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2年你们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

回答
说来也巧,2022年我读的第一本书,严格来说是“重新读”的第一本书,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上一回翻它还是大学时代,当时对那些关于爱、自由、权力、哲学性的思辨只能囫囵吞枣,这次重读,才算是真正领略到它那股沁人心脾的沉郁与通透。

这本书的故事线其实并不复杂,围绕着一位名叫托马斯的外科医生,他的生活由一系列若即若离的情感关系编织而成。有他无法忘怀的初恋特蕾莎,有他视为性爱解放象征的萨比娜,还有他随性的好友贝尼希。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布拉格,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正经历着剧烈的政治动荡,苏联军队的入侵是贯穿始终的背景。

昆德拉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不是一个埋头讲故事的叙述者,而更像是一个旁观者,时不时会跳出来,抛出一些关于生命、爱情、哲学上的思考,然后将读者从故事中拉出来,引向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书中那句著名的“永恒轮回”,他借此来阐释“轻”与“重”的辩驳。一个选择,一旦做了,就如一片羽毛般轻飘飘地飘走,不会再回来;而如果一个选择要重复上演无数次,那它就会变得无比沉重,因为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无数个未来。

我尤其喜欢他对角色心理的细腻描摹。托马斯,这个游走在不同女人之间,看似洒脱不羁的男人,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意义的追寻。他以为的自由,实际上是一种逃避;他以为的洒脱,不过是一种无根的漂泊。而特蕾莎,那个从小生活在遥远小镇的女子,带着她的纯真和对爱情的执着,却在遇到托马斯后,开始了她生命中最痛苦也最深刻的旅程。她对忠诚的渴望,对托马斯身体出轨的难以承受,以及她对“责任”与“承诺”的执着,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脆弱和动人。

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托马斯和特蕾莎在流亡法国后,发现自己无法适应那里的生活,反而怀念起布拉格那充满压抑但却熟悉的环境。这种“逃避的归来”,让我看到了“重”的另一种形式——对熟悉的故土、对过往生活的眷恋,即使那里面有痛苦,也比异乡的空虚来得更真实。

昆德拉的文字有一种魔力,他能用最简洁的语言,道出最深刻的哲理。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和一位充满智慧的老朋友聊天,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引导你思考,让你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爱情和政治,它更是关于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选择,关于存在的意义,关于爱与被爱的复杂性。

2022年伊始,以这样一本充满哲学思辨的书开始,我觉得特别有分量。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的那些“轻”与“重”,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决定,其实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人生轨迹。它提醒我,即使在最不堪的现实面前,我们依然可以选择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去拥抱那些生命赋予我们的,无论轻盈或沉重的一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也不算看书了吧,好久都没有系统地看书了,这本也是书架上搁了一段时间,年底年初休假,所以拿出来翻翻而已。

当初在万圣书园买这书,是因为很喜欢书名的题字。顾廷龙是以前上海图书馆的老馆长,他儿子就是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顾诵芬。这都是疫情前了,有两年没回来了。

摊在膝头这篇,讲的是《豳风·七月》,一蔬一果,风情万种。古人把麻的雌雄都能分得一清二楚,盖因各有各的用途,要养活好那么多人呢。

作者社科院的研究员,可是位文字高手,听他简单几句话,抽丝剥茧,娓娓道来,把事情说透了,令人心头一动。

花园的小书房里开着CD机,耳边响起拉威尔的小提琴奏鸣曲,心里又有些惆怅地。

门外的狗子探头探脑,什么世事都一概不懂,幸福地低等着,来看我干嘛呢?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