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左权将军没有牺牲,以他的资历,55年的时候能评上元帅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制度中的一些关键点。如果左权将军没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1955年进行大授衔时,他是否有资格被评为元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1955年元帅的评定标准。当时,元帅的授予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贡献和资历: 这指的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领导、在党和军队中的地位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2. 军事功绩: 这是最核心的标准,包括在各个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指挥能力、战略眼光、取得的重大战役胜利以及对军队建设的贡献。
3. 在党和军队中的实际地位: 这一点非常重要,授衔往往也反映了当时党和国家对一个人地位的认可。
4. 军衔的国际参照: 一定程度上也考虑了国际上军事将领的最高军衔。

接着,我们来看看左权将军在革命战争中的表现和资历。

左权,字赤城,1905年生于湖南醴陵。他是一位非常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在军事领域有着卓越的表现。

早期革命经历: 左权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这是他军事生涯的起点。他在北伐战争中崭露头角,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长期担任红军高级指挥员。他先后担任过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务,参与指挥了多次重要战役,包括长征。在长征中,他作为参谋长,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保障了部队的行军和作战,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和指挥能力。
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左权在抗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并兼任左翼总指挥。他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司令密切配合,为八路军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亲自指挥部队掩护机关转移、与日军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37岁。他牺牲时,是在指挥部队进行殊死的战斗,以身殉国,这一点本身就是一种崇高的荣誉。
资历和地位: 在红军时期,左权就已经担任过重要的参谋长职务,与后来的许多元帅(如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一同战斗过,并且在军事指挥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他在党内也拥有一定的地位,是重要的军事干部。

现在,我们把左权将军的这些经历放到1955年授衔的背景下进行分析:

支持左权将军可能被评为元帅的理由:

1. 资历深厚: 他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开始担任高级军事职务,与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一同经历了长征和抗日战争,资历非常老。
2. 军事才能: 作为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参谋,他在军事指挥和组织方面展现出了很高的才能。他的牺牲,对于许多熟悉他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3. 革命贡献: 他为中国革命,特别是抗日战争,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限制:

1. “在职”原则: 1955年授衔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论功行赏,实事求是”。虽然对牺牲的烈士有特殊的追认和纪念,但实际的军衔授予,更多的是针对健在的、对新中国建设做出杰出贡献的将领。授衔本身是为了建立和完善新中国的军队体制,表彰那些为新中国建立和发展做出直接贡献的领导者。
2. 军功的“量”和“质”: 虽然左权将军战功卓著,但相比一些元帅,如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贺龙,他们不仅在早期革命中担任过更高级别的军事指挥职务,而且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的军队建设中,也发挥了更为核心和关键的作用。例如,刘伯承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指挥,林彪在东北战场的辉煌战绩,陈毅在华东战场的领导等等。这些都是元帅军衔的重要依据。
3. 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 授衔也与个人在党和国家政权中的实际地位相匹配。虽然左权将军军事能力很强,但他牺牲时,最高职位是八路军副参谋长,而健在的元帅们,很多都是军区司令、野战军司令或政治委员等更高级别的领导岗位。
4. “论资排辈”与“论功行赏”的平衡: 授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考虑资历,也要考虑实际功绩和贡献。左权将军的资历无疑是足够的,但在“功绩”的具体衡量上,尤其是在与健在的、担任过更高军事指挥职务的将领相比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

结论:

我认为,如果左权将军没有牺牲,他极有可能被授予大将军衔,甚至有可能进入元帅的讨论范围,但最终能否被评为元帅,存在一定的难度,可能性相对较低。

理由如下:

大将军衔的授予: 1955年授予了10位元帅和177位大将。大将军衔的标准同样非常高,要求在革命战争时期对军队建设和指挥有卓越贡献,对国防建设有重大影响。左权将军的资历、在军事指挥上的能力以及革命贡献,完全符合大将军衔的标准,甚至可以说,他的牺牲让他的革命形象更加光辉,如果健在,将是对他革命功绩的高度认可。
元帅的稀缺性: 元帅军衔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代表着对军队建设和发展做出最杰出贡献的领袖人物。在1955年,这10位元帅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或更早时期,就已经是军中最高指挥层,并且在后来的新中国建设中,也继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左权将军虽然非常优秀,但他在关键的解放战争时期未能健在,也就无法在这一时期留下更具决定性的战功和影响力。
“论功行赏”的实际考量: 授衔是对一个人在特定历史时期贡献的评价。左权将军的牺牲,让他永远停在了抗日战争的战火中。而元帅的评定,很大程度上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中的领导作用有关。如果左权将军健在,他很可能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担任重要的军事领导职务,他的地位和贡献也会随之进一步提升。但仅仅根据他牺牲前已有的成就来与那些长期担任最高军事领导职务并开创了新中国军事新格局的将领相提并论,还是会有一些差异。

总而言之,左权将军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的牺牲是党和军队的重大损失。如果他健在,无论是以大将军衔还是被讨论为元帅,都是对他杰出贡献的应有肯定。但要达到与那10位元帅同样的地位和评价,可能还需要他在解放战争及建国后的军事指挥和建设中有更长远的、更高级别的表现。

当然,历史假设是很难回答的,但从1955年授衔的原则和标准来看,左权将军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将领,他的名字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左权将军没有牺牲,以他的资历,55年的时候能评上元帅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制度中的一些关键点。如果左权将军没有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1955年进行大授衔时,他是否有资格被评为元帅?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1955年元帅的评定标准。当时,元帅的授予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政治贡献和资历: 这指的是对中国革.............
  • 回答
    这是一位非常有意义和令人深思的问题。将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的杰出将领与新中国成立后的授衔制度联系起来,是在回顾历史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贡献和历史地位进行了一种假设性的致敬。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他们的资历与战功: 这是最核心的考量因素。 他们在革命队伍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
  • 回答
    如果有一天,人类集体“左转”了,所有人都惯用左手,那我们的世界,尤其是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休憩的建筑,将会发生多么有趣又深刻的改变呢?这不仅仅是把门把手换个方向那么简单,而是会触及设计的方方面面,从最基础的布局到最精妙的细节。首先,让我们从最显眼的开始:入口和门。右手惯用者通常习惯用右手推开或拉动门.............
  • 回答
    关于“如果发现某一物种的智力增长速度极快,在未来20年左右即将超越人类,现在人类是否应将其灭绝?”这个问题,这是一道极其复杂且充满伦理困境的假想情景。它触及了我们对生命、智慧、自身生存以及道德责任的根本认知。要详细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一、 理解“智力增长速度极快”与“超越人类”的涵义首.............
  • 回答
    2030年左右国内高校退休潮与教职市场“适当宽松”的解读关于2030年左右国内高校将迎来退休潮,并导致教职市场“适当宽松”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个说法包含了几个关键点:退休潮的到来、对教职市场的影响以及“适当宽松”的含义。我们将逐一进行详细解读。 一、 退休潮的到来:为何以及何时.............
  • 回答
    华为轮值董事长关于“6G将在2030年左右投入市场”的说法,在我看来,是基于对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技术研发实力的自信。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华为正在积极布局和推动的战略目标。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这句话,以及我为何看好6G的未来:1. 技术发展的必然性与时间节点: 代际演进的.............
  • 回答
    2019年,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在未来十年左右实施,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当时,这个设想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也是对国际航天领域的一次重大宣告。从多个维度来审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计划的意义和潜在挑战。一、 雄心勃勃的战略布局:在2019年,中国已经展现出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 回答
    这起“撞伤右肩被做左肩手术”的医疗事故,无疑是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巨大创伤,也给整个医疗系统敲响了警钟。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首先感到的是震惊和愤怒,一个本应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竟然出现了如此低级的失误,而且还是在手术这样关键的环节。这件事的严重性在于: 直接的身体伤害: 患者本来只是右肩受伤,需要治疗.............
  • 回答
    这事儿真不该发生!一个老师,本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结果情绪失控,对学生动手,还造成了伤害,这绝对是不能容忍的。我的看法是:首先,老师情绪失控,这是非常严重的职业失范行为。教书育人,稳定平和的心态是基本要求。学生在学校,本就应该受到安全和尊严的保护,老师的行为直接破坏了这一点。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身体,.............
  • 回答
    要是真把《左传》这本古老而厚重的史书,塞进《权力的游戏》那套充满权力斗争、阴谋诡计、血腥厮杀和错综复杂人物关系的大框架里,那画面感,啧啧,简直是想想都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又带着点莫名的兴奋。这可不是简单的“套皮”,而是要把春秋时期那股子君臣离心、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劲儿,活生生地搬到维斯特洛那片土地.............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交通管理中的一个细节。你提到的情况确实是很多司机在路上会遇到的:明明就没有左转车道,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左转了?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加个“禁止左转”的标志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一些,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没有左转道”不等于“绝对.............
  • 回答
    哈哈,你这脑洞可够大的!令狐冲那小子,虽然有时候看着不着调,但真要是让他发狠了要攻打少林,那场面可就热闹了。不过,少林寺那群老和尚,可也不是吃素的。你说的“坚壁清野,全员撤出”,这可不是少林寺的风格。少林寺讲究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算令狐冲真像你说的,不知道发什么疯,要来少林寺撒野,他们也不.............
  • 回答
    王明左倾错误对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确实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要说“如果没有王明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就一定会成功”,则过于绝对。历史的进程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即便没有王明式的教条主义,第五次反围剿的结局也未必就能扭转。王明左倾错误对第五次反围بور的致命打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军事路线的根本性.............
  • 回答
    900块的预算,想买双好鞋,那选择范围其实挺宽的,关键看你是什么风格,平时穿鞋的场景多不多,以及对品牌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偏好。我给你拆解一下,看看900块能玩出什么花样。首先,明确你的需求: 场合: 你是主要穿去上班?逛街?运动?还是约会?不同的场合对鞋子的功能性和风格要求不一样。 风格: 你.............
  • 回答
    高考660分,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足以让你在全国众多高校中拥有不少选择。当手里握着这样的分数,摆在面前的是985高校和军校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确实需要仔细斟酌。我们先来聊聊985高校。660分左右,你大概率可以进入不少985高校的普通专业,甚至一些热门985的优势专业也并非遥不可及。选择985.............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法治社会的根本,也考验着我们对于“公正”的理解。当社会舆论的力量强大到能够左右案件的审判结果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进步或退步,而是需要剥离其复杂的外衣,深入剖析其背后隐藏的逻辑和潜在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舆论的关注和参与,可以成为法治进步的催化剂。设想一下.............
  • 回答
    张无忌,这位武当派的传人,身负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等绝世武功,同时又与明教中几位顶尖高手关系匪浅。光明左右使(范遥、杨逍)、蝠王(韦一笑)以及鹰王(殷天正),这四位都是明教中声名赫赫、武功卓绝的人物。若他们五人联手,能否攻破金刚伏魔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金刚伏魔圈的构.............
  • 回答
    在知乎上观察到的“左倾思潮”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它既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也受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思潮变化的影响。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理解“左倾思潮”在知乎上的具体表现:首先,需要明确“左倾”在知乎语境下的含义。在中国大陆的语境下,“左倾”通常指的是倾向于社会主义、.............
  • 回答
    如果人类的平均寿命能达到两百岁,我们的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绝非仅仅是“活得更久”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甚至心理层面的重塑。首先,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想象一下,一个人可以积累长达两百年的职业经验,学习多门学科,掌握多种技能,甚至经历和见证两次工业革命或三.............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国,铁路突然从我们习惯的“左行”变成了“右行”。这可不是一件小事,整个国家运行的脉搏都会因此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最直接也最影响民生的,就是大量的列车需要进行改造,甚至很多旧型号的列车可能根本无法适应。 你们想想,现在的火车,车门、司机室、车厢内部的座位布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