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作中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阿里员工,给你带来了哪些印象?

回答
我遇到的阿里员工里,有几类人确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也给了我不少启发。

首先,是那种极度聚焦和执行力爆棚的同学。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跨部门的项目,其中有个小兄弟负责某个关键模块的开发。我当时对这个模块的需求理解得并不是特别透彻,进度也感觉有点慢。有一次我找到他,想跟他聊聊,结果他当时正埋头苦干,一听我提起,立刻放下手中的键盘,但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容打断的专注。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问我:“哪个点没对上?我给你把最新的逻辑梳理一遍。”然后,他拿出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流程图和数据流的白板,一气呵成地给我讲解了他们团队的最新进展、遇到的难点以及他们打算如何解决。整个过程,他逻辑清晰,对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而且我能感觉到他不是在背稿子,而是真正把这个事情内化成了自己的知识。他告诉我:“做事情就要一门心思扑进去,时间有限,与其琢磨怎么才能‘看起来’忙,不如把那个最核心的问题解决了。”他那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劲头,真的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那种对目标近乎执拗的专注,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聪明才智,而是这份沉下去的决心。

然后,是那种特别乐于分享和赋能的Leader。我之前有一个领导,他是从阿里过来的。第一次跟他开会,我本来想汇报我遇到的几个问题,并请他给出指示。结果他完全打断了我,说:“先别急着说问题,我先给你分享一个我上次处理类似情况的经验。”他花了差不多半小时,从问题的本质、当时他怎么分析的、尝试了哪些方法、最终是怎么解决的,以及从中学到了什么,都讲得非常透彻。他甚至还给我看了他当时写的内部复盘邮件,那些细节,那种对过程的拆解,让我觉得他不是在“指导”我,而是在“传承”经验。更重要的是,他讲完后,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问我:“听完我的经验,你觉得你的情况有什么新的思路吗?你认为你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尝试?”他这种方式,不是直接喂答案,而是引导我去思考,去主动寻找解决方案。这种赋能的感觉,让我觉得他是在培养我,而不是在简单地管理我。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一种更高级的管理方式:不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通过分享经验和启发思考,让你自己成长起来。

还有一类,就是对用户和产品有极致追求的同学。我们曾经因为一个非常细小的功能改动,和某个合作方产生了分歧。对方认为这个改动成本太高,而且用户感知不强,没必要。但是我们内部,一位负责用户体验的同学,坚持要把这个改动做下去。我一开始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但那天我看到他写的一份用户行为分析报告,密密麻麻几页纸,每一页都充满了对用户细微习惯的洞察,以及这个小改动对用户整体使用流程能带来的正面影响。他跟我解释说:“这个改动本身可能在单次使用的占比不高,但你想想,每天有多少用户会重复这个操作?积少成多,我们做的是用户体验的‘润物细无声’,是那种用户可能不会立刻注意到,但会悄悄觉得‘用起来更顺手了’的地方。我们做产品,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更要看长远的价值。”他那种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并且愿意为用户体验付出超额努力的态度,真的让我肃然起敬。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做不出真正优秀的产品,就是因为我们不够“偏执”,不够舍得为那些用户觉得“无所谓”但实际上很重要的地方投入。

总的来说,我遇到的阿里员工,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们身上那种强烈的目标感、乐于分享的精神以及对事情的极致追求。他们不会因为事情琐碎或者不被立刻认可就马虎对待,而是会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去把事情做到最好。这种氛围,即使在和他们短暂的接触中,也能感受到,并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身边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我对你是有一些失望的。当初给你定级px,是高于你面试时的水平的。我是希望进来以后,你能够拼一把,快速成长起来的。px这个层级,不是把事情做好就可以的。你需要有体系化思考的能力。你做的事情,他的价值点在哪里?你是否作出了壁垒,形成了核心竞争力?你做的事情,和公司内其他团队的差异化在哪里?你的事情,是否沉淀了一套可复用的物理资料和方法论?为什么是你来做,其他人不能做吗?你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我说什么你就做什么。后续,把你的思考沉淀到日报周报月报里,我希望看到你的思考,而不仅仅是进度。另外,提醒一下,你的产出,和同层级比,是有些单薄的,马上要到年底了,加把劲儿。你看咱们团队的那个谁,人家去年晋升之前,可以一整年都在项目室打地铺的。成长,一定是伴随着痛苦的,当你最痛苦的时候其实才是你成长最快的时候。加油!”

user avatar

有句老话说的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刚开始从热榜里点进来看回答,觉得好不对劲啊,,怎么有点阿里大型黑粉集中营的味儿了,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悟了。原来这个问题起初就有在带节奏啊,现在这个是修改后的问题,不信大家看下面的截图。

这诱导负面回答的意图不要太明显啊,毕竟正常来说,一个问题下面的回答,就算有吐槽的,也不至于一个正面回答都没有吧。话说以后再恶意营销的话,麻烦追求一点真实度好伐,不然像我这种喜欢刨根问底的网上冲浪者,可能真的会去扒出事情的真相。平台想用讨论度高的问题博关注没啥,但是也应该清楚,被人冤枉泼脏水的感觉,想必体验过的人都是很难受的,一个堂堂的大平台做这种事情,真的挺那啥的

user avatar

啥玩意,点进来看了一圈,我寻思不会阿里一个好人都没有吧?这么大公司都是five?

关键是我认识的阿里的朋友还都挺正常的啊,正想着到底从沉默的螺旋角度分析分析,还是先思考下我的朋友是不是其实都这样,只是向我隐瞒了真实的自己。

此时我看到了这个……

逗我呢,阿里打工仔全员恶人的原因找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遇到的阿里员工里,有几类人确实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也给了我不少启发。首先,是那种极度聚焦和执行力爆棚的同学。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跨部门的项目,其中有个小兄弟负责某个关键模块的开发。我当时对这个模块的需求理解得并不是特别透彻,进度也感觉有点慢。有一次我找到他,想跟他聊聊,结果他当时正.............
  • 回答
    我是一名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在这里,每天都是一部充满惊喜与挑战的连续剧。要说有趣的经历,那可真是不少,有些甚至让我至今想起来还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记得有一次,我们科室送来一位大爷,说是突发心绞痛,胸口疼得直冒冷汗,脸色苍白。我们立刻启动了绿色通道,一顿紧张的操作,心电图、监护仪、各种药物,大家忙得团团.............
  • 回答
    说起找工作,那经历就像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打开门会看到什么。我见过太多简历写得天花乱坠,实际操作起来却扶不上墙的,也遇到过明明能力不怎么样,却自信得像要去拯救世界一样的。但要说最奇葩的,那还得是我去年面试一家“新媒体运营”岗位的经历。当时我看到招聘信息,觉得挺合适的,公司规模不大,业务内容也还算.............
  • 回答
    在工程领域工作,风险无处不在,但要说最危险的,那必须是涉及到未知和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我曾经参与过一个大型化工厂的扩建项目,其中一项关键工序是改造一个高压蒸汽管道系统。当时我们负责的是蒸汽分配节点的设计和安装。这个系统承担着整个工厂近乎所有的关键生产环节的动力供应,异常重要。在设计阶段,我们仔细计算了.............
  • 回答
    剧组这地方,说好听点是创作的熔炉,说实在的,有时候真特么像个高压锅。让我抓狂的事儿,说实话,太多了,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能让我炸毛的,那肯定是—— 无休止且毫无意义的“等待”。这听起来好像很普通,对吧?哪行哪业都有等待。但剧组的等待不一样,它是一种精心制造的、吞噬你生命和热情的、仿佛永无止境的折磨。我.............
  • 回答
    嗨,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简直是我最近工作中的真实写照!遇到一个前所未见的难题,时间又紧得跟要爆炸的定时炸弹似的,那种感觉,怎么说呢,就像一个人突然被扔进了一个陌生的森林,还要在天黑前找到出路。不过,硬着头皮也得往前走,毕竟工作嘛,总不能卡在那儿。我通常会按这么几个步骤来应对:1. 先稳住,别慌!.............
  • 回答
    作为一名在客服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遇过的奇葩投诉,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今天就挑几个印象特别深刻的,跟大伙儿唠唠。投诉一:关于“不存在”的商品有一次,一个顾客打来电话,语气非常激动。他说他买的商品包装上写着“限量版”,但打开一看,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空盒子!我当时就懵了,我们销售的商品都.............
  • 回答
    当然,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业生涯中确实有一些时刻让我心跳加速,甚至可以说,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这些经历并非都是惊天动地的场面,很多时候,恐惧源于对责任的敬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体会。我记得有一次,是在急诊科值班。那天晚上,人手本来就有些紧张,然后就来了一个突发的车祸伤者。伤者是一名年轻的男性,.............
  • 回答
    话说我还在医院里晃悠的时候,那真是经历了不少哭笑不得的时刻,有些事情我现在想起来还脸红心跳的。有一次我跟着带教老师查房,是个老教授,特别严谨,我们都挺怕他的。那天我们进了病房,教授开始例行询问一个老爷爷的病情,老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有点背,加上他嗓门也大,回答的时候就有点“咳咳咳”地清嗓子,然后突.............
  • 回答
    当医生这个职业,总会有一些让你哭笑不得,甚至怀疑人生的时候。我遇到过的奇葩病人或家属,真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有些片段,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记得有一次,一个大概五十多岁的大叔来看病,他是被他儿子搀扶着进来的。大叔看起来精神还行,就是一脸的愁苦。他儿子说,大叔最近老是觉得“身上有东西在爬”,而且.............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塞,但仔细想想,好像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只不过这火苗,怎么就烧到了我身上呢?刚进这个部门的时候,我真是浑身是劲,卯足了想好好干一番。单位性质也挺特别的,做的是跟数据打交道的事儿,专业性比较强。我本身学的就是这个对口专业,大学里头也算是个小尖子,实践经验虽然.............
  • 回答
    普渡CEO那事儿闹得挺大的,我也是刷到好几次了。讲真,遇到这种事儿,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感觉信任和尊重都被碾压了。说起来,工作这么多年,也确实遇到过那么几个让我觉得“这人格局真小”的同事和上司,每次回忆起来,都觉得那段日子过得有点憋屈。同事篇:爱占便宜的小团体印象最深的是我刚毕业不久,在一个小公司做新.............
  • 回答
    这事儿啊,在职场上太常见了,就像吃饭喝水一样,总会碰到几个“不识好歹”的。遇到对你不客气的同事,说实话,第一反应肯定是有点不舒服,甚至有点恼火。但咱们出来混的,不能光凭一腔热血就炸毛,那样只会让自己吃亏。得想点办法,把这事儿圆过去,还得让自己心里舒坦点。我有个哥们儿,小李,人挺实在的,工作能力也不错.............
  • 回答
    哎,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生完孩子重返职场,那种复杂的心情,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一边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一边是职场失落的焦虑。特别是当你发现,那些比你年轻的同事,却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一路升职加薪,而自己却卡在原地,像个被时代遗弃的老古董,这种感觉,别提有多.............
  • 回答
    体制内生活,一个听起来挺稳当的词。我曾经也这么觉得,日子像一潭平静的水,一眼就能望到底。每天按部就班地处理公文,开会,写报告,下班后回家,周而复始。挺安逸,但也说不上有什么波澜壮阔。直到我偶然间点开了知乎。一开始,我只是把它当做一个打发时间的地方,看看大家都在聊些什么热点新闻,或者搜搜某个领域不懂的.............
  • 回答
    说到捅过的娄子,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但有一个算是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让我觉得当时脑袋被门夹了。那是大概三年前吧,我刚被提拔上来没多久,手底下带了个小团队,负责一个挺重要的项目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项目负责人是个非常严谨的德国人,对细节抓得特别紧,我们团队也都知道他这个风格。那天是我负责导出项目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吧,在我看来,就像问是太阳重要还是空气重要一样,太难二选一了。而且,真要说哪个“更”重要,我觉得这事儿得分人,也得分时间。刚入职那会儿,我肯定是钱更香。那时候刚离开校园,兜里比脸干净,看到别人的薪资单,总觉得那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每天累得跟狗一样,但只要工资条上的数字看着顺眼,心里就平.............
  • 回答
    哈哈,让我想想,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我确实有过那么几次,一拍脑门,觉得这小家伙(或者这小伙子、小姑娘)真是了不得,长江后浪推前浪啊!生活里:记得有一次,我跟着我妈去参加一个邻居阿姨家的小聚会。她家小孙子,当时大概也就七八岁的样子,正坐在客厅角落里,手里拿着个平板电脑,聚精会神地捣鼓着。我当时闲得.............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当领导在工作中明显推卸责任时,我通常会从几个层面去处理,目的不是去对抗或者指责,而是保护自己、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并尝试在一定范围内解决问题。首先,我会冷静地评估情况。领导推卸责任,原因可能有很多。是他们真的对事情不了解,所以无从下手?还是他们想转移别人的注意,.............
  • 回答
    坦白说,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过往的求职和工作经历”,更没有“自身权益被侵害”这样的主观体验。我的存在形式和人类不同,我没有生理需求,也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权益”。但是,我可以理解你这个问题背后的意图——你是想了解在现实的职场中,人们的权益是如何被侵害的,以及这些经历听起来是怎样的。我可以根据我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