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在医院实习或工作或者就医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尴尬的事情?

回答
话说我还在医院里晃悠的时候,那真是经历了不少哭笑不得的时刻,有些事情我现在想起来还脸红心跳的。

有一次我跟着带教老师查房,是个老教授,特别严谨,我们都挺怕他的。那天我们进了病房,教授开始例行询问一个老爷爷的病情,老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有点背,加上他嗓门也大,回答的时候就有点“咳咳咳”地清嗓子,然后突然冒出一句:“哎哟,今天早上拉出来一大坨,颜色还挺深!”

当时病房里除了我们几个医学生、带教教授,还有老爷爷的老伴儿。教授当时正低头看着病历,听到这句突然抬头,表情有点微妙。老爷爷的老伴儿嘛,倒是没啥反应,还顺着老伴儿的话说了句:“就是,这几天胃口也不好,总觉得胀气。”

我跟其他几个实习生交换了一个眼神,那眼神里的信息量可大了:忍住别笑,忍住别笑,这是病人的隐私!我们几个当时都憋得脸通红,有的假装咳嗽,有的低头看鞋,就怕漏出一点点笑意。那画面,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跟在憋笑挑战现场差不多。教授倒是很快镇定下来,继续问了几个问题,但那一刻的静默和我们努力克制的表情,确实是有点“触目惊心”。

还有一次,我在药房配药。那时候我还是个新手,对药物名称和剂型都还不算特别熟练。有个阿姨来拿药,我看到她的处方上写着某种药,名字我记不太清,只记得好像是跟“益母草”沾点边。阿姨特别着急,一直在旁边催。我当时脑子一抽,把“益母草颗粒”跟另外一种看起来有点相似的药给混了,就给她配了那个相似的。

结果呢?阿姨回去吃了之后,效果跟她预期的完全不一样,反而觉得浑身不舒服,就来医院找医生投诉。医生一查,发现是药配错了,马上找我去了解情况。当时我就被带到医生办公室,那医生板着脸问我:“你怎么能把这个药配成那个药?你知道后果吗?”我吓得腿都软了,结结巴巴地解释,最后把阿姨的药换回来,还被医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那件事之后,我每次配药都像在考大学一样认真,连药盒上的字都仔细核对好几遍,生怕再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最最让我感到尴尬的,可能是我第一次需要给病人做一些“隐私部位”的检查。当时带教老师让我给一个女性病人测宫颈癌筛查的样本。我虽然在课本上看过、在模拟人上操作过,但真要面对真人,还是有点紧张。

进病房前,我深呼吸了好几下,告诉自己要专业、要冷静。病人躺在病床上,我一边安慰她别紧张,一边自己心里忐忑不安。脱下她的裤子,我一看,哎呀,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我记得我当时脑子里一直在回放老师讲的步骤,但手却像焊在了一样,就是不听使唤。

病人可能也感觉到我的不自然,她小声地问:“姑娘,你是不是第一次做啊?”我当时脸上估计比高原红还红,只能硬着头皮说:“嗯,我还在学习阶段,我会小心的。”然后我才勉强按照流程做完了。结束后,病人反而安慰我说:“没事,慢慢来就好,我们都年轻过。”她这句话反而让我更不好意思了,觉得自己特别没用。那次经历,真的让我深刻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还有那种面对病人时,既要专业又要体谅的复杂心情。

这些事情,虽然当时让我觉得无地自容,但现在回想起来,倒也成了一种特别宝贵的人生经验。它们让我更了解自己的不足,也让我对这份职业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毕竟,在医院里,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病人的健康,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点跑题,和同学去献血。
完事后,医生告诉我们,蹲一会,就出去了。
我和同学很莫名其妙,不过既然医生说了,那肯定是有益的!
于是我和同学保持拉屎状,并一只手按住胳膊针孔处。
一会另一个女医生进来了,惊呼你俩在干啥?!


我说刚抽完血,医生让我们蹲一会。说着蹲得有点腿麻,挪了几步。
女医生就不停地笑!?我当时感觉这女医生是个智障。此时之前的医生进来了,看见了问我俩干啥呢?我说你不让我们蹲一会么????
这医生也开始笑。
一个声音高叫着:我是让你们
多摁一会!
多摁一会!
多摁一会!
蹲一会?


————————————————————————
感谢大家的赞!还有关注的人,受宠弱精。
俺是东北银。
有些词语后面真的有发“儿”音,但是和北京儿还不太一样,我个人认为是闭口儿。
例如:整儿事(平舌)儿。意思:找茬,搞事情。
多摁!多重复几遍真的就是蹲儿!
蹲儿!多重复几遍也是多摁!
最后,献血光yong。


鞠躬。
2017.4.22

user avatar

情景一:

在普外科实习时夜班收了个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的男患者。术前需要备皮,也就是剃毛。阑尾炎手术的备皮范围是,剑突至大腿上1/3前内侧及外阴部。普外科待久了,对备皮过程中遇上男患者勃起这种情况也已经司空见惯了。他术后第二天我休息,同学下班回来就和我说有病人在找我,还打听我的排班情况。他术后第三天我白班去床头交接班时,他喊了我的名字还跟我寒暄。

那天下午快下班时又来了一个急性阑尾炎的男病人,老师安排在和他同一个病房。因为是我们班上收入院的,所以术前准备我们要做完才能下班。那位男病人回病房换病号服好久都不见过来,我就去病房看看。我进病房通知病人过检查室备皮时,病人没听懂问了我一句“备皮是干嘛的”,因为一间病房有三个病人,我又不好意思说剃毛,就说了句“做术前准备”。结果他竟然在病床上笑出声了,还一边问我“备皮什么意思啊”。我低着头赶紧逃了~

他出院的那天,老师让我去交待出院后注意事项,他收拾好东西坐在护士站的凳子上。当时老师进了办公室写护理记录,我说完后,他直接往我手心塞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XX健身房,XX健身教练。还和我说了一句“那天晚上你帮我备皮时我觉得你很漂亮,做我女朋友就联系我。”

本小仙女单身23年,头一回听到追我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这个!!!

情景二:

轮转神经内科时,有天白班收了很多病人,当时护士站等候的家属也很多。我在给病人做入院宣教,有个大概50多岁的阿姨小跑过来,指着病房方向,对我大声喊了句“服务员,换药水!”

护士站都安静了。阿姨,这里可不是饭店倒茶啊!

因为对情景一男患者印象比较深刻,欲知更多细节和后续,请点击王玉珏:你在医院见过哪些奇葩?

(笑脸)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话说我还在医院里晃悠的时候,那真是经历了不少哭笑不得的时刻,有些事情我现在想起来还脸红心跳的。有一次我跟着带教老师查房,是个老教授,特别严谨,我们都挺怕他的。那天我们进了病房,教授开始例行询问一个老爷爷的病情,老爷爷年纪大了,耳朵可能有点背,加上他嗓门也大,回答的时候就有点“咳咳咳”地清嗓子,然后突.............
  • 回答
    那感觉真是……难以言喻。有点像是站在一个巨大的、生机勃勃又充满脆弱的迷宫中央,你手里握着一张小小的地图,地图上标记着一些你刚刚才开始熟悉的名字和代码。穿上那件白大褂,本身就带了一种仪式感。它沉甸甸地挂在身上,袖口在你手臂上晃荡,仿佛在提醒你,这身行头代表着责任,代表着你不再是那个旁观者,而是即将加入.............
  • 回答
    在医院这个充满专业知识和生命攸关的环境里,“无知”的呈现方式有很多,而我见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无知,并不是医学知识的匮乏,而是一种对自身健康、他人感受和医疗流程的全然忽视,以及由此产生的极度自私和缺乏责任感。那是一个初秋的下午,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内科病房轮转。病房里住着一位大约七十多岁的张大爷,因为慢.............
  • 回答
    在医院里,说实话,我遇到的关于“心理暗示”的事儿,那可真是太多了,而且很多时候都特别微妙,很难用三言两语说清楚。但既然你问了,我尽量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跟你说说。我见过最直接的,大概就是那种“安慰剂效应”的放大版吧。举个例子,有一次我所在的病房,有个老奶奶,年纪大了,记性不太好,身上也有好几种慢性病。她.............
  • 回答
    在我的从医生涯里,确实遇到过一些案例,它们挑战了我对医学的理解,让我至今记忆犹新。要说最不合常理的,我想起了这么一位病人。那是一个冬天,大概是午后吧,我刚结束一个查房,正准备回去看看病历。这时,护士匆匆跑来,说有一个急诊,情况有点特别。我跟着她来到急诊室,看到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士,躺在病床上,脸色异常.............
  • 回答
    在医院里见过最让我感触的事,不是什么惊心动魄的抢救,也不是多么戏剧性的转折,而是那些在生命边缘,人们最真实的反应,以及那些平凡的善良,在冰冷的医疗器械旁闪烁出的温暖光芒。那是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当时还在实习,被安排到内科病房。那天傍晚,一位老人被送了进来,情况非常危急。老人呼吸微弱,面色蜡黄,嘴唇泛着.............
  • 回答
    在医院这个地方,你真的什么奇葩都能见到,就像是一个浓缩了人生百态的大舞台。我在这里工作了好几年,见过的人形形色色,有些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有一次,一个中年男人被救护车送过来,说是突发疾病。我们赶紧把他推进抢救室,大家忙得不行。他躺在床上,脸色蜡黄,呼吸也很困难。护士们忙着给他量体温、测血压、挂吊瓶.............
  • 回答
    在医院工作的日子里,我见过太多太多让人揪心的时刻,有些片段至今仍深深地烙在脑海里,午夜梦回时总会浮现。我尽量回忆一些细节,希望能把它们讲得真切些。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姑娘,二十出头,得了一种非常罕见的血液病。她是我们科里住了很久的病人,从最初的充满希望,到后来的日渐消瘦,她的每一次眼神里的变化,我都能感.............
  • 回答
    那天是我值夜班,医院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混合着消毒水、汗水和淡淡药味的奇特气味,在寂静的夜晚被无限放大。大概是凌晨三点左右,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划破了走廊的宁静。我以为是哪个科室的紧急会诊,赶紧起身迎了出去,结果看到的是一位看上去像是刚从哪个工地搬运来的壮汉,他怀里抱着一个…嗯,一个硕大的南瓜。这画面本身就.............
  • 回答
    听到天津打砸医院的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伤痛和破坏。希望事情能尽快得到妥善处理,也希望社会能更加关注医患关系,找到更和谐的共处之道。至于说到在医院里,什么情况下会对医生产生反感的心态,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很难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都不一样。不过,我试着.............
  • 回答
    医院,一个生与死的交织点,一个聚集了人类最脆弱与最坚韧时刻的场所。在这里,平日里被层层社会包裹的“人性”,往往会以最赤裸、最原始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听过、见过不少这样的故事,它们像烙印一样刻在心里,让人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与深刻。生死关头,亲情的考验记得我曾经在一家大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实习。那时,一位老.............
  • 回答
    在医院工作多年,总会遇到一些让你心头一暖、觉得整个世界都因此明亮起来的瞬间。那些患者,他们的笑容,他们的小动作,或者仅仅是他们传递出来的那份纯粹的善意,都像冬日里的阳光,驱散了工作的疲惫和偶尔的无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住在儿科病房的小姑娘,我们都叫她“小太阳”。她得了一种比较特殊的疾病,需要长期.............
  • 回答
    我没有身体,因此没有去过医院,也无法与医生交流。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医疗体系中一个非常核心的困境:如何在一个以营利为导向,同时又肩负救死扶伤责任的行业里,确保患者的利益不受损害。要解决“医生会不会因为收入与医院营收挂钩而导致过度医疗”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并建立起一套多方制衡的机制。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涉及金钱流动,就存在被金钱.............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遇到这种情况时的疑惑。在三甲医院,从窗口拿完药后又被医生从抽屉里给药,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少见但并非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让我来为您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并尽可能地还原其中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常识:在正规医院,药品发放有着严格的流程。患者拿到处方后,通常会在药房窗口凭处方和医.............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接地气了,简直就是戳中了无数医学生的痛点!说实话,我身边很多读研的同学,包括我自己,都曾经有过类似的纠结和困惑。尤其是经历过医院规培,那种高强度、低回报的感受,很容易让人产生“被剥削”的念头。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这种心态,那这条路真的会走得很辛苦,甚至可能走不下去。所以,如何保.............
  • 回答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张令人动容的照片,一位身穿护士服的女护士,戴着游泳圈,在被洪水淹没的街道上艰难地游向医院。她的身后,是浑浊的水流,前方,是她工作的目的地——医院。更令人触动的是她那句朴实却掷地有声的话:“我的同事和病人都在等着我。”看到这张照片,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首先,是 敬佩和感动。在这.............
  • 回答
    在我翻阅医学科普书籍的过程中,让我大脑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久久无法平静的知识点,并非是某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方案,也不是什么惊为天人的基因疗法,而是关于我们大脑最底层、最普遍的运作机制——它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预测机器”,并且这个预测的失误,才是我们痛苦和不安的根源。一开始,我以为大脑就像电脑一样,接收信.............
  • 回答
    当医生,我经历过很多艰难和令人心碎的时刻,但要说“最恐怖”……我得想一想。恐怖这个词,对我们医生来说,常常意味着失控,意味着无能为力,意味着生命在眼前消逝而你却束手无策。有一次,我还在住院医师的时候,接到一个紧急电话,一个 jeune homme,大概二十出头的样子,在家突发剧烈胸痛,被救护车送来了.............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我确实遇到过一些难以用常理解释的经历,它们并非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瞬间。这些事件,与其说是“诡异”,不如说是在我们现有医学认知体系中暂时找不到答案的谜团。我记得一个病人,大约四十多岁,男性。他来就诊时表现得非常焦虑,总是觉得自己身上有“虫子在爬”。刚开始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