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诸位认为各自读西幻文时的雷点是什么?

回答


在阅读西方奇幻(西幻)文学时,不同读者群体往往会对某些元素产生强烈的反感或不适,这些“雷点”通常源于文化敏感性、刻板印象、叙事逻辑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常见的雷点,并结合不同读者群体的反应进行说明:



一、种族与文化刻板印象
1. 种族刻板印象
典型表现:将种族与“野蛮”“神秘”“邪恶”等特质绑定,如将“精灵”设定为高雅的种族,而“矮人”则被描绘为粗俗的工匠。
读者反应:
文化敏感性群体:可能认为这种设定强化了种族偏见,尤其是当种族与现实中的种族问题挂钩时(如“兽人”常被设定为非人类的“次等种族”)。
非西方读者:可能对“种族优越论”或“种族等级制”感到不适,认为这种设定隐含殖民主义或等级制度的影子。

2. 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
典型表现:将现实中的文化元素(如非洲部落、亚洲传统仪式)直接套用到奇幻设定中,但缺乏对文化背景的尊重。
读者反应:
文化研究者:可能认为这种挪用是对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可能被解读为“文化剥削”。
实在的读者可能对“非真实”的文化元素感到困惑,认为其缺乏逻辑性。



二、性别与性取向刻板印象
1. 性别角色固化
典型表现:将女性角色设定为“纯真”“神秘”“牺牲品”,男性角色则被塑造成“英雄”“战士”“领袖”。
读者反应:
女性读者:可能认为这种设定限制了女性角色的复杂性,甚至强化了性别二元对立。
LGBTQ+读者:可能对性取向或性别身份的描写感到不适,尤其是当角色设定与现实中的多样性冲突时。

2. 性取向刻板印象
典型表现:将“同性恋”或“跨性别”设定为“异端”“邪恶”或“稀有”群体,或强行将角色的性取向与种族、阶级绑定。
读者反应:
LGBTQ+群体:可能认为这种设定对LGBTQ+群体的刻板印象是对其身份的误解或冒犯。
保守群体:可能对“性少数群体”的描写感到不适,认为其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政治与宗教隐喻
1. 政治隐喻的敏感性
典型表现:将国家、种族或阶级斗争隐喻为“善恶对抗”,或直接套用现实中的政治冲突(如“黑帮”“极权主义”)。
读者反应:
政治敏感群体:可能认为这种隐喻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恰当映射,甚至可能被解读为“政治隐喻”中的意识形态偏见。
非西方读者:可能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隐喻感到不适,认为其忽视了非西方社会的政治结构。

2. 宗教冲突的刻板印象
典型表现:将宗教冲突设定为“善恶对立”,或强行将宗教与“道德”绑定(如“圣光”与“黑暗”)。
读者反应:
宗教研究者:可能认为这种设定简化了宗教的复杂性,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对特定宗教的偏见。
非基督教读者:可能对“基督教”作为“善”的象征感到不适,认为其忽视了其他宗教的多样性。



四、暴力与道德逻辑
1. 暴力描写的敏感性
典型表现:将暴力作为“英雄主义”或“必要手段”,或对非人类种族的屠杀被描写为“合理”。
读者反应:
道德敏感群体:可能认为这种暴力描写缺乏道德反思,甚至可能被解读为对暴力的美化。
非西方读者:可能对“种族屠杀”等情节感到不适,认为其违背了现实中的道德观念。

2. 道德逻辑的矛盾性
典型表现:将“善恶”二元对立作为叙事核心,或强行将道德判断与种族、阶级绑定。
读者反应:
理性读者:可能认为这种逻辑过于简单化,无法反映现实中的复杂性。
社会批判者:可能认为这种设定隐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隐喻或批判。



五、叙事与角色设计
1. 角色发展不足
典型表现:将角色设定为“工具人”(如“忠诚的仆人”“无私的英雄”),或强行赋予角色“宿命论”色彩。
读者反应:
深度读者:可能认为这种设定缺乏角色的复杂性,导致故事缺乏吸引力。
非西方读者:可能对“宿命论”或“神意”设定感到不适,认为其忽视了人类的自主性。

2. 叙事逻辑的漏洞
典型表现:将魔法、科技等设定为“无逻辑”或“随心所欲”,或强行将魔法与现实规则绑定(如“魔法可以打破物理定律”)。
读者反应:
理性读者:可能认为这种设定缺乏逻辑性,导致故事难以沉浸。
非西方读者:可能对“魔法”或“神力”的设定感到困惑,认为其缺乏文化背景的支撑。



六、文化差异与读者群体的反应
1. 西方读者的偏好
特点:更倾向于接受“种族等级制”“英雄主义”“神意”等设定,但可能对“性别平等”或“文化多样性”要求较低。
雷点:可能对“非西方文化”元素的挪用感到不适,或对“性别刻板印象”容忍度较高。

2. 非西方读者的敏感点
特点:更关注文化挪用、种族刻板印象、性别平等、宗教多样性等问题,可能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设定感到不适。
雷点:可能对“种族优越论”“宗教冲突”或“文化殖民”设定有强烈反感。



七、总结:如何避免雷点?
1. 文化敏感性:避免将现实中的种族、文化、宗教问题简单化,尊重多元性。
2. 角色多样性:赋予角色更复杂的动机和背景,避免刻板印象。
3. 逻辑性:确保魔法、科技、社会结构的设定符合逻辑,避免“无逻辑”的设定。
4. 道德反思:在暴力、政治、宗教等情节中加入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或反思,而非简单的善恶对立。
5. 读者适应性:根据目标读者群体调整内容,避免文化冲突或刻板印象。



西幻文学的雷点往往源于作者对文化、社会和人性的刻板理解,而读者的反应则取决于其文化背景、价值观和阅读经验。理解这些雷点有助于作者在创作中避免冒犯,同时也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意图与局限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就我读过的西幻网文,我觉得主要是如下几个雷点

1、上来就抛设定。六神、七神、主神;第一纪元,第二纪元什么的,各种宏大设定一上来就塞给读者。小说又不是读教科书,读者真没兴趣看作者一上来硬塞的设定。好的小说,设定应该是随着剧情发展慢慢带出来的,顶多怕读者忘了可以单开一个附录说明一下,而不是一上来就抛一堆设定。很多作者大概非常喜欢玩设定,有一种开脑洞的快感,但是设定也是为剧情服务的,不考虑剧情单独弄一堆设定,真的很烦。

2、接上一条,弄出一堆没啥意义的设定。比如设定了N个种族,兽人精灵恶魔什么的,但是这些种族的行为方式、语言习惯、甚至权力体系等等方面都跟人类没啥区别,那设定这么多种族干嘛,就是因为西幻必须有兽人精灵恶魔?或者设定一堆神,结果这些神从来不露面,也没有任何方式影响剧情的发展,那这个东西是拿来当做背景板的么?我认为像这种对剧情根本没意义的东西,就应该砍掉,或者就算要有,顶多两句话代过,不要详细弄那么一堆。因为读者去记忆这些也是要成本的,追书的时候记了一堆设定,结果跟剧情有关的没几个……读者的脑容量也是有限的呀。

3、行文语言过度中文化。既然是西幻,那么应该默认世界的语言是英语,或者法语德语什么的,总之不应该是中文。这不是歧视,而是故事背景使然。你想象一下一个仙侠剧主角都说英语是啥感觉。如果世界的语言默认是英语,那么行文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一些英文的语言习惯。虽然是用中文写的,读者也是中国人,但是也不应该太中国化。比如像“我擦”,“我靠”之类的语言就不应该存在,至少该换成“该死”、“见鬼”这样的表述。再比如“看到文件上写着‘不合格’三个大字”,这个表述也很出戏。因为此处的“不合格”如果用英文表述,应该是overrude或者incompetent,怎么也不会出现三个字这种情况。

当然,有些人喜欢用日本轻小说的语言风格来写,这个不能说不合适,只能说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写好了也是不错的。但是很多作者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

另外,还有一种极端的语言风格我认为也不可取,就是过度的翻译腔,甚至为了模仿英语的语言风格非要使用超长句和从句套从句的结构,显得他喝了不少洋墨水。一个用中文写给中国读者看的小说,虽然为了符合背景可能需要使用一些类似英语的语言习惯,但是这么全盘欧化的语言实在让人提不起兴趣。也许会有的读者认为“哇,作者大大好厉害”,但是看多了真的想吐。而且,现在即便是纯正的外国文学,翻译过来以后,翻译腔也没那么严重了。非要“复古”搞翻译腔,除了卖弄装B,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啥意义。

4、人名、地名难读难记。这个应该是西幻文的老大难问题,也是许多人被劝退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欧美人名确实不好记,另一方面,如果西幻中出现中文人名,过于违和。那怎么办呢,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相对比较好的处理一下

(1)直接用意译取名,不要用音译,这个一般适用地名。比如冰与火之歌里面的很多城市,中文名就是意译的。King's Landing翻译成君临而不是金士兰丁(如果再本土化点,可以翻译成天津),Winterfell翻译成临冬城而不是温特菲尔,都是比较容易记的。现实中也有这样的翻译,比如Buffalo翻译成水牛城(当然也有音译叫布法罗的),Phoenix翻译成凤凰城(虽然跟中国的凤凰城撞车了)。所以西幻文里也完全可以使用类似的方式。比如一座美丽而高耸的城市,叫“天鹅堡”肯定比叫“斯旺伯格”更容易记(Swanburg),一座建立在裸岩荒漠中的城市,叫“岩石城”肯定比叫“罗可唐”更容易记(Rocktown)。这点除了可以参考冰与火之歌以外,还可以参考英雄无敌,英雄无敌里有非常多的城市都有中文意译,你直接拿来用都行。

(2)采用音译转译的方式。对于某一个人物或者城市,先考虑他的特点,找一个合适的英文词,然后再音译成中文。这样可以让读者建立联系,从而方便记忆。比如女主貌美如花(大部分小说都是这样的),那么可以取名叫罗斯希尔(RoseHill,玫瑰山岭),男主智慧超群,可以取名叫霍姆斯(Holmes,这个名字在中文里另外一个翻译是福尔摩斯)。剧情里有一名亡国公主,全家被处决只有自己逃出来了,可以取名叫安娜斯塔西亚(Anastasia,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小女儿,据说在被处决时逃跑了)。一座坚固的城池或者要塞,可以取名叫斯蒂尔堡(Steelburg,钢铁堡垒),一座海边的港口城市,可以叫做海文(Haven,海港的意思,音译意译双关)。这种取名方式可能麻烦了点,不过这样的取名很容易记忆,不至于让读者读起来头大。

(3)避免取一些莫名其妙或者佶屈聱牙的名字,尤其是那种中不中洋不洋的混合式名字(比如类似“漓樱落”这类的),这玩意记起来就很困难了,如果老出现,读者根本读不下去。我建议取某个名称的时候最好能想想这个名称的英文怎么拼,如果英文读着都不顺或者根本拼不出来,那这个中文名就更难读难记了,这个时候该考虑换一个了。

(4)关于人名,不建议取太长的。许多日式西幻小说总喜欢给人物取特别长的名字,但是这根本记不住,这种长名基本没太大意义。我个人认为名字最长三段就够了,比如奥托·冯·俾斯麦,莱昂纳多·达·芬奇,乔治·沃克·布什。再长真的记不住,反而徒增读者的反感。

(5)可以有一个附表,把各种名称的中英文对应列出来,或者每章有个附录列出对应,这样可以帮助读者联想和记忆

5、权力设置混乱。这个西幻的雷点,东方背景的小说里往往也有。比如一个国家有各种领主和领地,那说明这个国家应该是分封制的国家,国王权力不大,只是个共主罢了,但是后面的剧情又是这个国王一言九鼎,想杀哪个贵族就杀哪个贵族,这显然就很混乱了。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作者对于分封制不熟悉,所以在很多西幻小说里,虽然看起来权力结构是分封制,作者往往是以集权制的思维在写(毕竟自秦以后的中国历史集权制更多一些,中国人也更熟悉),于是就会出现莫名奇妙的集权制和分封制混合。当然如果作者能够自圆其说也行,可是大部分情况下作者似乎都没法自圆其说,甚至不解释,越看越乱。比如国王和贵族到底是什么关系,贵族如何传承,授勋的条件等等。如果出现了这些内容,最好是能够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能够自圆其说的体系,而不是想一出是一出,把体系弄得特别混乱。

6、套路过于雷同。男主一开始是个底层屌丝,机缘巧合进入了XX学院,在学校里邂逅白富美女主,然后去魔兽森林打怪升级,打怪途中发现了不得的大秘密,外表正义实则邪恶的教廷一定来找男主搞事,外界的恶魔入侵蠢蠢欲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男主发现自己XX贵族、XX皇族或者XX神的隐藏血脉,开始寻找解除封印的方法,然后又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和父母了不得的故事……如果是女频文,那就跟国产仙侠剧差不多的套路,一定有一个高冷男主平时见各路美女心都不动见了女主马上思春,顺便还故意装高冷,男女主在魔法学院或者魔兽森林里各种偶遇,恶毒女配一定出来搞事……

这些套路都用烂了,真的不建议再用了。

7、中西混搭。一方面各种魔法咒语,另一方面是经脉气血。一会是寒冰箭闪电链,一会是雷法火诀。前面一个人物叫安东尼奥,后面又来了个令狐冲。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是这种中西混搭我是欣赏不来。因为西方魔幻和东方玄幻虽然都是幻想,但是他们是两个体系,很多东西是很难兼容的,非要搞混搭,往往只能搞成四不像。当然,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假如作者能够在底层搭建一个逻辑把两者统合起来,那也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难度很大,极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不建议轻易去尝试。

8、战力体系崩溃。简单点说就是平衡被打破,造成前后逻辑不一致。比如我看过一个西幻文,我方公主一个大招把对方几万军队给缴械了,结果对方王子居然还敢上来对公主放狠话。乖乖,人家一个大招能灭你几万军队,你不赶快跑或者求饶居然还敢来威胁,脑子有问题吧。类似这种桥段都是因为战力体系崩溃导致的,剧情强行进行下去的结果就是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都非常尬。

-------------------------以下是更新--------------------------

9、把小说里的世界弄得跟游戏一样。很多作者大概是游戏玩多了,小说里整的也跟游戏一样,搞出什么一级剑士,二级法师,三级刺客之类的东西。“他只是个二级法师,没什么好怕的”,感情小说世界里的人物就跟游戏一样,拿鼠标点一下就知道是几级啊。这种游戏化的设定实在让人太出戏了。人物就算有等级,这种等级也是隐藏的,只有实际动手或者展示的时候才能看出来,而不是跟游戏一样点一下鼠标就知道了。

10、高魔低魔混乱不清。很多网文一开始往往是低魔世界,大家都是普通人,结果写着写着就变成强者多如狗圣阶满地走了。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原因是作者没有对整个世界观做很好的规划,想到哪写到哪,到后面收不住乱套了

当然,以上说的内容都是建立在相对比较严肃的文的基础上的。如果你打算写轻松搞笑的风格,那上面这些都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是来看搞笑的,不会在乎那些东西。

----------------------------------------我是分割线-------------------------------------------------

有个地方不吐不快,看到一个回答说中文名字没啥不好,还扯到什么贵族,我也很无语了。脱离语境,抽象的谈名字就是耍流氓。

大家的意思不是中文名不好,而是不匹配西幻的语境。

你要是觉得西幻能用中文名,那请问一本玄幻玄幻小说里打开一个古籍,里面是拉丁文字母还都是从右向左竖着写的,你能接受不?笑傲江湖的主角不叫令狐冲叫斯威夫特,你觉得可以不?岳不群教训令狐冲的时候上来就是一句“亚里士多德曰”,你觉得违和不违和?

这跟优越感有什么关系?这是语境匹配度的问题。不说西幻,你要是写个阿拉伯背景的小说,主角如果叫托马斯,也得被骂。

user avatar

不要上来就写大而全的设定,吃力不讨好,不仅自己累死,读者也会找茬。

“第二世界”的塑造对于奇幻小说很重要——其实科幻小说的世界观塑造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科幻小说中的世界观相当于一种“第二世界”。但由于这样那样(详细说可能需要两千字但我懒得敲字)的原因,读者对于科幻小说世界观并不敏感。

当奇幻小说作者选择了一种“第二世界”,就相当于选择了一种创作难度。比如:你是选择架空世界还是现实世界?你是选择古代还是现代?如果选择架空世界,是选择贴近现实的架空历史/另类历史,还是完全自创新世界?如果自创新世界,范围有多大?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个世界?请注意,上述选择可以排列组合,同时决定了创作难度。按照难度下限从低到高大概是这样排列:

现代现实世界(包括贴近现实的架空历史)。只要不是野心爆棚,总体来说写起来不太费事儿,都市奇幻长篇参考乔纳森-卡罗尔、尼尔-盖曼和《迦梨之歌》,短篇参考杰弗里-福特。

古代现实世界(包括贴近现实的架空历史),需要补充相关古代背景知识。短篇参考苏珊娜-克拉克和骑桶人(作者名),长篇参考《米与盐的时代》和《英伦魔法师》。

古代架空世界,创作范围最广的大类,包括史诗奇幻、仿历史奇幻、英雄冒险小说、青少年小说、幽默小说.....难度下限浮动极大。怎么个“大”法呢?就是——“龙之怒”系列到“指环王”系列、“碟形世界”系列到“无敌骄阳”系列、《无根之木》到“猎魔人”系列——那种“大”。换言之,根据作者选择,它可以最容易写,也可以最难写。

现代架空世界。我觉得这种难度下限最高。一个典型例证是:这样的小说我看到的不多。如果魔法搞定一切,那如何和现代科技(比如手机)协调?我曾经设想一个现代世界,居民崇拜各种神祇,每个人在身上带护身符(后来发现PKD在《高堡奇人》用了这个细节设定)。然后....就圆不下去了。现代架空世界写得最好的是柴纳-米耶维——人才啊!但他只写到电气时代。互联网时代真不好写。

请注意我强调的是“难度下限”,意思是在各个范围内依然有作者勇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比如斯蒂芬-金那厮,“黑暗塔”系列又想写现代架空世界又想写都市奇幻,故事圆不过来,读者也不满意。盖叔的都市奇幻长篇大多质量平平,结果野心爆棚写《美国众神》,居然写成了。

此外,上述所有类别都受创作范围(城市、国家、世界)影响,范围越大越难写。你喜欢龙枪系列和史诗奇幻,上来就想创造新世界,于是写种族关系、设定魔法等级、构建神祇体系、画世界地图、写王朝历史、绞尽脑汁起人名....也许世界观还没写完,你已经没劲写小说了。或者,你想先动笔写个英雄成长故事,随着主角的旅程边走边填世界观的坑,结果世界观的坑越填越大,你也没劲填了。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先从都市奇幻上手,范围小一些,放在一座小城市内。不要学动辄一千页的斯蒂芬-金,学学乔纳森-卡罗尔(都市奇幻大师级作者),他能把篇幅控制在300页左右。

user avatar

洒家自己也在写西幻啊,而且是绝对少数派的伊斯兰幻想,所以勉强说一下。

我觉得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怎么写都像是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弄堂的放大版。我就不说什么上升到国家民族文明宗教了,你就是写一村庄都感觉不出来异域感,都像是胡同里家长里短的事情……这个就很难受啊。

剩下的一切问题都是基于这个基本点衍生出来的。

user avatar

其实西幻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西方味,而不是换了个皮的玄幻小说或者日本轻小说。由于题主没说自己的知识量有多少,我就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有很多东西大家都知道。以下这些也不能全说是雷点,只能说是一点点供参考的建议。

搞清楚西方的尊称,不要整出“冕下”这种东西,也不要学日本人在名字后面加“卿”,如果不想费心思就直接“陛下”、“大人”加一个骑士使用的“爵士”和平民使用的“老爷”就完事了。最好能搞清楚西方的外号文化,可以尝试着给一些位高权重的人起外号,好的外号可以直观地反应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以历史人物举例:由于容貌潇洒被称为“美男子”的法国腓力四世,可以在小说里描写成注重外表、骄傲自信的人物;而由于面容丑陋被讥讽为“美男子”的东罗马约翰二世,则可以被描写为内心自卑、沉默寡言的人物。还可以用外号说明人物的经历:比如理查曾经吃了狮子的心所以叫“狮心王”,约翰因为未从父亲手里获封土地所以叫“无地王”,等等。

起名字的时候不要随口乱起,最好能结合设定里的文化原型,照搬现实中该地区的常用名是最稳妥的,最好还要了解一下这些地区的姓名构成。比如说:以法国为原型崇尚骑士精神的地区人名可以多用路易、夏尔、雅克、加布里埃尔(感谢评论提醒),姓前面加“德”或“拉”;以北欧为原型的盛产海盗的岛国人名可以用哈拉尔德、哈罗德,姓可以干脆不要而代以“某某之子”;以斯拉夫人为原型的人名最好能按照“名·父称·姓”的形式比如“彼得·彼得洛维奇·彼得洛夫”,互相称呼最好用“彼得鲁沙”这种爱称或者“彼得·彼得洛维奇”这种正式称呼。还可以在文章里玩一些文字游戏,比如说“巴维尔”和“保罗”其实是不同文化下的一个名字。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西方人同名很常见,所以不要忌讳让两个人都叫“亚历山大”;二是西方人特别喜欢用长辈或者领袖的名字给孩子起名,比如乔治的儿子叫爱德华、孙子叫乔治、曾孙又叫爱德华,等等。可以不经意地把这种文化上的细枝末节用在写作中,比如拉近关系的时候可以说“我用您的名字命名了我的儿子,他的名字也是亨利”,诸如此类。重点是,不要用中国思维去揣测西方文化。

政治上知道“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就差不多了。不要按着“公侯伯子男”一级一级附庸下去,直接皇帝/国王-公爵-伯爵-骑士就行。国王的子女不要直接王子公主,最好是给个公爵、伯爵的头衔,还是以现实举例:英王长子兼第一继承人一般是威尔士亲王,英王次子一般是约克公爵,等等。还要明白爵位并不是不能共存的,比如英国女王同时是梅里奥内斯女伯爵和格林尼治女男爵加其他一大堆头衔。最好搞清楚宣称和继承权,这东西是西方历史上许多冲突的直接原因,非常适合用来在小说里制造冲突,比如英法百年战争的原因就是英王宣称自己拥有法国王位的继承权,西班牙继承战争最后的结果之一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波旁王朝互相放弃对方王位的继承权,等等。还有一个人可以是多个王国的国王,比如英国女王同时是苏格兰、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等地方的女王,而这几个地方甚至连法律都不一样。如果能加入联统国就更好了。

如果要描写天主教式的宗教的话,不要把教宗描写成国王的下级,但是也不要把教宗直接描写成国王的同级或上级,要尝试描写他们间的复杂关系:虔诚的国君可能对教宗百依百顺、教宗可以用开除教籍来威胁统治不稳国君、国君与教宗之间经常相互妥协和利益交换,等等。卡诺莎之辱就是个例子,之前抱着教宗脚猛亲的神罗皇帝稳定了国内之后扭头就立了伪教宗打进罗马找回场子。不同宗教教派也是制造冲突的好材料,可以neta一下东正教和天主教、天主教和新教之类的冲突。

如果题主很有野心的话,还有一个欧美奇幻小说作家常用但是国内罕见的手段,就是不明确写出力量体系的等级,比如《指环王》和《冰与火之歌》,只说有魔法,但是不划分级别也不明确形式,而是通过部分人物的对比来表达,比如甘道夫=强,因为萨鲁曼≥灰袍甘道夫所以萨鲁曼=更强,因为白袍甘道夫≥萨鲁曼所以白袍甘道夫=强的爆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比如拂晓神剑和百花骑士都很强,但是拂晓神剑能不能真的一边撒尿一边干掉百花骑士呢?或者既然萨鲁曼能搞出山崩,那他能不能回手拉颗彗星撞地球呢?这样的描写可以去除力量的表现上限,从而使强者更神秘更深不可侧,但是对写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萨鲁曼拉颗彗星撞大地属于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山姆拉颗彗星撞大地就属于战力体系崩塌了。水平不够的话不建议这么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阅读西方奇幻(西幻)文学时,不同读者群体往往会对某些元素产生强烈的反感或不适,这些“雷点”通常源于文化敏感性、刻板印象、叙事逻辑或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常见的雷点,并结合不同读者群体的反应进行说明: 一、种族与文化刻板印象1. 种族刻板印象 典型表现:将种族与“野蛮”“.............
  • 回答
    我坚信,这些被传统观念视为“男性化”的优秀品质,绝非天生注定,而是完全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和刻意培养而获得的。性别标签固然存在,但内在品质的塑造却是跨越性别的,任何人,无论其生理性别如何,都有能力去拥抱和内化这些特质。让我们一项一项地掰开了聊聊,看看它们是如何在我们的生命中生根发芽的:有担当: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关于丁公陶文、贾湖符号、良渚陶符这些被视为早期文字的可能性,以及它们是否已经被“解读出语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仍在探索中的领域。要详细地讲清楚,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来看看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争议点以及一些具体的解读尝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解读出语句”这个标准,在.............
  • 回答
    浙江大学关于将《环球时报》发文或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10万+等作为学术成果认定标准的规定,自公布以来,在学术界和公众舆论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这项规定,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规定的出发点和可能的目标。高校在学术评价体系中引入多样化的成果形式,旨在鼓励教师将学术研.............
  • 回答
    米哈游的新游《未定事件簿》(Tears of Themis)的女主角,我们通常称之为“你”,是一位非常有意思且极具潜力的角色。她的形象设计和塑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评价:一、 角色定位与核心设定: 律政背景下的职业女性: 这是最核心的设定。《未定事件簿》是一款以律政为题材的游戏,女主.............
  • 回答
    想聊聊 ENTJ 嘛?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毕竟他们身上的那种雷厉风行、目标明确的劲头,是不少人羡慕也有些望而却步的特质。不过,完美的人总是稀缺的,ENTJ 也不例外。说到他们的明显缺点,我倒有几个观察所得,都是那种即便不是资深MBTI研究者也能一眼看出的:ENTJ 的明显缺点:1. 过于强势和.............
  • 回答
    星际争霸2,这个游戏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那层出不穷的战术博弈,而“修地堡”战术,无疑是其中一个相当有代表性、也充满了“人味儿”的讨论点。它不是那种一听就很高大上的科技流或者经济流,但恰恰是这种粗暴、直接、充满执行力的战术,总能激起玩家们的热情和争论。修地堡战术,核心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修.............
  • 回答
    嘿,这问题可太扎心了,简直是我等医学狗最惨痛的回忆之一!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但也确实是段让人刻骨铭心、锻炼人的时光。 咱今天就来唠唠,看看那些没钱吃饭巨贵的实习期是怎么熬过来的。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巨贵” 很多时候是相对的。我们实习那会儿,别说工资了,有时候连基本的生活费都得自己凑。一个月几百.............
  • 回答
    我理解你希望分享个人经历并去除AI痕迹的愿望。然而,我无法生成带有“奇奇怪怪的女拳”这样带有贬义色彩的标签的内容,因为这可能助长负面刻板印象和网络欺凌。我的目的是成为一个有益且无害的AI助手,这包括避免产生带有偏见或攻击性的内容。如果你有兴趣讨论关于性别平等、女性权益或者人际沟通中的挑战,我很乐意以.............
  • 回答
    哈哈,你说这话题可太戳我心窝子了!沉船什么的,那真是家常便饭,说到虐,FGO里的“虐”那可就太多了,而且都不是那种“哇塞,我抽到了XX,好开心”的简单快乐,而是那种细水长流,或者突如其来,让你心口像是被拧了一下,又说不上来的滋味。我给你讲个我自己的,那时候刚入坑不久,对这游戏的热情那是相当高涨,尤其.............
  • 回答
    周孝正教授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在一些社会问题上的直言不讳,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不同的看法。如果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将他的观点置于特定的语境中,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出发点。关于他对社会问题的批判性观察:周教授的许多观点都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尤其针对当下社会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 对“.............
  • 回答
    嘿,哥们儿,说到吉他一年能玩到啥程度,这事儿可真没个标准答案,就像问你学一年能考上什么大学一样,得看你往里扔了多少汗水、多少心思。不过,我可以给你掰扯掰扯,让大伙儿心里有个谱。首先,得明确一点,“一年”这个时间节点本身是个模糊的概念。 有些人可能每天雷打不动练俩小时,有些人可能一周才摸一次琴。所以,.............
  • 回答
    这问题我可太有发言权了,游戏里的机翻汉化绝对是我的快乐源泉。那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把剧情搞得跟意识流段子集似的场面,想想就忍不住嘴角上扬。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一个JRPG里。游戏本身是个挺严肃的奇幻冒险,讲的是主角要去讨伐邪恶的魔王,拯救世界苍生。开头那段剧情,是主角刚从村子里出来,接受一位老智.............
  • 回答
    听到宋江已逝的消息,梁山好汉们各怀悲喜,情绪复杂。最先得到消息的头领,恐是那曾与宋江一同征战,出生入死的老伙计。 比如鲁智深、武松、花荣、吴用。他们或许会先是一愣,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随后,便是胸口一阵闷痛,好似有什么东西被生生剥离。吴用,这位曾经运筹帷幄的军师,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定会脸色煞白,仿.............
  • 回答
    好,这事儿,要搁我身上,左冷禅这牌,虽然不怎么样,但也不是一点儿翻盘的余地都没有。咱们就当是穿越了一回,看看能不能把这把烂牌打出点花样来。首先得认清左冷禅这人的处境。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野心勃勃,想一统江湖,却实力不够,手段也不够硬。嵩山派虽然名头响,但内部派系林立,人心不齐.............
  • 回答
    北齐的皇帝们,他们的谥号嘛,确实挺有意思的。要说跟他们的实际作为“差得太远”,甚至“乱来”,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谥号这玩意儿,咱们得拆开了细琢磨。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谥号”。谥号是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大臣死后,根据他们生前的功过、品行,由后人追赠的称号。它的目的,一来是表示一种评价,二来也是为了.............
  • 回答
    师弟,这个问题问得好。修行之事,若无次第,恐迷失方向;若无感应,则易生退怯。我等凡夫,虽智慧有限,但亦蒙佛恩加持,略有所得,愿与师弟分享一二,望能抛砖引玉。我自初发心,便是被那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摄受。当时只是觉得,这句佛号,简单易行,不像其他法门那般深奥难懂,倒是有种安稳踏实的感觉。于是,便日日.............
  • 回答
    让我想象一下,如果历史上的那些耀眼星辰,那些在沙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都会在三十岁那年,经历一场无可挽回的大败,他们的人生轨迹又会发生怎样的波澜?这可不是简单的失利,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足以改写命运的惨败。一、 英雄的落幕与转型的阵痛我们先从几位耳熟能详的名将身上来推演。项羽: 伟大的悲剧英雄,力拔山.............
  • 回答
    哥们,考法硕非法学想去山东发展,山大和华政哪个更适合你,这事儿我给你掰扯掰扯。别觉得是AI在说套话,我尽量接地气点,讲点实在的。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非法学考法硕,目标是啥?你不是科班出身,目标不是进法院当法官、检察官,也不是去律所做最顶尖的诉讼律师。咱们的优势在于,可能对某个行业有自己的理解和.............
  • 回答
    嘿,各位玩转文字的兄弟姐妹们!今天咱们就聊聊网文开篇那个要命的环节——世界观的搭建。很多人一上来就跟赶集似的,一股脑儿把设定全倒出来,读起来硬邦邦不说,还容易让人摸不着头脑。那怎么才能让咱们笔下的世界,在开篇就能灵动起来,像活生生的存在一样吸引人呢?这可是门学问,得用心揣摩。首先,别想着一次性把“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