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观察,真正成熟的人,都不太把自己和别人当回事儿。
不是说他们‘看不起’别人 - 是说他们做任何事儿,都显得没那么用力。
他们不会为了追求一个对象,整得感动天感动地,连魂儿都丢了。他们知道自己的尊严很贵。
他们不会试图说服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 - 他们知道每个人都不同,懂的人自然明白,不懂的人说多了也没用。
他们会认真做事儿,但不会整天向全世界宣布自己在干啥。我认识的‘成熟人儿’,都不怎么发朋友圈,更不会在那儿数自己得了几个点赞,把没点赞的人记小本儿。
他们不会因为别人有点冷落了自己就想入非非,因为对象半小时没回微信就短信轰炸。他们知道大伙儿都很忙,全世界不是围着他们转。
他们不会随意羡慕别人,也不会随意批判别人。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成长环境,也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幼稚的人嘛,基本和上面相反。他们常常用力过猛,钻牛角尖儿,信口开河,最后实在只是感动了自己。
这些成熟的人,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不太相信别人,也不太相信自己。因为这种乐观的悲观主义,别人说他们有些“cynical”。
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已经死过一次了。
理性是否驾驭了感性,同时留有余地。
一惊一乍肯定是不成熟,对吧,交感神经系统依然时常烦扰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成熟的人不容易焦虑抑郁。
但消灭了感性的理性,是残酷,不是成熟。那么就看这感性是否可控了。
一个成熟的人,天天上知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帖违反神秘的相关法规。
罗振宇在奇葩说第四季最后一期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有争议的话:
罗胖认为,成长的本质不是提高,不是向好,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成长的本质是变得更复杂;当中就掺杂了一些你不喜欢的,很讨厌的东西。
成长,就是遇到一件事,你无法接纳。然后,垮,整个心理、人格碎掉,整个自己碎掉。
然后,把那个原来你讨厌的东西,你看看,这个时候你做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啪,扔掉,重建;第二个选择,放进来,重建。第二种叫成长,第一种是不成长。
成长就是你的主观世界遇到客观世界之间的那条沟,认知在变化,高速的、高频率的破碎与重建,从讨厌中获得重建的能量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刚听有一定道理,但我不完全认同。
因为罗振宇的发展史,由不得他浪漫,由不得他不努力,安徽芜湖杀出来的华科新闻系学长,CCTV主持人,下海从商做得到app,所以他有一些畸形的自我判断我能理解。
因为他不这么想,他就破碎了,他原谅不了现在这个如此庸俗和商人的自己。
事实上,复杂是客观存在的,复杂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你夸复杂好,复杂妙,油腻中年呱呱叫当然是有市场的,自我原谅总是简单的。
但不代表你要扭曲自己的标准,以复杂为好,以纯白为耻。
了解但不深陷,雁过但不留痕,我认为这样是更真实的境界。
在我看来,成熟的本质,是一个字,那就是
恕是什么?孔子说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要把自己的意念强加于人,让万事万物像水流一样自然生长。
翻译成白话,其实就是学会原谅,学会接纳,学会放下。
理解自己受的一切苦难都有其目的,并达观地看待它们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你接受世间万物一切的自然发生,参与它们的过程,并试着接纳一切会发生的结果。
恕简单么?不简单,你首先得洞悉万物,明晓世理,知道万物发展的规律。
也就是先要变得复杂。
我的人生故事总体来说,从考研失败划开了分水岭。
前面的人生一路顺风顺水,不认真复习也总能考上高分和好学校,挥霍自己的青春。
后半截每况愈下,卖过家具,做过广告,留学失败,北漂失败,一事无成,女友跑路。
复杂么?复杂,但其实没有那么难,只是所有普通人都会经历的。
变得复杂不是结束,不是结论,变得复杂是一切的开端。
因为不会有个导演和你说“咔”,今天就拍这么多,放字幕吧,痛苦之后你还是要正常生活,麻木不仁或是强颜欢笑。
你还是会带着这些情绪和回忆继续往后走。
你走着走着,日子正常了,稳定了,那些情绪放下了,回头去看,好像也没那么不堪了。
你甚至会主动去复盘,没有那么难,当时原来是这么个情况,像在说另一条时间线里别人的故事一样。
这时你就进入了第二层状态,叫做接纳。
很多年后,当我开始写这些故事时,我发现这些素材是真的挺好用。
如果十年前你和我说,你旁边依偎你的女友将来会抛弃你,试图把你从山上推下去,你后面会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拍成微电影,我肯定觉得你在扯犊子。
但这一切的确在发生。
也许你不能过上你如意的生活,也许我们都在被锤骟。
但那又怎样呢?
一草一木,甚至每一件事都最终为我所用。
我还是那个我,但又不完全是。
我变得更坚韧,受到伤害恢复更快,我更宽厚,不再过分在意自己的自尊;做错事会道歉,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遇到撒谎的年轻人,不是戳穿,而是装傻帮他们遮掩过去。
我对世界继续发生的问题有着更好的抗性,虽然它给我喂屎的行为持续在发生,但我开始还手了。
甚至于大部分人找我咨询情感问题,我都不需要去查资料,翻典籍,我自己就是一个活体资料库,告诉他们如何应对这种雷区。
你到一定岁数,真的很多故事你会笑着说,很多东西你能原谅它。
不是因为这是对的,只是因为,你不一样了。
理解,接纳并原谅身边发生的一切,向它们问好或是道别。
我觉得这就是,你开始变得成熟了。
经常有人问我,他的颈椎腰椎片子如何如何,症状如何如何,到底要不要做手术。
我说,我只能告诉您,做了会怎么样,不做会怎么样,花销如何风险如何,能缓解什么症状不能缓解什么症状什么症状还可能加重,这是我医生的工作,但具体做不做,应该由您自己评估自己具体情况决定,而不是由我来替您决定。
有些人,我这么一说,人家马上就懂,回家跟家人商量去了。
有些人,我这么一说,人家会骂我不负责任,说该做就是该做,不该做就是不该做,我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
前者就是成熟的表现,哪怕这孩子只有十几岁。
后者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哪怕这人已经年过古稀。
不成熟的人争论是非对错,成熟的人评估利弊得失。
学生思维认为每一件事有他本源性的「正确」和「错误」属性,到了社会上,就经常办错事。
而成年人看待每一件事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任何事情基本不存在先天的「正确」和「错误」属性,利大于弊就是正确的,弊大于利就是错误的。
就连这种评价本身,也是如此,每次我提出这个观点,就会有人把“评估利弊得失”和“没有道德,没有原则,自私自利”搞混。
这俩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恰恰相反,评估利弊得失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格局的重要指标,而不是争论是非对错。
这取决于这个人代表了谁的利益,在替谁评估利弊得失。
如果一个人只在乎自己个人的利弊得失,我们说他自私自利,这人格局太小。
如果一个人处理事情把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利弊得失一起评估,我们说他团结友爱,这人格局不错。
如果一个人处理事情评估自己整个行业内和相关人群的整体利弊得失,我们说他业界良心,这人格局很大。
如果一个人处理事情评估整个国家民族的利弊得失,我们说他国士无双,这人应该名垂青史。
当一个人还在争论于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这就是小孩子。
只有当一个人懂得评估利弊得失的时候,才是成熟。
一个人成熟最重要的表示是拥有了良好的共情能力,就是拥有换位思考能力。遇见事情能设身处地的思想对方的处境和心情。
如果能常常自觉的做到这一点,说明一个人已经成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