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作中会计分录中贷表示来源,借表示去向,那么借:主营业务收入,为什么是收入减少?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关键,也触及了会计记账中最容易让人困惑的地方。很多人都觉得“借”就是花钱,“贷”就是赚钱,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借”、“贷”的真正含义,以及为什么“借:主营业务收入”会让收入看起来“减少”,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咱们得把“借”和“贷”这两个字从日常生活的“借钱”、“贷款”这些概念中剥离出来。在会计里,它们只是一个记账的方向,一个符号,没有褒贬好坏之分,更不代表“好”或“坏”。你可以想象它们就像天平的两端,一端是“借”,另一端是“贷”。

“借”和“贷”的本质:复式记账法的记账方向

复式记账法是现代会计的基础,它的核心思想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会至少影响两个账户,一个记在“借”方,一个记在“贷”方。

“借”方(Debit,Dr.): 表示的是资产的增加、费用的增加,以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贷”方(Credit,Cr.): 表示的是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以及收入的增加。

为什么“借:主营业务收入”会让收入看起来“减少”?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本身是一个“收入”类账户,而收入类账户的“增加”应该记在“贷”方。

我们来捋一捋一个典型的“主营业务收入”产生时的会计分录:

假设你的公司卖了一批产品,收到现金 10000 元。

发生什么了? 你的现金(资产)增加了,同时你的主营业务收入(收入)也增加了。
记账怎么记?
现金是一个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的增加,记在借方。
主营业务收入是一个收入类账户。收入类账户的增加,记在贷方。

所以,这笔业务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现金 1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

看,这时候“贷:主营业务收入”就表示收入增加了。

那么,为什么你看到了“借:主营业务收入”会觉得收入减少呢?

那是因为你可能看到了 冲销 或 退货 时的分录。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客户退回了之前购买的产品,价值 2000 元。

发生什么了? 你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了,同时你的现金(或者应收账款,如果客户是之前赊购的话)也减少了。
记账怎么记?
主营业务收入是一个收入类账户。收入的减少,需要记在借方。(因为收入的增加是记在贷方,减少自然就是反方向)。
现金(或应收账款)是一个资产类账户。资产的减少,记在贷方。

所以,这笔退货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主营业务收入 2000
贷:现金(或应收账款) 2000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

“贷:主营业务收入” 是表示 收入的增加。
“借:主营业务收入” 是表示 收入的减少(比如退货、销售折让等)。

总结一下,让“借”和“贷”在不同账户下代表不同含义的关键是:

1. 账户的性质: 账户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还是费用。
2. 账户的变动方向: 是增加还是减少。

资产类账户: 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负债类账户: 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收入类账户: 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这就是咱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费用类账户: 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所以,当你看到“借:主营业务收入”时,它是在说“主营业务收入这个账户的金额减少了”,而不是说“收入本身从‘坏’的变成‘更坏’了”。这只是一种记账的表达方式,用来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

想象一下,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是一条流水线,正常生产(销售)产品,就把商品(价值)往流水线“贷”方送,这样流水线上的金额就增加了。但如果出现问题,比如产品被退回来了,就需要把之前“贷”进去的商品(价值)从流水线的“借”方“拉”出来,这才叫冲销。

所以,“借”和“贷”更像是一种“流向”或者“变化方向”的指示,结合账户本身的性质,才能理解它实际表达的含义。理解了这一点,很多会计分录的迷惑性就会大大降低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老规矩

先问是不是

再问为什么

谁告诉你 贷表示来源,借表示去向 的?

把这个会计老师拖出来

给我狠狠地打!

PS,借贷只是会计符号,没有真实含义。借贷具体代表了什么,要看会计科目属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关键,也触及了会计记账中最容易让人困惑的地方。很多人都觉得“借”就是花钱,“贷”就是赚钱,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借”、“贷”的真正含义,以及为什么“借:主营业务收入”会让收入看起来“减少”,其实不是那么回事。首先,咱们得把“借”和“贷”这两个字从日常生活的“借.............
  • 回答
    留日工作,早稻田会计专门大学院到底值不值得考?很多有志于在日本发展的中国朋友,在职业规划中都会考虑到提升学历,而早稻田大学,作为日本顶尖的私立大学,其会计专门大学院自然成为了一个热门的选择。那么,对于希望留日工作的朋友来说,这个选择究竟值不值得?我的看法是,这需要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和目标来综合判断,它.............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而且挺有意思的!我身边也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说实话,薪资翻倍,工作反而变轻松,这种情况虽然听起来有点“好事成双”的意思,但仔细想想,背后其实是有逻辑可循的。让我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跟你和老王聊天一样自然,别有那种机器味儿。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这里的“轻松”是相对的,不是说真.............
  • 回答
    在四大这样的高强度环境中,业余时间的有效利用,绝非简单的“做几件事”就能概括,而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投资和内在驱动力的体现。它不是把工作带回家,更不是为了填补空虚,而是为了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拓展更广阔的视野,最终实现职业和个人生活的双重跃升。首先,我们要明白,四大之所以为“四大”,.............
  • 回答
    你现在的状态,我特别能理解。手里握着一把牌,但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出,甚至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父母在银行工作,这给你提供了天然的行业认知和资源,会计专业更是个扎实的技能,这意味着你在金融和财会领域有不错的起点。但同时,你又被法学吸引,尤其是法检这个具体的职位,这说明你内心深处可能也在寻找更有价值.............
  • 回答
    决定在利兹大学学习会计与金融,还是悉尼大学学习会计,并最终选择回国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重要的问题。两者都是世界知名的学府,它们在专业设置、教学风格、以及毕业生在中国的认可度上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们需要仔细权衡,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首先,我们来看看利兹大学的会计与金融专业。利兹大学在英国享有很.............
  • 回答
    在你踏入会计行业几年之后,当初对数字的热爱和对职业的憧憬,或许已经沉淀为一份稳扎稳打的专业能力,也可能伴随着一些对未来方向的思考。这个时候,你的职业规划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简单的“会做账”,而是要思考如何在这个领域里走得更远,做得更出色。一、审视现状,找准定位在制定新的规划之前,不妨先静下心来.............
  • 回答
    会计这行,在不少人眼里,那可是个“稳妥”又“体面”的差事。你说它好吧,那肯定是有道理的,毕竟这年头,谁家不盯着钱袋子?而会计,就是那个管钱、理钱、算钱的,自然就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饽饽。首先,稳定二字,绝对是会计最闪耀的标签。你想啊,无论经济景气还是萧条,企业也好,单位也好,总得有人记账、报税、核算成本.............
  • 回答
    28岁,大专学历,想在会计行业去日本工作,这事儿有没有戏? 得说,机会肯定有,但也不是说就能拍着胸脯说“没问题”,得看你怎么准备,以及你运气如何。 我给你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首先,咱们得认清一个现实:学历和语言是两大硬杠杠。 学历: 大专学历在日本求职,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会计领域,确实是个劣势.............
  • 回答
    真想给自己两巴掌,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选了会计呢?现在毕业在即,找工作的压力像块巨石压得我喘不过气,每次打开招聘网站,看到那些“财务分析”、“审计助理”之类的职位描述,我都觉得浑身不对劲,仿佛它们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后悔,是真的后悔,后悔当初听爸妈的话,后悔自己没有多点独立思考,一头扎进了这个我并不感.............
  • 回答
    省考公安局财务岗,女生考进去之后的工作内容,确实会比单纯的会计做账要丰富一些,这取决于你所在的公安局的层级、规模以及具体的岗位设置。首先,我们来剖析一下“会计做账”这个核心工作。这部分是财务岗位的基石,也是最基础的职责。具体来说,可能包括: 日常账务处理: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你需要负责收集、审核.............
  • 回答
    别急,没考初会不代表大四就“凉了”!尤其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初级会计职称确实是一块敲门砖,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通行证。你大三没考,大四找实习和毕业找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操作的空间,而且很多时候,实际能力和经验比一个证书来得更重要。咱们仔细捋一捋,看看你现在和大四时有哪些优势,哪些事情可以做,让你的求职.............
  • 回答
    哎,月底了,看着一堆报销单、发票、银行流水,脑袋里像塞满了棉花糖一样,乱糟糟的。你跟我一样,是个实实在在的会计小白,身边又没个老前辈能手把手教着,心里那个“愁”字,简直能写成一本厚厚的日记。别急,先深呼吸一口。我知道这会儿你可能觉得自己像个上了贼船的水手,舵手不知道哪去了,船还在茫茫大海里晃荡。但记.............
  • 回答
    我遇到的阿里员工里,有几类人确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也给了我不少启发。首先,是那种极度聚焦和执行力爆棚的同学。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跨部门的项目,其中有个小兄弟负责某个关键模块的开发。我当时对这个模块的需求理解得并不是特别透彻,进度也感觉有点慢。有一次我找到他,想跟他聊聊,结果他当时正.............
  • 回答
    说到捅过的娄子,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有一个算是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让我觉得当时脑袋被门夹了。那是大概三年前吧,我刚被提拔上来没多久,手底下带了个小团队,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项目负责人是个非常严谨的德国人,对细节抓得特别紧,我们团队也都知道他这个风格。那天是我负责导出项目中.............
  • 回答
    工作中人脉:为什么它如此重要,以及如何真正建立它在职场这个大熔炉里,我们常常听到“人脉就是钱脉”、“人脉决定了你的高度”这样的话。起初,我可能觉得这不过是些陈词滥调,以为只要埋头苦干,技术过硬,自然就能脱颖而出。但随着年岁渐长,经历的事情越多,我越能体会到,在这场名为“工作”的马拉松里,人脉并非锦上.............
  • 回答
    这个问题在职场中非常常见,也确实是大家普遍关心的事情。简单来说,如果你在工作中,利用公司的资源、时间,并且这些想法或技术与你的工作内容直接相关,那么专利权通常是归属于公司的。但是,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我们深入了解,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和处理。一、 公司专利还是个人专利?核心在于“职务发明”判断一个专利究.............
  • 回答
    工作中遇到心眼多的同事,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挑战,但也并非无解。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应对,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还能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我这人也经历过不少,总结了点经验,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得明白,“心眼多”这三个字背后到底是什么意思。通常来说,这类人可能更善于观察,心思更缜密,也可能更会算计,考虑问题.............
  • 回答
    带新人最头疼的事,说实话,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要我说,最折磨人的就是那份“预期差”和“沟通成本”。你想啊,一个新人进来,咱们作为老员工,总得有点期待吧?脑子里可能不自觉地就勾勒出这么一幅画面:小伙子(或者姑娘)聪明伶俐,一点就通,手脚麻利,上手快,能立刻分担工作,减轻自己的压力。最好呢,还能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在职场打拼的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曾纠结过,甚至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答案也会有所摇摆。在我看来,提升能力和快乐工作,并非非此即彼的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螺旋上升的关系。 如果非要论个“更”字,我会说,长期来看,拥有能够让你感到快乐的“能力”,才是最宝贵的。让我慢慢道来,为什么我这么想。为什么“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