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春秋左传》的次数算是比较多了,起码五六遍了。古人口中的大义,在其生活的时代确实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放到今天我只能说“呵呵”。
其一、为尊者讳。在等级森严的时代里,为了维持社会秩序,这一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放在今天,我只想说“呵呵”。
其二、对“周礼”的极端维护。其实在春秋那个时期,已经是礼乐崩坏了,并且很多诸侯国都已经不把“周礼”放在眼里。某些个强烈的复古主义者,在《春秋》里寄托了他们卑微而又自私的情感,想带一波节奏。可惜,天下的诸侯并不蠢,没有人会正眼瞧一下《春秋》。例如:晋文公敢命令周天子出来会盟,楚庄王敢问鼎等等。
其三、明显地图炮,歧视非中原国家。对秦、楚等国各种负面记载,很多细节都交代不清楚。对于少数民族等,更是歧视满满,几乎不把他们当人看。
其四、“微言大义”。说白了,就是作者写书随心所欲,有兴趣多写,没兴趣就不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