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保洁员阿姨对我说 —— 你们(擦边90后)大概是最后一代还看得起干苦力的人了。
所谓新中产和品质生活,本质只是符号,但却确确实实的代表了中国的撕裂。
所谓品质,就是奢侈浪费,并且把浪费符号化,作为和“底层”划清界限,寻求优越感而已。
喝进口水的看不起喝昆仑山的,喝昆仑山的看不起喝国产矿泉水的。这就叫品质生活。
吹完槟榔,吹牛油果,还玩命给孩子起洋气的外文名字,生怕不能和穷亲戚划分开界限。明明自己离穷光蛋也只差失业,顶多多了一两间房,就迫不及待的在每个可能的生活细节里绞尽脑汁的炫耀。
炫耀的过程中还被收了不知道多少智商税。
而且所谓“新中产阶级”,真的富,真的自由么?
我附近那家麻辣烫,夫妻俩也是每天早9点到晚上8-9点,就雇俩亲戚,加起来月收入六七万,还真能想旅游就关门几天满世界旅游。
更比如“中产阶级”女性搞咪蒙和Ayawawa那套,抬高自己身价,向同为中等收入水平的男性施压,要待遇要车要房要包要表,结果徐波直接告诉你,真富人根本不理这套,不缺女人,也根本不会找你。她们生活中的那些背景色,厂妹,百货阿姨,保洁阿姨等占人数更多的女人的生活,却被沉默的忽视了。
曾经有外国留学生奇怪,中国为啥贫民窟和富人区挨着——虽然他根本没搞懂,那些老胡同老房子里一点也不像“贫民窟”。
或许下一代,中国也会出这么一群,极端利己,奢侈浪费,脱离人民,不食肉糜,像纳粹中产一样,为了自己房子和苏联抢来的女仆,毫不犹豫的忽悠下层上战场去死,吃人血馒头的“新中产”吧。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情很复杂,也很酸楚。
我最近读了一本书,是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华北治安战》。战役战术与题无关,暂且不谈。只谈日本人对于在华统治失败的总结。
日本人清醒地看到,他在华统治的失败,本质上是政治上的。zg依靠共产主义,进行土地改革,给了底层实际利益,获得了底层的支持。日本作为外来政权,他们无法直接接触底层。
我想这可以理解。外来政权嘛。
于是日本人肯定要寄希望于士绅。或者说知识分子也好,或者说中产阶级也好吧,总之吧就是这一类人。
我想这也可以理解。外来政权的套路嘛。
问题就出在这个上面。中国的士绅阶层,或者说知识分子,或者说中产阶级。他们真的是毫无立场。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的民族心。他们既不爱国,也不恨国。他们既不拥护日本,也不抗日。这也罢了,他们对于共党也是毫无态度:既不反共,也不不反共。
天哪。
一群统治阶级。剥削阶级。没有民族心也就罢了。
连共都不反。
换句话说,这群所谓的知识分子,莫说什么民族利益,他们已经短视到了连自己未来一年的利益都不关心的地步。
一群剥削阶级,连阶级斗争都不热心。他们均为投机取巧之人,根本无所谓自己的理想。日本人用刺刀逼他们做什么,他们便做什么。日本人不逼,他们便连维护作为统治阶级的长期利益都做不到。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眼下的几分钱,眼下的几亩地。
日本人依靠的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自己也承认,焉能不亡。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我党依靠群众,将这群所谓的知识分子、中产阶级摧枯拉朽。到最后,他们也没能形成起码的团结,拿出反派应有的样子来。
新中国建立,总要发展,总要治理,总要富裕。新的中产阶级也要形成崛起,这都是正常的,任何国家都会有。但我们看到,这群人与他们毫无血缘关系的先辈几乎一模一样。
总的来说,他们没有任何的立场,也根本无所谓什么理想。他们仍然看不到未来哪怕五年的样子,只想着眼下的蝇头小利。
他们名义上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实际上连利己都做不到。他们的短视使得他们甚至无法维护自己五年之后的利益。
他们自然也谈不上任何的民族心,但他们也谈不上任何的反民族心。如果骑墙能获得眼前的最大利益,那就骑墙。全然不顾未来大概率自己会从墙上摔下来,里外不是人。如果做某工作能让自己今年赚到最多的钱,那就做,全然不顾未来大概率自己会赔得底裤都没了。
说他们是利己主义者,都高看了他们。这群人从魏晋,到明末,到民国,再到现在,从来就没有保护得了自己过。他们的近视程度之甚使得他们连剥削都做得不够好。
不过倒也幸亏如此。
开启民智,与其开老百姓,不如先好好开开这些中产阶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