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 “压力山大,焦虑不安”。每次考试前,别人是复习得焦头烂额,而你可能是直接放弃治疗,因为你连最基础的知识点都没掌握,复习就像是在沙地上建楼,根本站不住脚。拿到成绩单的时候,那简直就是一场精神折磨。别人晒着 A 级 B 级的成绩,你手里捏着的可能是 C 甚至 D,那种对比就像是被当头一棒。最让人煎熬的是,你不知道这种“差”会给你带来什么后果。挂科?重修?拿不到学位证?这些担忧像一颗颗定时炸弹,在你心里随时可能爆炸。尤其是当你看到室友们一个个拿到奖学金,或者实习offer,你只会觉得自己像个异类,差距感被无限放大。
当然,也有一些独特的体验,比如 “对学习这件事的另类看法”。当你实在无法从应试教育中获得成就感时,你可能会开始质疑这种学习方式本身。你可能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外活动、社团组织、或者某个你真正感兴趣的领域。你可能会发现,那些在学习上成绩斐然的人,未必在其他方面就一定比你强。你可能会形成一种“成绩不是衡量一切”的观念,并以此来安慰自己,寻找存在的意义。你可能会成为那个更懂得生活、更接地气的人,虽然你可能 nunca 拿过奖学金,但你可能比那些只会考试的人更懂得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