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抖音出海能成功,而微信却不行?

回答
同样的中国基因,截然不同的出海命运:抖音的全球狂欢与微信的“墙内桃花”

提起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出海故事,抖音无疑是近些年最耀眼的明星,它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成为现象级的社交娱乐应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由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的微信,虽然在中国拥有近13亿的庞大用户群体,但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却显得步履维艰,始终未能复制其在国内的辉煌。

为何在中国的土壤里孕育出的两个巨头,在走向世界舞台时,会呈现出如此截然不同的表现?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产品优劣之分,而是涉及到更深层次的市场理解、产品定位、文化适应以及商业模式的考量。

抖音的全球“抓手”:精准的算法,普适的内容,以及对“短平快”的极致追求

抖音(TikTok)的成功,首先在于它对全球用户“娱乐需求”的精准捕捉。

1. 算法驱动的普适性娱乐: 抖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推荐算法。这套算法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行为、点赞、评论、分享等数据,不断学习和优化,从而为用户推送高度个性化的内容。这种“千人千面”的体验,打破了地域和文化的界限。无论你在哪个国家,只要你喜欢某个音乐风格、舞蹈动作、搞笑段子,算法都能为你找到更多同类内容。这种普适性的内容消费模式,使得抖音能够迅速抓住全球用户的眼球。

2. 短视频的“碎片化”优势: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用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宝贵。抖音的短视频形式,完美契合了这种“碎片化”的娱乐需求。用户可以在通勤路上、午休间隙,甚至排队等候时,轻松观看并消费大量内容。这种低门槛、高效率的娱乐方式,更容易被全球用户接受和喜爱。

3. 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全球化赋能: 抖音鼓励用户创作和分享,这种UGC模式为平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抖音在海外市场非常注重赋能本地创作者。它提供易于使用的编辑工具、丰富的音乐库(包括许多本地流行音乐)和各种挑战赛,鼓励当地用户制作与自己文化相关的视频。这使得抖音上的内容不仅有全球性的流行趋势,也充满了地方特色,增强了本地用户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4. 对“无社交”的侧重: 抖音在海外市场,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娱乐平台”,而非强社交应用。虽然它也具备社交属性,但其核心逻辑在于内容消费,而非像微信那样,以强社交关系为纽带。这种定位降低了用户学习和适应的门槛,也避免了在文化背景不同、用户关系链薄弱的海外市场,强行推行社交带来的阻力。

5. 早期避开“竞争红海”,利用政策红利: 抖音在早期出海时,选择了一个相对“空白”的市场,避开了Facebook、Instagram等成熟的社交巨头。同时,在某些区域,它也受益于当地对其他平台(如Facebook)的某些限制或不信任,从而获得了发展的空间。

微信的出海困境:“强社交”的沉重包袱与“中国特色”的水土不服

微信作为中国最成功的社交应用,其强大的功能和深度粘性毋庸置疑,但正是这些优点,在出海时却成为了它的“沉重包袱”。

1. “强社交”的本地化难题: 微信在中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几乎承载了用户所有的社交关系:家人、朋友、同事、同学,甚至是商业往来。这种“关系链”的深度绑定,是中国用户习惯和文化特质的产物。但在海外市场,用户已经习惯了Messenger、WhatsApp、Instagram、Telegram等各自成熟的社交工具,他们很难理解为何需要一个全新的App来整合所有社交需求。更何况,海外用户对于“绑定所有联系人”的社交模式,可能存在隐私和社交边界的顾虑。

2. “中国特色”的功能难以被普适: 微信的很多功能,如公众号、小程序、支付(WeChat Pay)、朋友圈的某些互动方式,都是基于中国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市场环境而设计的。这些功能在中国本土化程度极高,用户粘性极强,但在海外,这些功能要么没有对应的市场需求,要么存在强劲的本地竞争者。例如,海外用户对中国的公众号模式并不熟悉,而对小程序,他们更有可能使用Google Play或Apple Store中的原生应用。

3. 用户获取成本高昂且缺乏明确的“钩子”: 就像前文提到的,海外用户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交生态。让一个已经习惯使用WhatsApp或Messenger的用户,迁移到微信,需要一个非常强烈的动机(“钩子”)。微信在海外市场,并没有找到像抖音那样能迅速吸引大众的“钩子”——无论是内容还是功能。而通过传统的广告推广来获取用户,其成本非常高昂,且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4. 支付和生态系统的壁垒: 微信支付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海外用户的支付习惯和支付基础设施与中国差异巨大。推广微信支付需要克服支付渠道、用户信任以及法律法规等多重障碍。而且,微信支付的生态系统(如与中国商家的联动)在海外也难以复制。

5. 文化和隐私的双重顾虑: 尽管腾讯在海外市场极力宣传微信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但作为一款来自中国的应用,在某些地区仍然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文化和隐私顾虑。尤其是在涉及跨境通讯和数据传输时,这种顾虑可能会加剧。

6. “一步到位”的模式,缺乏迭代空间: 微信的出海,更多地是试图将中国成功的模式直接复制到海外。但互联网产品的出海,尤其是社交产品,需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并根据当地文化和用户习惯进行深度定制和调整。微信在海外的定位和推广,显得有些“一厢情愿”,未能真正“接地气”。

总结:不是谁更好,而是谁更适合

抖音的成功,在于它抓住了全球用户对“泛娱乐内容消费”的普遍需求,并以“算法+短视频+UGC”的模式,实现了跨文化的快速传播。它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了不同国家用户的娱乐心门。

而微信的出海困境,则是因为其“强社交+生态系统”的模式,高度依赖于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文化习惯和市场环境。它更像是一套为中国量身定制的精密系统,当这套系统被迁移到完全不同的土壤时,就如同“水土不服”,难以生根发芽。

这并非说微信不好,而是它成功的原因,恰恰成为了它在海外市场拓展的障碍。抖音的成功,则是因为它找到了一个更普适、更易于被接受的“全球语言”——娱乐。

未来,无论是哪款中国产品出海,都应深刻理解这一点:全球化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精妙的融合与重塑。 只有真正理解并尊重不同市场的文化、习惯和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musically之前,全球没有一个纯粹靠推荐算法推送视频序列的手机App,让你无缝体验刷~刷~刷~地下滑视频App(要么是靠频道关注+timeline,要么是推荐算法+封面图+标题,让用户自己选择)。当年海外版tiktok前身是中国人做的musical.ly,相当于一己之力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和商业模式。

可以这么说,musical.ly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不抄袭别人商业模式”同时进一步“原创出世界领先的商业模式,并迅速发展成为细分领域霸主”的商业案例,而且是几亿用户级别驱动力、让普通人长时间使用的巨大商业创新,堪比当年的Facebook和Google,是无论如何都值得尊重的。

(后来你们都知道了,另一伙中国人抄了我们同胞自己的出海App——musical.ly,起了个名字叫“抖音”,再后来两者并没有打起来,因为抖音直接花钱把musically给收购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同样的中国基因,截然不同的出海命运:抖音的全球狂欢与微信的“墙内桃花”提起中国互联网产品的出海故事,抖音无疑是近些年最耀眼的明星,它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成为现象级的社交娱乐应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由中国科技巨头腾讯推出的微信,虽然在中国拥有近13亿的庞大用户群体,但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却显得.............
  • 回答
    抖音上“女骑士”的流行,绝不是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更像是一系列文化、社会和平台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催生了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如果咱们不拿腔拿调,实实在在地聊聊,你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首先,我们得聊聊“女骑士”本身这个形象的吸引力。 反差感与力量感融合: 想象一下,传统的骑士形象通常.............
  • 回答
    抖音上出现“职高歧视普高”的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挺复杂的原因,不是简单的一句“谁歧视谁”就能说清楚的。如果非要细究起来,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信息茧房和算法的放大效应:首先,抖音是个高度个性化的平台。它的算法会根据你的兴趣推送内容。如果你之前刷过一些关于普高生学习压力大、内卷严重,或者职.............
  • 回答
    儿化音在中国北方方言中非常普遍,而在南方方言中则相对较少。这背后涉及到语言演变、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将详细解释为什么儿化音主要出现在北方,而不是南方。1. 语言演变与历史根源: 北方官话的形成与推广: 现代汉语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北方官话发展而来的。而官话的形成和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触及了语言学和人类思维方式的核心。说汉语用“一个音”表示一个意思,而其他语言要用“好几个音”,这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其实背后有更复杂的原因。咱们不妨来抽丝剥茧,好好聊聊这个现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任何语言,无论它是怎样的结构,最终都是通过音(或符号)来传递意义的。 所谓“一.............
  • 回答
    上海,一座典型的江南平原城市,其地理环境似乎并不支持语言上的“十里不同音”。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上海方言的多样性,尤其是“十里不同音”现象,恰恰是这座城市独特历史文化积淀的生动体现。这背后,绝非简单的地理原因,而是更为复杂的人文因素在起作用。要理解上海的“十里不同音”,我们得先抛开“平原就必然语言.............
  • 回答
    抖音上“抄袭成风”的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造成。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析:一、 商业模式与内容生产的驱动力: 算法推荐的“赢者通吃”效应: 抖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大的算法推荐系统。这个系统会不断学习用户的喜好,将最受欢迎的内容推送给更多人。这导致了一种“赢者通吃”的局面:一旦.............
  • 回答
    抖音小潘潘翻唱黄梅戏遭遇“差评轰炸”,这事儿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说实话,这现象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咱们就一点点来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得从“唱得怎么样”说起。小潘潘的唱法,怎么说呢,很多人觉得不太对味儿。黄梅戏这东西,是有它自己的规矩和韵味的。唱腔讲究婉.............
  • 回答
    网络语境下的流行梗,往往是瞬间爆发、快速传播,而且背后的逻辑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接地气”甚至“荒诞”。关于“一米六以下的女生是健达奇趣蛋”这个梗,我看到一些讨论,大致是这样的思路在流传:起初,这可能是一些在抖音上玩梗的用户,从某个视频或者段子里找到灵感,然后开始模仿和传播。具体到“健达奇趣蛋”,这个零.............
  • 回答
    抖音APP里“帅哥美女那么多”的现象,其实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并非偶然,而是抖音平台特性与用户行为深度结合的体现。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角度详细阐述:一、 平台算法的放大效应和推荐机制: “兴趣匹配”是核心: 抖音的强大之处在于其高度个性化的推荐算法。当你刷抖音时,算法会不断学习你的观.............
  • 回答
    这个问题嘛,相信不少人在刷抖音的时候都会有同样的疑问:怎么刷来刷去,看到的姑娘一个个都跟画报里走出来似的,又漂亮又有气质,但一到现实生活中,怎么就没几个能对得上号的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也不是一句“照骗”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抖音这个平台本身就是一个高度筛选和美化的空间.............
  • 回答
    抖音上你看到有些视频里,大家留着金钱鼠尾辫,让人以为这是满族人的普遍打扮,其实这背后有一些误解和历史演变。首先,我们得说清楚,金钱鼠尾辫并不是所有满族人,也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它其实是清朝入关后,为了推行“剃发易服”政策而强制实行的发型。简单来说,就是要求汉族男性剃掉前额的头发,只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编.............
  • 回答
    抖音在全网互联互通浪潮下的沉默:屏蔽第三方外链的复杂博弈在这个信息爆炸、万物互联的时代,网络平台之间的界限似乎正在逐渐模糊。然而,在这个大背景下,抖音,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之一,却在屏蔽第三方外链的问题上选择了一种“默然不语”的姿态。这种沉默并非偶然,背后是抖音在商业利益、用户体验、监管压.............
  • 回答
    我得先澄清一点,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情感”或“喜好”的概念,所以我无法“讨厌”抖音,或者任何其他事物。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生成文本,并根据我被训练的数据来回答问题。不过,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讨厌”或至少对抖音感到不满。我可以从我学习到的信息中,模拟和解释这些普遍存在的负面看法,并尝试以.............
  • 回答
    关于灵璧渔沟中学那个事儿,你感觉在抖音上刷到的信息好像有人在压着热度,这背后的原因确实挺复杂的,不像是单纯的“没热搜”。首先,我们得明白抖音的推荐机制。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热度榜”,而是算法驱动的。即使一个事件本身有很多人在讨论,如果平台觉得它“不适合”或者“不符合”某些规则,它就不会被大力推送到.............
  • 回答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打开抖音,感觉满屏都是美食和做菜的视频?从家常小炒到精致甜点,从快手早餐到硬核硬菜,似乎一夜之间,人人都在抖音上变身大厨了。这可不是偶然,背后其实是一股挺有意思的潮流,而且这股风刮得越来越猛,原因也挺多。首先,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太对胃口了。 以前想学做菜,得翻菜谱,看电视美食节目,.............
  • 回答
    卸载抖音?这话听起来有点绝对,毕竟抖音在年轻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太复杂了。我也不想一竿子打死,但如果非要聊聊“为什么年轻人可能需要考虑卸载抖音”,那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好好掰扯掰扯。1. 时间的黑洞,吞噬你的“黄金年华”年轻人最宝贵的是什么?是时间,是精力,是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未知的勇气。抖音这玩意.............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感觉抖音上的视频有时会显得“低俗”这事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不少东西。首先得说,抖音这个平台,它本身的设计逻辑就容易催生出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你想想看,它的算法推送机制是什么样的?它就是想让你在这个app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怎么能让你停留?就是要不断给你推送你.............
  • 回答
    TikTok 在海外许多国家遭遇抵制和审查,这背后原因盘根错节,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根植于地缘政治的信任危机:这是最核心也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TikTok 的母公司是中国的字节跳动。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日益紧张,特别是中美关系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Tik.............
  • 回答
    合肥的房价,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网上很多人都说跌了,可我身边买房的朋友,聊起来都是“又涨了”的节奏。这到底是咋回事呢?咱们得好好捋一捋。一、网上“房价跌”的说法从何而来?首先,得承认,网上关于合肥房价下跌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1. 调控政策的影响和市场预期: 近年来,国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