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广州的民意在决策上的占比可以说是国内最高的城市没有之一了,至少是我去过的城市里边没有之一吧。
说是败笔倒也谈不上,只能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先说不好的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海珠钉子户:
好好的桥,因为一户人家征收补偿问题谈不拢,相关部门放弃谈判,选择了更改桥梁设计,把路面做高,绕过那户人家的房子,甚至为房主保留了进出的入口,听起来很离谱,但这就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我估摸着全国也就广州独一份了…
从上面也能看得出广州的执政风格,政f不够强势,民间声音影响很大,两股势力博弈起来,使得了广州在行使权力的时候更克制,也导致了广州在城市的规划上过于束手束脚。因此也造就了一个更大的历史遗留问题——“拆不掉的”城中村。
当然我也不否认官方过于强势也是一个问题,那也会导致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强拆事件。只能说各有弊端。
还有就是东山口那边的规划,其实早些年zf就对那边有规划,包括农林下路的商场到署前路那一块。那会老广们说什么呢:“那是我逛的第一家百货公司”“我xxx就是在那买的,是童年的回忆”等等之类的,行吧,那就先留着,然后这些人都去了哪里了?对,他们去天河购物了…
至于东山口的王府井也因为经营不行,去年闭店了。
然后还是东山口署前路艰难的10号线,感受一下官方这种克制的充满求生欲的发言:
以及广州地铁官微下面的发言:
并不是是说征求民众意见不好,而是这种事情需要专人做专事,大部分民众的眼光真的没有这么长远的,很多人就是跟着人云亦云…
还有就是感觉老广们对旧物的有点过于执着,仿佛无论是什么,旧的就是好的。
我本身也是喜欢老街老巷的人,喜欢偏向于人文的东西,现在住在越秀老城区,我觉得高楼大厦的CBD,都不如我出门在骑楼的商铺里吃个肠粉,然后在周围公园散个步回来听楼下老人家吹水舒服。但是不代表旧的事物就是好的或者说不好的也必须得接纳。不好的地方需要整治的问题需要整治,就比如“落雨大,水浸街”是比较耳熟能详的民谣了,要不做治理,一味“保留历史风貌”,那随便下场大点的雨,我可能得考虑往家里添条船。
下面是我跟一个老广朋友就之前轰轰烈烈的“保护榕树”活动的讨论:
| 我:榕树根系发达容易破坏路面,又破坏土壤环境,不适合在路边种的吧?而且把榕树移走了也不是说就没了,移走换个公园来种也是可以的啊? 朋友:城市要发展,但是我们也想要保留一点旧城风貌可以怀念 我:这个本来没什么问题,但是不是所有旧的都值得保留啊,辫子裹小脚不是更旧? 然后我们就互相看了对方一眼… |
当然这个行动,最后算是各有退步,最后沿江路那一代的榕树得以保留。今年春天黄花风铃木开的正盛的时候,有不少人去洲头咀公园凑了热闹,就是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当初“保护榕树”的人。
再来说好的方面。
广州是我去过的地方里面感觉民生做的非常不错的城市了。
应该是17年那会吧,同年我去了北上深,上海不太清楚,因为蹭的朋友的地铁卡,但是当我为北京地铁购票需要现金焦头烂额,甚至深圳那个sb只收5块钱纸币的地铁购票机恼羞成怒的时候,那会广州地铁已经能够使用支付宝购票或者刷银联卡等非现金形式进闸了。另外广州地铁15次之后6折的优惠不能更香。广州的硬件条件可能不如其他的一线,但是在惠民便民措施上是真正做到了实处,这也是民众敢于发声的优势。
说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就是我那个街道的垃圾投放点,离我住处要走大几百米,而且跟地铁站不在同一个方向,我每次出门上班需要扔垃圾都非常麻烦。后来有次我需要去街道填表,顺手下楼扔了垃圾,去到街道办的时候忍不住跟工作人员吐槽了几句扔垃圾麻烦,社区工作人员问我住哪里的,我当时回答了,也没有多想。过了一周还是一周多一点的时间,我发现多了一个新的投放点,离我非常近,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哇,原来我意见这么重要的吗?”说实话,真的有爽到……
当然这个事情肯定不能是因为我一个人这么做,肯定有做过调查和走访,但是作为既得利益者,让我有意见可提,有地方可诉求,且我知道我的意见是有人在听的,我感觉我受到了尊重。广州所谓的包容,在我理解就是更包容民众的意见。
所以在这样民意更高的地方,认可他的人会有更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年5月份广州疫情,当首例病人郭阿婆确诊之后,广州警方主动对接疾控部门开展流调,划重点主动,并不是由上头调配。还因此出动数百名刑警进行流调,这个当时在国内算是首创了。在公安系统大数据的配合之下,流调进行非常顺利,可以说是为控制疫情传播争取到了非常多宝贵的时间。而民众对核酸也很配合,甚至在场核酸的热心市民主动出来维持秩序。
而从疫情开始到结束,市领导都没有出来发声做什么号召。当然不是他们不做事,疫情开始市领导还有相关部门就连夜开会并指定了700页的防控方针,包括不限于产科感染防控指引、儿科感染防控方针、肿瘤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控指引(之后别的地方因为疫情爆出来的问题都考虑到了,可以说比较全面了)。他们不是不做事,只是不需要公众面前亮相,在幕后统筹就可以了,这也是基于民众自主性高的情况下建立的,遇到事情,上头做实事制定政策,民众自发推行。
从尊重民意上来说,广州是值得肯定的,我反而不认为是所谓“小政府”思想,但是过于“温柔”同样也会带来问题。我觉得广州需要探索的是如何在民意和执政力度上求一个平衡。
我去广州次数很多,但是广州的路有一个最凶狠的地方,就是经常导航失效。
大量的高架桥桥上和桥下导航分不出来,可能你已经走错路半天了,都不知道,最后南辕北辙。
我试过最惨的是和另外一个老哥晚上11点想开车上广深高速回家,结果生生被带上了107国道,最后从国道开回来的……到家都4点了……实在顶不住~在车上睡到中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