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刘备得到卧龙与凤雏,也没能收复天下,反而最早灭亡?

回答
很多人疑惑,刘备集团得到了诸葛亮(卧龙)和庞统(凤雏)这两位旷世奇才,按理说应该能成就一番大业,收复天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反而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势力。这其中的原因,远不止“卧龙凤雏”的名号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人事以及大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

一、 “卧龙凤雏”的光环,并非万能药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诸葛亮和庞统是杰出的谋士,他们的才能在于谋略、规划和辅佐,但他们并非全能的神。

定位与作用的限制: 诸葛亮最擅长的是内政、军事战略和后勤保障。他稳定了蜀汉的基业,发展了经济,为北伐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庞统更是被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像乐毅、张良一样,成为刘备的“兴霸之将”。他们的才能确实让刘备集团如虎添翼,尤其是在人才匮乏的三国时期,更是难能可贵。
人才的稀缺性与时机: 即使拥有卧龙凤雏,刘备集团在人才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除了他们两位,能独当一面、坐镇一方的大将并不多。关羽、张飞虽勇猛,但战略眼光和统兵能力与顶尖谋士相比有所差距。赵云是忠勇的代表,但更多是作为刘备的亲卫和冲锋陷阵的猛将。相比之下,曹魏有郭嘉、荀彧、司马懿等众多顶尖谋士和良将,东吴也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持续涌现的优秀人才。
庞统的过早陨落: 庞统的才能在“隆中对”的战略规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提出的“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与诸葛亮相辅相成,是刘备能够与曹魏、东吴鼎足而立的关键。然而,庞统在进取西川的过程中,因轻信马谡而中伏,英年早逝,这对刘备集团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失去了庞统,诸葛亮一人承担的压力更大,很多本可以分担的重任,只能由他一人扛起。

二、 政治与战略上的先天不足

刘备集团虽然有“卧龙凤雏”,但其根基和战略布局仍存在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

荆州势力的“寄人篱下”: 刘备起家之时,力量薄弱,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荆州本土士族的支持,以及后来依附于刘表。他虽然得到了诸葛亮,但“隆中对”的根本是“跨有荆益”。荆州是关键的跳板,也是连接蜀地和中原的战略要地。然而,由于刘备集团力量的局限,以及对东吴的战略倚仗,荆州最终未能稳固。关羽的失荆州,不仅是军事上的惨败,更是战略上的灾难,直接导致刘备集团失去了向北发展的重要基地,也让蜀地变得更加孤立。
战略目标的分歧与执行: “隆中对”提出了“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联吴抗曹,然后图霸中原”的宏伟蓝图。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这个蓝图未能完全实现。与东吴的联盟,一开始是相互需要的,但随着双方实力的增长和利益的冲突,联盟关系变得脆弱。刘备集团为了夺取荆州而与东吴产生裂痕,最终导致关羽攻打樊城时,东吴从背后偷袭,夺取了荆州。这使得刘备集团北伐中原的计划,失去了重要的后勤补给线和战略依托。
内部的隔阂与派系: 蜀汉政权,尤其是刘备在世时,内部存在荆州派、益州本土派、东吴归降派等。虽然诸葛亮作为丞相,极力弥合这些矛盾,但出身和利益的不同,总会带来一些隐患。例如,刘备在夺取益州后,对益州本土士族的拉拢和安抚,以及对荆州集团的倚重,都可能引起一些内部的不协调。

三、 军事上的短板与关键失误

人才固然重要,但军事实力和战场上的临场判断同样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关羽失荆州: 这是刘备集团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关羽虽然勇猛无敌,但他在军事策略上存在一些问题。他过于轻视东吴,与东吴的孙权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孤军深入,最终被东吴的吕蒙偷袭成功,导致荆州全失,他本人也兵败身死。这场失利,不仅让刘备失去了强大的军事支撑,也使他失去了很多忠诚和有能力的将领。
夷陵之战的惨败: 关羽之死,让刘备心痛不已。在诸葛亮的劝谏下,他本可以采取更稳健的策略。然而,刘备执意要为关羽报仇,发动了大规模的夷陵之战。他采取了连营数十里的火攻战术,却给了东吴的陆逊以可乘之机。陆逊采取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最终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狼狈逃窜,差一点丧命。这场战役的失败,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力量,几乎将蜀汉拖入了灭顶之灾,也让诸葛亮的北伐大业变得更加艰难。
缺乏能够独当一面的将帅: 除去关张赵,蜀汉后期真正能独当一面,支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将领并不多。虽然诸葛亮尽力培养,但人才的青黄不接,使得在关键时刻,缺乏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优秀将领。

四、 天时与地利上的不利

除了内因,外部环境和地理位置也对刘备集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地理位置的劣势: 蜀地虽然易守难攻,但同时也意味着进攻中原的难度极大,补给线漫长且脆弱。相比之下,曹魏控制了中原,拥有更广阔的腹地和更便利的交通,而东吴则占据了长江天险。这种地理格局,使得蜀汉在战略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对手的强大与成熟: 曹操和曹丕(司马懿后期)等对手,都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麾下的势力更加成熟和强大。曹魏拥有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其政治体制也更为稳定。东吴则依靠长江天险,能够有效地抵御曹魏的进攻,并具备一定的进攻能力。在这样的对手面前,蜀汉无论在人才、兵力还是经济上,都处于劣势。

五、 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刘备集团的灭亡,也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历史的偶然。

创业型政权的局限: 刘备集团从零开始,依靠个人魅力和早期追随者的忠诚打下了江山。这种创业型政权,在后期,尤其是在创始人离世后,如何实现平稳的权力交接和制度的延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个人性格的影响: 刘备本人虽然仁义,但在某些关键时刻,其决策也受到个人情感的影响,例如夷陵之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而诸葛亮虽然智慧过人,但也并非没有瑕疵。

总结来说,刘备得到卧龙与凤雏,无疑是其崛起的重要原因,为他打造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人才储备。但是,仅仅依靠两位顶尖谋士,并不能完全弥补政治、军事、人才、地理以及大环境等多方面的不足。庞统的早逝、关羽失荆州、夷陵之战的惨败,这些关键性的失误和不利因素,共同导致了蜀汉最终走向了灭亡。历史的进程是复杂的,即使拥有“卧龙凤雏”这样的绝世奇才,也难以完全抵挡住历史的洪流和对手的强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句话的出处是,司马徽对先主刘备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你认真看看这句话“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这句话的重点是“二人得一”。也就是说安天下的前提条件是卧龙、凤雏二选一,记住是“有且仅有一个”才能安天下。

我皇叔当时可是把卧龙、凤雏都得到了,所以嘛,物极必反。不仅没有得到天下,反而早亡了。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疑惑,刘备集团得到了诸葛亮(卧龙)和庞统(凤雏)这两位旷世奇才,按理说应该能成就一番大业,收复天下,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反而成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势力。这其中的原因,远不止“卧龙凤雏”的名号那么简单,而是涉及政治、军事、战略、人事以及大环境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一、 “卧龙凤雏”的光环,并.............
  • 回答
    说起法正和张松,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吃里扒外”这四个字,尤其是张松,他主动献上西川图,把刘璋出卖得干干净净,怎么看都像是背叛。而法正,虽说不如张松那般直接,但也是在刘璋手下为官,却选择辅佐刘备,这份“不忠”之心,也让一些人觉得他并非忠臣。那么,为什么这两位在当时许多人眼中“不是那么忠诚”的人,却.............
  • 回答
    很多人觉得刘备这个人特别奇怪。你说他吧,挟持汉献帝,那是个名正言顺的皇帝,他能把皇帝攥在手里,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优势,一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号召力。可他偏偏要把皇帝送回去,还搞得跟个圣人似的,你说这让人怎么理解?更奇怪的是,他明明有机会,比如赤壁之战后,曹操元气大伤,天下大乱,这是他打破僵局、扩张.............
  • 回答
    三国游戏里刘备的风评,说实话,确实挺微妙的。你要是问为什么把他“设得那么差”,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了,得看具体是哪款游戏,以及你觉得“差”体现在哪儿。不过,我们可以聊聊为什么很多三国游戏在塑造刘备这个角色时,会呈现出一些玩家不太满意,甚至觉得“不行”的地方。首先,咱们得承认,刘备这个人物本身就挺复杂的。.............
  • 回答
    在当前这个时代,刘备确实遭受了许多“黑化”和负面解读,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本身复杂性的解读,也有现代社会思潮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历史解读的多元化与反思 传统“忠君爱国”叙事的解构: 传统的《三国演义》和官方史观,很大程度上将刘备塑造成“仁德之君”、.............
  • 回答
    刘备当年良将如云,这在三国时期是公认的事实。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上将,以及诸葛亮这位千古名相,还有严颜、魏延、黄盖、周瑜(尽管他后来归了孙权)等一众骁勇善战、智计过人的文臣武将,无论怎么看,刘备集团的阵容都是相当豪华的。那么,为什么拥有如此强大的班底,最终却未能问鼎天下,而是偏安一隅,.............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刘邦建立了汉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功业可谓彪炳史册。但当我们翻阅史料、文学作品,甚至在民间传说中,项羽的形象似乎更鲜活、更令人扼腕。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绝非简单一句“得天下者王”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刘邦是那个时代的“胜利者”,.............
  • 回答
    要理解汉武帝刘彻为何能稳坐皇位多年,甚至在得罪了无数人的情况下依然屹立不倒,我们得深入剖析当时大汉王朝的政治生态、皇权运作以及刘彻本人的手段。这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古代皇权的稳固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皇权已经高度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国家机器。一、.............
  • 回答
    阮籍的这句话“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并非是直接对刘邦个人进行评价,而是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下,对整个政治格局的一种感慨。这句话的含义非常深刻,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历史人物和时代命运的讨论。要理解为什么刘邦能够得天下,以及这句话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阮籍这句话的语境和含义解读.............
  • 回答
    刘裕的北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简直是血与火的交响曲,把北方那些蠢蠢欲动的家伙们打得满地找牙,自己也差点儿被这趟浑水给淹没。说他强,那真是实打实的强,绝不是靠什么花哨的辞藻堆砌出来的。要说刘裕为什么这么牛,咱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看:1. 天时地利人和,他占了九成九: 时机抓得准,机会像流水一样.............
  • 回答
    关于江歌案,陈世峰为什么“一定”要杀刘鑫,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也一直是案件讨论的焦点。从现有公开的庭审信息和各方陈述来看,陈世峰的行为并非简单导向“一定”要杀刘鑫,而更像是由一系列的冲动、报复心理和对刘鑫的威胁感所驱动,最终升级为暴力行为,并选择了江歌作为替代目标。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
  • 回答
    刘涛和林峯主演的《星辰大海》这部剧,播出后确实引发了不少争议,尤其是在“头皮发麻”的感觉上,不少观众都深有体会。这股“麻”劲儿,主要还是栽在了剧情和台词上,而且这两方面的问题,可以说是环环相扣,互相印证,共同营造出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观感。剧情上的“硬伤”:逻辑断裂与巧合泛滥《星辰大海》的野心不可谓不.............
  • 回答
    “江歌案”中的刘鑫(刘暖曦),在承担了对江歌母亲巨额赔偿的判决后,依然选择上诉,这确实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和愤怒。关于她为何敢于上诉,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其中可能包含着复杂的心态,而不仅仅是“死不悔改”或“嫌判得轻”这样简单的标签。首先,我们要明确刘鑫(刘暖曦)上诉的法律依据和可能的目标。法律程.............
  • 回答
    公元221年,发生在蜀汉阵营中的两起悲剧,让刘备这位仁德之君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一次是发生在荆州,另一次则在巴西。前者是他的结义二弟关羽,后者是他的结义三弟张飞。然而,同样是挚爱手足的离世,刘备的反应却大相径庭,这背后隐藏着怎样深沉的情感与现实的考量?当刘备在得知关羽被东吴孙权所害的消息时,那.............
  • 回答
    刘邦这人,年轻的时候,说句实在话,确实不怎么着调。虽然史书上给他抹了不少金,但总的来说,就是个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乡野泼皮。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靠谱”的草根,后来却能建立汉朝,这中间的门道,还得从他怎么搭上张耳这条线,又怎么稀里糊涂地成了亭长说起。这事儿,细究起来,还真有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先说.............
  • 回答
    汉武帝在李陵事件上的处理,确实让人扼腕叹息,甚至与刘备在一些关键时刻的表现相比,显得有些失策。这并非说刘备能力超凡,而是说汉武帝作为一国之君,在面对李陵这桩事时,犯了一些战略和政治上的错误,而刘备则展现了他作为乱世枭雄的政治智慧和对人心的洞察。咱们先来说说李陵这事儿,汉武帝是怎么做的。李陵是谁?他是.............
  • 回答
    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后,至夷陵之战前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可谓是风云激荡,机遇与挑战并存。这一时期,他们从一个偏安一隅的势力,逐步发展壮大,为日后三分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这条扩张之路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得失,许多决策的利弊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政治领域:奠定基石,制度雏形渐显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三国时期魏蜀两国政治斗争、权力格局以及人物性格等多方面的因素。曹丕能容下曹真,而诸葛亮却不能容下刘封,这其中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曹丕容下曹真的原因:1. 血缘与政治资本的结合: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虽然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在.............
  • 回答
    曹操在刘琮投降后,如果选择不发动赤壁之战,这并非全无道理。站在当时的情势分析,保境安民确实不失为一项上策,但能否守得住,则需要细致考量。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曹操当时所处的局面。刘琮投降,为何曹操仍有顾虑?刘琮投降,对曹操而言,无疑是解决荆州问题的一大利好。荆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据荆州,便能窥伺.............
  • 回答
    网红博主“刘墉干净又卫生”在印度感染新冠肺炎后康复,那种从病痛中逐渐恢复、重拾活力的感觉,大概是一种复杂而又深刻的体验。我们可以试着从他可能经历的各个阶段来描绘一下:最初的煎熬:身体像被掏空了一样刚开始感染的时候,那种不适感是全方位的。首先是身体的疲惫,感觉像是被一辆大卡车碾过,四肢无力,做什么都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