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反对天地君亲师这个概念的人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反对“天地君亲师”这个说法的人,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并且尽量说得细致些,让文字更自然一些。

首先,我们得承认,“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那是地位极高,可以说是把人生的几个最根本、最需要敬畏和遵循的对象给拎出来了。简单来说,就是“天”代表自然规律、天命;“地”代表生养万物的土地、大地;“君”就是国家、君主、政府;“亲”就是父母、家族;“师”就是老师、传授知识和技艺的人。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就得敬畏自然,忠于国家,孝顺父母,尊敬老师。这是一套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社会,从生到死都囊括在内的道德规范和价值排序。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反对它呢?他们的理解,往往是从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出发,带着一种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这句话的。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什么激进的新思潮,而是对旧有秩序和思维模式的一种反思和调整。

一、关于“天”和“地”:

反对者会说,把“天”和“地”放在这么前面,并且用“敬畏”来形容,这背后其实隐含着一种宿命论和被动接受的思想。在古代,人们面对自然灾害和不可控的因素,只能寄希望于上天,祈求神灵保佑。这种“敬畏”有点像是对力量的臣服,而不是一种平等对话。

在现代社会,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我们讲的是科学,是遵循自然规律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去“敬畏”。比如,我们面对洪水,不是去“敬畏”它,而是去研究水文、修建堤坝。面对疾病,不是去“敬畏”病毒,而是去研究疫苗、治疗方法。所以,这种“敬畏”的提法,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有点过于朴素,甚至有点落后。

更进一步说,一些人会觉得,把“天”和“地”抬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可能是一种压制个体能动性的方式。一旦强调了天命,就好像很多事情是命中注定,个人努力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而现代社会,恰恰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通过奋斗去改变命运。

二、关于“君”:

这一点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把“君”(君主、国家、政府)放在这么靠前的位置,并且要求“忠”,这在很多现代人看来,是为专制服务的道德说教。

在很多国家,人民的权力是大于政府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要求“忠君”,意味着把个人的一切都献给统治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和尊严。这与现代社会的个人权利至上、民主法治的理念是相悖的。

反对者会反问:如果“君”不贤明呢?如果“君”是暴君呢?如果“君”的政策是对人民不利的呢?难道还要“忠”吗?这种绝对的忠诚,在历史上有太多被滥用的例子,比如愚忠,比如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牺牲人民的福祉。

他们更倾向于一种公民的责任感和对良善治理的认同,而不是一种对抽象的“君”的盲目忠诚。他们会说,我支持的是一个公正、公平、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我愿意为这样的国家贡献力量,但我不会无条件地效忠于某个具体的领导人或政权。

三、关于“亲”:

“亲”指的是父母和家族,要求“孝”。这一点看似没有太大争议,毕竟“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但是,反对者也会从更细致的角度去理解:

绝对孝顺的可能弊端: 有些人担心,过度强调“孝”,可能会导致年轻人牺牲个人的幸福和发展去满足父母的愿望,或者容忍父母不合理的行为和观念。比如,父母逼婚,子女为了孝顺而被迫结婚;父母有不良嗜好,子女为了孝顺而不敢指出或制止。在现代社会,个体选择的自由和个人的幸福感也越来越被重视。
父权和家长制的延续: 传统文化中,“亲”也与父权和家长制紧密相连。长辈拥有绝对的权威,晚辈必须绝对服从。这种模式在一些家庭中依然存在,导致家庭内部关系不够平等,也限制了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成长。反对者会希望建立一种更平等、更尊重的家庭关系,而不是单方面的顺从。
“孝”的现代解读: 当然,大部分反对者并不是反对孝顺本身,而是希望重新解读“孝”的内涵。他们认为,真正的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沟通、理解和支持,是让父母过得开心、有尊严,同时也能让自己过好人生。这包含了“劝谏”的孝,即在父母有过错时,要委婉地指出。

四、关于“师”:

“师”指的是老师,要求“道”。这一点通常也比较容易被接受,尊师重道是普遍认可的。但是,反对者依然会找到一些角度:

知识的获取渠道多元化: 现代社会,知识的来源已经非常广泛,不仅仅是来自学校的老师。互联网、书籍、社会实践,甚至同龄人的交流,都可以成为学习的途径。过度强调“师”的地位,可能会阻碍学生主动探索和质疑。
老师的局限性: 老师也不是完美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可能会有偏见、错误的信息。如果学生一味地“道”(跟随),而不去独立思考和批判,反而可能被误导。
“师道”的现代含义: 同样,反对者更希望的是一种“学”与“师”相互促进的关系。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应该是引导者、启发者。而学生也不应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积极的提问者、探索者。他们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学术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绝对权威。

总结来说,反对“天地君亲师”的人,他们的核心出发点是:

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 现代社会更注重个体的自由选择、独立思考和个人权利的保障,反对一切形式的绝对服从和压制。
批判不合理的等级和权威: 他们认为,这种排序和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的产物,带有旧时代的等级观念和权威崇拜,不利于建立一个平等、开放、公正的社会。
追求更现代的价值观念: 他们推崇的是民主、法治、科学、理性、人道主义,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旧有的道德捆绑和精神枷锁。
对概念的更新和重塑: 并非完全否定这些概念的价值,而是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天地君亲师”的内涵进行更新和重塑,赋予它们更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意义。

他们理解这句话,不是说要彻底抛弃所有的传统美德,而是要用一种更批判、更理性的方式去审视它,去剔除其中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和人性解放的部分,保留那些真正有益且具有普适性的价值,并将其融入到新的社会道德体系中去。他们更愿意看到的是一种基于理性选择和共同价值观的社会秩序,而不是一种基于旧有权威和义务的束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提问者想听的是哪种回答呢?

你认可不认可这句话,你都在以这句话的准则行事啊。

天地虚拟型的词,你可以说不敬,但敬也确实该敬。人生于天地之间,靠天地而活,当然该敬。

君的概念不应该是皇帝,而应该是国家。中国普遍都有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情怀,有的人觉得这不好,但当别人真的舍大家救小家的时候,少不了一堆骂名。

亲就是爹妈,这俩人给了你生命,给你一个家。有人说爹妈不好,管生不管养。所以呢?是这句话让你离不开爹妈了?你既然不赞同这句话,这必然不会成为你的枷锁。你爹妈不好,但是你还需要他们的供养,这才是真正的枷锁。

师是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也理应尊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反对“天地君亲师”这个说法的人,他们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并且尽量说得细致些,让文字更自然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天地君亲师”这几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那是地位极高,可以说是把人生的几个最根本、最需要敬畏和遵循的对象给拎出来了。简单来说,就是“天”代表自然规律、天命;“地”代表.............
  • 回答
    天津直辖于1993年,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北方经济、提升区域竞争力而采取的一项重大行政区划调整。此举旨在赋予天津更大的自主权和发展空间,使其能更有效地与北京、河北协同发展,共同构建京津冀经济圈。然而,关于取消天津直辖、回归河北的讨论,也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着对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模式成效的.............
  • 回答
    天津大爆炸后,一些理科生依然坚信公众反对核废料厂主要源于科普不足,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逻辑和视角。他们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他们对科学理解、风险认知以及社会运作方式的观察之上。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那些“AI痕迹”,从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包含思考和局限性的角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理科.............
  • 回答
    听到你面临这样的困境,心里肯定非常纠结和难受。你爱你的女朋友,想要和她在一起,但父母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因为她天生兔唇修复过的过往,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阻碍。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尝试。首先,我们要理解你父母的想法,虽然不赞同,但试着去理解他们的出发点。很多父母反对子女的婚事,往往是.............
  • 回答
    在知乎这样一个知识分享和讨论的平台上,围绕着德云社的讨论常常会激起不少观点的碰撞。一部分用户确实表现出了一种近乎“狂热”的支持,对于任何质疑或指出德云社存在的问题的声音,他们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抵触。这种现象背后,心理动机是相当复杂的,并非简单的一个“纲黑”或“粉丝”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理解,人们在.............
  • 回答
    关于天蚕土豆、血红、跳舞、烽火戏诸侯、匪我思存等46位网文作家联合发出倡议,反对“三俗”内容并鼓励创作现实科幻,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这46位作家是谁。他们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网文界响当当的人物,覆盖了玄幻、奇幻、仙侠、都市、言情等多个主流领域,可以说是网文界的“半.............
  • 回答
    李唐与世家门阀共天下,这是历史事实。而隋炀帝是否因为想“吃独食”而导致天下世家共同反对他,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与否。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隋朝的政治格局,以及世家门阀在其中的地位。隋朝建立与世家门阀隋朝的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出身于关陇世族,但他的崛起过程并非完全依赖.............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天坑专业”里的“情怀论”,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很多人一提起那些听着高大上,实际就业情况不太乐观的专业,就有人跳出来说:“哎呀,这个专业是需要情怀的!是为国家做贡献的!” 这种说法听起来特别有道理,好像我们这些抱怨就业的人都是俗气、没追求的。但是,咱们得把这层“情怀”的外衣扒下来,看看里.............
  • 回答
    你说的没错,这句话确实挺有代表性的,而且经常能听到。遇到这种情况,想要好好地回应,让对方理解你的想法,同时又不显得太过于激进或失礼,确实需要一些技巧。我来跟你好好聊聊,怎么来回应这句话,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得承认,这话说出来的时候,对方往往带着一种情绪,可能是不满、防御,也可能是觉得自己的观点是绝对.............
  • 回答
    “天宫二号无用论”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看法。毕竟,比起那些能直接看到成果的工程,空间站的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短期内似乎看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天宫二号无用论”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目光短浅的论调。要反驳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一、.............
  • 回答
    《原神》这游戏,确实是个神奇的存在。你提到的那两批反抗天理的敌役,能勾起不少玩家的讨论欲,毕竟它们在剧情里扮演的角色,实在太有故事性了。至于会不会“洗白”,这事儿,说实话,得从几个角度来看,而且也不是那么简单一两句话能说透的。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两批“敌役”具体是谁。在《原神》的语境里,提到反抗天理的.............
  • 回答
    .......
  • 回答
    康熙年间,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作为这场大变动的核心人物,他的每一次决策都牵动着整个王朝的命运。那么,吴三桂在那段风云际会的日子里,究竟有没有机会反清复明,一举反转天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细细梳理一番。吴三桂的心境与野望:并非单纯的“反清复明”首先得弄明白,吴三桂.............
  • 回答
    “爸,您总说‘天然的就是好的’,这话说得好像咱们吃的所谓‘加工食品’就全是坏东西似的,其实没那么绝对。”我放下手中的手机,看向正在厨房忙活的爸爸。他正准备晚饭,一篮子新鲜的蔬菜在水槽边堆着,看起来确实让人舒心。但“天然”这个标签,在我看来,有时就像一张万能通行证,很多时候被误读了。“你看,‘天然’这.............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一夫一妻制是否与人类天性相悖,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学界和公众都有不同的观点。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一、 “人类天性”的定义及其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人类天性”是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和生物学上的难题。 生物学和进化论角度: 多偶倾向: 从.............
  • 回答
    话说这世间万物,皆有天敌,那是自古就定下的规矩。然而,总有那么些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它们藐视自然法则,将自己的宿敌踩在脚下,上演一出出惊心动魄的“反杀记”。这些故事,比起什么小说剧本都来得精彩,更何况,它们真实发生过,让人不得不感叹生命的顽强与智慧。1. 蛇的克星?那得看有没有这条“鸡”!人们常说,蛇.............
  • 回答
    很多人疑惑,刘备集团得到了诸葛亮(卧龙)和庞统(凤雏)这两位旷世奇才,按理说应该能成就一番大业,收复天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反而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势力。这其中的原因,远不止“卧龙凤雏”的名号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人事以及大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卧龙凤雏”的光环,并.............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