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资产阶级是怎么赢得舆论阵线的?

回答
资产阶级赢得舆论阵线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复杂且策略性极强的过程,涉及思想、制度、技术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博弈。这其中,既有主动构建,也有对既有话语权的争夺与改造。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尝试详细地剖析这一过程:

一、思想启蒙与新观念的传播:播下革命的种子

在封建社会体制下,宗教、君权神授等观念是维护统治秩序的基石,牢牢束缚着人们的思想。资产阶级作为新兴的经济力量,必然要挑战旧的秩序,而思想的解放是首要任务。

哲学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文艺复兴以来,对人本身的关注、对理性与个体的赞颂,逐渐削弱了神学和等级观念的权威。哲学家们如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提出了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革命性思想,为反抗君主专制、建立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提供了理论武器。这些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个人的权利、自由和理性,这与资产阶级追求的经济自由、政治参与诉求高度契合。
理性主义与科学精神的普及: 科学革命带来的实证主义和理性思维方式,鼓励人们独立思考,质疑传统权威。这种思维方式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再盲从于宗教教义或国王的命令,而是倾向于用事实和逻辑来判断事物。这为资产阶级推翻旧的、非理性的统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经济学理论的构建: 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的著作,如《国富论》,系统阐述了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原理,论证了私有财产的合理性以及不受政府干预的市场带来的繁荣。这不仅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了合法性辩护,也为社会发展指明了一条“更有效率”的道路,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认同。

二、塑造话语权:构建新的合法性叙事

思想启蒙是基础,但要真正赢得舆论,需要将这些思想转化为大众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叙事,并构建起能够传播这些叙事的平台和机制。

印刷术的革命性作用: 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书籍、报纸、小册子等大众传播媒介得以快速发展。资产阶级利用这些媒介,大量印制和传播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撰写批判旧制度、赞美新制度的文章。这些通俗易懂的材料,能够超越知识阶层的局限,触达更广泛的社会群体。
沙龙、俱乐部与咖啡馆: 这些公共场所成为思想交流的集散地。资产阶级精英们在此聚集,讨论时事、交流思想,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们通过公开辩论、撰写评论等方式,逐渐将自身的主张塑造成一种“时代精神”和“普遍理性”。
政治宣传与口号的运用: 在革命和政治斗争中,资产阶级善于运用简洁有力、富有号召力的口号来动员民众,如“自由、平等、博爱”、“人生而自由”。这些口号触及了民众最基本的愿望,易于传播和记忆,在凝聚力量、瓦解敌对阵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立教育体系: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也开始影响和建立新的教育体系。通过教育,将自身的价值观、历史观、经济观等系统地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巩固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三、利用和改造现有制度:掌握话语的“话筒”

赢得舆论并非仅仅是“说”,更重要的是“被听见”和“被相信”。资产阶级需要掌握能够发出声音、影响决策的渠道。

控制经济命脉,进而影响媒体: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逐渐集中。资产阶级通过控制工厂、商业、金融等领域,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使得他们有能力投资报纸、杂志、出版社等媒体,并招聘一批为他们服务的记者、编辑和评论员。媒体的商业化属性,也使其更容易受到广告商和投资者的影响,而这些往往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政治权力的获取与话语权的固化: 通过革命或改革,资产阶级逐渐掌握了国家政权。一旦掌握了国家机器,他们就可以通过法律、政策来塑造媒体的运作规则,限制不利于他们的言论,推广符合自身利益的叙事。例如,在许多西方国家,虽然宣扬新闻自由,但对媒体的监管往往倾向于保护私有财产和市场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对资产阶级制度的根本性批判。
议会辩论与法律条文: 资产阶级通过参与议会政治,将他们的经济主张和政治理念体现在法律条文中。议会辩论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舆论场,通过公开的辩论,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合法化、合理化,并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四、对“进步”与“效率”的定义权:构建吸引力

资产阶级赢得舆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能够将自己的发展模式与“进步”和“效率”等普遍价值联系起来。

经济发展的成果展示: 工业革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生产力提升,商品丰富、技术进步、生活便利(至少对一部分人而言)是显而易见的。资产阶级将这些成就归功于自由市场和私有制,并通过媒体放大这些成果,将其塑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以此吸引民众的认同。
批判和边缘化替代叙事: 对于可能挑战其主导地位的思想和运动,资产阶级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批判和边缘化。例如,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思潮,会将其描绘成激进、危险、破坏社会秩序的学说,或者将其与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等负面事件联系起来。
将个体成功经验普遍化: 媒体中充斥着“白手起家”、“成功企业家”的故事,这些个体的成功被用来证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公平性和机会均等。尽管这种“成功”往往需要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资源,但其传播效果却能激励和说服许多人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总结来说,资产阶级赢得舆论阵线的胜利,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它不是简单的“洗脑”,而是基于启蒙思想的土壤,通过构建传播渠道、掌握政治经济权力、以及不断地进行叙事重塑和价值引导,最终将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化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常识”和“理性”。这个过程伴随着对旧思想的批判、对新思想的传播、对制度的构建和对信息流动的掌控。

要理解这一过程,关键在于认识到“舆论”并非天然存在,而是需要被建构、被争夺、被维护的。资产阶级通过巧妙地运用思想、制度和技术,最终在这场信息和话语的争夺战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通过疯狂的删贴封杀(可怜的马前卒(462k粉丝)和常凯申(162k粉丝))(微博名字:马前卒,2049年的世界)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思想舆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的变化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抱歉,生动具体有说服力的的例子不太好举,我还是要学习一个

溜了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资产阶级赢得舆论阵线的胜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复杂且策略性极强的过程,涉及思想、制度、技术和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博弈。这其中,既有主动构建,也有对既有话语权的争夺与改造。以下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尝试详细地剖析这一过程:一、思想启蒙与新观念的传播:播下革命的种子在封建社会体制下,宗教、君权神授等.............
  • 回答
    古代青楼,一个既是销金窟又是人间百态的场所,其背后往往有着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和家族传承的模式。而老鸨,作为青楼的核心管理者和灵魂人物,她的权力与财富,自然也需要妥善的传承。那么,在古代,这些老鸨们是如何为自己的下一任资产继承人做准备,又通过怎样的途径挑选和培养的呢?这其中,有着不少鲜为人知的故事。首.............
  • 回答
    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会好奇其中涉及到哪些细节,特别是资产是否一致、会不会有“一股二卖”的嫌疑,以及分红怎么处理。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两地上市的资产是一样吗?首先要明确一点,一家公司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指的是同一家注册在中国的公司,其股权的一部分在中国内地(A股).............
  • 回答
    在香港,要描绘“普通家庭”的资产状况,其实是个挺复杂的课题,因为“普通”本身就带有相当大的弹性,而且香港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家庭,资产构成和水平差异会非常显著。不过,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些普遍性的维度去理解。1. 房屋:压在“普通家庭”头上最重的一块石头,也是最主要的资产。在香港,房产几乎是.............
  • 回答
    拥有一个亿,这事儿说起来玄乎,但真到了自己手里,日子大概会变成这样。首先,是“选择的自由”,这四个字的分量,在你拥有一个亿之后,才会真正体会到。不是说你立刻就能飘飘然,也不是说从此就躺平任你揉捏,而是你开始真正拥有了“不必须”的权力。比如,工作。你依然可以选择继续做你热爱的事情,但“必须”做才能养活.............
  • 回答
    资产证券化,说白了,就是一种把原本不容易流动、不好买卖的资产,变成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的金融创新。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些收租的房子,这些房子本身很难一下子卖掉换成现金,对吧?但如果我能把这些房子的未来租金收益打包起来,设计成一份份可以在市场上买卖的“收益权凭证”,那买这份凭证的人就能分享到这些.............
  • 回答
    中国“中产阶级”的斑斓生活:不止是房子和车子“中产阶级”这个词,在中国语境里,仿佛自带一种光环,又夹杂着些许复杂的情感。它不仅仅是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标签,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价值取向,以及对未来隐约的期待与担忧的集合体。如果你问我,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是怎样的?那一定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矛盾的画.............
  • 回答
    雷军作为中国科技界的领军人物,其个人资产的构成非常多元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小米集团(Xiaomi Corporation)股票与股权是核心组成部分: 持股比例: 雷军是小米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因此他持有大量小米股票。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雷军是小米集团的最大个人.............
  • 回答
    信用担保凭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它的资产证券化原理,本身是金融创新的产物,但正是这种创新,在特定条件下,如同一把双刃剑,挥舞起来,却能切开金融市场的根基,酿成吞噬一切的金融危机。我们得从CDO的“诞生地”说起。想象一下,银行手里有.............
  • 回答
    资产评估专业:解读价值,洞悉未来资产评估专业,顾名思义,就是一门研究如何科学、客观地对各种资产进行价值判断和衡量的学科。它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更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法学、工程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专业。简单来说,资产评估师就像是资产的“医生”,通过专业的“体检”和“诊断”,为资产的“健康状况.............
  • 回答
    .......
  • 回答
    新中产: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品质追求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一个叫做“新中产”的群体悄然崛起,他们身上散发着一种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气质,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对“品质生活”的定义,也因此显得格外鲜明。与其说他们是某个特定职业或收入群体的标签,不如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哲学和价值观。与众不同的生活态度:理性.............
  • 回答
    想象一下,一位在顶尖机构里掌管着几十亿资金的基金经理,突然决定脱离体制,在家单干,自己操刀交易。这画面感十足,也充满了许多我们想要一探究竟的疑问:他们还能继续叱咤风云吗?还是会遭遇滑铁卢,无法盈利?光环背后的现实:机构与个人的差异首先得明白,基金经理这份工作之所以能让他们管理巨额资产,并非仅仅是个人.............
  • 回答
    “知识分子天然具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倾向”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理解的深刻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对“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服务”以及“天然”这几个概念的界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认知。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价值实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往.............
  • 回答
    徐翔的210亿帝国:一个时代的财富缩影谈及徐翔,对于大多数关注中国股市的投资者而言,他的名字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投资人,更像是一个传奇,一个时代的符号。那个曾经在股民口中被尊称为“私募一哥”的人物,在经历了一系列风波之后,如今再次以“保有210亿资产”的数字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无疑又一次激起了巨大的讨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社会阶层分析中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又十分关键的角度。你感觉到“小资产阶级是用来给无产阶级背锅的”,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运作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小资产阶级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他们的经济特征、他们的政治倾向,以及最重要的——.............
  • 回答
    .......
  • 回答
    西方工会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到工会的历史渊源、职能演变以及在不同社会语境下的实际运作。简单地将工会定性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或是“无产阶级的旗帜”,都可能过于片面。首先,我们得明确“资产阶级”的含义。在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产阶级是指掌握生产资.............
  • 回答
    近代中国革命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一个历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也是理解中国近代史的关键视角。要详尽地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核心层面入手:革命的目标、革命的领导力量、革命的性质以及革命所处的历史背景。首先,从革命的目标来看,近代中国革命的核心是“反封建、求民主”。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即为什么在工业化程度最高、资产阶级力量最强的国家没有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反而是在相对落后、以农业为主的俄国实现了这一目标。这的确是一个充满挑战也极为吸引人的历史谜题,其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因素的交织。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需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