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易经》中“大人虎变 小人革面 君子豹变”该如何理解?

回答
《易经》这句“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说的是不同类型的人在面对变化时各自的态度和表现,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深层含义。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

“大人虎变”

“大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有德行、有大智慧、有担当的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甚至是时代的引领者。他们往往具备洞察力和决断力,对事物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

“虎变”,《易经》原文中有解释:“兑上离下,革,卦也。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说,大象也。” “虎变”取自《说卦传》对“革”卦的解释:“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哉。” 尤其,“虎变”本身的比喻,来源于古人观察到的老虎的习性。老虎在冬天的时候,毛色会变得更加斑斓,尤其是身上的斑纹会更加明显、清晰,显得威严而强大。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颜色改变,而是内在生命力的彰显,是蓄势待发、更具力量的表现。

所以,“大人虎变”的意思是,有大德、大智慧的人,在面对社会变革、时代变迁时,能够像老虎一样,经历一次深刻的、内在的“蜕变”。 这种蜕变不是盲目的跟风,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自身思想、行为的重新审视和提升。他们会顺应天道,遵循人道,在变革中展现出更强的能力、更清晰的视野,以及更具影响力的领导力。他们不是被动地改变,而是主动地、有策略地去引领变革,就像老虎在冬日里毛色更加鲜明,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展现其捕食和生存的强大能力。

这种“变”是主动的、积极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也是为了引领社会走向更好的方向。他们就像在时代的洪流中,能够乘风破浪,甚至改变潮水的方向。

“小人革面”

“小人”在这里,通常指那些目光短浅、自私自利、缺乏原则性的人。他们往往难以看清大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也更容易受到利益的驱使。

“革面”,字面意思是改变面貌,洗心革面。但对于“小人”来说,这种“革面”往往是表面功夫,是权宜之计,甚至是虚伪的伪装。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小人”的本质很难真正改变。当社会处于动荡或变革的时期,他们为了自保或趋利避害,可能会暂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改变一副面孔,以适应新的环境。但这种改变并非发自内心的认同,而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一旦环境变化,或者危险过去,他们很可能就会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

就像有些人,在顺境时阿谀奉承,在逆境时又翻脸不认人。他们“革面”不过是换上一副新的假面具,并非真正“洗心革面”。这种改变是肤浅的,是不彻底的,缺乏内在的道德支撑。

所以,“小人革面”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表面的、被动的应变,是为了迎合潮流,以求得暂时的利益或避免风险。 这种改变往往缺乏深度和持久性。

“君子豹变”

“君子”是指品德高尚、有修养、注重自身道德完善的人。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的德行和长远的进步。

“豹变”,《说卦传》对“革”卦的解释提到:“君子豹变,其文炜矣。” “豹变”同样取自观察老虎的习性。老虎在换毛的季节,身上的斑纹会变得更加清晰、鲜艳,就像是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与“虎变”不同的是,“君子豹变”更侧重于自身内在的修养和道德的升华。

“君子豹变”的意思是,君子在面对变革时,能够深刻反省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使自己的内在修养如同豹纹一样,更加清晰、鲜明、有条理,焕发出更成熟、更光彩的一面。 这种变化是内在的、自觉的、持续的。君子通过学习、思考、实践,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符合道德规范,更有智慧,更显光彩。

这种“变”是有原则的,是追求进步的,是内在的升华。 君子不是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为了更好地遵循“道”,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责任。他们就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打磨技艺,使作品更加精美、更有内涵。

总结与对比

将这三者放在一起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

大人虎变: 强调的是引领和革新。他们有能力、有远见,能够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进行深刻的、有影响力的变革,通常是出于对天道的顺应和对社会的责任。这种变化是强大的、有力量的,甚至是开创性的。
小人革面: 强调的是投机和伪装。他们是为了适应环境,趋利避害,改变的是外在的面貌,而非根本的品性。这种变化是肤浅的、短视的,缺乏真正的生命力。
君子豹变: 强调的是修身和升华。他们是为了内在的完善,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智慧,使自己的品格更加鲜明、更有光彩。这种变化是自觉的、持续的,是内在的自我超越。

可以说,“大人虎变”是引领变革的榜样,“君子豹变”是追求进步的典范,而“小人革面”则警示了那些随波逐流、不求上进的世态。

在现实生活中,这句古语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当面临人生中的重大选择、社会环境的改变时,我们应该如何自处?是像“大人”那样,勇于承担责任,引领变革?还是像“君子”那样,不断反省自我,提升境界?抑或是仅仅像“小人”那样,随风倒,只求眼前的一时安稳?

理解这句“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不仅是对《易经》智慧的体悟,也是对我们自身行为和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它告诉我们,面对变化,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最终会塑造出不同的人生轨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易经是上古的书,很多字词的含义跟现在有不同。

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出自《易经·革卦》,上下文是: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对这一段话的解释,首先必须明白两个前提:

1.易经中,经常讨论到大人、君子、小人。含义是,大人是有德行并且有权力的人(清·赵翼“德位兼言”),君子是有德行但没有权力的人,小人是两者都没有的人

2.这一段话属于《革卦》,整个革卦的主题是“革”。革的意思是变化,最典型的是四季的轮转是注定的(易经讲的就是天命注定,民国·尚秉和说“四时更代乃革之最大者”)。



明白了这两个前提,我们再来具体分析:

大人虎变——《说文解字》中,虎,是山兽之君。所以虎是比喻大人。一个人成为了大人,就像是小老虎变成了大老虎,这是注定的,不用占卜我就知道他深孚众望(未占有孚)。

君子豹变——《说文解字》中,豹,是似虎圆文(长得像老虎,但是身上有圆形花纹)。所以豹子是比喻君子,虽貌似老虎,毕竟不是老虎。一个人成为了君子,就像是小豹子成为了大豹子,这是注定的

小人革面——这里的“面”不是脸的意思,而是指“朝向、面对”(《战国策·秦策五》“皆西面而望大王”、《史记·项羽本纪》“马童面之”)。指的是,当大人虎变之后,小人们就顺应变化,面朝大人,顺应服从(民国·尚秉和“小民皆改易其视向也”)。所以《象传》对应的解释也是“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当然。后人,特别是现代人,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和应用。这无可厚非。词汇在流传过程中改变了它初始的意思,也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呢,无论如何。我这里回答的是它最原本想表达的意思。诸位可见,其中充满了宿命论、充满了君臣观。这就是古代真实的模样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易经》这句“大人虎变,小人革面,君子豹变”,说的是不同类型的人在面对变化时各自的态度和表现,以及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深层含义。我们不妨一步步来拆解。“大人虎变”“大人”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有德行、有大智慧、有担当的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甚至是时代的引领者。他们往往具备洞察力和决断力,对事物的本质有深刻的.............
  • 回答
    哥们儿,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到点子上的。易大师这英雄,你说他弱吧,那也不是,团战里顺起来能砍翻对面一串;你说他强吧,又好像哪哪儿都差点意思。尤其是在线上,你会发现,用他硬刚对面的,那真是少之又少。这玩意儿,就跟咱们平时生活中见着的一些事儿似的,看着挺好,真用到实处,就有点水土不服了。为啥没人用易大师打线.............
  • 回答
    数学界有一些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尤其是在推导复杂数学定理的过程中,常常会使用一些相当“任性”的表述,比如“我们不难发现…”、“显然有…”,或者“易得…”。对于我们这些在数学海洋中努力搏击的后来者来说,这些话语就像是指引方向的灯塔,但有时候,它也像是一道高耸的壁垒,挡在我们面前,让我.............
  • 回答
    易经,这部古老而深邃的智慧宝典,如同一面映照万物的镜子,又似一本解读人生百态的说明书。当我深入其中,仿佛推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窥见了宇宙的脉络,人生的规律。从易经中,我感悟最深的,莫过于“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以及“中和”的处世之道。“变”:无常中的恒常,变幻中的规律易经的核心,在于“变”。.............
  • 回答
    这句话指出了理解《易经》中“阴阳”概念时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视角:1. 《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 这是指《易经》所描绘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哲学性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 把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这是指将阴阳理解为构成物质世.............
  • 回答
    在探讨《易经》古籍中“水土同源”的理论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水土同源”并非一个在《易经》文本中被明确、独立提出的固定概念,如同“阴阳”“五行”那样具有明确的论述。然而,通过深入研读《易经》的卦象、卦辞、爻辞以及后世学者对《易经》的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层的哲学思想,它们与“水土同源”的理念暗合,并.............
  • 回答
    清朝推行的“剃发易服”政策,其中“易服”二字,承载的不仅仅是衣着款式的简单更迭,更是一场深刻的文化与政治 Symbolism 的重塑。它不仅仅关乎老百姓穿什么,更关乎他们如何“认同”自己,以及如何向统治者“效忠”。“易服”的具体改变,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解读:1. 满族服饰的主导地位与汉族服饰的.............
  • 回答
    想为你的聊天增添更多个性化色彩吗?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官方表情包?没问题!今天就来手把手教你怎么自己动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社交表情,让你的LINE、微信、易信聊天也能充满你自己的风格!这其实一点都不难,主要就是把你脑海里的创意变成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咱们分成几个步骤来玩转表情DIY。第一步:创意构思——你想.............
  • 回答
    电影《少年的你》中,郑易警官对陈念步步紧逼,甚至不顾其未成年人的身份,坚持要求她认罪,这一情节无疑是影片中最具争议和讨论价值的部分之一。要理解郑易的行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标签化为“反派”或者“冷酷无情”,而是需要深入剖析他所处的环境、他所肩负的责任,以及他在那一刻所做出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郑.............
  • 回答
    《老炮儿》这部电影,之所以能打动人,不仅仅是因为冯小刚饰演的六爷,那种老派北京爷们儿的倔强和落寞,还有那些年轻人身上散发出的、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江湖气”。李易峰和吴亦凡,作为片中重要的年轻一代角色,他们的表现,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先说李易峰,他饰演的“小飞”是片中六爷的对手,也是.............
  • 回答
    .......
  • 回答
    日常生活中的致命却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确实存在,它们往往因为普遍、微小或者我们习以为常而降低了警惕。下面我将详细列举一些常见的,并说明其潜在的危险性:一、 厨房里的隐形杀手 燃气泄漏: 被忽视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燃气灶开关关紧了就没事,或者管道是埋在地下的看不到就安全。 致.............
  • 回答
    电影《教父》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在于其宏大的叙事、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精彩的表演,更在于其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些细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值得反复品味。以下是一些在《教父》中易被忽略但令人深思的小细节,并进行详细阐述:1. 文森佐·“老教父”·科莱昂的橘子: 细节描述: 在电影的许多重要场景中,尤其.............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帖子《一些易被忽略的近现代人物言论》,是否属实,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复杂。因为“易被忽略”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这些言论可能不那么主流,传播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要判断真假,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审视:1. 出处和来源的可靠性: 原始文献或一手资料: 最可靠的证据是直接引用了当时的人物日记、书.............
  • 回答
    朱易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短节目中,以53.44分的成绩排名第27位,这个分数确实不算高,也确实刷新了中国女单在近30年冬奥会上的最低纪录。这背后肯定有很多人关注,也有很多声音和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成绩的客观事实。 53.44分在国际顶级赛场上确实处于劣势,尤其是在今年北京冬奥会整体水.............
  • 回答
    在职场这个充满博弈和利益交换的舞台上,有些老板,特别是那些喜欢玩弄“忽悠”手段来管理和激励员工的领导,常常会将自己置于一个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境地。他们以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轻易地让员工为其卖命,却没料到,这种短暂的“成功”背后,隐藏着长期的风险,可谓是“易忽悠一时,难忽悠永久”。这话怎么说呢?咱.............
  • 回答
    缠中说禅,原名曾国藩(虽然此名也常被误认为是指那位晚清名臣,但在此我们指的是这位当代思想家),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横跨哲学、佛学、易学,并将其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之言。其理论的“高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巅峰,而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从实践经验出发,层层剥离本质的洞察力。要理解他的高度,不能局限于任何单一.............
  • 回答
    张爱玲笔下的《色戒》,围绕着王佳芝对易先生这份“情”的真假,可谓是谍战片里最令人纠结的感情戏。你说她爱,似乎有那么回事,却又好像隔着一层纱,怎么都摸不透。说她不爱,可又为何会在最后关头,心软放手,甚至在审讯室里,面对那残酷的真相,还会在脑海中回荡起与易先生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咱们不妨一点点捋。最初的“.............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