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拉张中国地图一看就知道了。或者我给你拉一张。
红线是长江。紫线是淮河。
深蓝色是关中平原(渭河平原),黄色是洞庭湖平原,橘色是鄱阳湖平原,嫩绿色是环太湖平原,天蓝色是海河+黄淮+江淮平原。
这些都是产粮区。
看明白了吗?
你以为的南方是鱼米之乡沃野千里,实际上是崇山峻岭人迹罕至,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
统一了长江以北,基本上就统一了大部分产粮区和几乎所有人口稠密地区了,南方看似还占着半壁江山,实际上没钱没粮没人,拿头打啊。
古代南方马匹不足,骑射不利啊,军队现代化之后,这规律就毫无意义了。
首先是南宋以前北方人口多、经济强、文明水平高,古代大多时候确实是北方实力更强。
其次是北方产马,古代打仗战马是非常重要的,骑兵对步兵如果没有坚城,步兵是很难赢的,这直接造成了,北方骑兵年年南下打秋风,而南方非名臣强将则不敢轻言北伐!
第三则是革命性的问题,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教书匠也论证过无产阶级的先进性,相比于南方,北地古寒,古代生产力也低下,很多地方丰年勉强糊口,荒年就要人相食了,与其等死,不如揭杆而起,尤其是少数民族,本身组织性就好也更团结,揭的多了,总有成功的时候。。。
最后是地型,北方多平原,内部易统一,而南方地型复杂,容易搞割据,其实很多北灭南,都是建立在北方先统一基础上的。
统一比的是军事力量,而就算是冷兵器时代,军事力量也不是花钱就能来的,必须要有一支富有作战经验的军官团配上士兵们才行。
而富有经验的军官团,那就必须有大量的作战或临战状态才行。而北方有草原和渔猎民族,无论是关外民族还是关内防御是长期保持临战状态的。这就天然的培养了一批军官团,而南方政权就没这样的条件或者说军官团得到历练的机会远不如北方政权。
弱弱地说一句,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北方人比南方人高大一点。
在冷兵器年代,高大一点的士兵更加容易战胜矮小的士兵。
转折点就是火器的发明,也就是元明时期出现的神机营。
现代战争正好相反,高大一点的士兵目标大,更容易被击中。矮小的士兵吃得少,开枪的能力和高大的士兵没有区别,坦克飞机等主要作战兵器更适合身材矮小的人。
历史表现出来是多为北方统一南方,鲜有南方统一北方,这是外在表现。
实际上是组织度更强、内部更团结、秩序更稳定的政权,兼并其他割据政权。
中国早期的割据分裂战争多以东西向为主,随着人口南迁和北方的水土流失及盐碱化,才慢慢变为以南北向为主。
中国历史的早期并不是南北相并,而是东西相征。
中华文明的早期,黄土高原还没有因为大规模的人类聚居出现土地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黄河流域是名副其实的沃野千里,中华文明中心。现在富甲天下的江浙沪,那时反而是鲜有人类涉足,只有少数边民的不毛之地。
周伐殷汤,秦扫六合,汉灭项楚,都是东西争霸,而且都是由西向东的兼并。
而秦末的六国起义、新朝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则都是由东向西的起义。
唯一有点不同的是东汉统一的过程,刘秀是先中间,再两边地统一了天下。
这个时期,中华地区人类的文明范围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两侧,而且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两侧,统一战争和分裂对峙大都是东西向的。
汉末黄巾平定之后,北方各种大小军阀的连年混战破坏了生产,而南方则相对稳定,出现了人口南迁。在天灾人祸,人祸为主的作用下,南北的发展程度和实力此消彼长,虽然南方的人口和发展程度仍然落后于长江以北,但南北争霸开始成为可能。
西晋八王之乱 + 五胡十六国时代,北方长期战乱,民不聊生。而东晋则相对稳定,人口进一步南迁,南方开始高速发展,并逐渐赶超北方。
然而东晋的建立,南方的稳定是建立在东南士族的支持之上的,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大分裂,军阀们各自为战,东晋的实力远高于北方各势力,是有能力混一中国的。但政治中心南移才符合东南士族的利益,“北伐”会使政治中心北归,与东南士族的利益是相悖的。因此,南朝没有动力去完成统一,加上士族把持朝政,社会流动性低,政权生而腐朽。朝政腐败、军队颓废、百姓厌恶,南朝从开始就注定是被灭的哪一个。
北方却因为连年战争,将整个士族门阀体系打烂了、打碎了。当北方统一之后,就是“轻装上阵”。立长校户,编户齐民,计口授田,逐渐成型的府兵制......这些在士族统领下的南朝都是不可想象的改革。这就是所谓的“先进性”,你明知道我为什么比你强,然而你却毫无办法。由北朝而不是南朝来统一中国,也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
但经过这个长期大分裂时代之后,中华文明的人口分布、地区发展程度已经有了变化。分裂统一战争的“决赛圈”从过去围绕“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两大势力东西向决战,变成了“华北+华中”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势力的南北向决战。
南北向的斗争,往往是落后的、腐朽的,输给新兴的、先进的。这个腐朽和先进,指的是体制上的,而非文化上的。
而之所以常常表现为“北方统一南方”,则是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更富庶,往往被王朝当成核心经营。富庶,才能脱产读书,才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因此满朝诸公大都来自长江以南。
所以南方势力,往往是旧势力的代表,体制腐朽,裙带关系严重,上升通道阻滞,党伐内耗严重。不仅北方新兴势力想要灭亡它,其治下的南方民众,也想灭亡它。因此往往呈现出“北方统一南方”的态势。
一,大多数时间里,北方经济占比比南方高。
二,北方有个超级大平原,而南方有四川,江汉,洞庭,鄱阳,江淮,江南。六个由长江沟通的农业区。统一难度比北方高。
三,北方产马,南方除了江淮勉勉强强,大多只能产矮头小马。骑兵可以不一定比步兵强但可以给指挥官更多的战术选择。
看行政区划就可以发现,古代往往是中原的区划面积较小,周边地区特别是西部和南部面积较大。而面积大往往意味着地广人稀,开发度低,生产技术落后,甚至还不如面积小的区划更富裕
所以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话,南方的人口、经济一般是比不过北方的
另外东亚地形北阔南狭,北方政权被击败,还可以去蒙古高原打游击,用大漠和寒冷御敌;南方政权却被东南的海洋围绕,退无可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