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什么意思呢?就是中国古代出了名的大孝子舜帝,他父母打他的时候,如果下手轻就受了,如果下手重,那就要赶紧跑。
这也是千年以来所推崇的真的孝顺,下手重了你不跑,让他们打死了,难道是真正的孝顺吗?
你妈在这里也算是道德绑架了。
你割掉一个肾,估计以后的正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以前卖肾换iPhone的人,年纪也和你差不多,现在虽然保住了命,但基本也和正常生活彻底告别了。
你要是听了你妈的,你妈估计会成为众矢之的,要被人戳脊梁骨,轻则抑郁,重则重度抑郁。
当然他们老了也没人给他们养老,而且还要照顾你,长远来看更不孝,何况你父亲听你说的还没到非换不可的地步。
等你父母老了,你又不能正常生活,等着全家团灭吗?
真要到了那一步,后悔都晚了,只能长叹一声:妈逼的。
--------------------------------
以上是一个第三方角度,怎么选看你自己,如果有两全其美的方法是最好的
一般来说,只要有犹豫、有迟疑、还到网上来寻求大家意见的情况,建议就不要捐了。真正出于亲情的捐献,肯定是义无反顾的。
这是情,那么理呢?人体少了一个肾脏真的无所谓吗?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人体的每个肾脏约有一百万个肾单位,两个肾就是二百万,实际上每天只有八十万的肾单位在维持身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乍一看会让人觉得“一个肾就可以维持生命活动了,我捐掉一个对我也没太大影响吧。”
但肾脏不同于其他身体组织上的细胞可以不停的增殖分裂,产生新的细胞,肾单位是不可再进行增殖分裂的,也就是说,你的身体里的肾单位几乎只会减少,不会增多。而且,肾单位也是会“倒班”交替承担机体功能的,并不是多出来的肾单位就“没有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都会减退,肾脏也是,到那时候,也许你的肾单位数量并不会如青壮年时那么乐观,自然身体也不会像当时那么好。尤其是当仅存的独肾因为肾癌、肾炎、外伤等等因素面临威胁的时候,你就没有任何后路了。
除去人情世故,今年美国的一项研究《Kidney transplantation in adults: Risk of living kidney donation》调查了器官捐献者在捐献之后的生活状况,结果显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捐肾并发症可分为围手术期(指围绕手术准备的时期,包括术前准备的时间段和手术后的时间段)的风险和捐肾多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活体肾切除术后90天的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3000。除死亡外,供体肾切除术最重要的围手术期风险包括出血、气胸、肺炎、尿路感染、伤口并发症和伴有或不伴有肺栓塞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活体捐赠可能会增加患终末期肾病(ESKD)、先兆子痫、高血压和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捐献者患ESKD的会高于健康的非捐献者。
肾脏的捐献也会对孕期妇女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与其他相似的健康女性相比,活体肾脏捐赠会增加妊娠高血压和先兆子痫的风险。与捐献前妊娠相比,捐献后妊娠的女性发生胎儿丢失、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的几率更高。但捐赠后的女性的妊娠结局总体良好。
据统计,捐赠人在捐肾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总体良好,然而,有些人在捐赠后确实会遇到社会心理困难(例如,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的负面变化,或比预期更痛苦、身体恢复更慢)。
……
所以,捐肾,更像是另一种形式的“以命换命”了。这也是为什么说,真正出于亲情的捐献,肯定是义无反顾的,但凡是犹豫不决的,还是建议慎重决策。
我在某平台上,看到过侄儿、大伯、哥哥、妈妈、爸爸。。要换肾,而当事人的情况基本都是刚上大学,然后不知道怎么办,来求助。
而且我在微博搜索“换肾”,翻了半天都没翻出什么家人供肾之类的内容。
如果这不是跟短视频平台那个给“智障爷爷”磕头视频一个套路,而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我是建议研究下,上某平台跟家人换肾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关系。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了解不了的逻辑和关联。
如果某平台用户家人朋友换肾率远高于其他平台,那会不会是某平台有问题?
万一某平台跟肾八字不合,一个量子波动,就会把使用者周围的人肾弄坏了。
养儿防老哈哈哈哈。
养孩子周期这么长,鬼知道啥时候能见回头钱。
久病床前无孝子。
利益面前,孩子大多先关注自己的人生。
我觉得我养孩子就是为了我老了动不了的时候帮我盯一盯保姆养老院。
别的不敢想。
相信人性。别神话孩子。
同理,也别吹什么伟大的母爱父爱。
人类本质上就是互相帮助互相依靠的物种,付出想要回报很正常。
觉得代价太大不肯回报也很正常。
这种家庭养出这种孩子,也很正常。
流量问题,编的。
我儿子上大学要交学费,而且现在不愿意自己打工赚学费,我儿子让我给他交,而我才48岁,刚当上嘉馨糖,我说我想一下,我儿子就骂我。
我儿子之前天天打网游熬夜,一天玩好多垃圾手游,然后成绩垮塌,现在去了上海一个一年学费六万的野鸡三本大学,之前让他去补习拉他去补习班都不去,补习老师说早几个月来就好了,可是几个月前他天天宅家,家里人天天要带他去学而思就是死活不去,他退步从来不刷题、不去补习,怎么劝都没用
我老婆说我不愿意他会恨我。我该怎么办?
家里亲戚全都不同意,说怎么能让小孩小小年纪自己打工,还没毕业,我老婆非要让我给他交学费,我就没有办法做抉择,我就说想一下,他们就骂我,很纠结啊
父母按照法律是没有义务继续供养18岁以上成年人的,法律没规定,18岁以上继续找父母要钱几乎没有能不挨骂的,社会管这个叫啃老,叫无能。
微博就是这么跟我说的,就是中国男性都很垃圾,有个什么杨小姐,就说了我儿子这样还找父母要钱的人,说他们这样要想不当垃圾得杨小姐他们同意。
我和我老婆说,她觉得我骗他,还骂我
怎么办?应不应该继续供养已经成年的儿子?
我们讲孝道,讲的父慈子孝,不是愚孝,我们讲伦理,讲的人伦关系合理,而不是满足亲情绑架下的私欲。
所以怎么抉择并不难。
父亲天天熬夜打麻将,还有恶性烟瘾,身体不舒服不去医院,明明透析可以延续生命,偏要儿子的肾。
可见父亲既不仁慈,也不自爱,而且愚昧无度,自私昏聩,已经糟糕透了的体质,加上毫无节制的生活恶习,换了新肾,也很难长久支撑。
加上母亲的同样自私和无知。
这种情况:
相比之下,父亲也应该为自己的恶习承担责任,而每周两次的透析,也能起到对他的警醒,强制他自律生活习性。
顺便说句,我大伯透析三年了,现在健康状况好的很。
其实题主已经做了选择,只是没有强大的内心能量支撑自己做出这个决定。
换肾,对自己、对家庭是灾难,既是愚孝,在人伦的因果关系上也不合理。
不换,做父亲的思想工作,鼓励他坚持透析,帮他转变健康生活观念,才是有用的孝道和伦理。
至于家庭关系,就让时间来决定这段家庭关系。
你母亲开这个口,就已经说明她智商和情商双低。开了这口无异于是在离间你和父母的关系!如果你很想给父亲换,显然并不需要她开口。她开了口,结果只有两种情况:
我表明我的立场:直接拒绝,不要给你父母任何幻想。同时我也要劝有这样想法的父母,千万不要和孩子开这个口。当然,如果移植的是肝脏,另说(肝脏是人类可再生器官,切除一半后仍然短期内生长出来)。
当年那个割肾换苹果手机的男孩,现在怎样了?当年那个男孩只是个17岁的高中生,为了一部当时最火的 iPhone 手机,于是就找到了黑市,把自己的一个肾卖掉了,最后得到了两万元,男孩拿着这两万元直接就买了手机,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花掉了剩下的钱。当年男孩也是口出诳语:人不是两个肾吗,少一个又不会死。后来男孩也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后来男孩身体越来越差,最终因为肾功能不全,患上了肾病综合症,落下了终身三级残废。父母为了能够治好男孩的病前后花了几十万,而且还因此欠了好多的债务,但是只能给男孩减轻痛苦,本来身高有190厘米,体重75公斤的男孩,现在只剩下不到60公斤,最重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办法继续上学,只能在家靠父母照顾,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整天就躺在床上。
遵从自己内心是对的。从你描述感觉你内心深处并不想捐肾。
这没有什么对错,你有这种想法也是他人(主要是父母)和你在常年相处过程中结下的果实。
有些子女会发自内心愿意给父母捐肾,那也是建立在父母为子女无私的爱的基础上,子女自发觉得应该这么做,这么做了他心里才更舒服,这绝不是仅仅是子女“自身无私”一个原因促成的。父母患病,子女不愿意捐肾,也要自己想想,这是不是就是自己平时对待子女的方式而自己应得的结果呢?
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越是对子女爱得深而常年无偿付出的父母,其对子女的索取越少,真的生病了子女越要捐肾,但父母却不接受,生怕影响子女的后半生生活;而把养子女当成投资型的父母,恨不得子女刚工作就要开始回收投资的父母,其对子女的爱是浮于表面浮于口头的,往往更多的是道德绑架,子女小的时候会被pua,但长大了有了自己独立思考了,会逐渐认清现实,摆脱这种道德绑架,这种父母病了,会迫切希望子女捐肾,但子女心底是抵触的,感觉父母的那点投资抵不上这么大的回报。
以上仅仅是对一般情况的猜测,本例楼主到底属于哪种情况不清楚,也不要生搬硬套。当然社会上也有那种父母无私付出,但子女极端自私的,也有父母pua子女但子女一辈子被pua而不觉的。
不管哪种情况,都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肾是自己的,如果迫于外界压力捐了肾或者不捐,可能短期压力没有了,但后面几十年的人生可能都会后悔,后悔自己的懦弱,没有顶住压力顺应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心底想捐肾,但世俗眼光导致没捐成,父母因此无法获得救治而自责一辈子。不顺从内心顺从压力的做法,都会导致后半生的痛苦。
有句话说得对,人在面临选择时,往往不是选择对的,而是选择容易的,然后后悔。这种重大的选择更要走心,千万不要屈从于压力。
【你想咋就咋吧,我反正是肯定换。】
我说你是不孝,我说你不爱父亲,那我不对,我没有设身处地的替你想。所以,你爱咋就咋。
我想说的是,到我头上,要肾给肾,要肝给肝,甚至,要命的话,我能把我为什么不见了这件事,设计好以后,把命给我爸。
我爸我妈都行,我弟弟的话……我可以把肾分他一个,肝也分他一点儿,命的话,看情况。
儿子的话,给我爹妈同等待遇。
女儿和老婆(给我生了俩孩子的情况下),跟我弟弟的同等待遇。
不为啥,也说不出来大道理,就是爱吧。
我想象不到他们遇到困难,我该咋过日子。
我脑子跟正常人不一样。
说句实话,我有个念头,想爸妈都去世的话,他们在下面咋过?有人欺负他们怎么办?谁跟我妈谈心?谁给我爸当秘书?
所以,我的念头就是,老婆也娶了,孩子也要了,我弟弟也成人了,我基本传宗接代还有各种个人方面的享受,比如从青年到中年跟两三个美女找对象,喝名酒,有一个固定群体的人看我文字等等,这类个人享受也得到了。
那我其实活够了呀!
那我干嘛?
我想……把一切事情安排好以后,随了父母去。
我看过一些密宗的书,不知道真的假的,也不知道真的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所以,我走之前,用密宗的办法,通过一些仪式,让我的魂灵,跟一般自然走了的人不一样,进一步加强力量。导致我去了以后,一面可以照顾父母,一面还能保佑家族。
我们家族的后来人,通过固定的祭祀仪式,持续保持或加强我的力量。我施与保佑。
助我家族者,给予各种因缘际会的好事情。魂灵嘛,不是神佛,只能通过小动作给好事。
损我家族或者成员者,给予各种因缘际会的凶恶,家里没拜神,没族神的,基本等于电脑上没安装杀毒软件裸奔的,甚至可以要命。要是家里拜了一方的,比如关公啊、菩萨啊、佛祖啊,行,大人物庇佑的范围内,我不动手。出了一定范围的,我就要抓住机会了。
当然,人每个年龄段,都有一些傻里傻气的想法。有的人愿意说出来,有的人过些年就会觉得当年想法好笑。
说不定我再过十来年,就会觉得这个想法好笑。
是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助父母这件事,自主权在你,从主流的价值观看,你不应受到指责。
我是小时候家里比较穷,爸妈给予的爱也多,从小更能感受到寒冬社会氛围里家人的温暖。
一个人一个环境和经历,没办法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人。
还有,一个说消息的小技巧,你可以先答应换肾,然后让母亲自己跟医生说嘛。这样至少你母亲心里不难受。
最后,祝题主的父亲可以康复,祝您家里最近可以踏踏实实开始透析,可以把这个年过好。
我一定会捐,但我爸一定死都不要我的肾。
首先为人父母的应该懂得一个道理,这句话当然不可能来自东方:孩子因你而来到,但不是为你而来。
做儿子的应该懂得另外一个道理:你是单独的个体生命,不应该被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逼迫或者哪怕仅仅是建议捐献器官给任何人。
做母亲的,说出这句话已然说明她的无知和自私,一家两个男人,一个已经这样,再毁了另一个,却未必能确保这个中年病汉的健康,明显是在赌,而赌,首先要想到输,想到赌注。
当然我们不可能感同身受,真正理解她的感情和艰难,我们不知道她所受的教育程度,也不了解她的家庭到底多么艰难。所以我们不应该去恨这位不幸的母亲,每个人都有局限,身在迷雾之中,很难清明。
我们不能忽视另外一个重要的当事人——父亲,母亲一个人不经过商议会做出这个决定吗?绝大多数的母亲不能。假定孩子同意,手术前父亲必须签字同意,他怎能不知?
带孩子来到世间,养育成人是父母应尽之义务,没有理由回头去索取什么,何况是器官,这父母显然是在自家孩子身上索取,请问他们敢不敢问别人的孩子索取?不敢!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他不论是你的什么人,他首先是个人。
孝顺这个话不应该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有人说不捐就是不孝,那请问:如果捐的是命你也这么说?孝顺这种教化本身就有吃人的一面,不要仅看传统的好,凡事皆有另一面,孝顺也不是以健康为代价的,如果非自愿,任何形式的强迫都涉嫌违法犯罪的范畴。
题主要尽快通过所有的渠道去了解捐肾后所产生的一切结果,所有其他可能的治疗方案。
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如果做父亲的也有此意,我的建议是:不捐。
建议你和你母亲一同去观看一部电影《姐姐的守护者》。你可以对你母亲说:“等你看完了这部电影,再来决定要不要我捐肾。”
如果你母亲说没时间看,你也可以在网上找大概只有十几分钟的电影视频解说给她看。
《姐姐的守护者》的剧情简介 :
为了让罹患血癌的凯特能够活下去,父母通过基因技术“制造”了与凯特的基因完美配型的小女儿——安娜。安娜感觉自己只是姐姐凯特的“药罐子”,11年来,凡是在凯特有需要的时候,无论是脐带血还是白血球、干细胞、骨髓……她都得源源不断的向姐姐凯特提供。
然而,即使有孤注一掷的妈妈、无可奈何的爸爸,以及身边所有人的爱,凯特的情况还是越来越糟,她肾功能的衰竭必须要年仅11岁的妹妹安娜捐献出自己的一个肾。
这一次,安娜选择了拒绝捐献,并且找到律师坎贝尔把母亲告上法庭,她要捍卫自己的身体,过正常人的生活。然而,法庭上哥哥杰西却吐露了另一番真相……
原来是凯特要求妹妹安娜这样做的,她其实不愿意拖累爱她的家人,也早已做好了离世的准备,只是因妈妈太过执着让她活着,不愿意放手,所以她想出这办法来让妹妹把父母告上法庭。
最终姐姐凯特在亲人的守护下离世,妹妹安娜赢了官司,妈妈最终也学会了放手,一家人回归到了幸福安宁的生活。
这电影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冲击便是母亲的做法,她利用科技手段将安娜变成了一个拯救凯特的工具,这让人们不得不陷入深思,科技是不是可以超越伦理,让人的身体沦为被人使用的工具?这无疑是会受到人们所谴责的,每个人都有让自己身体完整的权力!
我猜测你母亲并非要你真的捐肾,她可能把这事当成你是否对父母忠诚的一种考验。如果你真的同意了,她说不定不要你捐献了。因为一个头脑正常的父母,会考虑到你捐肾后的后果,对于她以后的生活也未必是一件好事!当然这样的考验也是不正常的,它起源于对你的不信任!
如果你母亲是真的要你捐肾,你不必接受她的道德绑架,你甚至可以大声而坚决地拒绝,并表示没有商量的余地,因为你有你的人生,你父亲有你父亲的人生,你母亲也有你母亲的人生,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人与人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但不能以帮助某一个人为由去损害另一个人,且无法弥补。
你也不必为拒绝捐肾而愧疚,因为你生来就有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而生存的权力,父母生你养你,是他们自己选择要负的责任,不能把这些责任转嫁为损害你身体的理由,你生而为人,有自己的尊严,有选择的权力,可以在自己独立后以自己的方式帮助父母,但不是以损害自己的方式!
肾内科医生来回答一下吧。我强烈不推荐你捐肾给你父亲。首先,这可能会让你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我们知道,一个正常的肾脏加加班确实能干两个肾的活,但前提是它能一直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如果你以后遇到了肾结石梗阻、一次严重的肺炎等意外,都可能对你仅存的肾脏造成严重打击,那时它就不能清除你体内的毒素了。其次,尿毒症不是癌症,也不只有换肾一种活法,可以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管理得当,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的生活质量。我们医院透析室有透析二十年的患者,不露出手臂根本看不出是透析的患者,平时正常上班都没问题。因此,肾移植是一个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等家里钱攒够了,再考虑移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我猜测你母亲是因为缺乏医学知识才会提出这种要求。我给你的建议是:把你的家人叫到一起,和你父亲的主管医生好好谈一谈。我相信任何一个肾内科医生都不会建议你们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会给到最适合你父亲的治疗方案。
---------------------------------------------------------------------------
2022.01.30更新,刚下夜班。这个回答是我昨天值班摸鱼时写的,当时我在想:如果这个提问是真的,一个20岁的家属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怎么回答?所以整理了一下思路,写下了自己的答案,也许以后能用的上呢。没想到这个问题上热搜了,实属意外。也是,大佬们平时打字把门诊病例写完整都够呛,哪有空在知乎作答。器官移植伦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我今天上午认真看了所有评论,解答了几个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最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一位家长说和自己孩子探讨了这个话题,您应该是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最后祝大家虎年生威,TA好你也好。
这是一个二择,捐则自己以后一辈子身体不好,不捐以后近乎无父无母。
捐了,父母随后对你再好,你的身体也比常人差。
不捐,父子离心,将来不必指望家里会有什么援手,老头子一句话要留钱养病,理由正当得让人无话可说。
只有因果,没什么对错。网友给你论一百个对错也改变不了现实。
倒不是没两全的路,如果你是独子,你老子死了,你妈感情和养老必须依托你,自然会仍然视你为自己人。
20岁了,别跟网友讨教这些无建设性的对错,这是一个利弊取舍的问题。
评论远比故事本身更有意思,略分为
1.不捐
1.1我不捐
1.2自称为人父母的,不许捐,甚至有朋友说孩子捐了自己就去死
2.自称孩子的主张捐,有一位朋友甚至说心脏也捐
3.寻求第三种解决方案
4.希望故事里的父母收回要求,自己免于抉择
每个参与评论的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选择都是基于自己的环境,做出的选择也只能是自己的选择,咱们永远无法替代当事者。
故事里的父母既然把问题提出来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选择,故事里的孩子把问题挂出来讨论,其实也已经做了选择。
每一种选择都会活生生出现在世间,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选择,可能会大团圆,也可能一地鸡毛,可能会更加相亲相爱,也可能只影他乡,可能会感动,可能会后悔,可能会欢悦,可能会痛恨。只有一点能肯定,事情发生了,人到了路口,无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生活都会向前走,也意味着回不去了。
已注销后小号的第一个大赞,甚是惶恐,自觉夜半随笔胡言当不得如此,向各位鞠躬。
换肾不是说换上之后就一切高枕无忧了,还需要熬过急性排异期、需要终身服药等等,同时这与病人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都有关系,有着不低的概率移植的器官很快会死掉(如图),既然你爸爸从来没去过医院没看过医生、想必你爸爸这肾衰竭不只有这一个疾病吧,各类心血管疾病等慢病应该是都不少,不然不至于能把肾直接摧残到这种程度,假如共患病(CCI)有5个以上的话,换了的肾5年生存率只有~60%:
从整体来看,器官移植的作用很可能远远到不了你妈所预期的程度,那些抗排异的药物本身就会削弱你爸爸已经不堪重负的免疫系统,再叠加你爸爸天生的对于医学的不信任不配合,我真不信他会戒烟戒酒,假如你捐了肾还看到他不珍惜自己的身体,我不知道你会怎么想?而且鉴于他以往的行为、我猜这是个大概率会发生的事情……要知道他未来一旦有个感冒发烧很可能就是致命的,即使是在美国,10年生存率大概是不到80%:
所以你就算捐赠了,你爸爸的有不低的概率活不过十年,而你将付出的代价则是这辈子都要小心翼翼的生活,不能太过于劳累、时刻小心自己的血压血糖等一系列指标的波动等等;而且别忘了你爸爸移植之后会产生一笔巨大的费用,你爸爸已经这样了想必也就失去工作能力了,而这些重担也就压在了只有一个肾的你身上,目前薪水较高的职位无一不是疯狂996换来的,捐肾之后的10年,你的人生可以用一片灰暗来形容,这年头想必也不会有哪个女孩愿意嫁给你这样一身债务还只有一个肾的人。因此、你在这之后能不能撑得住还是两说,或许你爸爸走之后几年你也会落下一身病
至于这一切值不值得,看你自己怎么想,假如你是我的朋友,我估计会建议你不要捐——因为我觉得、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信仰买单,有人天生就抗拒医学,为了一时的享乐(包括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等等)以及对于医生们“吃人不吐骨头”行为的仇恨、会极端排斥去医院,那么如果出了什么事就请不要求助于医学了——因为就算真的移植了、你爸爸之后要过的生活恐怕是他完全无法忍受的:每一餐严格限制盐和蛋白质摄入、烟酒统统不能碰、每天严格按时吃药不能熬夜等等反‘人性’的规制,更别说即使做到这些仅仅只能延长很有限的寿命……这些对于一个曾经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他来说,难度绝对不亚于一个连环杀人犯放下屠刀自首,早点死去对于他而言或许还真是一种解脱
可能我说的话比较难听、比较没有人情味、但说实话,我在医院工作的时候、见过太多因为怀揣着一时侥幸心理去跟疾病去跟命运拼概率的人,看着60%的5年生存率就以为自己肯定是那60%而不是那40%,最终不少落得人财两失的结局;而我们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冷血”医学工作者们,能做的只有把事实血淋淋的呈现在你面前,劝你不要冒险
以上
Reference
Merion, Robert M., et al. "Deceased-donor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urvival benefit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Jama. 294.21 (2005): 2726-2733.
Garcia, Guillermo Garcia, Paul Harden, and Jeremy Chapman. "The global role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Kidney and Blood Pressure Research35.5 (2012): 299-304.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