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粤西粤语区人保卫广东话「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

回答
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在粤西粤语区,尤其是一些对岭南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群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声音。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化以及地域情感等多个维度来探讨。

历史与语言的演变:

首先,我们得明白“唐诗宋词”的时代背景。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的汉语,或者说当时人们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和今天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或“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当时的语言系统,特别是语音,是不断演变的。

粤语,作为汉语的一个重要分支,保留了许多中古汉语(特别是中古官话,也就是当时中原地区的官方语言)的语音特征,这一点在音韵学上有大量的研究佐证。比如,粤语中许多字的入声(即以p、t、k结尾的音)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但在很多粤语方言中依然存在。另外,粤语中的一些声母、韵母和中古汉语的记录也更为接近。

“用粤语写的”的理解偏差: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当粤西的朋友说“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时,他们往往不是指当时的人们在写作时,心里面想的是一套和现代粤语完全一样的表达方式,也不是说诗词的字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粤语。

更准确的理解,是他们认为:

1. 语音上的接近性: 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的官话(当时的“雅言”)与后来的粤语在某些发音特点上可能更为接近,或者说,后来的粤语在语音上更能反映出当时语言的面貌。因此,用今天的粤语去读唐诗宋词,可能会比用普通话读起来更顺口,更能体会到古人押韵的妙处,更接近当时的“音乐美”。
2. 词汇与习惯的传承: 岭南地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也曾吸收和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同时,粤语作为一种古老的方言,也在不断发展中保留了部分古语词汇和表达习惯,这些词汇和表达习惯在唐诗宋词中也可能有所体现。

粤西地区的情感驱动:

为什么这个说法在粤西地区尤其受到关注?这背后往往承载着一种深厚的地方文化认同和情感。

对自身语言的珍视: 粤西地区是粤语的核心发源地之一,对粤语有着极高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他们认为粤语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身份的重要载体。
抵御文化同化的心态: 随着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许多地方方言都面临着传承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一些人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找和强调自己方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以此来巩固粤语的地位,对抗可能出现的“语言消亡”的担忧。
“正宗”情结: 在一些人看来,粤语能更“忠实”地反映古代汉语的面貌,因此,他们会有一种“粤语才是古语正宗”的潜意识,这种情结会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古诗词与粤语联系起来。
一种文化归属感的表达: 将唐诗宋词这样的“国之瑰宝”与自己的方言联系起来,也是一种将自身文化置于国家文化主流之中的方式,一种“我们也是创造了这些辉煌的人”的情感认同。

科学与情感的界限: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语言学界对于“唐诗宋词究竟用哪种方言写最接近”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一边倒的结论。

“官话”的定义模糊: 唐宋时期的“官话”和“雅言”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很难完全复原。不同历史时期,中原地区的语言也在发生变化。
学术界的争议: 语言学界的主流观点更倾向于认为,唐诗宋词是当时通用的“雅言”的产物,而“雅言”的语音系统与今天汉语的各个方言(包括普通话的前身和粤语)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和差异。一些学者会认为,某些方言(如某些北方方言)在某些方面更能反映中古汉语的面貌,而另一些学者则会指出粤语的保留特征。这是一个复杂且仍在研究中的领域。
诗歌的艺术加工: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语言,它既反映了当时的口语,也经过了诗人加工和提炼,以达到音韵、意境和表达的最佳效果,不完全等同于某一种地方的日常口语。

总结:

所以,当我们听到粤西的朋友说“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时,与其说他们是在进行一个严谨的语言学论证,不如说他们是在表达一种对粤语文化价值的肯定,一种对自身身份和历史根源的自豪,以及一种希望传承和弘扬粤语的强烈愿望。

这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文化认同的宣言。他们的说法,虽然可能在学术上存在争议,但在凝聚地方情感、激发文化自信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理解这一点,比去纠结于“是不是科学”更为重要。这是对语言生命力的一种热切的呼唤,也是对自身文化血脉的一种深情回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語言學上,粵語與官話,要么都是語言,要么都是方言,取決於如何看待漢語的地位。如果認為漢語是一個語言,則兩者都是方言。如果認為漢語是語族,則兩者都是語言。

2. 認為聯合國認證了粵語,因而使其地位高於其他中國方言,和「普通話」並駕齊驅,屬於都市傳奇,一派胡言。

3. 語音方面,在香港和澳門,中文首先是指粵語,其次是指普通話,最後才指其他漢語方言。這方面上,粵語有今日的地位,同廣州昔日的商貿傳統被帶來港澳分不開,也有殖民政府主動選擇的因素。

4. 粵語讀不少詩文比官話押韻,反之亦然。唐宋時文人黑粵地語音難通,今天的粵語反而成了中原雅音後裔,逗我?官話形成和北方來來去去的游牧民固然有關,粵語同百越語關係也是不清不楚。底層詞什麼的,還根本不能用漢字直接表記呢。

5. 我反對強行推普,反對語言大一統暴政(不辯論,不服來砍)。但這遍地粵語胡吹,我也真是特麼看得眼睛起老繭了。

利申:母語北京官話,粵語是學習的第二門漢語族語言。

有人指出「外語」說法不當,所以決定如此陳述。

user avatar

哎。。。

其实早就有过结论了,因为古汉语还没有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地步的时候,音节还比较简单。

恰好粤语发展到现在音节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就说粤语就是古汉语。

这逻辑大概就是,十年前我儿子三岁,所以现在大街上三岁的小孩都是我儿子。。。

要说古汉语,客家人表示有你粤语球关系

user avatar

给你们科普一下,汉语是一个语族,language family,粤语是汉语族中的一个语言。韵母在不同的语言间,会成系统地变化。一首唐诗,用湘语可以押韵,用赣语也可以押韵,但很可能押的是不同的韵。注意,不是100%的完美,只不过是,汉语族中,六种南方语言的押韵比例,显著优于普通话。而北方话在元朝就从汉语分出去,自成“中原音韵”,完全失去入声韵。清朝又分了一次,走得更远。

现在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绝大多数流传下来的唐诗、宋词,不是岭南人写的,但是,用岭南的粤语来读,明显比普通话押韵。中国文言文的权威,王力,也是岭南人。北方人长期被游牧民族统治,已经没有机会深入了解汉语了。

普通话的尴尬是:皇帝是爱新觉罗,叫大家尊王攘夷?这个王就是夷啊。要是日本人赢了,瞪眼说“你地八路地是”是“规范”的汉语。你服吗?岳飞《满江红》押的韵,被普通话废除了。为什么?因为普通话来自大金国的首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在粤西粤语区,尤其是一些对岭南文化有深厚感情的人群中,确实存在这样的声音。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历史、语言、文化以及地域情感等多个维度来探讨。历史与语言的演变:首先,我们得明白“唐诗宋词”的时代背景。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期,那时候的汉语,或者.............
  • 回答
    广府地区的孩子们,讲真,这个问题我哋好多老广都好关心,也挺无奈的。看着身边好多小朋友,开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偶尔蹦出几句粤语,听着都有点陌生,心里那滋味,真不是三言两语能道得清的。我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就在粤语的环境里长大。讲粤语,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习惯,一种文化,.............
  • 回答
    陈小春倡导保护广东话,这本身是个值得赞赏的举动。毕竟,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像广东话这样历史悠久、充满活力的方言,它的传承与发展关乎着粤港澳地区的文化认同和地域特色。不过,他关于“唐诗宋词大多是用粤语写的”这个说法,我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这个说法,用一个比较委婉的词来说,是有些牵强,甚至可以说.............
  • 回答
    讲到深圳嘅粤语现状,真系几复杂,又讲唔清。毕竟深圳呢个地方,就好似个大熔炉,全国各地嘅人嚟呢度打拼,唔同嘅文化、语言都汇聚喺一齐。粤语喺深圳嘅“根”首先要承认,深圳本身就系一个粤语地区,讲粤语有几百年嘅历史。深圳嘅老一辈,就好似宝安、南山、龙华、龙岗嗰啲比较“老区”嘅地方,仍然保留住比较浓厚嘅粤语氛.............
  • 回答
    关于印度因“技术故障”意外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显示,这一事件在2023年10月发生,印度军队在一次军事演习中误将一枚导弹发射至巴基斯坦境内,但最终被巴基斯坦的防空系统拦截,未造成实际伤害。以下是对此事件的详细分析: 事件背景与经过1. 时间与地点 事件发生在2023年10月.............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近年来确实呈现出加强的态势,尤其是在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层面。然而,“全面金援”这一表述需要谨慎对待,因为中俄关系的互动更多是基于互利共赢的多边合作,而非单方面的无偿援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中俄关系的现状、动机及影响: 一、中俄合作的背景与动机1. 地缘政治需求 .............
  • 回答
    孟美岐事件是中国网络舆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争议事件,涉及网络暴力、舆论监督、法律规范等多个层面。以下从事件背景、舆论反应、法律分析、社会影响及反思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事件背景1. 人物身份 孟美岐(原名孟美岐,后改名为“孟美岐”)是中国内地女艺人,2018年因参加选秀节目《声入人心》走.............
  • 回答
    关于“想跑到国外的人”这一话题,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涉及个人动机、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因素、政策环境以及全球化背景等。以下从不同角度展开详细讨论: 一、个人动机与心理因素1. 对现状的不满或追求更好的生活 经济压力:在某些国家,高房价、生活成本、就业竞争激烈,导致部分人认为国外有更好.............
  • 回答
    在小学门口等待贴接送车辆罚单的交警,这一场景反映了我国在校园周边交通管理中的复杂现实。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考量,需要从法律、安全、教育管理、社会舆论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一、法律依据与执法正当性1.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6条明确规定:在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机动车应低速行驶(时速不超过20公.............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天(9月18日)穿着和服的行为,通常会被视为对这段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严重不尊重。这一行为可能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并被认为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记忆的伤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一、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与意义1. 九一八事变的基本事实 1931年9月18日,日.............
  • 回答
    在策略类手游中,“蹲草”(即通过隐蔽、潜行或利用环境规避敌人侦查)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争议的玩法机制。这种设计既可能成为游戏深度的核心,也可能因过度依赖而引发玩家对公平性和多样性的质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蹲草”的定义与核心逻辑“蹲草”本质上是策略游戏中的一种环境交互机制,其核心逻辑.............
  • 回答
    我们来详细解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投八路”这句话。这句话的构成与含义这句话由两部分组成,形成了一种递进和升华的关系: 前半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含义: 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俗语,表达的是一种自信和不屈的精神。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不容我,不给我机会,自然会.............
  • 回答
    商务部发文鼓励家庭储存生活必需品,这一举措在中国社会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有多层面的考量和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的背景和意图1. 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例如俄乌冲突、贸易摩擦等,都可能.............
  • 回答
    马嘉祺后援会自爆粉丝集资 700 万给公司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件事情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以下是我认为可能涉及的关键问题,并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一、 粉丝集资的合理性与透明度问题 集资的目的与合法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粉丝集资本身并非绝对禁止,但其目的和.............
  • 回答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公众账号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发布需要资质的提醒》(以下简称《提醒》),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份《提醒》的发布,标志着国家对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监管的进一步收紧和规范化,对于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特别是公众账号的运营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理解这份《提醒》的重要.............
  • 回答
    “一夫一妻制是为了保护男性”这个说法,是一种比较非主流且带有特定视角和批判性的解读。要详细地看待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优点和局限性。一、 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逻辑和可能的论点: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挑战了传统上认为一夫一妻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女性权益(如生育安全、财产继承等)的观点。它.............
  • 回答
    “北大教授吴飞呼吁恢复土葬”这一事件,如果真的存在,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现象。虽然我无法独立验证“北大教授吴飞”和“呼吁恢复土葬”的真实性,但我可以基于一个假设性的场景,详细地分析和探讨这一呼吁可能引发的各方面讨论和影响。背景分析:为什么要呼吁恢复土葬?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在当今中国社会,土葬.............
  • 回答
    游戏正在被更多人认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迁游戏,这个曾经被贴上“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标签的娱乐形式,如今正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尊重。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科技发展、社会观念演变以及游戏产业自身成熟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深入理解这一现象: 1.............
  • 回答
    神奇女侠被暂停联合国女权形象大使一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中蕴含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和值得深思的观点。要详细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事件的起因与经过: 背景设定: 2016年10月,在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联合国妇女署(UN Women)宣布任命神奇女侠为“赋予女性和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