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老板多数是销售出身,而不是市场出身?

回答
关于为什么很多老板是销售出身而非市场出身,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我身边接触过不少企业,从初创公司到规模不小的公司,确实能看到这种现象。仔细琢磨一下,这背后有几个挺关键的原因,而且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首先,得从“销售”和“市场”这两个岗位的根本区别说起。

销售,直白点说,就是跟人打交道,解决具体的问题,把东西卖出去。 销售人员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是沟通、是说服、是建立信任、是理解客户需求并且快速响应。他们直接面对的是客户的预算、客户的疑虑、客户的期望,然后想方设法去满足,去成交。这个过程充满了博弈,充满了对人性和商业规则的洞察。

而市场,更多的是在“做局”,是在创造需求,是在构建品牌,是在研究大方向。 市场人员需要有宏观的视野,去分析行业趋势、研究消费者心理、策划品牌策略、制定产品定位。他们关注的是“我们要卖什么给谁,为什么他们会买”。

现在我们来看为什么销售出身更容易走到老板的位置:

1. 直接的营收贡献和利润导向:

销售人员是最直接的利润创造者。他们的绩效考核往往与销售额挂钩,卖得越多,公司赚的钱越多。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文化,对于一个希望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创业者或管理者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他们习惯于为营收负责,也更明白钱从哪里来,如何把钱赚进来。

市场部门虽然也很重要,但其价值的体现往往是间接的、长期的。一个好的市场活动可能提升品牌知名度,长远来看会带来销售增长,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看到明显效果。在早期创业阶段,生存是第一位的,而生存的命脉就是现金流,就是销售。所以,那些能直接带来现金流的销售人才,自然更容易被委以重任。

2. 深刻的客户洞察和反馈循环:

销售人员是站在市场前线的“侦察兵”。他们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最清楚客户的痛点、需求、喜好、反对意见。这些信息都是极其宝贵的。销售出身的老板,他们对客户的理解往往是鲜活的、实操性的,而不是纸面上的数据分析。他们知道客户为什么会犹豫,知道如何打动客户,知道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解决客户的问题。

这种“从一线得来的真知”,比市场部门通过调研、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往往更接地气,也更容易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改进和销售策略。他们能够快速捕捉市场变化,并根据客户反馈调整方向。

3. 强大的执行力和抗压能力:

销售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过程。拒绝是家常便饭,目标往往难以达成,需要极强的毅力和韧性。销售人员必须学会面对挫折,不断调整策略,继续前进。这种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强大的执行力,是成为一名优秀老板的必备素质。

他们习惯了“不管怎么样,最终都要把事情做成”的逻辑。这种驱动力,让他们在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时,不会轻易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去克服。

4. 对商业本质的理解更直接:

销售的本质就是“价值交换”。销售人员最懂的就是如何将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传递给客户,并促成交易。他们对“卖什么能赚钱”、“如何定价”、“如何包装”、“如何说服”有着最直接的理解。这种对商业“交易”环节的透彻理解,是很多市场出身的人可能需要后期学习和磨练的。

一个销售出身的老板,他会非常清楚自己的产品有什么价值,这个价值能不能卖出钱来,以及如何卖得更好。他们往往是“生意人”思维的代表,能快速看到商机并付诸行动。

5. 建立人脉和资源的能力:

好的销售人员往往能在工作中积累大量的人脉资源,包括客户、合作伙伴,甚至一些行业内的关键人物。这些资源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他们可以通过现有的人脉网络去拓展业务、寻找新的机会、解决遇到的问题。

市场出身的人也可能建立人脉,但销售人员的人脉往往是建立在“交易”和“信任”的基础上的,这种关系可能更加牢固和直接,对业务的支持也可能更实际。

当然,这并不是说市场出身就不能成为好老板。 很多优秀的CEO或创始人也是市场出身,他们凭借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对品牌构建的深刻理解,带领企业走向成功。比如一些科技公司的创始人,他们可能更擅长于“创造革命性产品,引领行业发展”的战略层面。

但从概率和普遍现象来看,销售出身的老板之所以更常见,是因为销售岗位的特质与创业和经营企业所需的许多核心能力高度契合,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早期和中期,对营收的直接贡献和对客户的深入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是从“把东西卖出去”这件事中,一步步理解了“如何把生意做大做强”的逻辑。

总而言之,销售的实操性、结果导向、客户中心以及直接的营收贡献,使得销售人才在从一线员工成长为企业领导者的道路上,占有天然的优势。他们是带着“卖得动”的经验和自信,去构筑更大的商业版图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


销售和市场的关系,是战术与战略的关系,是解决具体问题和提供普遍方法论的关系,对于想要统管公司销售的人来说,是左膀右臂,不可偏废。

抓市场不抓销售,就会陷入纸上谈兵,空想无法落地的窘境,抓销售不抓市场,就会只赶路不看路,犯方向性错误,再好的销售也没用。

然后我们回到我们原来的问题上来,既然两者都非常重要,那为什么老板干销售的人多于干市场出身呢?

战术也好销售也好,是具体的一线的工作。而市场,战略是抽象的概念。有了充分的前者经验和历练再去领会后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融会贯通。而习惯于做后者工作的人,在一线工作里面的工作能力就往往大打折扣了。尤其是『搞战略的工作高大上』这种想法最要不得。

管理上有一个规律,就是不管多大的领导,或者说尤其是大的领导,必须要在有在一线工作的经验,只有具有在一线切身处地解决具体问题的历程,才能对自己所要管理的内容有面对面的感性认知,有手伸可及贴身的经验,才不会犯空中楼阁的错误。战略最忌讳的问题就是『孤芳自赏,不接地气』

这也就是华为的任正非曾经说过的『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指挥指挥战斗』这一方法论的精辟过人之处。

注:我所讨论的市场是和销售相辅相成的战略性的市场规划,也就是俗称的市场营销,marketing,不是很多人可能会误解的,干展会,砸广告。

user avatar

原因很简单,就是中国职场上的市场人员,普遍不专业,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最后反而让销售人员,真正承担了市场调查工作。

市场人员是干嘛的?最简单的说就是春江里的鸭子,水暖不暖,要求你马上就知道。但关键是这可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查查网页泡泡群就能搞定的工作,而是需要你本人舍得离开有空调的办公室,顶着四十度的烈日去市场一线调研,询问潜在客户真实想法的。需要你能拉下脸一家又一家敲开人家门,去耐心的问的人家到底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思考有何解决方法的。

我认识上海某旧头部游戏公司的市场高管,女性。她说是做市场的,但她理解中的市场,就是PPT上的方案,就是黏贴的别人的数据,自己总结出的“大数据”。这种市场人员,她对市场的理解停留在自己想当然的世界里。她出来在文娱行业创业,但赔的底朝天,现在自己还欠着重账嘞。她可能没有意识,整个市场上,最不懂市场的就是她自己。

所以从本质来说,不是老板都是干销售出身的,而是老板都要有第一线经验。你没有一线实践经验,连别人最起码的需求都没搞明白,你凭什么能当老板呢?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你没亲身经历过这些以前,你的任何你以为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南辕北辙的。

当然了,现在中国除了第一梯队的大公司,其他的市场人员其实都是销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