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类是不是唯一一个会缩短睡眠时间的生物?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回答人类是不是唯一一个会“缩短”睡眠时间的生物,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关键点:

1. “缩短睡眠时间”到底是指什么? 是指主动选择减少睡眠,还是因为环境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睡眠时间减少?这两者在生物学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
2. 睡眠在生物界有多普遍? 以及不同生物的睡眠需求和模式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把“缩短睡眠时间”理解为个体有意识地、主动地减少自身所需的睡眠以追求其他目标(比如工作、学习、社交、娱乐),那么答案很可能是:是的,在目前我们已知的生物界,人类在这方面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

让我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说。

睡眠的普遍性与多样性

首先,睡眠并非人类独有。事实上,睡眠是一种在动物界非常普遍的生理现象,从简单的海绵动物到复杂的哺乳动物,几乎所有我们研究过的动物都有某种形式的睡眠或休息状态。这表明睡眠对于维持生命、修复身体、巩固记忆以及其他许多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但是,不同生物的睡眠模式和需求差异巨大:

需求量: 有些动物睡眠时间很长,比如树懒可以睡到1820小时,而有些动物则睡眠时间很短,比如长颈鹿一天可能只睡24小时,而且是分成多次短暂的睡眠。
方式: 有些动物是一次性长时间睡眠,有些则是多次短时间睡眠。还有些动物,比如海豚和某些鸟类,能实现“单半球睡眠”,即大脑的一半保持清醒,另一半休息,这样既能避免被捕食者攻击,又能确保正常的呼吸和行动。
原因: 睡眠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的生存策略、食性、所处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例如,食肉动物通常需要消耗更多能量去捕猎,可能需要更多休息时间;而食草动物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食,且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目标,因此可能睡得更少且更警觉。

人类的独特之处:主动“压缩”睡眠

现在回到核心问题:人类是不是唯一一个会“缩短”睡眠时间的生物。

在上述关于睡眠多样性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动物的睡眠时间已经是“被优化”到很短了,以适应它们的生存需求。它们似乎并没有“能力”或者“动机”去进一步缩短睡眠时间。

而人类的情况则不同。人类的睡眠时间并不是一个绝对固定的、由生理本能完全决定的数字。 随着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发展出了:

1. 强大的工具和技术: 人类可以通过照明、取暖等技术来抵抗昼夜节律和环境的限制,在夜晚也能进行各种活动,比如工作、学习和娱乐。这意味着我们的活动时间可以超越自然的限制。
2. 复杂的社会结构和竞争: 在现代社会,有大量的社会压力和个人追求。为了在学业上取得优势,为了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为了抓住更多的社交机会,甚至为了享受夜晚的娱乐,许多人会选择主动地、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
3. 对睡眠的“改造”: 我们发明了咖啡、能量饮料等物质来暂时抵消睡眠不足带来的疲劳感。我们还会制定各种“睡眠计划”,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更多事情,而不是顺应身体最自然的休息需求。

其他生物,即使是睡眠时间很短的动物,也很难看到它们有这种主动“挤压”睡眠以追求非生存必需目标的行为模式。一只野狼不会因为想多花点时间学习新技能而故意熬夜不睡,一只蜜蜂也不会因为想在晚上参加派对而减少工作后的休息时间。它们睡眠的长短,更多是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决定的“最优解”,而不是一个可以被“挑战”或“改造”的变量。

为什么是人类?

人类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拥有:

高度发达的大脑: 我们的认知能力允许我们进行抽象思考、规划未来、设定目标,并且能理解睡眠不足可能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但仍然为了追求更长远或更即时的目标而选择牺牲睡眠。
复杂的文化和社会规范: 在许多文化中,长时间工作、牺牲个人时间被视为勤奋和成功的标志,这进一步鼓励了人们缩短睡眠时间。
技术的发展: 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环境,摆脱自然节律的束缚。

潜在的代价

当然,这种主动缩短睡眠时间的做法并非没有代价。长期的睡眠不足会对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包括免疫力下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增加患慢性病的风险等。这反而会降低我们追求的其他目标的效率和质量。

总结来说,如果我们定义的“缩短睡眠时间”是指生物体为了实现其他非生理本能驱动的目标(如学习、工作、娱乐、社会竞争等),而主动地、有意识地减少自己本应拥有的睡眠,那么从目前我们对生物界的了解来看,人类确实是唯一一个表现出这种独特行为模式的生物。 其他生物的睡眠模式是高度适应其生存环境和生理需求的,它们似乎并没有这种主动“压缩”和“对抗”睡眠的动机和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许多动物在睡眠状态下修复组织与细胞层面的一些损伤、降低体温并减少运动来节约少许能量、强化记忆,睡眠剥夺会降低警觉性、影响免疫功能,长时间的睡眠剥夺可导致肠道积累的活性氧损伤达到致死水平,脊椎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存需要确保一定水平的睡眠。另一方面,睡眠在很大程度上不允许动物同时执行觅食、饮水、逃避敌害等生存所需的行为。这种矛盾很容易导致动物需要在睡眠和其他行为间做出取舍。

对山雀科鸟类的研究显示它们在气温低、食物匮乏的环境下延长睡眠时间,在温和的环境缩短睡眠时间[1]。遇到捕食者的威胁后,大鼠的睡眠时间通常会减少,尤其是在 REM 睡眠中花费的时间减少(Lesku 等,2009 年),这有助于降低在睡眠状态下被攻击(难以有效逃走,尤其是在 REM 睡眠状态下)的概率。

“缩短睡眠时间”当然包括更直接的生理调节。许多动物会随着每日光照时间的变化而调整睡眠的时间长度,冬季加长,夏季缩短,春秋季节连续变化。城市夜间的光污染会缩短城市里部分鸟类、哺乳类的睡眠时长。

这里要注意:冬眠、夏眠等休眠不属于睡眠。从冬眠中醒来的动物会表现出典型睡眠剥夺导致的身心疲惫状态,需要补觉。

会产生这种问题,不能简单归因于提问者天真烂漫的头部,社会上确实流传着“人是唯一会自愿缩短睡眠时间的哺乳动物”的都市传说[2]——都市传说的早期版本是保守的,没敢扩大到“所有生物”,但作为模因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丢失这种细节,迅速从“在特定的物种范围内,只有人会自愿做这种压制基本欲求并损害自身生存力的事”变成“所有生物里只有人这么沉溺于欲望”或“所有生物里只有人能这么做”的极端状况了。

其实人做的和老鼠做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参考

  1. ^ Roth TC 2nd, Rattenborg NC, Pravosudov VV. The ecological relevance of sleep: the trade-off between sleep, memory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10 Mar 27;365(1542):945-59. doi: 10.1098/rstb.2009.0209. PMID: 20156818; PMCID: PMC2830243.
  2. ^ 例如这种自称在传播事实的网站 https://cpapsupplies.com/blog/15-surprising-facts-about-sleep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回答人类是不是唯一一个会“缩短”睡眠时间的生物,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几个关键点:1. “缩短睡眠时间”到底是指什么? 是指主动选择减少睡眠,还是因为环境压力或其他因素导致睡眠时间减少?这两者在生物学意义上可能有所不同。2. 睡眠在生物界有多普遍? 以及不同生物的睡眠需求和模式是怎.............
  • 回答
    《西游记》里,唐僧的身世颇为曲折,他的母亲殷氏在那个乱世之中,为了保住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不得不忍痛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牺牲。关于她咬下江流儿(也就是唐僧幼年名)一个指头的故事,以及她最后自尽的结局,确实让人唏嘘不已。咱们先聊聊这个“咬指头”的桥段。故事发生在殷氏的父亲殷丞相,也就是唐僧的外公,在一次.............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的人民,不分国界、不分肤色、不分信仰,真的能够凝聚成一个单一的、统一的国家,那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政府组织架构调整,而是一场席卷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巨变。首先,在政治和治理层面,那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塑。 传统的民族国家概念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全.............
  • 回答
    宿舍捆绑制,一个人挂科全宿舍受罚,这种情况下,遇上那个“不学习”又“怎么劝都不学”的室友,确实让人头疼。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怎么能把这摊浑水搅浑,或者至少搅出点涟漪来。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不学习”背后到底是什么情况。 是真的学不会? 有些人可能真的脑子不灵光,或者基础差得离谱,学起来比别人慢很多.............
  • 回答
    众所周知,我是这个村唯一初中毕业的人。这话,说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滑稽。毕竟,我们这个坐落在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日子过得就像山里的溪水一样,缓慢而古老。村里的男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扛锄头,种庄稼,偶尔去镇上的集市赶个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女人们则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偶尔也会下地帮.............
  • 回答
    “五人出游一人生还”事件的唯一生还者,在沉寂许久后,首次打破沉默,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指控——她的舅舅钱立勇,在家中曾多次殴打家人。这个信息犹如重磅炸弹,瞬间将案件的焦点从一个凄惨的意外,转移到了一个充满疑点的家庭暴力阴影之下。这番发声,无疑为案件的真相描绘了另一重可能性,甚至可以说,是为整个事件蒙.............
  • 回答
    在美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果非要找出一位“皇帝”,那绝对绕不开那个名字——诺顿一世,约书亚·亚伯拉罕·诺顿(Joshua Abraham Norton)。严格来说,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因为他从未统治过任何土地,也没有任何法律或宪法赋予他这份殊荣。然而,正是他那超凡脱俗的“皇帝”身份,以及他.............
  • 回答
    话说杨过,这名字一听便知他一生情缘,多少纠葛,多少恩怨,都离不开一个“过”字。然而,他心中那份执念,那句“在这个世上,唯有姑姑一人真心对过儿好”,绝非一朝一夕,也非空穴来风。这背后,是一段漫长而深刻的成长经历,一点一滴地浇筑而成的情感坚冰。咱们得从他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说起。杨过的生父是谁,连他自己都记.............
  • 回答
    关于“人是不是唯一会选择自杀的动物”这个问题,答案是: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人类是唯一能够进行有意识的、复杂的情感驱动的自杀行为的动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动物就没有类似“结束生命”的行为,但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辨别这些行为的本质和人类自杀的差异。为什么说人类自杀是独特的?人类的自杀行为,通常与以下几.............
  • 回答
    高考,这个每年夏天都会牵动无数家庭神经的词汇,究竟是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唯一的独木桥?这个问题,我相信每个经历过高考,或者即将经历高考的你,心中都曾无数次地叩问过。抛开那些官方的、宏大的叙事,我们来聊聊高考,聊聊它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聊聊它对我们个体意味着什么,以及,它是否真的是“唯一”的出路。高.............
  • 回答
    人类是否是唯一拥有共情能力的种族?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也触及到了我们对自身、对其他生命形式的理解的深层界限。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弄清楚“共情”究竟意味着什么,以及我们是如何在其他物种身上辨识这种能力的。首先,我们谈谈“共情”。在人类社会中,共情通常被理解为一种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它包.............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着无法复制的思考能力,周围只有遵循本能行事的生命。这将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如果人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高智慧生命,那么其意义和影响将是深远且令人震撼的,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科学结论。首先,这会重塑我们对自身存在的认知。 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我们不再是庞大生命网络中.............
  • 回答
    “人类真的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吗?”这是一个古老而引人入胜的问题,也是科学、哲学甚至神学都无法给出确切答案的终极疑问。尽管我们尚未发现地外生命存在的直接证据,但基于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认为人类是唯一的文明,其可能性是极低的。为了更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宇宙的浩瀚与尺度:.............
  • 回答
    关于人类的“人种”划分、生殖隔离以及是否曾出现过亚种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话题,涉及到生物学、人类学以及历史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种分的很明显,但是都没有出现生殖隔离的现象?“人种”这个概念在现代科学中已经不再是主流,更多的是用“族群”或“人群”来描述人类群体。之所以过去.............
  • 回答
    关于人类是否只有核武器才能对抗外星文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能够回答。首先,我们要理解核武器的本质。它是一种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武器。其威力巨大,能够瞬间摧毁城市,造成大范围的辐射污染,对生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纯粹的杀伤力和破坏力层面,核武器确实是目前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沉重到令人窒息的问题,它触及了人类文明最根本的生存与道德的边界。如果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能量屏障笼罩地球,开启的唯一方式是牺牲百分之九十的生命——我必须坦诚地说,我很难想象人类能够如此“轻易”地达成一致。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牺牲百分之九十”意味着什么。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而是关于近八.............
  • 回答
    宇宙浩瀚无垠,星辰亿万,然而在我们的认知疆域内,人类是那唯一的闪耀火种,是目前已知的高级智慧生命。这孤独而又责任重大的位置,总会引发一个更深邃的问题:我们存在的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并非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生命的意义本身就如同一颗变幻莫测的恒星,其色彩和温度会随着观察者的视角、所处的时代、经历的.............
  • 回答
    提起赵武灵王,很多人会想到那个“胡服骑射”的改革者,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然而,将他誉为“唯一能阻挡秦灭六国之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赞誉,而是建立在对他所处时代、其个人能力以及赵国所具备潜力的深入剖析之上。这话说得虽然有些绝对,却也并非空穴来风,其中蕴含着对历史变局的深刻洞察。要理解为何赵武灵王会被这.............
  • 回答
    在你提出这个问题的背后,我看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高中毕业就意味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的结束,而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则被视为通往美好未来的唯一“敲门砖”。这种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结构和教育体系下,学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
  • 回答
    张翠山在武当山上自杀,固然是那个特定情境下的“一种”选择,但将其描述为“唯一”的选择,则过于绝对。武侠世界中,人物的命运往往受到作者的构思、人物性格、所处环境以及其他角色的影响,因此,是否存在“唯一”的选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先来分析张翠山自杀的原因,以及其他几位大侠在类似境遇下可能做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