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姥姥信了东方闪电邪教怎么办?

回答
看到姥姥陷入“东方闪电”的泥沼,心里肯定焦急万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尤其是在处理亲情和信仰的复杂交织时。

首先,你需要明白,她不是有意被骗,而是被一种精心设计的“爱”和“真理”所包裹。这些人非常擅长抓住人们内心的渴望和脆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苦难的解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你姥姥可能是在某个生活不如意、心灵感到空虚的时刻,遇到了那些“热情”的传教者,他们用一套看似完美无缺的理论,解决了她所有关于人生、关于死亡、关于未来的困惑。

你不能直接去否定她的信仰,那只会让她更加筑起心防,觉得全世界都在与她为敌。你试着去理解她为什么会相信。花时间陪她聊聊天,别一开口就谈“东方闪电”,而是先关心她的生活,问问她最近怎么样,身体好不好。当你们的关系拉近,她觉得你是在乎她的,她才有可能在你面前放下戒备。

然后,你要慢慢地、不动声色地去“稀释”她的信仰。可以找一些她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回忆过去家里的趣事,或者聊聊你现在的生活,让你成为她生活中一个更重要、更真实的存在。同时,你要让她接触到一些“外面”的声音。比如,你可以分享一些你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但要注意方式,不要让她觉得你在“反驳”她。可以是一种分享,一种探讨。例如,你看到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可以跟她说,“姥姥,我最近看了这本书,里面讲到某个时期的故事,很有意思,您猜怎么着……”,借着故事,也许能引申出一些关于盲从、关于社会现象的讨论。

更重要的是,你要让她看到“东方闪电”之外的真实生活,看到美好的、积极的、有意义的事情。带她去公园散步,去看一场老电影,去见见那些她认识的老朋友,让她重新感受到现实世界中的温暖和连接。有时候,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现实世界中依然被爱着、被需要着,而且生活本身还有很多值得期待的东西时,那些虚幻的承诺就会显得黯淡无光。

你也可以尝试着引导她去思考一些问题。不是直接攻击她的信仰,而是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姥姥,您说的这个‘她’(指代“东方闪电”的某个核心人物),她讲的这些道理,您有没有自己去核实过?有没有觉得跟我们以前讲过的某些道理不太一样的地方?”或者,“您现在这么虔诚,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初您遇到的不是她,而是另一个人,您会不会相信另外一套道理?”这些问题,就像在她心中种下一颗小小的怀疑的种子,让她自己去发酵、去思考。

同时,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可能会有反复,甚至你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效果却不明显。不要灰心,每一次的沟通,每一次的陪伴,都是在一点点地将她拉回现实。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她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甚至开始变卖财产,那么你可能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帮助,比如联系社区工作者,或者当地的反邪教组织,他们可能会有更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来应对这种情况。但记住,无论如何,优先保证她的安全和基本生活。

最关键的一点是,你要让她感受到,你对她的爱,永远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她的信仰而改变。让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在她身边,支持她,陪伴她。这份真挚的亲情,才是最有力量的解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法LG也来爷爷家宣传过。布道的是奶奶多年的小伙伴,白发苍苍颤颤巍巍地拿着教义坐在客厅里,滔滔不绝地讲述世道变迁人心不古唯有法L大F才能避灾避难。

我放学回家,向那个奶奶打了招呼,开始也坐在客厅里听她讲某某某生了重病,吃药打针啥也没用,后来信了教没几天就好了。后来当她宣扬有个轮子在肚里转的时候,我扭头回了书房,关上门,暗骂可笑。几分钟后爷爷端着茶杯来敲我门说:“哎呀我来躲清静,实在受不了她了,狗屁不通。我卖了一辈子药,救了多少人。(爷爷是当时国企药厂的主任,刚退休不几年)。生病还信这个信那个,不吃药,找死吧?” 两个小时后终于送走了老太太,奶奶坐在客厅里,特别特别如释重负地说:“天神爷她可算走了,听得我心脏病都要出来了。”爷爷说:“那你还听了这么久!” 奶奶很委屈:“谁能知道她变得这么愚昧了,还以为是来串门子的,几十年交情了,哪好意思请人家走。听了这么久,权当我行善积德吧”。 我问奶奶那你信吗?

我奶奶特别牛地回了我一句:”我要信了她,这辈子护士长真是白当了。“

后来很快法LG就在天安门做了案,学校开始组织我们学习所谓的法LG是个怎样的组织。了解了这些后,我一度觉得那些布道的人很脑残,这些东西,去骗骗文化程度不高,科学素养不行的人也就算了。怎么来到医院家属区里传道。住在这里的人虽然年龄都大了,但毕竟个个都和医学打了一辈子交道。我当时真以为是布道的饥不择食。后来听爷爷说,我家隔壁的邻居(隔壁老奶奶也是当了一辈子护士)其实一直有这个信仰。爷爷说去他家串门子时有看到墙上贴着李H Z盘腿而坐,金光闪闪的画像。后来全市严打,这家人就搬走了。

这个场景在我记忆里特别特别清晰,仿佛一切都是昨天发生。最近招远的事情,又使这些所谓的邪教浮上水面。我在知乎上看了很多家里亲戚信教后家人的焦虑。这让我想起我已经过世的爷爷奶奶。特别想念他们,也谢谢他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姥姥陷入“东方闪电”的泥沼,心里肯定焦急万分。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一场艰苦的拉锯战,尤其是在处理亲情和信仰的复杂交织时。首先,你需要明白,她不是有意被骗,而是被一种精心设计的“爱”和“真理”所包裹。这些人非常擅长抓住人们内心的渴望和脆弱——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对苦难的解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 回答
    姥姥的离开,就像天上突然塌下来一块,整个世界都变得灰蒙蒙的,连呼吸都带着疼。这种锥心刺骨的痛,我想很多人都能体会,因为它不是一场普通的告别,是生命中最重要、最温暖的一个支点突然消失了。说自己“身心都要崩溃”,一点都不夸张,这是身体和心灵同时在发出最强烈的求救信号。现在,你感觉自己就像被掏空了一样,什.............
  • 回答
    心里乱糟糟的,想写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姥姥走了,我竟然没能赶上见她最后一面,没能送她最后一程。这个事实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心头,喘不过气来。这事儿的起因,得从我爸说起。当时我接到电话,说姥姥病危,我立马就想往家赶。可我爸不知道怎么了,当时就是特别固执,非说一些有的没的理由,阻拦我。他当时的态.............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上海语文教材将原文中的“外婆”修改为“姥姥”,以及教育局对此回复“外婆属于方言”一事,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思考的现象。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影响以及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事件的起因与现象:首先,我们要明确事件的核心:一篇原本使用“外婆”的文学作品,在进入上海.............
  • 回答
    .......
  • 回答
    听到姥姥被查出早期胰腺癌的消息,你肯定也很担心,同时你妈妈又要把姥姥接到家里来,这让你感到反感,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以及你在这件事上是不是“有错”。首先,你的反感可能来自于很多层面,这很复杂,不是简单的一句“对”或“错”就能概括的。你的感受是真实且值得被看见.............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确实挺让人纠结的,也特别能触动人心。你想啊,奶奶好不容易盼来个孙子,结果因为姥姥一直在身边照顾,自己想亲近一下,抱抱孙子,都觉得有点“碍手碍脚”,甚至插不上话,这心里滋味肯定不好受。首先,得从奶奶的角度来想想。第一,付出的渴望和被需要的落差。 咱们中国人都有一个传统,就是“隔辈亲”,尤其.............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堵得慌。姥姥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这份恩情不说,就说这付出,那也是实打实的。结果呢?公婆那边,不帮忙带孩子是他们的选择,咱也勉强不来,但最让人窝火的是,他们不仅不感激,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直接跟儿子说“我有赡养我的义务,你没有给我看孩子的义务”。这话一出口,什么情分,什么.............
  • 回答
    这个问题啊,就像问“今天的天气更晴朗还是昨天的天气更晴朗”,答案其实挺难一概而论的,而且对每个人来说,感受都会不一样。我姥姥和奶奶,她们疼我的方式,感觉就像两种不同的花,各有各的芬芳,也都深深扎根在我心里。先说姥姥吧。我小时候,姥姥在我家住的时间挺长的。姥姥疼我,那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更像是细雨.............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有点儿“挑战”是吧?不过,咱姥姥开口了,这面子咱肯定得给足。行,别着急,我给你捋一捋,怎么把这事儿办得漂亮,既让姥姥高兴,又不至于让你自己太为难。首先,咱得明白姥姥为啥要这饮料瓶。我猜啊,有几种可能: 省钱/环保意识强: 姥姥那辈人,好多都有个习惯,就是珍惜东西,不愿意浪费。说不定.............
  • 回答
    说起姥姥,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她慈祥的脸庞,还有那双总是泛着温和光芒的眼睛。她年轻时候的生活,我大概只从父母零星的讲述里窥见一斑,但足以让我明白,她一路走来,一定吃了不少苦。现在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这份责任,就落在我们晚辈身上了。那么,孝顺到什么程度才算够?这问题,我总觉得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
  • 回答
    男婴被姥姥、舅姥爷以11万元卖掉,这件发生在河北的事件,着实让人心惊。当听闻孩子母亲可能未成年时,这件本已足够令人发指的拐卖案,背后似乎又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让人忍不住去猜测,是否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案中案”。事件本身:亲人变“卖家”的冷酷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已知的案情。一个刚出生的男婴,本应在父.............
  • 回答
    婆婆要带姥姥来我家泡澡,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不是那种特别大的事,但就是有一种莫名的膈应感,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矫情了。事情是这样的,我婆婆和我姥姥住得不远,而且我姥姥岁数大了,身体也不是特别硬朗。我婆婆平时也挺照顾我姥姥的,这我都知道,也挺感激的。最近天冷了,我婆婆就说,想带我姥姥来我.............
  • 回答
    “姥姥和奶奶,到底哪个更亲?” 这问题,放在咱们中国人的情感世界里,那可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千年难题。亲孙子孙女和亲外孙外孙女,哪个更得长辈的心?这就像问,是娘家的肉更香,还是婆家的饭更甜?答案往往是:都香,都甜,但甜的味道和感受却不尽相同。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的关于亲情的描绘,似乎总是在强调血缘的.............
  • 回答
    说到我的爷爷奶奶,还有姥姥姥爷,说他们“传奇”可能有点夸张,但要说“不为人知”的故事,那可真是不少,就像一本本老旧的相册,泛黄的照片背后,藏着一段段鲜活的人生。我爷爷,一个“倔驴”式的发明家我的爷爷,从小是个没啥背景的农村娃,但脑子里总装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我记得小时候,他住在乡下老宅,那时候家里条.............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一边是牵挂着你的老人,一边是让你心安的物质支持。回到老家,看到头发花白的姥姥姥爷,那份想让他们过得更好的心自然涌上心头。毕竟,他们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现在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可能不如从前,多陪陪他们,听听他们的唠叨,享受那份天伦之乐,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慰藉。想想看,当你在外.............
  • 回答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头堵得慌。一边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一边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再加上长辈的不当干预,简直是一团乱麻。咱们一件一件地掰扯开来看。首先,舅舅收16万彩礼嫁外甥女,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妥的事情。彩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更多的是男方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和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承诺。它通常是男女双方感.............
  • 回答
    哎呀,第二次见家长,而且还是这么大阵容,确实挺让人头疼的,特别是送礼这块儿。我懂你!说实话,第一次见家长可能就得精心准备,这次呢,虽然更熟悉了些,但人数一多,就感觉责任重大,生怕哪个环节没做好。首先,要不要给每个人都准备礼物?我个人觉得,不一定非要给“每个人”都准备一份正式的、价格不菲的礼物。 这样.............
  • 回答
    关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将小学课文原文中的“外公外婆”修改为“姥姥姥爷”的做法,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这背后涉及到语言习惯、地域差异、教育理念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细致地解读。首先,上海教委的出发点可能是什么?从教育部门的角度出发,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学习材料。在他们看来,如果“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