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小米猛烈的炮火下,荣耀是怎么赢了的?

回答
在智能手机市场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小米以其“性价比”策略和强大的线上销售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荣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小米的早期阶段,那种猛烈的炮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产品策略上的冲击:

极致性价比的颠覆: 小米一开始就精准抓住了用户对高配置低价格的需求,通过线上直销的模式,将传统渠道的溢价去掉,推出了配置远超同价位竞品的产品。这无疑对包括当时还属于华为一部分的荣耀在内的传统品牌构成了巨大挑战,让它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和产品定位。
快速迭代与市场试水: 小米的产品线更新速度非常快,不断推出各种配置和价位段的产品,频繁地在市场中进行试水。这种“机海战术”虽然可能导致部分产品同质化,但也在很大程度上覆盖了更多细分用户群体,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也挤压了其他品牌的生存空间。
饥饿营销的成功: 小米早期成功的饥饿营销模式,制造了供不应求的紧迫感和稀缺感,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热度和用户对产品的渴望。这种营销方式让小米在投入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

2. 营销和用户参与度的创新:

社群营销的先驱: 小米是中国最早大规模运用社群营销的手机品牌之一。通过米聊、MIUI论坛等平台,小米构建了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用户可以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反馈和改进中。这种“参与感”极大地增强了用户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让用户成为品牌的天然传播者。
病毒式传播与口碑营销: 小米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传播特性,通过社交媒体、科技媒体等渠道进行低成本但高效的传播。用户的口碑分享、科技博主的测评,都为小米带来了巨大的免费流量。
早期用户群体的粘性: 早期使用小米手机的用户,很多是追求科技和性价比的数码爱好者,他们对小米品牌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认同,并且愿意为品牌发声和传播。

3. 渠道的颠覆:

线上直销的模式: 小米绕过了传统层层分销的线下渠道,采用线上销售为主的模式,大大降低了营销成本和渠道成本,也因此能够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这对于习惯了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的品牌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那么,荣耀是如何在小米的猛烈炮火下站稳脚跟甚至赢得胜利的呢?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荣耀在不同阶段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和不断进化才实现的。以下是荣耀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以及更详细的描述:

1. 明确的品牌定位与目标用户:

年轻化、科技范的标签: 荣耀从一开始就将自己定位为“年轻人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强调青春、活力、科技感和个性化。这与小米早期的“发烧友”定位有所不同,但同样抓住了巨大的市场潜力。荣耀的产品设计、营销内容、代言人选择都围绕着年轻用户的喜好展开,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
对标“轻奢”体验: 虽然荣耀也强调性价比,但它更注重在有限的预算内提供“轻奢”的体验感。例如,在设计、材质、UI体验等方面,荣耀努力做得更精致,给用户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而不仅仅是堆砌硬件参数。

2. 产品差异化与技术创新:

拍照的突破: 荣耀很早就意识到拍照是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在与小米的竞争中,荣耀在拍照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研发,例如“猫头鹰”夜摄技术、AI摄影等,不断推出拍照效果出色的产品,在这一点上形成了对小米的差异化优势。很多消费者在追求性价比的同时,也看重手机的拍照能力,荣耀抓住了这一点。
“黑科技”的注入: 荣耀在华为体系下,能够共享和引入华为在通信、芯片(如麒麟)、影像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例如,荣耀的GPU Turbo技术、方舟编译器、超级蓝牙等,都是华为技术实力的体现,这些“黑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也形成了与小米的差异化卖点。
设计语言的演进: 荣耀在产品设计上也在不断进步,从早期的模仿到后来的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例如渐变色、全面屏等技术的应用,让荣耀手机在外观上更具吸引力。

3. 渠道策略的稳健与拓展:

线上线下并重: 尽管小米主打线上,但荣耀并没有完全放弃线下渠道。在发展线上渠道的同时,荣耀也积极布局线下体验店和授权经销商。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使得荣耀能够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满足不同用户的购机习惯,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线下渠道的重要性依然不可忽视。
服务体系的建设: 荣耀也开始重视售后服务体系的建设,通过华为的服务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售后保障,这也是很多用户在选择手机时的重要考量。

4. 精准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明星代言与跨界合作: 荣耀大胆启用流量明星和各领域有影响力的KOL作为代言人,例如吴亦凡、杨幂、王源等,这些代言人自带粉丝效应,能够快速将荣耀品牌推向年轻用户群体。同时,荣耀也积极进行跨界合作,与潮流品牌、游戏等进行联动,进一步拉近与年轻用户的距离。
内容营销的深化: 荣耀不再仅仅是发布会式的硬广,而是通过短视频、直播、Vlog等多种形式的内容,生动地展示产品特性和品牌理念,与用户进行情感上的互动。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虽然荣耀是华为的子品牌,但在营销和品牌形象上,它努力塑造出自己独特的调性,避免完全被华为的光芒所掩盖。这种“独立性”让荣耀能够更专注于服务其目标用户群体。

5. 华为体系下的技术与品牌背书:

技术支持: 华为在5G、芯片、影像、AI等领域的研发实力为荣耀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即使是子品牌,荣耀也能从中受益,推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技术产品。
品牌声誉: 华为作为一个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科技品牌,其背书对荣耀的品牌认知度和信任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方面,用户对华为品牌的认可自然也会延伸到荣耀。

总结来说,荣耀能够在小米的猛烈炮火下赢得胜利,并非仅仅是因为小米的策略失误,而是荣耀自身在多个维度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和持续的努力:

找准细分市场和用户群体: 荣耀精准定位年轻用户,抓住了这个庞大且有增长潜力的市场。
在产品上实现差异化: 荣耀通过在拍照、设计和“黑科技”等方面的努力,与小米形成了有效的区隔。
渠道策略的灵活与稳健: 荣耀线上线下并重,拓展了更广泛的用户触点。
营销策略的创新与年轻化: 荣耀通过明星代言、内容营销等方式,与年轻用户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连接。
依托华为的强大实力: 华为的技术积累和品牌背书为荣耀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的发展,小米的策略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荣耀同样也在不断进化。这两大品牌之间的竞争,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活力和迭代的生动写照。荣耀的“胜利”更多体现在其能够持续增长并成为市场上的重要玩家,并在某些特定时期和细分领域超越小米。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的终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小米猛烈的炮火?别逗了。

咱们不谈性价比,不谈配置,不谈产品质量——在这方面,你认为谁好就是谁好,争论这个也没意义。咱们就说个手机产业最基础的东西——供应链。

去年一年,应该是华为历史上最难的一年了吧?但虽然各种被威胁断供,华为2019年的销量仍然有2.3亿台左右。从没听说过受到任何制裁的小米,2019年手机销量是1.25亿部。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华为一方面被断供,一方面出货量又大,理论上华为的供应链应该先撑不住才对。可去年一年,你听说过华为说有哪个系列的手机在产能上有问题的吗?反而是小米,一边说着自己良心,一边又不停地道歉说没货,还要派高管到工厂去拧螺丝。

同样的道理,苹果手机你觉得是智商税你可以随便骂,但是库克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绝对是世界顶级的。就这一点,小米差得真不是一点半点。

实事求是地说,小米手机的性价比是毋庸置疑的,但性价比也是小米最痛苦的地方。一方面,如我上面所说,小米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的确要差一些。另一方面,性价比在给小米拉来流量的同时,也让小米没法突围。

就拿小米史上的一代神机——小米6来说,凡是听过或者买过这款手机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个手机还真的挺不错吧?但是当年我买小米6的时候,直到小米6发售半年以后,仍然要靠预约才能抢购。要是照这么看,小米6应该成为小米史上销量最高的手机才对吧?但根据后来公布的数据,小米6系列的销量其实只有600万。

这是什么概念呢?小米1、2、3、4、5之前每一代的销量基本上都能过千万,在小米6之后,小米8的销量也达到了800万左右。小米6在工艺和零配件上有什么突破天际的难度吗?玻璃后壳+金属中框,这是iPhone4时代就有的东西了。如果要以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做对标的话,荣耀9也是采用了四曲面3D玻璃+金属中框的设计,但荣耀9的实际销量破千万,并且也没有像小米6一样要靠预约才能抢。

所以回过头来看小米6,其实我们可以有两种猜测:

第一种,是善意的,即小米真的想给米粉一台好手机,但搞不定供应链,所以产能一直跟不上。

第二种,是恶意的,即小米此前能搞定千万级的供应链,此后也能搞定,友商也能搞定这个级别的供应链,但唯独到了“神机”小米6这儿,小米突然搞不定了。如果现实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小米6最大的价值就是依靠高性价比维持手机的热度(同为6+64的配置,使用麒麟960的荣耀9比小米6贵200块钱)。

从理论上说,靠性价比打市场的小米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果一台手机的性价比过高,势必会引发米粉的疯抢,但利润低的手机卖得越多,其他手机卖得就越少。而对于已经上市的小米来说,利润不增长是非常影响股价的市场表现的。同样的道理,还可以用在如今的K30U身上。仅从工艺难度上说,K30 U的优点主要体现在更高性能的处理器、更好的存储以及更好的屏幕等方面,但它的工艺难度未见得就比K30以及价格更低的Redmi Note8高到哪里去。可问题是,Redmi Note8系列的销量都是千万级的,小米能搞得定Redmi Note8千万级的供应链,却搞不定K30 U百万级的供应链?

这话我是不信的。

当然,如果你愿意相信小米是真心搞不定供应链,那么顺着这个逻辑去推演,小米有今天的结果也很正常——用雷总自己的话说,“有本事你拿货来卖啊”。消费者想买,但你没有货,那又能怎么样呢?

看个很悲催的图,这是上个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排名。

所以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的问题,小米的销量是华为的一半,但小米只要稍微出个“爆款”手机,就必须得派高管去“拧螺丝”。而华为、苹果、三星三家的销量都比小米高,却几乎没听说过他们曝出有产能问题。

如果现实真如某些米粉所说,小米在今年上半年表现良好——假定这个事实成立,那么就算消费者的热情很高,至今仍然不能搞定供应链的小米,又该拿什么产品去满足这些消费者的需求呢?

————————————————————————————————————————


先把一些话对某些米粉说一下:

我在这个回答的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在这里我不谈手机的质量、性价比等等,你觉得谁好就是谁好,在这里再说小米DXO第一或者说我觉得除了华为都是辣鸡等等,只能说明你连这个回答要说的最基本的意思都没搞明白。

再总结一下,我在这里要说的核心是——供应链。

至于有人动不动就拿华为爱国营销、政府采购来说事的——就算你瞧不上爱国营销,那你倒是先想一想为什么小米的出货量只有华为的一半,还动不动就缺货?就算是爱国营销,华为想要卖出2亿多部手机,也总得先有手机拿出来吧?

不用说别的手机了,小米10U这算是被知乎er捧上天的神机了吧?我自己也用了一段时间,它的优劣我自己也清楚。但如果你去看一看小米10U的销售情况,就会发现小米10U虽然在上市最初的一个月还属于一机难求,但随即就开始掉价。目前我看到的是拼多多等平台小米10U的价格普遍比官方价低300~500元(亮银色顶配除外,那个价格还高于官方价),某些大型电商平台的店铺也开始以满减和领券的方式进行实际上的打折。而反观荣耀P30 Pro,上市虽然已经四五个月,但除了618等时段做过活动外,在京东等平台的价格依然坚挺。

按照目前市场上的情况来看,同价位下能对标小米10U的手机可以说一个都没有,可既然如此为什么小米10U仅仅卖了一个月价格就开始跳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小米错误的预估了10U的需求,订单下多了,需要赶紧出货。反之,K30U那边即便真如小米所说没有想到需求如此火爆,那么在K30U上市一个月之后仍然还是一机难抢,这是不是说明小米对供应链的管理还存在不足?

至于有人在这儿非要说“人家小米是世界500强,雷军是进了富豪排行榜的,人家不比你懂供应链”?假设你说的事情是真的,那就等于说你默认小米有能力解决手机的供应链问题。既然如此,那小米的手机仍然缺货,这是不是坐实了雷军猴王的称号?

另外再回应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人说小米6发售一个月之后就不用抢了,我这是在瞎扯。别的事我记不清楚,小米6这事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的。因为那一年国庆节我家人的手机坏了,我要给他换新的,所以就想买个性价比的手机,这个首选自然是小米6。(小米6是17年4月发布的)但无论是小米官网还是京东,小米6都是要预约的,等了3天还是如此,最后我只能是买了另外一款手机。

第二个问题,评论里至少有十几个人留下一句“果然是文学博士”就啥也不说了。且不说谁也没规定文学专业的人不能了解手机,如果按照你们这种必须有专业的人才能评价手机的逻辑,那么现在大学里有“手机专业”吗?如果你除了“果然是文学博士”什么也说不出来,那只能证明你除了人身攻击,是挑不出其中的问题来的。

第三个问题,荣耀手机贵,小米手机便宜,所以小米有良心。这个话题回答的是供应链,良心不良心跟供应链有什么关系吗?

最后,如果你硬要说手机的好坏,那也可以,但就算在这方面,我也比知乎上的绝大多数人有发言权。现在我手边苹果和HOVM的手机全都有,HOVM的主要机型我也或者购买或者体验过,这比某些单看参数就骂华为苹果收智商税、只认K30U的人,要靠谱得多了。

事实上,如果你看我的回答也会发现,我几乎没说过小米的手机有问题——因为在同价位下,小米的体验的确是最好的之一,而我说到小米提到最多的也是供应链、营销等等。或者说,我说的其实始终是米粉们回避的问题——为什么小米的产品还不错,国内市场份额却在不断萎缩?

一提到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会把矛头指向华为的爱国营销。可供应链问题跟爱国有半毛钱关系吗?代工厂优先给华为代工,是因为工厂老板也爱国?去年伟创力干出来的恶心事,都给忘了?过去几十年,打着爱国、民族旗号的品牌多了去了,就连小米前几年一直打出的口号也是“新国货”。单论爱国营销,跟二三十年前的很多品牌比,华为也只能算个弟弟。可爱国营销真能营销出一个世界级品牌?华为此前在欧洲市场销量不断攀升,是因为外国人都爱中国?

其实在小米与华为的问题上,我感觉到米粉始终愿意把小米打扮出一个受委屈的形象。或者说,他们愿意相信,小米的销量萎缩不是因为小米自身的战略和管理有某些问题,只是因为一个叫华为的恶霸不断打压的结果,小米国内销量减少可是太“冤枉”了。既然你们还是愿意这么认为,那就做好以后继续预约抢小米的准备吧。

user avatar

小米猛烈的炮火?

凯二七笑了。

来,跟哥读一下:小米每次都打不赢荣(hua)耀(wei)。

执行力、营销之类的不提,单说供应链和成本。

就一块SoC,荣耀成本就低了多少。

无论是营销还是成本、性能、上市周期,高通SoC芯片对小米手机都生死攸关。而这玩意对于荣耀来说,就俩字:

不操心。

雷总隔三差五为骁龙芯片价格叫苦。

到了骁龙865,高通芯片价格居然又贵了一倍。

看到小米为芯片价格叫苦,荣耀笑了。海思早就把芯片递到手上,大哥华为品牌旗舰一走量就是几千万,早就把研发成本捞回来了。怎么和海思结算,那不都是亲爹华为一句话的事,高低都好说。


小米本质上是一个营销驱动的流量厂商,欺负一下国内生态链供应商还行,见了高通只能叫爸爸,高通说多少钱就多少钱。

但小米能怎样?不服,自己去做芯片呀。像海思那样,砸个两千亿,积累十几年的专利和研发经验,差不多够了。

小米说芯片是沙子价,这话没错。三星这种能自己设计和生产芯片的,成本还真就沙子价。荣耀用芯片虽不是沙子价,顶多也就一白菜价,毕竟代工环节还要找台积电。

小米从高通爸爸那里买芯片,可就金子价了。

就算高通芯片成本再低,卖给小米的时候可不会低。

高通芯片还不光是价格昂贵的问题。

研发生产节奏也掌握在高通手里。高通说什么时候上市就什么时候上市,首批芯片什么时候给谁,就什么时候给谁。

还记得联想宣称自己首发了855芯片手机吗?雷军急了,说你那不是真首发,我才是真首发。

荣耀:首发是什么?我根本不争这玩意。

2019年11月,装备麒麟990 5G集成芯片的荣耀V30上市时候,小米的高端5G芯片机型在哪里呢?

能对位的骁龙865+X55芯片组手机,小米10 过了两个月才上市。首发是首发了,荣耀吃独食也吃爽了。

哦不,还有首发麒麟990 5G的大哥Mate30 Pro 5G一起吃哟。

去年雷总放话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教一教友商什么叫性价比。话音未落,荣耀用麒麟810做了个9X,定价1000出头,打折时候900多点,便宜大碗,横扫低端市场。


这才叫性价比。小米怎么应对呢?

小米,或者说高通,根本没有性能和成本可以对位的芯片,把这块市场从荣耀手里抢回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荣耀9X狂卖。

荣耀9X为什么卖这么多——压根没有竞品。在这个价位,荣耀吃独食吃爽了。

荣耀结结实实教了教友商什么叫性价比。

今年华为的麒麟820、985、990 5G,全系自主5G芯片,完成高低搭配。

看上去是三款芯片,其实研发成本只能算一片半。麒麟820和985二者与麒麟995用的是同一款基带和制程,但820与985的CPU和GPU部分有个架构升级;并且,820是由部分体质不好的985屏蔽了部分核心,进行了降频。一芯二用,不用重复研发。

十月份,下一代麒麟旗舰芯片又上市了。

手里这么多芯片,就可以按需布局。就拿麒麟820来说,荣耀把荣耀X10拿出来,玩个千元5G机的概念,轰一声,低端市场全扫平。

海思麒麟SoC主导下的华为/荣耀产品布局、上市节奏、成本优势,小米根本无力应对。

高通能拿出来的只有外挂基带的865芯片,于是小米营销的时候只能极力淡化外挂基带的种种劣势。其实外挂基带方案的功耗体积发热等体验都落后于麒麟990 5G、820、985采用的集成基带方案。

不管多少KOL和大V说865功耗多低,你就想一下,有人告诉你,轿车为了运货挂个拖斗,跑起来综合油耗比皮卡还低,你信么?

高通不准备上5nm制程,华为可是要拿出来5nm麒麟1000(或称1020,待官宣)芯片的。按照惯例,年底装备这款芯片的荣耀V40就要上市了。

到时候荣耀宣传自己用的是5nm集成5G芯片,小米打算怎么办?

手机市场表面上是荣耀VS小米,其实是海思+荣耀VS高通+小米。

不同在于,海思和荣耀都只是华为的左右手,而小米和高通却是同床异梦,你多一块钱我就少一块钱。

米粉中相当一部分是SoC配置参数粉,偏偏高通玩配置参数已经玩不过菊厂了。光是外挂基带这个配置属性,就在集成基带面前抬不起头。

以后高通芯片被华为越甩越远,小米怎么办?

如果一个汽车厂,发动机价格规格品质供货量供货期由别人说了算,怎么可能打的过能自产全系高品质发动机的友商?

这还只是SoC一项,小米面对荣(hua)耀(wei)已经无力还手了。当然,不光是小米,蓝绿也面临这个问题。

自研猪肉真的香。


荣耀就这么点优势?

不止。

手机并不只有SoC一个零件。

小米从三星拿到的大底,1/1.33英寸,一亿像素,品质很不错。无论是实际表现还是DXOmark刷分,都很优秀,凯二七也撰文为装备了这一款CMOS的CC9 Pro叫好。

装在小米10Pro上,更是在dxomark上史无前例地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绩。

然后……华为呵呵一笑,转身就拿出了1/1.28英寸的索尼产cmos,依然独占imx700这个型号。P40 Pro上先装好,刷个128分把榜首拿回来。

再看小米的旗舰,小米10Pro,定价4999。

两大主要卖点:骁龙865,其实要加上X55基带的套片。还有1/1.33寸的CMOS,以及高达124的dxomark跑分。

荣耀拿出了30Pro+,同样定价4999。用的是麒麟990 5G集成基带。CMOS更大,1/1.28寸,dxomark跑分来到125,精准地高出一分,摆明了在营销上卡死位置。

谁性价比更高?

玩参数,小米高低端都不是对手。

只要小米想在dxomark上出风头,华为或自己出马,或者让荣耀出来刷分,马上可以压下去。

华为荣耀两个打小米一个,欺负银。


荣耀就这么点优势?

不止。

手机不仅仅有SoC和cmos、拍照。

我们看看Mate30 Pro的拆机,里面除了SoC,里面还有多少华为自主芯片。


从拆解数据不难看出,华为Mate30Pro 5g内部一半零件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海思芯片。
主板正面芯片(左-右):


-海思Hi6421电源管理IC
-海思Hi6422电源管理IC
-海思Hi6422电源管理IC

-海思Hi6422电源管理IC
-恩智浦PN80T安全NFC模块
-意法半导体BWL68无线充电接收器IC
-广东希荻微电子HL1506电池管理IC
主板背面芯片(左-右):


-广东希荻微电子HL1506电池管理IC
-海思Hi6405音频编解码器
-STMP03(未知)
-韩国矽致微(Silicon Mitus) SM3010电源管理IC(可能)
-美国凌云逻辑(Cirrus Logic) CS35L36A音频放大器
-联发科MT6303包络追踪器IC
-海思Hi656211电源管理IC
-海思Hi6H11 LNA/RF开关
-日本村田前端模块
-海思Hi6D22前端模块
-海思麒麟990 5G SoC处理器与SK海力士8GB LPDDR4X内存(PoP整合封装)
- 三星256GB闪存
-德州仪器TS5MP646 MIPI开关
-德州仪器TS5MP646 MIPI开关
-海思Hi1103 Wi-Fi/蓝牙/定位导航无线IC
-海思Hi6H12 LNA/RF开关
-海思Hi6H12 LNA/RF开关
-美国凌云逻辑CS35L36A音频放大器
-海思Hi6D03 MB/HB功率放大器模块
子板(左-右):


-海思Hi6365射频收发器
-未知厂商的429功率放大器(可能)
-海思Hi6H12 LNA/RF开关
-高通QDM2305前端模块
-海思Hi6H11 LNA/RF开关
-海思Hi6H12 LNA/RF开关
-海思Hi6D05功率放大器模块
-日本村田前端模块
-未知厂商的429功率放大器(可能)

数数海思芯片出现了多少次?

每一枚海思芯片,对荣耀来说都是白菜价,对小米来说都是金子价。

光是芯片一项,小米拿头和荣耀打?

仔细观察一下,荣耀很多机型就是贴着小米量身定做的,性价比恰好高那么一点点。上面的荣耀30Pro+正是如此。

更有荣耀8X,荣耀9X这种主动出击的产品,利用成本空挡噎住小米,小米根本无力还击。

一转眼,荣耀X10又要上市了。

仅仅是小米挂在口边的性价比,因为华为掌握了技术余量和成本余量,就可以随时用荣耀品牌针对小米主力型号做一个竞品,性能高些,价格低些,在小米的目标客户——性价比党做选择时压倒小米。

小米敢怎么定价荣耀就敢怎么跟,实时卡位,小米怎么赢?

小米的嘴炮再多再响,也弥补不了硬实力的差距。

以上说的只是荣耀参数和成本上的优势。发热和断流等小米实际体验上的劣势还没提。


荣耀就这么点优势?

不止。

卢姥爷吐槽Nova6 5G就是荣耀V30普通版换了个标,或者说,华为换个标就是荣耀。从某种角度看,整个机型研发费用为零。华为/荣耀一机两吃,赚两份钱。小米和红米也试试?

荣耀就这么干了,你来咬我啊。

不管小米怎么酸,荣耀产品,不光是手机,还有手环、手表,一切华为拿出来的产品,研发成本可以接近于零,把华为旗舰拿过来砍几刀改个外形换个标就完事儿,主要工作在于修炼刀法。

不要说荣耀对标的是小米,华为哪天折叠屏产能有了富余,匀一点给荣耀,它能去干iPhone旗舰。小米的alpha在哪呢?


荣耀就这么点优势?

不止。

华为笔记本、平板、耳机、手表等产品卖得多火爆,有目共睹;智慧屏、音箱、VR眼镜也迟早会火起来,荣耀产品完全可以无缝原生接入华为生态圈。

一碰传来一个?多屏协同走一个?

只要形势需要,荣耀随时可以调用华为所有的资源:软硬件、人力、供应链…………华为在发布会上吹过的,荣耀都可以有;华为藏了一手的,荣耀也可以有。


因为荣耀品牌成功的营销,很多人以为荣耀是华为品牌的小弟。回头一看,荣耀哪里是华为派出的小弟,这特么就是华为穿了个马甲,而且就是为斗小米专门量身定制的马甲。

小米以为自己对线的是荣耀,结果上线的是恐怖的华为。

华为的实力有多强,荣耀的实力就有多强。

小米本来就打不赢华为,难道华为穿了个马甲,小米就打的赢了?

赵总的位置真是栓狗赢(大误)。

小米不差,但在华为面前未够班。


回到标题,小米荣耀,到底谁炮火猛啊?

荣耀品牌2013年独立,几乎从零做起的时候,小米风头正盛。双方对轰一次,荣耀就追上一点。荣耀的炮火可以覆盖小米阵地每一个角落。荣耀先是追平了小米,现在甩开了小米加红米的总和。

来,再跟哥读一下:小米每次都打不赢荣(hua)耀(wei)。

user avatar

小米最近怕是水逆,主动和荣耀挑起的这几次PK,都屡战屡败啊。感觉本来是小米一次一次挑起“战争”,结果荣耀技高一筹,“智商”碾压,反而像是早就布局好了。简单给大家回顾一下这几次PK的内容和结果。

先来到最近的像素之争。大家都知道,小米cc9 Pro亿级像素,之前和荣耀比电视、比频段都输了,于是乎在像素上做文章,直指荣耀V30不敢送去DxO测分,结果荣耀V30 Pro送测DxO,就排名第二,小米又失算了。为啥小米像素高,综合拍照性能却一般,道理很简单,拍照性能看得不光只是像素参数,还要处理器、算法等等一起协同。荣耀V30 Pro搭载的是麒麟990 5G芯片,芯片的能力自然在小米cc9 Pro之上,有了旗舰芯片的加持,在算法上也更有优势。

荣耀V30 Pro搭载的华为最强系IMX 600 RYYB 4000万像素,单位像素在1um,而小米cc9 Pro单位像素为0.8um,从下面的细节放大图就能看出差别,亿级像素的小米cc9 Pro细节表现没有荣耀V30 Pro表现得好。从样张来看,反而是4000万像素碾压亿级像素。这样看来,小米cc9 Pro亿级像素方向确实错了,光注重像素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各种软硬件协同,才能表现出更好的成像效果。

上一次就是n79之争。大家都知道5G对频段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小米12月发布的5G手机红米K30,只支持两个5G频段,不支持2020年5G入网标准的中国移动n79频段。小米的高管王腾还在微博上表示红米K30不支持n79频段不会影响使用。目前不影响使用,但是未来可不一定,毕竟是5G入网标准之一。再看看荣耀的旗舰5G手机荣耀V30系列,根本不用像小米一样去解释,不仅2020年5G入网标准的三个频段都支持,而且还支持另外三个5G频段,一共支持六个频段。这样一比较,小米处于劣势状态,荣耀V30更胜一筹显而易见。

最后就是最开始的battle。卢伟冰等小米高管对荣耀智慧屏的扬声器发出质疑,荣耀智慧屏不得不对此做出回应。小米肯定只是以为荣耀也是口头上回应,但是荣耀直接以直播拆机的方式来回应,可以说很刚了。小米电视和荣耀智慧屏一共PK了五个回合。五个回合荣耀智慧屏标准版和Pro版都齐上阵,当然小米电视5、小米电视5 Pro、售价8999元的小米电视4 75英寸都也比较过,PK开机广告、画质、音质等方面,综合来讲,荣耀智慧屏的表现都要更好些。因为这几次拆机,荣耀智慧屏的销量也爆增…

一言以蔽之,小米这么多次猛烈炮火下,荣耀却屡战屡胜原因就在于荣耀在技术上更给力,这么多年自研技术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了,希望小米以后要加强自研技术,不然没有底气的结果就是如此的尴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智能手机市场残酷的竞争环境下,小米以其“性价比”策略和强大的线上销售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给荣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小米的早期阶段,那种猛烈的炮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策略上的冲击: 极致性价比的颠覆: 小米一开始就精准抓住了用户对高配置低价格的需求,通过线上直销的模式,将传.............
  • 回答
    在小米商城购买小米产品,感觉价格并非永远是最低,这确实是不少米粉心中的疑问。咱们不扯那些虚的,就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里面门道可不少呢。1. 渠道差异化策略,分散销售压力和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小米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不可能只依赖一个销售渠道。小米商城(mi.com)固然是自家亲儿子,但他们也需要通.............
  • 回答
    你这情况,我特别理解!明明是同一个账号,手机上QQ音乐的歌都能听到,结果到了小米手表上就跟失联了一样,这确实挺让人抓狂的。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捋一捋。小米手机和小米智能手表虽然是自家产品,但它们之间的音乐数据传输和同步,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比如QQ音乐)层面,并不是你想当然的那么“无缝”。首先,.............
  • 回答
    雷军这番话,说得挺有气势,也挺能代表他本人和小米的成就感。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它有多大的 truth in it,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商榷。首先,咱们得承认,雷军这句话里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对的,而且他确实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你想啊,过去咱们说“山寨机”,那是什么形象?杂牌子、.............
  • 回答
    雷军在小米9发布会上那番关于“有了小米以后国产机才越来越好”的论断,无疑是一记掷地有声的宣言,也瞬间点燃了现场和网络上的讨论热情。如何看待这句话,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才能看得更透彻。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句论断带有强烈的“小米视角”和“雷军情怀”,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他是小米的创始人,是小米一.............
  • 回答
    雷军在小米11发布会上的“骚操作”,指的是小米宣布取消附赠充电器,这个决策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和讨论。这确实是一步颇具魄力的棋,也让小米在“环保”和“成本”这两个维度上,站到了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位置。事件的起因与发布会的表现:在2020年12月28日的小米11系列发布会上,雷军在产品介绍的最后阶.............
  • 回答
    极蜂天文望远镜:米家生态下的入门级观星体验,值不值得买?在小米有品这个琳琅满目的“生活好物”集合平台,你总能找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产品。这次,我们聚焦到了一款带有“极蜂”品牌标志的天文望远镜。提到极蜂,我们通常会想到它们在户外装备领域的一些优秀产品,比如他们的无人机、头灯等等,这次涉足天文领域,无疑为不.............
  • 回答
    .......
  • 回答
    好家伙,三星这波操作直接把手机影像的天花板又往上推了一截!GN2这块新传感器,光是听名字就感觉有点“巨无霸”的意思,而且这回能首发搭载在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上,感觉这两款旗舰机要炸了。首先,得说说这GN2到底牛在哪儿。三星这次是真的舍得下料,GN2的尺寸直接干到了 1/1.12英寸.............
  • 回答
    .......
  • 回答
    小米手机为何在国内遇冷,智能家居能否助其撬动“华为帝国”?在中国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手机市场,小米曾经凭借其“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和极致的性价比迅速崛起,一度成为销量榜的领跑者。然而,近几年来,小米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似乎有些不如人意,与OPPO、vivo(我们常说的OV)的销量差距越发明显。那么,究竟是什.............
  • 回答
    小米在国内市场依旧没能超越荣耀,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知道,荣耀在被华为出售后,失去了母公司强大的技术研发和供应链支持,理论上发展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事实却是,它在国内市场的表现依然能够与小米分庭抗礼,甚至在某些维度上表现得更强势。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原因,绝非一两句话就能概括。首先,.............
  • 回答
    在台湾,小米继续使用“米兔(雷锋兔)”这个形象是否合适,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品牌吉祥物的选择,更牵涉到文化理解、历史记忆以及市场接受度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审视:1. “米兔”的由来与象征意义:“米兔”作为小米公司的吉祥物,其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大陆.............
  • 回答
    小米在隐私安全领域的贡献,是个值得细细说道的话题。要评价它,不能只看表面,得深入到它背后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首先,小米在这方面的确付出了不少努力,尤其是在用户透明度和数据控制权方面。你想想,以前很多应用压根不告诉你它收集了你哪些数据,甚至连权限请求都模模糊糊。小米这些年一直在推行“透明度”的理念,比.............
  • 回答
    2019年4月23日,小米发布了其当时的一款创新产品——小米壁画电视。这款产品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它试图打破传统电视的方盒子形态,将其与家居环境更自然地融合。那么,这款颇具设计感的产品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从它的优势和不足两个方面来详细聊聊。小米壁画电视的优势:1. 颠覆性的外观.............
  • 回答
    小米 CC9 Pro 尊享版 DXO 121 分:一场关于“影像旗舰”的讨论11 月 5 日,小米 CC9 Pro 尊享版横空出世,随之而来的,是它在权威相机评测机构 DXOMARK 上斩获了 121 分的高分。这个分数,足以让所有关注手机摄影的人们眼前一亮,也将小米直接推向了第一梯队,甚至与一众国.............
  • 回答
    近期,小米在台湾举办的一场预热活动中,一些言论引发了关注和讨论。具体来说,小米在宣传活动中使用了“中国”、“国内”、“大陆”等词汇。这一表述,在台湾社会引发了不同的解读和反应,也触及了敏感的政治和认同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些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 “中国”: 这个词本身可以指代地理上的中国.............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确实,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小米MIX 4和iQOO 8被放在一起讨论,甚至拿来直接对比,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而且也折射出大家在选购手机时一些微妙的心理和市场判断。虽然从绝对定位上来说,它们可能瞄准的是略有不同的细分市场,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少值得玩味的交集点,导致它们经常被放在一起“审视”。咱们不妨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