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高铁上有一节车厢承包给电影院搞成观影车厢是不是个好主意?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坐在高铁飞驰的车厢里,窗外是掠过的风景,而你的座位正前方,是一块巨大的屏幕,播放着你期待已久的大片。这听起来是不是很酷?把高铁上的一节车厢改造成电影院,这个想法很有意思,而且我觉得,如果操作得当,确实是个不错的创意。

咱们仔细想想,这好处在哪儿。

首先,打破了长途旅行的枯燥感。 高铁出行,尤其是长途,很多人都会觉得时间漫长,除了看窗外或者玩手机,似乎没太多新鲜事。一个固定的观影车厢,就能提供一个集中的娱乐方式。你可以舒适地坐着,享受一场高质量的观影体验,把旅途的时间变得充实有趣。想想看,本来可能只是无聊地刷手机刷到睡着,现在却能沉浸在电影的世界里,这体验感肯定不一样。

其次,提供了更优质的观影环境。 现在的手机、平板虽然方便,但屏幕小、音效差,而且很多人还会因为旅途的颠簸或者周围的嘈杂而分心。一个专门的观影车厢,可以配备专门的影院级座椅,更好的音响系统,甚至可以考虑座椅前方的独立小屏幕,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其他人。遮光窗帘也肯定会安排上,保证观影时的黑暗度。这种“私人影院”的感觉,在火车上能实现,绝对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第三,满足了特定人群的需求。 很多电影爱好者,或者带着孩子的家庭,在长途旅行中可能需要一个能安静、专注地看电影的空间。传统的车厢里,总会有一些声音的干扰,不太适合深度观影。观影车厢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冲着看电影来的,自然会自觉维护观影秩序。

当然,如果真的要这么做,也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否则就会变成一个“好心办坏事”的。

影片的选择和更新。 这是关键。不能老播一样的老电影。得有定期更新的片单,涵盖不同类型,满足不同年龄和兴趣的乘客。可以参考一些热门电影、经典老片、甚至是纪录片。甚至可以考虑一些“点播”服务,让乘客提前投票选择想看的电影,这样更有参与感。
座椅的设计和舒适度。 要比普通车厢的座位更舒适,有更好的支撑性,可以考虑一些可以调节角度的座椅,甚至是一排座位之间留有更大的空间。毕竟,看电影是个相对静止的过程,舒适度直接影响体验。
音效和画质的保障。 这不能马虎。影院级的音响效果,清晰的投影画面,甚至可以考虑座椅上的独立耳机插孔,让乘客选择自己的观看方式。
票价和购票方式。 这个观影车厢是否需要单独收费?如果是,价格如何设定才合理?是包含在火车票里,还是额外购买观影票?可以通过APP或者购票网站提供选择,让乘客提前预订观影座位。
车厢的隔音和防火措施。 这是铁路部门必须严格把关的安全问题。观影车厢的隔音要做好,避免影响其他车厢的乘客,同时也要符合消防安全规定。
配套服务。 比如,车厢里能否提供一些小零食、饮料?如果能有像电影院一样的吧台,那体验就更完美了。当然,这又要考虑成本和运营。
管理和维护。 谁来负责管理这个车厢?影片的播放、设备的维护、以及观影秩序的维护。是铁路部门自己运营,还是外包给电影公司?这需要明确的责任主体。

如果以上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我觉得高铁观影车厢绝对是一个能够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创新点。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座位,而是一个能让你在旅途中找到乐趣、放松身心的“移动影院”。它能让长途火车旅行变得不再单调,甚至成为一种值得期待的经历。

想象一下,一个人独自旅行,在车厢里安安静静地看完一部好电影,心情会是多么舒畅。或者一家人,在旅途中共同分享电影带来的欢乐,这也会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

当然,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尝试和完善的过程。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但如果市场反馈好,并且能够不断优化,这绝对是一个有潜力的想法。让高铁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能提供多重体验的“空间”,我觉得,这个方向值得尝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首先,高铁旅行的场景和长视频是有根本冲突的。和电影就更冲突了。

  高铁因为(相对其他交通工具)行驶平稳,座位宽敞,加上网络覆盖好,电源触手可及,而且票价便宜,安全性高,适合多人同行,旅客在列车上本来就有非常多样的方式打发时间。在高铁并不像飞机、大巴、邮轮那样,看电影长度的视频并不是高铁乘客普遍需求。即便有,也不需要通过搞观影车厢来解决。

  高铁的空间决定了这个影院的银幕不可能很大,车厢内宽3米多,高两米多,屏幕肯定不会超过100寸,这样一来座位也不会很多,大概也就是三五排,20个左右的位置。声学环境还很差。那么这个电影院的票价该怎么定?30-50?买了无座票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先到先得,相当于变相由列车(班组)掌握座位的出售权。扣掉分成,一趟列车能赚几个钱?成本能收回来吗?如果再贵一点,100-200好了,那为什么不直接搞成商务车厢,再提供VOD点播就好了?

  然而就算商务座有VOD点播系统,铁路也有充沛的片库资源,高铁商务座的VOD往往也不提供长片点播,只提供一些短片或者纪录片的“精选版”。甚至许多路局动车组的商务座VOD根本就是摆设。因为很多人在高铁上的旅行时间往往达不到一部电影的长度。相比之下在民航领域,国内提供VOD点播的宽体机航线至少都在1小时40分钟。算上起飞前后的时间,看完一部比较长的电影之余还能吃个饭,打打游戏。而且飞机上所有人上下飞机的时间、机场都是一样的。却可以选不同的片子看。反之高铁沿途停站那么多,每个人的上下站都不一定一样,能选影院车厢,看完整部电影的旅客能有多少呢?影院又要怎么排片,怎么收回成本呢?

  据我了解,铁道影音中心自制并在高铁上播出的节目,往往就在10分钟上下。外来节目上高铁,大部分也就是“一首歌的时间”。不太可能像是飞机上那样在电视里放长片。倒是像国航那样提供车内Wi-Fi内网的视频点播有一定的可行性,配合12306等app。做得好的话,也许会是一个商机。

  别看高铁现有的电视节目表面上没什么人认真看,实际以广告学的角度来说,由于高铁环境相对封闭,高铁电视广告的到达率是很高的。何况铁路系统的广告何止高铁电视,只要你进到铁路的地盘,早早就被各种广告铺天盖地全方位包围了。电影一播动辄一两小时,乘客目不转睛,广告收入还要不要了?

  最后,早年普速列车没有电视的话,也还能播个相声小品,现在连相声小品都很少播了,因为推行静音车厢了。这也就表示高铁的娱乐活动会更倾向于私密化。影院车厢就更没有生存土壤了。

  相较于影院车厢,商业上更容易推广的酒吧车厢、豪华餐车、书香车厢在中国高铁也不常见,反倒是在普速线路上,一些旅游、通学性质的“慢火车”有这类设施。所以与其在高铁这种公交化的列车上搞影院,倒不如在长途普速直特上搞。

利益相关:我做的东西上过高铁电视。

user avatar

放电影不如用车载服务器解决网速问题,让旅客在座位上打游戏、看视频

对于隧道多的线路,车上联网的体验并不好,网络时断时续。解决延迟问题的方式是将服务器放车上,用局域网形式取得低延时:

1.列车装一台服务器,并在每个车厢配置wifi,乘客通过wifi连入局域网。

2.各个路局和游戏开发商合作,列车服务器安装服务器端程序,游戏app增加登录到车载服务器的选项。

列车服务器提供app下载功能。

3.乘客凭借身份信息和票面信息登录服务器,可以在局域网中与其他乘客对战,战斗类似于房间模式。

4.视频平台可以把部分热门资源放在车载服务器上,供旅客观看。

5.程序和资源的更新在动车段进行,需要的人工成本可控。

6.服务器根据列车实际地点和乘客下车地点提前15分钟、10分钟推送到站通知,在列车离下车站15km时,关闭该乘客的wifi连接,强制下线,避免旅客坐过站。


这个方案的优势:

1.与单独的影院相比,本方案不占过多车上面积,不影响座位售票。

2.可得到游戏厂商、视频平台的支持。

3.彻底解决网速问题造成的卡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