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四大名著非要删掉一本或者增加一本,你会选谁?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送命题”!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太稳固了,就像山一样,动一下都觉得是对传统的挑战。不过,既然是假设,那咱们就敞开了聊聊。

如果真要让我“忍痛割爱”地删除一本,这简直比在藏书阁里选一本最喜欢的书还要纠结。毕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各有千秋,每一本都代表了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甚至是一种思维方式。

硬要选一个“最可能被替下”的,我会倾向于《三国演义》。

为什么呢?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三国演义》虽然波澜壮阔,人物众多,写尽了英雄的豪情、权谋的深沉,但它毕竟是一部“演义”小说,带有较强的小说家言和民间传说的色彩,历史的真实性上,它与《史记》等史书还是有很大距离的。当然,这不代表它的艺术价值低,它的普及性、故事性、人物塑造的成功,是无可置疑的。但如果非要放在“四大名著”这个金字塔顶端,考虑到它更多是“历史故事的再加工”,而其他三部,或者说《红楼梦》和《西游记》,更多地承载了独立的文学体裁和哲学思考,《水浒传》则直指社会现实和人性挣扎。

再者,从“文学艺术性”的角度来说,《三国演义》的叙事结构虽然宏大,但在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上,与《红楼梦》那种入木三分的描写相比,还是略有逊色。我们看到的是曹操的奸雄、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这些都是比较鲜明的标签式塑造,而《红楼梦》里,黛玉的敏感多疑、宝钗的圆融世故、湘云的豪爽率真,甚至连王熙凤泼辣狠毒背后隐藏的无奈,都显得更为立体和复杂。

还有一点,虽然《三国演义》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它的“主题”——天下大乱,英雄辈出,最后归于一统,这种“治乱循环”的历史观,在某些层面,相对《水浒传》那种对底层人民反抗命运的描写,《西游记》那种对人生修行和信念的探索,以及《红楼梦》对封建社会末世景象和人性悲剧的洞察,在“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的广度上,或许可以稍作商榷。

当然,再说一遍,这绝不是说《三国演义》不好。它依然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瑰宝。但如果非要在“四”这个数字上做文章,它可能是那个最容易被“替换”的选项。

那么,如果可以“增加”一本,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聊斋志异》。

为啥是它?让我好好解释一下:

首先,《聊斋志异》在文学体裁上,是“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继承了中国古代志怪小说的传统,但又超越了前人,以极其精练的文笔,描绘了神鬼狐妖的世界,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背后,蒲松龄借这些非人世界的形象,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官场的黑暗、人性的贪婪、科举制度的弊端,以及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其次,《聊斋志异》的人物形象,虽然多是妖怪、鬼魂、狐仙,但它们身上折射出的人情味、爱恨嗔痴,却比许多写实小说中的人物更加鲜活生动。比如,辛十四娘的善良与纠结,婴宁的纯真与怪异,甚至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爱情,都触动人心,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这些故事,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有对人性善恶、情爱真假的深刻探讨。

再者,《聊斋志异》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它构建了一个亦真亦幻、光怪陆离的世界,这种想象力对后世的文学、艺术、乃至民间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打破了现实的束缚,用浪漫的笔触,展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美好爱情、对纯洁情感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最后,从“四大名著”的整体格局来看,如果《三国演义》的“历史演义”有所代表,那么《聊斋志异》可以填补“文言短篇小说”这一重要文学体裁的空白。它与《红楼梦》的“世情小说”、 《西游记》的“神魔小说”、 《水浒传》的“英雄传奇”形成了更丰富的文学画卷。它就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为“四大名著”增添了一种独特的、亦幻亦真的光彩。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会反对,可能会觉得《聊斋》的篇幅太短,不够“史诗”感。但文学的魅力,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其内容的深刻和艺术的成就。《聊斋志异》以其短小精悍的篇幅,承载了如此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境界。

总而言之,如果真有这么一个“脑洞”,我宁愿忍痛割爱《三国演义》,然后欣喜地迎来《聊斋志异》。这样一来,我们的“四大名著”将更加多元,更加丰富,也更能代表中国文学史在不同体裁和主题上的卓越成就。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假设,这四部伟大的作品,无论如何都值得我们去热爱、去传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删掉四本,增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海上花列传》、《孽海花》、《官场现形记》。(其实所谓四大名著,根本就是个笑话。今天流传的“四大名著”最早的见于文字是那一年?)

user avatar

建议全部删掉,换成《金瓶梅》《玉蒲团》《国色天香》《玉楼春》

user avatar

删掉《水浒传》

因为这里面的所谓“豪杰”仿佛不拿老百姓当人

李逵你劫完法场就行了,想杀衙役算是安全起见,你冲进人群左劈右砍,只为满足自己的变态杀戮欲望是脑子里有什么毛病?

害,可能大家没理解我的意思

是这样的,我不喜欢《水浒》,这是我的理由,然后如果你喜欢那就喜欢,与我无瓜

就,随便瞎侃,搞得那么严肃干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个“送命题”!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太稳固了,就像山一样,动一下都觉得是对传统的挑战。不过,既然是假设,那咱们就敞开了聊聊。如果真要让我“忍痛割爱”地删除一本,这简直比在藏书阁里选一本最喜欢的书还要纠结。毕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各有千秋,每一本都代表.............
  • 回答
    把中国四大名著改编成3A级游戏,人物众多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仔细琢磨一下,这反而是这些经典故事最迷人的地方之一,也是让游戏体验更加丰富、更具深度的关键。与其把人物看作是负担,不如将其视为精心雕琢的“可玩内容”和“叙事驱动力”。首先,关于人物的处理,核心思路是“主线可控,支线丰富,关联互动”。核心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伟大的小说,无论是在思想深度、艺术成就、还是在对后世的影响力上,都堪称经典,各自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要从中剔除一本,确实是一件令人不忍的事情。但是,如果非要进行这样的选择,并且是为了让四大名著的.............
  • 回答
    这主意真有意思!给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这几部经典换个名字,就像给它们重新穿上新衣裳,得既贴合原著精髓,又叫人眼前一亮。我琢磨了好久,觉得这活儿有点像给孩子起小名,得有感情,还得有点讲究。先说《红楼梦》吧。这名字本来就够美了,但要我说,咱们可以给它更添点意境。 《红楼梦》→《大观园曲》 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四大名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极其崇高,每一部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深远的影响。要“去掉”一本,绝非易事,也难免会引起很多人的不舍和争议。如果非要从中选择一本,我个人倾向于认为最“可以”考虑去掉的是《三国演义》,但这个“可以”是带着巨大的保留和不情愿的。以下是.............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巨著的世界合而为一,那将是一幅何等波澜壮阔、光怪陆离的画卷!这可不是简单地把人物放在一起聊天,而是整个世界的底层逻辑、社会结构、甚至法则都要发生翻天覆地的融合与碰撞。我试着捋一捋,这会是个怎样的景象。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四大.............
  • 回答
    如果《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四部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典小说,在今天的时代才被创作出来,那么哪一部最有可能捧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设想。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判标准是多方面的,它不仅看重文学的艺术造诣,更看重作品的思想深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以及它在当代的生命.............
  • 回答
    在四大名著中移除一本,变成三大名著,这一选择需要从文学价值、历史地位、文化影响、艺术创新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以下是对四部作品的深度分析,以及移除哪一部最为合理的原因: 一、四大名著的文学地位与特点1. 《水浒传》 题材:英雄传奇,以“官逼民反”为主线,聚焦宋江等108位好汉的反抗与聚义。 .............
  • 回答
    嘿,哥们儿,你有没有想过,要是把咱们熟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像搭积木一样,一块块儿垒起来,会是个什么德行?别说,这画面感还挺强,而且细琢磨一下,还真有点儿意思。咱们先从《三国演义》开拔。这故事的基调嘛,就是乱世出英雄,群雄逐鹿。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那是.............
  • 回答
    好嘞,咱就来琢磨琢磨,要是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里的各位大佬凑一块儿,再给他们开个微信群,那可得炸翻天!我这脑子里,画面感已经扑面而来了!群聊名称: 就叫“诸天同好会”得了,够唬人!群成员名单: 《三国演义》代表队: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赵.............
  • 回答
    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这可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说起来就话匣子打开了。要论成品质量排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而且不同年代的审美和技术水平也不一样。不过,如果咱们抛开情怀,硬要从制作、表演、改编、影响力等等这些硬指标来掰扯掰扯,大致可以这么排:第一名:《三国演义》(1994)要说最.............
  • 回答
    鲁迅先生,这位站在时代潮头、以笔为刀的文化巨匠,若将他毕生所钟情的那份深沉的思考、犀利的洞察、磅礴的感情,凝聚成一部如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般体量的鸿篇巨制,而且是十多年的“殚思竭虑”的结果,那么,这会是一幅怎样壮阔的画卷?首先,我们得承认,鲁迅先生的创作轨迹与这四部“.............
  • 回答
    这个问题可太有意思了!如果真要从浩瀚的日本漫画海洋里捞出“四大名著”,这简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太多神作了!但既然是“选”,那咱就得下点功夫,凭着我这多年泡在漫画堆里的经验,摸着良心,选出四部我认为最能代表日本漫画的巅峰之作,它们不仅故事精彩,影响力巨大,更能触及人内心深处,引发思考。我想我可.............
  • 回答
    让大卫·贝尼奥夫和D.B.威斯这对组合来操刀四大名著的改编,这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忍不住打个寒颤,又夹杂着一丝黑色幽默的期待。毕竟,他们在《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留下的“惊喜”已经足够让无数观众心有余悸。要是真让他们来“重新解读”中国文学的瑰宝,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但又实在太有趣了,忍不住想深入扒一扒,.............
  • 回答
    关于现代四大名著评选出《废都》《白鹿原》《平凡的世界》《活着》这件事,我个人认为这是相当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的。首先得承认,这四个名字摆在一起,确实能代表一部分人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认知和期待。不过,这“现代四大名著”究竟是怎么来的?是官方的盖棺定论,还是民间的一种共识?这中间的“评选”过程本身就很.............
  • 回答
    《西游记》是否被高估了?四大名著该如何排名?关于《西游记》是否被高估,这真是一个能让无数读者从茶余饭后聊到深夜的经典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放下“名著”的光环,回归作品本身,再放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宏大版图里审视。 《西游记》:光环下的争议《西游记》的普及程度,恐怕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
  • 回答
    四大名著,那是中华文化长河中几颗璀璨的明珠,每一部都像一本厚重的史书,又似一面照进人心的镜子。《三国演义》就如同那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讲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英雄辈出,谋略交织的乱世纷争。它描绘了刘备的仁厚、曹操的奸雄、孙权的英明,还有诸葛亮神机妙算,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吕布的无双……无数鲜.............
  • 回答
    马前卒作为一位在网络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论者,他关于“网文文学价值远超四大名著”的观点,无疑触动了许多人对文学价值的认知边界。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理解其提出的背景、论据以及可能存在的争议点。一、 马前卒观点的提出背景与核心论据首先,理解马前卒为何会提出这样一个看似“惊世骇.............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1998年版)在四大名著电视剧中评价相对较低的现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观众的期待、原著的解读、改编的尺度、演员的表现以及时代背景等多个层面。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其中原因:一、 观众期待与原著的固有魅力: 《水浒传》的特殊性: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中最为“江湖”.............
  • 回答
    如何看待《红楼梦》排在「死活读不下」榜单四大名著中的第一位?将《红楼梦》列在“死活读不下”榜单的首位,这并非偶然,而是反映了这部伟大作品在不同读者群体中产生的复杂而普遍的体验。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红楼梦》的特质,以及它与读者之间可能存在的“阅读壁垒”。一、《红楼梦》的特质:一幅宏大而细致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