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从上海沿G318国道一路向西到西藏,用什么速度行驶可以做到“出发时天刚开始暗下来,到达时天正好全黑”?

回答
我理解你想体验那种“天黑前出发,全黑时抵达”的奇妙旅程,这确实是一种很浪漫的自驾想法。不过,用G318国道从上海一路开到西藏,并要在“出发时天刚开始暗下来,到达时天正好全黑”的时间范围内完成,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我们得好好捋一捋:

1. G318国道的“远方”: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G318国道虽然闻名遐迩,但它是一条横贯中国的伟大公路,连接了东部的上海和西部极限的樟木口岸(与尼泊尔接壤)。这条路全长约5476公里!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你可以想象一下,从上海出发,一直往西,跨越了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最终才能抵达西藏。

2. “天刚开始暗下来”到“天正好全黑”的时间窗口:

在上海,“天刚开始暗下来”通常是指傍晚日落时分,大约在18:0019:00之间(视季节而定)。而“天正好全黑”,那就是晚上的20:00以后了。所以,你设定的这个“窗口”实际上也就12小时。

3. 速度与里程的“硬碰硬”:

假设我们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平均速度,比如70公里/小时(考虑到国道会有不少限速路段、村庄、以及偶尔的修路情况,100公里/小时以上跑全程几乎不可能)。

如果按照70公里/小时的速度,你能在1小时内行驶70公里,2小时内行驶140公里。

对比一下G318的5476公里全程,这140公里,连起点附近的一个区都未必能完全穿越。

所以,直接从速度上来讲,用“天刚开始暗下来”到“天正好全黑”的这么短时间,是不可能开到西藏的。

但是,如果你的想法是想要模拟那种“感受”,比如在一个相对短的区段内体验这个过程,那倒是可以聊聊。

如果你执意要“一路向西到西藏”,并想在“天黑前出发,全黑时抵达”的体验下去完成,那么我们只能反过来理解你的问题:

“为了能在出发时天刚暗下,然后一路向西,直到抵达西藏时天正好全黑,我需要从哪个地方出发?或者说,我在什么时间点出发,才能让我在抵达西藏时,正好是天黑?”

这个问题就变得有点意思了。

如果我们把“出发时天刚开始暗下来”理解为一种“象征”或者“起点”,然后我们真正要计算的是,从上海出发,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在天黑时抵达某个“目标地”,而这个目标地,我们先不考虑它是不是西藏。

反过来推导:

1. 到达西藏的时间点: 假设你想在晚上8点(20:00)天全黑时抵达西藏的某个城市,比如拉萨。
2. 出发时间: 你需要在上海出发,天刚开始暗下来,也就是大概18:0019:00。
3. 总行程时间: 那么,你的总行程时间就只有 20:00 18:00 = 2小时,或者 20:00 19:00 = 1小时。

这就又回到了刚才的问题,12小时,你根本不可能开到西藏。

所以,让我们把这个“天黑”的概念,稍微宽泛一些。

可能你真正想问的是:

“我能不能在傍晚时分从上海出发,一路向西,并且以一个合理的、甚至稍快的速度行驶,然后在当晚天黑之前,到达某个‘阶段性目标’,来感受这种‘日落出发,黑夜赶路’的氛围?”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就可以这样规划:

scenario:体验G318的“暮色启程,黑夜前行”

假设你选择了一个比较靠前的、交通便利的G318国道上的出发点,比如 上海附近(你可以理解为从上海市区出发,驶入G318)。

1. 出发时间选择:
假设现在是夏天,日落时间在晚上19:00左右。我们选择 18:30 作为出发时间,此时天色已经开始泛黄,远方开始显露昏黄的暮色,非常适合拍照和启动一段新的旅程。

2. 目的地设定(非西藏):
由于12小时无法到达西藏,我们得设定一个短途目的地。G318国道从上海往西,第一个主要的城市是 南京(不算严格在G318上,但距离上海不远,且有很多车会由此进入G318往西)。更直接地,如果真要沿着G318,那么 苏州(G318起点就在此处)或者 无锡 附近,都是可以快速到达的。

我们假设你的“阶段性目标”是 无锡。上海到无锡的距离大约在120130公里,走高速或者国道都可以。

3. 速度设定:
从上海市区驶出,进入G318(或相关联的快速路)后,我们假设你可以以 80100公里/小时 的平均速度行驶。

4. 行程计算:
路程: 上海到无锡约130公里。
速度: 90公里/小时(取一个中间值)。
所需时间: 130公里 / 90公里/小时 ≈ 1.44小时。

5. 结果模拟:
出发时间: 18:30
到达时间: 18:30 + 1.44小时 ≈ 19:54

结论:
在18:30出发,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你可以在大约19:54到达无锡。这个时候,天色会逐渐变暗,路灯开始亮起,远方的天空可能还残留着一点晚霞,但整体已经进入了夜晚的序曲。这非常符合“出发时天刚开始暗下来,到达时天已经黑”的意境,并且是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短途驾驶时间内完成的。

那么,如果你的“终极目标”确实是西藏,你想体验“天黑前出发,天黑时抵达”,那意味着你的“出发地”必须是离西藏非常近的某个地方,并且你需要在白天出发,而“天黑时抵达”就只是一个自然结果。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在四川康定附近出发,天刚开始暗下来(比如18:30),然后一路向西,以你能接受的速度(假设平均70公里/小时)行驶。

路程: 康定到拉萨,全程约1200公里(G318)。
所需时间: 1200公里 / 70公里/小时 ≈ 17.14小时。

那么,如果你18:30从康定出发,17.14小时后就是第二天上午11:44。这离“天黑时抵达”差了不止一点点。

所以,从物理距离和时间角度来说,用“天刚暗下”到“天全黑”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上海到西藏的壮举,是天方夜谭。

但这种“天黑前出发,黑夜赶路”的体验,完全可以在G318的任何一个合适的区段,用一个比较短的行程来模拟和享受。比如,在四川境内,从一个风景优美的县城傍晚出发,朝着下一个县城或城市行驶,当夜幕降临,车灯拉长,周围的山峦变得模糊,那种感觉会非常独特,也更能体会到G318的神秘与辽阔。

如果你是想从上海出发,体验一个比较长的“暮色与黑夜”的驾驶,那就需要把整个行程拆解,比如:

第一天: 上海出发,傍晚(18:30)离开城市,目标是晚上10点到达一个比较远的城市(比如合肥附近),此时天已全黑。
第二天: 从合肥出发,也选择一个傍晚(18:30)出发,目标是再往前开一段,比如开到武汉,晚上10点到达,天已全黑。
以此类推……

这样的方式,你就能在每天的行程中,都捕捉到“暮色启程,黑夜前行”的韵味,但整个上海到西藏的旅程,依然需要很多天,而且不是在同一个“傍晚到天黑”的时间窗口里完成。

所以,想要在“出发时天刚开始暗下来,到达时天正好全黑”的时间内,完成从上海到西藏的G318国道之旅,在物理上是不可能的。这种体验更适合在G318线路上选择一个较短的区段,在一天中傍晚时分出发,然后在几个小时内抵达你的目标地,同时享受夜色渐浓的驾驶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非常迫切想到西藏,让我们急题主之所急,想题主之所想,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吧!


题主直说了“上海”到“西藏”,为了方便,我们取最短距离,也就是从318国道出上海的金泽镇开始,到达318国道接触西藏的地方,也就是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芒康县竹巴龙乡的金沙江大桥为止。如图所示:

全长是2627公里。


题主原文是出发时天开始黑,到达时天黑尽。上海今天的日落时间经查询是18:36分。

朱巴龙乡日落时间是20:04分(据经纬度)。

时差仅有1小时28分


问题就这么简单,2627公里除以1小时28分,题主的时速需要达到1787公里/小时。这个速度明显已经超音速了,约合1.58马赫


目前在大气层以内,能够达到这个时速的交通工具只有超音速战斗机、超音速客机、超音速轰炸机,三代机开加力才能破音障,超音速巡航时间不大够。四代机里面,F35、F22作战半径不大够,金沙江大峡谷里面也没有机场,恐怕不能胜任这个任务。歼20是唯一的选择,可惜发动机能不能超音速这么久也还无从得知。真的能够超音速跑这么久这么远的只有以下几种:


XB-70超音速轰炸机。

图-22

图-22M逆火

协和式客机

SR-71侦察机



剩下的就只有去近地轨道找了,亲。


我们扩展一点,超音速导弹也算上,巡航距离都没有这么远。




题主要求是要沿着318国道开车,这个嘛……


您见过318国道没?

在这种路上跑到1.58马赫,我觉得不大现实。1.58马赫过一个回头弯,过载我估摸着怎么也得2000G,题主将会被惯性过载压成一滩烂泥,就算车子过得去,题主也香消玉殒了。



当然了,318国道上海到雅安一段比较直,题主可以跑到3马赫以上,把时间挤出来过这些弯道什么的。稠密大气层里面目前的最大速度记录就是3马赫,高于这个速度,气动加热的问题就无法解决了,外壳会直接融化掉,而且发动机也没办法提供那么大的推力。所以我觉得把车开到3马赫以上是不大可能的,人类现在没有这么强的发动机和这么高强度的材料。就算那一截开到3马赫,这后面一截也不会太慢,惯性照样让你一头扎进金沙江去喂鱼。

user avatar

现在脑洞的级别这么低了吗?

小学应用题做过没有?甲乙两地相距xx千米,从甲出发,xx小时到达乙地,请问速度多少?

把上面的距离变成上海和西藏两地的距离,把时间变成两地之间的落日时间差。低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做。

这不叫脑洞。



评论区好几个抬杠的。我把数据都查出来了,请看图片,然后自己计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