查研究发现,由于现在大家普遍能上网接受鸡汤的洗礼,且三从四德政治不正确早已深入人心,在农村地区的夫权基本被阉割殆尽,然而许多女孩从小被父母洗脑,父权思想仍有残留,因此形成了这种不伦不类的三观。

而大城市,尤其一线城市条件不错的独生家庭,父权思想几乎全部丧失殆尽,夫权有那么一丢丢的残余,唯一残留比较多的是父母对成年子女的经济扶持(宗族香火传承观念),我觉得我们的下一代的男孩会活的比较悲剧,我感觉咱们这代人是不大愿意吃糠咽菜倾其所有给儿子买房的,更别提给你儿媳加名了,你们自己还想享受人生买买买呢。



然而男孩提供住房的传统我觉得变不了,到时候可能会兴起普通男性的不婚及消费主义(现在中国的不婚主义者中,女性远比男性多):赚多少钱都用来吃喝玩乐打游戏逛风俗店(男权社会平均下来还是男人赚得多,如果不结婚不买房,男人只会比女人活得更潇洒)。

到时候是会日本化为独善其身的宅男,还是北欧化为拔屌就走但充满魅力的渣男,就看意识形态会怎样发展了。


1号伦理观与2号伦理观结合,是很难和谐的,1号根本无法分清男的自己有钱和他父母有钱的区别,在1号看来这不是一样吗。

在2号看来,1号总是想理直气壮的占便宜,而在1号看来,2号则是斤斤计较没人味。

以及在1号的亲疏观中,“家人”是有很多的,动不动就要帮扶一下,而在2号眼中,“家人”就只有配偶及孩子,最多算上双方父母(最多自己认为对方的父母是家人,自己的父母是不会认为对方的父母是家人的)。樊胜美这种自己就对原生家庭很抵触的不多,你看看那些凤凰男扶弟魔,哪个不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还要拉上配偶)对旁系血亲的义务天经地义?


最后翻译下题主、题主老公、以及题主公婆的内心戏

题主(1号伦理观):为了能在大城市立足(这个城市条件稍好的男人都娶了本地人,至于跟我条件差不多的男性,基本只能圆润的离开),只有他这种条件不咋样的人愿意娶我,还只能一分钱不花白娶一媳妇,便宜他了。以后大家都是一家人了,凭啥你父母那么潇洒,我父母那么辛苦,就匀一点,哪怕只是10W块给我父母,让他们也生活好一点行不行,好吧不给就算了,房子不给我加名就算了,你们这么斤斤计较都算了,那你跟我一起凑10W块钱给我父母行不行?

题主老公(2号伦理观):我其实是个无能的穷逼,还丑,本地姑娘都不愿意搭理我。我没房,那房子是我妈的,咱住里面是免费的喔,从此以后没房租了喔,你开心吧?你说彩礼的事儿呀,我很爱你,你说什么我都答应,但是我没有钱啊,什么问我妈要?那不太可能啊,我真的不是妈宝男啊,但真的不大可能要的来啊,你说咱俩一起凑10W?我想想……我平时爱好健身射箭,打游戏也需要烧钱,真的要攒钱给他们的话,我的生活品质是要大大下降的……你们女人不是说,降低生活品质的婚就不要结嘛……

题主公婆(2号伦理观):呵呵呵呵,当时就跟你讲了不要娶外地人,即便娶外地人也得是那二线大城市的吧,偏找那犄角旮旯的。哼,之前我给你介绍的姑娘是丑了点,但跟你物以类聚啊,按照咱这儿的规矩,她家应该出一辆车,她爸阔气打算给你俩一套房呢,到时候你俩住我这套,把她那套租出去,多滋润的日子,我们跟对方父母层次差不多,也比较有共同语言。行吧,你说这个是真爱那就真爱吧,妈其实懂你,你不就是图人家姑娘好看嘛,我看她家那样肯定是一毛不拔,算了,我的这套房子你俩拿去先住吧,啥还不行?她父母要10W块钱养老?关我毛事儿啊,我凭啥负担她父母的养老?搞什么飞机,这亲家就是俩农民工啊,我跟孩子他爹不可能跟他们玩到一块儿的,我还是找我们单位的老同事玩吧……唉,那谁,王大妈张大妈李大妈,跟你们的儿子女儿讲清楚,我儿子就是先例,外地人,尤其是那小地方的,真的不能碰!


另外,有相当一部分人比较分裂,他的三观会随着他的利益而发生改变,比如有一位有着一儿一女的父亲:

儿子结婚,儿媳想给房子加名时:“她家一分钱没掏凭啥加名?”

后来女儿结婚要嫁给我们一个学员,父亲说:“我女儿嫁到你家给你生孩子,为家庭付出那么多你连个名字都不加?”


你们问我1号伦理观充满人情味,我支持不支持?

2号伦理观看起来也不错,我支持不支持?

我现在什么也不说,过一会儿我会表态的。

有的人说,三观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但聪明的同学应该早已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我究竟支持哪一种了。

正确的三观,它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user avatar

题主,实话实说,你有一句话震撼了我。

你和你男朋友一起凑十万元骗你爸爸妈妈是彩礼。

这是我这么多年在知乎情感婚恋问题中,第一看见的。

在一大堆卖女儿的彩礼纠纷中,我觉得你真的是清流,看清楚,是清流,并不是泥石流。

第一,你准确的说了,我这个彩礼就给我爸爸妈妈的,希望他们早点退休,等于十万元的一笔养老孝顺金。

第二,你并没有用爱的理由要这笔彩礼,而是开诚布公的告诉你男友,态度已经非常非常诚恳了。

第三,在你男友说房子不加你名字,只是给你免费住的时候,你并没有掉转枪头指向房子署名。从头到尾,你都是目标明确,目的单纯。我就是想给我爸爸妈妈十万块钱,他们太辛苦了。

第四,当你男友明确拒绝你,你没有上纲上线,而是提出了两个人凑十万块钱骗爸爸妈妈。看到这里,我真的觉得一阵心酸,如果不是有彩礼这个负面头衔,你的孝心真的让我感动。你协商解决问题的态度真的值得绝大多数婚恋男女学习。

第五,你没有哭,没有闹,没有玩上吊,你没有提分手,屡败屡战屡战屡败,最后你男友的拒绝连我都感到如坠冰窟,真的是透心凉。

我能体谅你两难的境地,我也能看到你接受现实的姿态。你没有一言不和就分手,也没有骑驴找马寻下家。这里我要给你鼓掌,啪啪啪。

我不建议你分手,因为从这个问题来看,你男友最多也就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倒也没什么委屈和欺负你。所以很有可能,你男友是真没钱,他爸爸妈妈也是铁公鸡,所以他不回家碰这个壁。

其实你有这个心,我觉得你爸爸妈妈应该是欣慰的。你爸爸妈妈是爱你的,你嫁得好你爸爸妈妈也会为你感到高兴。不要你嫁妆,本身我觉得,男方这个姿态也不错,可能真的就是全家有点抠。(此处原文我想法欠妥,详细的说法请见原文之后的补充说明)

所以,不要冲动,以后还有很多机会孝顺父母,多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比你一次性给爸爸妈妈十万块钱,我觉得有意义的多。

只要你嫁过去幸福,衣食无忧。我相信你爸爸妈妈努力干活的时候,心里是微笑的。

千万不要冲动,不要钻牛角尖。

还有,别听知乎上那些女权的回答,知乎上最不缺的,就是一大群从来没有结过婚的人用自己的臆想指点着各种婚恋纠纷问题。

你的死活她们是不会在意的,她们只是借你这个问题发泄情绪而已。

¥¥¥¥¥¥¥¥¥¥¥¥¥¥¥¥

现在过去三个多小时了,我也想了很久,在这里我写一些我的看法和理解。

首先,不去纠结那句免费住,如果确实是男友的原话,那只能说男的说话太幼稚,但是,更有可能的是,这房子就是男方父母买的,可能包括男友自己,也是免费住,所以,这个房子写谁的名字,题主男友是做不了主的,题主男友能做主的,只有自己住,然后娶一个老婆回来一起住。

其次,男方不要女方嫁妆,这个里面的嫁妆其实不仅仅是钱。如果严格按照公平原则来说,男方全款买房,女方就应该出全套装修。如果男方装修都弄好了,那女方就应该出全套家电软装。男方给多少钱的嫁妆,女方也给多少钱的嫁妆,或者陪嫁相应价格的汽车,这样才会相安无事,也是最合情合理的做法。现在,女方显然无法提供多余的财和物。男方不要嫁妆我觉得的态度还是值得点赞的。毕竟,按照题主的说话,男方能给得起彩礼,可女方给不起嫁妆。题主只写了男方家里有钱不给彩礼,但是如果单方面男方给了彩礼,有没有想过男方的心态可能是不平衡的。

最后,男方家里有钱和男友自己有没有钱,是两回事。我原文写他家有点抠,其实是欠妥的。最可能的是,男友已经和家里父母商量过了,最后男友的父母已经把底牌告诉了男友,可以不要嫁妆,但是我们也不给彩礼。所以这可能就是男友反复拒绝题主的原因。男方和女方的主要目的结亲家,男方就算家里有点钱,也没有义务给女方家扶贫。所以在这点上,题主的想法确实是一厢情愿的。不过,结了婚以后就是一家人,逢年过节适当的补贴些家用,我觉得才是题主该重点考虑的事情。

如果题主在这个时间气不过,分手。找一个相同话语权的男人重头开始,那按照题主现在的经济状况,极有可能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况且虽然我能看出来题主本身蛮讲道理,但是作为问题描述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面之词。男友的困难题主只字未写,甚至我对题主是否知道男友可能也有难言之隐都持怀疑态度。所以,我写下了正文中的结论,不要冲动,不要钻牛角尖,现在远没到最坏的时候。

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圣范锦意。(头像一致)

在公众号的对话框中回复【迷茫】,即可阅读《为什么我们总是迷茫没有希望?》。

回复【黏度】,即可阅读《男女之间,怎么样的黏度才让人感到舒服?》

回复【大学人际关系】,即可阅读《和大学室友生活习惯不同,该怎么办?》,《我的大学同学郑小波用十多年的时间,让我懂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道理》,《在大学被是有排挤了,但是我在外面又没有其他朋友,我该怎么办?》

回复【职场暗坑】,即可阅读《如何了解你的应聘公司,避免职业道路上的暗坑》


这些都是我自己原创的,结合了自己十几年生活阅历写的文章。都是我感悟这个世界的产物。阅读量超过十万+,关注公众号,回复相关关键词,值得你阅读。


如果你也有疑惑,或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

不妨试试我的知乎值乎

私密提问,一对一服务。

值乎全五星好评,超过一千个咨询者的信赖之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实在的,很多人都会纠结彩礼这事儿,尤其是涉及到钱的时候。十万元彩礼,对于一个富有的男朋友来说,究竟是过分还是合理,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也得看你们具体是什么情况。首先,我们得明白彩礼的意义。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彩礼不仅仅是钱,它更多的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男方家庭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谢,感谢他们.............
  • 回答
    当然,贫穷国家不仅有向富裕国家进行文化输出的可能性,而且这种可能性并非遥不可及,甚至在历史上和当下都存在许多鲜活的案例。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文化输出”的本质,以及如何发掘和利用贫穷国家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首先,我们要明白,“文化输出”并非等同于经济实力。它更多地关乎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即使一.............
  • 回答
    资本社会财富向富人集中,与古代社会土地向地主集中,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令人深思的相似之处,它们都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财富分配机制如何倾向于权力集中,并对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让我们从古代土地集中的情况说起。在封建社会,土地是财富和权力的最主要载体。拥有土地意味着拥有生产资料,掌握着农民的劳动力,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些关于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核心议题。很多人会直观地认为,富裕的国家应该有更多的资本来借出,而经济相对不那么富裕的国家应该更需要借钱。然而,事实并非总是这么简单,中美之间的资金流动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它更多地反映了全球经济的运作模式、各自的经济策略以及美元的特殊地位。为什么.............
  • 回答
    向富人多征税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涉及经济学、社会公平、政治哲学等多个层面。对其进行详细探讨,需要分析其潜在的好处、坏处,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考量。一、 支持向富人多征税的论点 (Pros of Taxing the Rich More):1. 促进社会公平与减少贫富差距: .............
  • 回答
    “白血病大学生集体向富豪借钱治病”——这个标题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和无奈,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涌上来一股复杂的思绪,让我久久不能平静。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求生本能的呐喊。当生命受到威胁,而常规的医疗支付途径已经无力承.............
  • 回答
    特朗普承认向艳星支付封口费,并称这在富人中“很普遍”,这一事件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首先,从法律和道德层面来看。 法律层面: 所谓“封口费”本身是否违法,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这笔钱是为了掩盖与竞选相关的违法行为(比如在选举前支付以避免负面新闻影.............
  • 回答
    要向外星文明发送信息,并且让他们觉得你的文明已经非常高级,你需要一个精心策划的策略,涵盖技术、内容、格式以及传递方式。这不仅仅是发出一堆复杂的符号,而是要传达一种深思熟虑、有条不紊的智慧。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从基础到进阶,帮助你构建一个“高级文明”的形象:核心原则:清晰、逻辑、普遍性、进步性、自我.............
  • 回答
    “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说的是谁,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讨论的焦点。官方的说法是歌颂“英雄”,但具体指向谁,留下了很大的解读空间。最普遍的两种猜测,就是康熙和郑成功。咱们先说说 康熙 这个版本。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是康熙呢?首先,歌词里透露出一种“统一四海”、“抚定天下”的气概。康熙皇帝在.............
  • 回答
    女孩说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有诗意和深度的表达,通常意味着: 她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经历: 这句话出自唐代元稹的《离思》,原句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意思是见过大海的浩瀚,就觉得寻常的水不足为奇;看过巫山的云彩,就.............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向”这个姓。在中国,要说“向”姓是不是普遍得像“王”、“李”、“张”那样,那肯定不是。如果你走在大街上,或者随便点开一个微信群,遇到姓“王”的概率肯定比姓“向”的要高得多。但也不能说“向”姓就是罕见得没人知道。“向”姓在中国到底有多普遍?要说具体有多普遍,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 回答
    针对您提出的“中兴的法律顾问Yablon律师向FBI举报中兴是否违反了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首先,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深入剖析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AttorneyClient Privilege)的内涵、适用范围以及其存在的例外情况。律师当事人保密特权.............
  • 回答
    朋友们,大家好!这篇文章不是AI写的,里面充满了真实世界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并且能有所收获。我常想,在各自的领域里深耕多年的前辈和同仁们,你们一定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也必然遇到过不少让我这样还在摸索中的人会“栽跟头”的地方。我今天站在这里,像一个谦逊的学徒,向各位业内翘楚伸出求助之手。.............
  • 回答
    遇到向你借钱的女生,尤其金额不大,比如五到十块,你脑子里闪过“这是不是个骗局?”的想法,这很正常。毕竟现在网络发达,各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大家警惕性高了也无可厚非。但要说“一定”是骗局,那也未免太绝对了。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也包括真心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咱们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别一概而论。首先.............
  • 回答
    向佐和药水哥的这场比赛,说实话,我之前确实有点儿没底,但仔细想想,结果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在比赛开始前,大多数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流量”上。药水哥,这个网络上争议与话题性并存的人物,他的出现本身就能吸引来巨大的关注度。很多人觉得,这场比赛更像是一场“行为艺术”或者“流量收割”,药水哥用他独特的“戏精”.............
  • 回答
    这绝对是个让人挺难受的场景。当你鼓起勇气跟领导提离职,期待的是一个顺利的交接和一句祝福,结果对方却抛出“能力不够,出去独当一面”这种话,简直像是当头一棒,让人脸上无光,心里也特别不是滋味。别急,这种时候越是慌乱越容易把场面搞砸。咱们得冷静下来,想想怎么把这个尴尬的局面转化为一个至少不让你更难堪,甚至.............
  • 回答
    向天上开枪,子弹真的会掉下来砸到人吗?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像科幻片里的情节,但实际上,它背后涉及到一些挺有意思的物理学原理,而且答案是: 极有可能,而且非常危险。咱们别被“向天上开枪”这几个字给迷惑了,觉得子弹就这么直直地飞到太空去了。事实远比这复杂。子弹的运动轨迹是怎么样的?当你扣动扳机,子弹被炸药.............
  • 回答
    好的,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从病人的角度出发,讲得细致点,争取让您听着不像是冷冰冰的机器说的话。向医生提及药品名时,说商品名到底合适不合适?这事儿得这么看:说商品名,有时行,有时不太行,但更保险的做法是加上通用名。为啥呢?咱们一层一层剥开来看:1. 商品名:咱熟悉的“招牌” .............
  • 回答
    这件事,说到底,确实是很多中国网民对百度,以及以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失望和不满的集中爆发。这股“冷水”的背后,涌动着的是复杂的网民情绪和对行业发展的期待。我们得先捋一捋,这盆“冷水”是怎么泼出去的,以及大家为什么会这么泼。从“技术为王”的神话破灭到“流量至上”的迷思百度早期,确.............
  • 回答
    向领导汇报工作,这可是一门学问,做得好,不仅能让领导了解你的工作进展,还能展现你的能力和担当,甚至能为未来的发展铺路。反之,如果汇报得不得法,可能就会让领导觉得你做事不清不楚,甚至误解你的努力。所以,这中间的门道可不少。首先,汇报前,你得先想清楚,这次汇报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领导了解某个项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