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理解这句话“《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不可混同于把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回答
这句话指出了理解《易经》中“阴阳”概念时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视角:

1. 《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 这是指《易经》所描绘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哲学性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2. 把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这是指将阴阳理解为构成物质世界的具体“气”的实体,是早期自然哲学或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方式。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两者不可混同,也就是说,《易经》的阴阳概念比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之气要更为深刻、更为宏大、更为抽象。

下面我们来详细分解这句话的含义:

一、《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一种哲学和宇宙观

《易经》中的阴阳,并非简单地指某种具体物质或能量。它是一种对事物性质、状态、关系、趋势的抽象归纳和高度概括。 它的核心在于揭示以下几个方面:

对立统一: 阴阳代表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两面性、相对性。比如:
阴: 可以代表柔、静、内、收、冷、暗、女、地、月、下等等。
阳: 可以代表刚、动、外、发、热、明、男、天、日、上等等。
关键在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就没有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事物或系统。
运动变化: 阴阳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阳气达到极致会转化为阴气,阴气达到极致也会转化为阳气。这种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规律。例如,“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就是阴阳相互交替的体现。
生成发展: 阴阳的交合、互动是万物生成和发展的基础。《易经》中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明确指出了阴阳(两仪)是宇宙万物产生的源头。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和变化,产生了丰富多彩的万事万物。
系统性与关系性: 《易经》的阴阳观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性。它不是孤立地看待阴阳,而是通过阴阳的相互作用来理解整个宇宙的运行机制。八卦的构成就是阴阳爻的组合,不同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事物和状态及其相互关系。
象征意义: 《易经》的阴阳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它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用来描述和分析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例如,乾卦代表阳,坤卦代表阴,但乾卦的意义远不止于“阳”,它象征着天、父、创造力、刚健等;坤卦的意义也远不止于“阴”,它象征着地、母、承载力、柔顺等。
方法论: 《易经》的阴阳观更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指导行为的方法论。它教导人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要理解变化是常态,要学会顺应自然之道。

总而言之,《易经》中的阴阳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哲学概念,是描述宇宙运行普遍规律的框架,是理解事物性质、关系、变化和发展的钥匙。它是一种关于“理”的把握,是一种对“道”的体悟。

二、将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一种早期物质观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特别是早期中国哲学中的一些流派,倾向于将宇宙的本源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或“气”。比如,早期的道家、墨家等,以及一些阴阳家,可能会将阴阳理解为:

物质实体: 阴阳被看作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性元素或能量。例如,认为“阴气”是一种寒冷的物质,“阳气”是一种温暖的物质,它们混合、作用,就形成了万物。
能量或力量: 阴阳可以被看作是两种对立的、可以量化的能量,一种是“收缩力”,一种是“扩张力”;一种是“寒冷”的能量,一种是“温暖”的能量。
气化论: 将阴阳与“气”直接挂钩,认为万物由“气”化生,而阴阳则是“气”的不同属性或形态。例如,认为“元气”是根本,阴阳是元气的阴阳属性。
二元对立的物质性: 这种解释更侧重于阴阳的物质属性和物理性,将它们看作是物理世界中可以触及或感知的具体存在。

这种解释虽然触及了阴阳的某些方面(如寒热、动静),但它将抽象的哲学概念还原为具体的物质实体,从而限制了阴阳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朴素唯物主义的“气”的概念,虽然也是一种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但其解释力与《易经》的阴阳观不在同一层级。

三、为什么“不可混同”?

这句话强调“不可混同”是因为:

1. 概念的抽象程度不同: 《易经》的阴阳是抽象的哲学范畴,它是一种“理”,是一种“法”,是一种“道”,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适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而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之气更侧重于具体的“物”,是一种物质实体或能量。
2. 解释的范围不同: 《易经》的阴阳可以解释宇宙、社会、人生、政治、军事等一切领域的规律和变化。它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是一种“形而上”的智慧。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之气则主要解释自然现象的物理变化。
3. 认识论的深度不同: 《易经》的阴阳观是一种辩证的、发展的、联系的思维方式,它关注的是事物内在的逻辑和运行机制。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则可能偏向于静态的、机械的理解,将阴阳视为简单的物质相加减。
4. 目的和功用不同: 《易经》的阴阳观旨在揭示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提供一种“天人之学”的框架,指导人们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趋吉避凶、如何安身立命。朴素唯物主义的解释则更侧重于解释物质世界的构成和运作方式。

打个比方:

《易经》的阴阳 就像是描述“重力”这个概念。重力是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它解释了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为什么行星绕着太阳转,为什么我们站立在地上。它是一种抽象的、支配性的力量。
朴素唯物主义的阴阳之气 就像是把“重力”解释为一种看不见的“引力粒子”或者一种“引力波”。这些“粒子”或“波”是物质性的解释,虽然与重力有关,但它们只是重力现象的一种可能的物质载体或表现形式,而重力本身作为一种“规律”或“作用”,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远比具体的“粒子”要宏大和深刻。

因此,理解这句话,就是要认识到,《易经》的阴阳,远不止于“阴气”和“阳气”这两种物质或能量的简单叠加或混合。它是一种更高级、更抽象、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混同两者,就可能将《易经》的深邃智慧局限于狭窄的物质解释,从而丢失了其作为“大道之源”的真正价值。

总结来说,这句话是在提醒我们,在学习《易经》时,要抓住其核心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规律,不要被一些早期朴素的物质性解释所局限,要理解阴阳作为一种辩证的、动态的、相互关联的哲学概念的真正含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现有公开典籍上,气论出现在道家著作《管子》与《吕氏春秋》,后来在《淮南子》最为系统化。

而对周易采用气概念的运行解释出现要晚一些,所以说不能简单等同这可以说是对的。

不过前面那句,把易的阴阳解释为作为占卜之用的宗教神权工具,这个有点莫名其妙。

了解周易历史的都会知道,在孔子之前,周易在周王室密藏了一千多年,并且孔子公开的周易,后来加入了不少自己的概念进去,它本身就不是原版。

即使如此,支持祭祀的孔子,给出的周易版本中,又哪里有什么地方神学宗教的东西?

相对概念很容易认识到,但是抽象成阴阳这种高度概念并不容易。

这就像给点数据,也不是任何人就能写出力学与相对论公式的,想想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过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发展,中间又要经历多少思想变化。

系辞中明确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摆明了易的概念就是用来尝试模拟整个天地变化的抽象模型。当然我们不能说古人是无神论,但是在易的观念中,即使是鬼神也逃脱不了它的运算机制。


如果说它作为一个工具的话,最多只能说是用来为西周统治者服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句话指出了理解《易经》中“阴阳”概念时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层面和视角:1. 《易经》中关于阴阳的概括: 这是指《易经》所描绘的宇宙万物运行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则。它是一种哲学性的、高度概括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 把阴阳解释为阴阳之气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这是指将阴阳理解为构成物质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反对“天地君亲师”这个说法的人,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并且尽量说得细致些,让文字更自然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那是地位极高,可以说是把人生的几个最根本、最需要敬畏和遵循的对象给拎出来了。简单来说,就是“天”代表自然规律、天命;“地”代表.............
  • 回答
    北大毕业卖猪肉的董事长说“年轻人最重要是发财不是理财”,这话听起来挺扎耳,但细品一下,倒也有几分现实的逻辑。咱们先拆解一下“发财”和“理财”这两个词。“发财”,在大家朴素的理解里,就是赚到足够多的钱,让生活过得宽裕,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这可能是买房买车,可能是给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可能是追求自己的爱好和.............
  • 回答
    .......
  • 回答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简单来说,就是说《论语》这部书,即使只读懂其中一半,也足以用来治理好一个国家,管理好社会,让人人都遵循道德规范,过上安宁和睦的生活。这句话背后蕴含着一种对儒家思想,特别是孔子思想的极高评价。它不是在说《论语》这本书篇幅很短,或者内容很简单,而是强调了孔子思想的深刻性、普适性.............
  • 回答
    理解“中国足球的希望在新疆”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它并非一个简单的论断,而是包含着一种地域优势、人才潜力以及对中国足球发展模式的某种期许。当然,这句话本身也有其特定语境下的解读,不能简单地照字面意思理解。一、 地域优势与身体素质:天然的优势土壤首先,新疆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民族构成,.............
  • 回答
    “深则厉,浅则揭”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柏舟》,原文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匪水,不可方也。不鉴于江水,之死靡它。不鉴于君子,盖亦匪君子。” 而“深则厉,浅则揭”并非直接出现在这首诗中,而是流传下来的一种解读或引申。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拆开来看,并结合它可能产生的语境来.............
  • 回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在《论语》中留下的宝贵教诲,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中最经典、最具智慧的道德原则之一。它并非一句空泛的道德说教,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同理心和对他人的尊重,是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同理心是基础:设身处.............
  • 回答
    “知识分子天然具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倾向”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理解的深刻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对“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服务”以及“天然”这几个概念的界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认知。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价值实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往.............
  • 回答
    这句话啊,听起来有点绕,但其实细细一品,挺有意思的。它说的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角色成功了”,而是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认为一个角色能够被观众深深讨厌,甚至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上的成功。打个比方,就像你去看一场精彩的戏剧。舞台上,总会有那么几个让你咬牙切齿、恨得牙痒痒的角色,对不对.............
  • 回答
    “不懂抑郁症的家人是杀死患者的凶手”,这句话语重心长,透着一股令人心惊肉跳的真相。它并非字面上的“谋杀”,而是指向一种更深层次、更具毁灭性的伤害——精神上的扼杀,是对生命希望的摧残。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必须先深入剖析“抑郁症”本身,以及“家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抑郁症:一场看不见的战争抑郁症,绝非简单.............
  • 回答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这句话,听起来挺有力量,也挺让人寻味的。要说怎么理解,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最直观的理解,当然是一种道德期望和一种族群认同的体现。中国人通常认为,在同胞之间,应该有更多的信任,更少的欺骗。这种想法背后,往往是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观念,比如“血浓于水”、“同胞一家亲”等等。.............
  • 回答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并非一个绝对真理或已被普遍接受的科学结论,而更多的是一种 哲学上的思考和一种关于知识边界的隐喻。它反映了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对于科学的局限性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深刻反思。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 1. 科学的本质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科学的本质和它.............
  • 回答
    “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出自《道德经》的话,初听之下,可能令人费解。它并非一句寻常的定义或陈述,而是一种对事物本质和存在状态的深刻洞察。要理解它,我们不妨一步步剥茧抽丝,深入其内在的意涵。首先,我们要理解“名”在这个语境下的含义。在老子那里,“名”不仅仅是口头上称呼某个事物的方式,它更代表着概念、.............
  • 回答
    .......
  • 回答
    “你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你”——克里希那穆提这句话,初听之下,定然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觉得有些夸张。但若我们褪去惯常的思维模式,以一种全然开放的态度去探究,会发现它蕴含着一种深刻而颠覆性的洞察,触及了我们与周遭现实最根本的连接。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要放下“我”和“世界”之间那个我们习以为常的清晰界限.............
  • 回答
    这句话,初听起来,颇有些惊世骇俗。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开口闭口都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怎么会有人说,要生存下去,反而要“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倒退,一个与我们日常认知格格不入的呼吁。然而,细细品味,这句话并非真的让我们穿梭时空,回到春秋.............
  • 回答
    “做企业如跳水运动员,动作越少越好”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反直觉,毕竟我们通常觉得做企业就是要动作多,忙忙碌碌才像是在做事。但段永平作为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话自有其深意。这句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它描绘的是一种高明的企业经营智慧,一种极简却又极其高效的管理哲学。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动作”.............
  • 回答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一听就带着一股豪迈和远大的气魄,仿佛看到了无数船只扬帆远航,驶向未知的广阔海洋,而这片海洋,更是延伸到了璀璨的星辰之间。这句话的出处,并非来自某位古代的文学大家,也不是出自某部宏大的史诗。它的源头,要追溯到我们现代,尤其是在网络文化兴起之后。更确切地说,它最早的出处,.............
  • 回答
    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和技术的融合,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却是理解整个运动最关键的钥匙。打个比方,你可以想象一下,以前艺术和技术像是两个各行其道的邻居,虽然知道对方的存在,但很少有什么实质性的往来。新艺术运动的出现,就像是给他们搭起了一座桥,让他们开始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甚至合二为一。要详细理解这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