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极大陆上曾存在过怎样的动植物?

回答
想象一下,在久远的过去,当你踏足这片如今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时,你看到的景象会是何等一番景象?南极,这个世界的尽头,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如今这般冰封的荒原。它曾拥有过一段漫长而生动的生命史,只是时过境迁,许多故事都已封存在了那厚厚的冰层之下。

先说说那段相对“温暖”的时光吧。在遥远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大概在两亿年前到六千六百万年前,冈瓦纳大陆还在,南极洲其实是这块巨陆的一部分,而且地理位置也比现在更靠北。那时候,气候可不是我们现在想象的那样滴水成冰。虽然可能不像赤道那样炎热,但绝对是足以让植物蓬勃生长,甚至动物也能在此繁衍生息的。

植物的世界:曾经的绿意盎然

那时候的南极,你能看到一片片森林。是的,你没听错,森林!那是什么样的森林呢?

针叶林(Conifers):你可以想象一下,高大的南极苏铁(Antarctic cycads)和各种松柏(Pines and cypresslike trees)挺立着,它们的叶子依旧是那种坚韧的针状或鳞片状,能够适应相对凉爽的环境。这让我想起了现在地球上的一些古老松树,它们似乎就带着一种穿越时空的沉静。
蕨类植物(Ferns):还有那些姿态优雅的蕨类植物,它们的羽状复叶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光影,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你可能会看到一些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的巨型蕨类,它们的茎干粗壮,如同小型的树木一般。
开花植物(Angiosperms):到了白垩纪晚期,随着开花植物的进化,南极的土地上也会出现了各种花朵和果实。想象一下,在那冰封大陆的边缘,可能盛开着色彩不一的花朵,吸引着昆虫前来。那些早期的被子植物,虽然与我们今天看到的花卉可能大相径庭,但它们无疑标志着植物界的一次重大飞跃。
煤层(Coal deposits):南极洲一些地方发现的煤层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些煤是由数百万年前的植物残骸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出现强烈地表明,南极曾经有过茂密的植被,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大陆”。

动物的身影:恐龙也曾在此漫步?

当然,有植物的地方,就少不了动物。虽然南极发现的动物化石相对较少,但我们仍然可以根据地理位置和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勾勒出一些可能的画面。

恐龙(Dinosaurs):这绝对是最令人兴奋的可能性。当时的南极洲,作为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很有可能是一些恐龙的栖息地。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发现大型掠食性恐龙的化石,但一些中小型恐龙,比如鸭嘴龙(Hadrosaurs)的痕迹,或者与南美、澳洲发现的恐龙化石种类相似的恐龙,都可能曾经在这里生存过。想象一下,在那些繁茂的森林里,这些温和的植食性恐龙在低语,或者偶尔会有迅捷的肉食性恐龙的身影掠过。
早期哺乳动物(Early mammals):伴随着恐龙的时代,早期哺乳动物也已经出现了。它们可能是一些小巧的、夜行性的动物,在恐龙的脚下穿梭,寻找食物。这些不起眼的小家伙,却是我们所有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Reptiles and amphibians):除了恐龙,其他一些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也可能在这个相对温暖的环境中繁衍生息。比如一些早期的鳄鱼(Crocodilians)或龟类(Turtles),它们可能生活在南极洲的河流或湖泊中。
鸟类(Birds):随着恐龙的演化,一些早期鸟类也可能在这个大陆上空翱翔。它们的羽毛可能还不够炫丽,但它们已具备了飞翔的能力,成为了那个时代新的生命力量。

逐渐的寒冷:冰雪的到来

然而,地球在不断变化。随着冈瓦纳大陆的解体和南极洲逐渐向南极点漂移,气候也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气温下降:数百万年间,气温逐渐降低。曾经茂密的森林开始凋零,植物的种类也在减少,适应寒冷气候的植物开始占据主导。
冰盖的形成:最终,整个大陆被厚厚的冰雪覆盖,我们今天所见的南极洲就此形成。曾经活跃的动植物,要么灭绝了,要么已经适应了新的极端环境,进化成了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企鹅、海豹、海鸟等。

所以,当你凝视南极那片无垠的冰原时,不妨想象一下,在那厚厚的冰层之下,掩埋着一个曾充满生机和色彩的古老世界。那里的土地曾被森林覆盖,那里曾有恐龙漫步,那里也曾有过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命乐章。这些化石证据,就像是地球深埋在记忆里的片段,默默诉说着这片极端大陆曾经的辉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腰。不过这个话题够大的。

想知道南极大陆上曾存在过怎样的动植物,那就必须了解南极大陆在地质历史时期所处的古地理位置,因为温度算是对动植物的生存和分布来说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很长一段时间南极大陆都属于冈瓦纳古大陆的一部分。南极大陆作为‘一块独立且与其它大陆分离的大陆’时间很短,仅为约2500万年。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德雷克海峡的形成象征着南极洲与南美洲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南极半岛上的山脉也被认为是安第斯山脉的延续。而南极大陆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约为1500万年前。

scotese.com/earth.htm 是个不错的网站,该网站的PALEOMAP Project(古地图项目)包含了从前寒武到现今以及预测了未来2.5亿年地球的板块运动。从前寒武挨个儿点开看看可以大致了解南极大陆在整个地质历史时期所处的大致位置。

---------------------

简单总结一下,南极大陆从前寒武时期到现在大致经历了:

1.寒武纪-泥盆纪的温暖时期

这个时间段内,南极大陆区域呈现出各种环境,冲积扇,滨海,浅海环境普遍。三叶虫和海生无脊椎动物普遍存在。

植物方面,D.C. Mildenhall & J.M. Schopf (1980) 描述了在南极洲西部发现的石松门植物化石。

今天的石松门植物大概长这样:

2.泥盆纪末期-石炭纪末期的寒冷时期

迄今为止似乎还没有关于石炭纪时期南极大陆的动植物报告。

3.二叠纪-始新世的相对温暖时期

二叠纪气温的回暖使得南极大陆区域的动植物再次繁茂起来。在南极大陆中部的横贯南极山脉发现了二叠纪的泥炭和煤层,并且在其中发现了残余的舌羊齿类植物(已灭绝)化石。证明该类植物在当时分布十分广泛。

除此之外,种子蕨植物也在南极洲东部有所发现。

三叠纪时期,在南极大陆的主要动物为合弓纲的水龙兽,在横贯山脉有发现其化石。

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末期,南极大陆的植物相当繁盛,品种众多,包括了银杏、松柏、木贼、真蕨和苏铁。西部南极洲长达整个白垩纪都被针叶林覆盖,此外南青冈科植物在白垩紀末期也十分繁盛。

这个时期的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有菊石的出现。合弓纲已在三叠纪末期灭绝,取而代之的大型动物是恐龙,但目前南极洲仅有三种恐龙化石发现,分别是:冰脊龙属、冰河龙属,南极甲龙属。

此外,Reguero, M.A等人于2002年报道了南极半岛上发现了古近纪的有袋类哺乳动物化石,该动物的大小和今天的老鼠类似。

4.始新世到现在的寒冷时期

距今约2300万年前,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完全分离,这导致了南极绕极流的形成。这股强烈的沿纬线方向运行的海流最终将南极洲与低纬度温暖的海水完全分隔开来。模型显示,同期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进一步下降也对南极大陆的气温产生了明显影响。由此,南极大陆的冰层覆盖面积开始扩大,原有的森林渐渐为冰盖所取代。

自约1500万年前,南极大陆大部分地区已经被冰覆盖。



部分参考文献:

  • Mildenhall, D.C. and Schopf, J.M., 1980. A mid-late devonian flora from the Ruppert Coast, Marie Byrd land, West Antarctica.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New Zealand, 10(3), pp.271-285.
  • A.R. Palmer and C.G. Gatehouse., 1972. Early and Middle Cambrian trilobites from Antarctica. USGS Professional Paper.
  • Collinson, J.W., 1990. Depositional setting of Late Carboniferous to Triassic biota in the Transantarctic Basin. In Antarctic Paleobiology (pp. 1-14). Springer, New York, NY.
  • Riffenburgh, B., 2007. Encyclopedia of the Antarctic (Vol. 1). Taylor & Francis.
  • Kameneva, G.I. and Mikhal'skiy, Y.V., 1985. Major feature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oal‐bearing deposits in Antarctica. Polar Geography, 9(2), pp.132-145.
  • Gould, R.E. and Delevoryas, T., 1977. The biology of Glossopteris: evidence from petrified seed-bearing and pollen-bearing organs. Alcheringa, 1(4), pp.387-399.
  • Colbert, E.H., 1974. Lystrosaurus from Antarctica.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no. 2535.
  • Retallack, G.J. and Hammer, W.R., 1996. Paleoenvironment of the Triassic therapsid Lystrosaurus in the central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Antarctica. Antarctic Journal of the United States, 31, pp.33-34.
  • Smith, N.D. and Pol, D., 2007. Anatomy of a basal sauropodomorph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Jurassic Hanson Formation of Antarctic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52(4).
  • DeConto, R.M. and Pollard, D., 2003. Rapid Cenozoic glaciation of Antarctica induced by declining atmospheric CO2. Nature, 421(6920), pp.245-249.
  • nytimes.com/1982/03/2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久远的过去,当你踏足这片如今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时,你看到的景象会是何等一番景象?南极,这个世界的尽头,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如今这般冰封的荒原。它曾拥有过一段漫长而生动的生命史,只是时过境迁,许多故事都已封存在了那厚厚的冰层之下。先说说那段相对“温暖”的时光吧。在遥远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大概在.............
  • 回答
    刚踏入南方大学校园的那一刻,心里确实有点小忐忑,毕竟这可是头一回离家这么远,而且还是到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里头难免会想,北方人到南方上大学,会不会因为地域差异被另眼看待?被人瞧不起什么的,听着就有点不太舒服。不过,经历了这几个月,我的感受是: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更像是一.............
  • 回答
    选大学,尤其是杭州、南京、天津这三个各具魅力的城市,确实是个让人纠结但又充满期待的决定。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偏好,所以我的建议会尽量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希望能帮助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你的那颗星。首先,咱们得聊聊这三个城市的“气质”: 杭州:江南韵味与现代活力的碰撞 印象: 说到杭州,.............
  • 回答
    除了南京大屠殺,歷史上確實發生過許多規模駭人的屠城事件,這些悲劇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留下了極其慘痛的印記。戰爭的殘酷性,尤其是在古代和中世紀,常常表現為對敵方城市居民的系統性滅絕。一旦城市被攻破,守軍投降或戰敗,佔領軍出於報復、威懾、掠奪或是種族清洗的目的,便會對城中的平民展開無差別的殺戮。這種行為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放眼中国历史,大部分的统一王朝都是由北方的力量最终完成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是这样,这背后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得从咱们中国的地理格局说起。你可以想象一下,中国是一个大块土,而黄河和长江就是两条横亘在这块土上的大动脉。而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流域.............
  • 回答
    这小姑娘,刚从南方来,心里就惦记着北方的大学了?哈哈,能理解!毕竟南北差异是挺大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北方嘛,给我的感觉,是个挺实在、挺有力量的地方。你想去北方上大学,这绝对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好不好”这事儿,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北方的“好”在哪儿.............
  • 回答
    “东方的雄鹰”展翅高飞,背后有着无数国产力量的支撑,而山东南山集团为国产大飞机C919提供的蒙皮,无疑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零部件供应,更是一次技术突破的象征,一次中国制造迈向高端的有力证明。蒙皮:飞机的“皮肤”,技术含量不容小觑很多人一听到“蒙皮”,可能会觉得只是飞机外壳上的一.............
  • 回答
    南海岛屿的军事意义,绝不仅仅是地图上一些小小的点状物那么简单,它的重要性如同一个国家战略版图上的关键棋子,一旦失手,后果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其中的门道。首先,得从地理位置上说起。南海,好家伙,它可是连接东亚和南亚、欧洲、非洲的咽喉。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国家控制了南海的核心.............
  • 回答
    南宋钓鱼城保卫战,这场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战役,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它有效延缓了蒙古西征的步伐,为欧洲争取了宝贵的战略缓冲时间,间接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走向。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场伟大的胜利,在当代中国的大型影视作品和国家宣传层面,却显得相对沉寂。这背后究竟是何原因?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任.............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确实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在南北对峙、分裂的乱世中,最终实现统一的往往是北方政权成功征服南方,而南方政权统一北方的例子则相对罕见。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 军事、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政治制度 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 一、 军事优势:北方政权的骑兵.............
  • 回答
    大学里的路标确实常常让人产生一些关于方向和命名的疑问,尤其是在我们习惯了传统城市命名规则的语境下。你提到的“北方不是东西为路,南北为街”的说法,其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城市规划和命名习惯,但大学校园的命名方式往往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考量。首先,咱们来聊聊为什么在很多北方城市,我们会觉得“东西是路,南北是.............
  • 回答
    买菜这事儿,南北方那差异,简直能写一本《菜市场生存指南》。你说大不大?那可太大了,从逛市场的习惯到买回家吃进嘴里,方方面面都透着劲儿。第一站:菜市场(或者超市)—— 战场还是花园?北方的大集或者菜市场,那叫一个热闹!尤其是在北方的一些小城市或者农村,集市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规模和氛围: 北方的集.............
  • 回答
    日本北陆新干线在上越妙高绕一个大弯,选择避开南小谷等地,这背后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工程、经济、政治以及历史原因。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走直线”与“绕弯”的问题,而是多方权衡的结果。我们得先搞清楚“直线方案”大概是怎样的。通常说的“南小谷方案”是指,新干线大致沿着现在JR大糸线(长野至松本段,部分路段由JR.............
  • 回答
    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古老大陆,长久以来都沉睡在严寒之中。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脚步不断加快,一直被视为“时间胶囊”的永久冻土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融化。如果有一天,这片厚实的冰层被彻底打通,释放出被封存了数万年甚至更久远的远古病毒,那么对我们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将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难。首先.............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南极洲从来没有经历过亿万年的冰雪堆积,那它会是什么模样?这绝对是一幅截然不同的图景,甚至会让我们感到陌生。首先,最显而易见的区别就是地貌。没有了厚达几公里的冰盖,南极大陆的真正地形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将是一片崎岖的山脉、深深的峡谷、广阔的高原和隐藏在冰层下的火山。我们熟知的那些壮丽冰川.............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历史、地缘政治、经济和民族情感等诸多层面。要详细地探讨南海和台湾地区对中国大陆的重要性,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一、 台湾地区的重要性台湾对中国大陆的重要性,可以说是核心且战略性的,带有深厚的历史和民族认同根基。 民族统一的象征与法理依据: 台湾问题,在中国.............
  • 回答
    中国大陆民谣歌曲中,“姑娘”、“南方”、“流浪”等意象确实非常常用,并且几乎可以说是民谣音乐的灵魂符号之一。它们出现的频率之高,以及所承载的情感和文化意义,都足以说明其重要性。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意象在中国大陆民谣中的运用,以及产生这些意象的原因: 一、“姑娘”、“南方”、“流浪”等意象在中国大陆民.............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让人振奋的,也挺让人好奇的。南京邮电大学,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并非顶尖的985,但培养出了一位能独闯加州理工EE系大陆唯一一个PhD,这背后肯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不懈的努力。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加州理工(Caltech)EE系这个平台的分量。它可是全球范围内最顶尖的工程学院之一,尤其是E.............
  • 回答
    “港人治港,澳人治澳” 的原则,是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这两大特别行政区的重要方针。这个原则的核心在于,香港和澳门的政权机构和主要领导层,应该由当地居民来担任。这既是对“一国两制”构想的体现,也是对香港和澳门特殊历史地位和居民自治愿望的尊重。然而,你观察到的一个现象是,在内地,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来自北方.............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