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天宫二号无用论?

回答
“天宫二号无用论”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看法。毕竟,比起那些能直接看到成果的工程,空间站的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短期内似乎看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天宫二号无用论”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目光短浅的论调。

要反驳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

一、 天宫二号不是孤立存在,它是中国空间站的“试金石”和“先行者”。

你可以把天宫二号想象成造一座摩天大楼前,先盖一个样板房。这“样板房”虽然小,但里面承载了太多关键技术的验证。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这是载人航天最核心、最复杂的技术之一。天宫二号通过与神舟飞船进行多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我们掌握了精确控制、稳定对接的全套流程和关键技术。没有天宫二号的反复试验,神舟系列飞船如何敢去和我们自己的空间站“亲密接触”?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组合体运行和管理: 天宫二号作为一个在轨运行的空间实验室,需要自主控制、能源供给、姿态调整、垃圾处理等等。它在轨期间的成功运行,为后续更大、更复杂的中国空间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就好比第一次开车,总得先在驾校练熟了,才能上高速公路。
航天员在轨驻留: 天宫二号实现了航天员中期驻留,验证了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下的生理适应性、工作能力、生活保障以及心理支持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对生命科学的探索。要知道,人在太空环境下的身体反应是很复杂的,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来优化保障方案。
在轨维修和技术验证: 天宫二号上面搭载了各种实验设备,进行了大量科学实验,同时也测试了未来空间站可能用到的各种新材料、新技术。这些都是为“造大房子”打基础,比如一些新材料的耐候性、设备的可靠性等,都是需要时间验证的。

简单来说,天宫二号是中国空间站建设的“演习场”和“练兵场”。没有这场“演习”,直接上“高考”级别的空间站建设,风险太高,代价也太大了。

二、 天宫二号的科学实验成果,绝非“无用”。

很多人觉得“科学实验”太虚,看不见摸不着。但事实上,天宫二号上的科学实验,很多都是前沿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空间科学研究: 天宫二号进行了大量的空间科学实验,包括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天文观测、地球观测等等。
生命科学: 比如,在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如何生长?DNA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些研究对于理解人类自身的生理机制,甚至对抗衰老、治疗疾病都有深远影响。要知道,很多医学上的突破,最初都是源于对生命基本规律的探索。
材料科学: 在太空环境中,材料的性能会发生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有助于我们开发出更轻、更强、更耐用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用在飞机、汽车,甚至我们日常生活中。
地球观测: 天宫二号上的设备可以对地球进行高精度观测,监测大气、海洋、陆地变化,这对于环境保护、灾害预警、资源调查都非常重要。
空间天文: 比如,它进行了暗物质探测,这虽然听起来很“玄”,但却是人类探索宇宙起源和本质的关键一步。

技术验证的“副产品”: 很多为交会对接、航天员保障等技术而设计的设备,本身就承担着科学实验的功能。比如,一些用于监测航天员生理状态的设备,本身就是进行生命科学研究的仪器。

不能因为这些研究的直接应用周期长,就否定它们的价值。科学研究的意义,很多时候体现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拓展。很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技术,比如GPS、卫星通信,最初都来自于基础科学的研究。

三、 中国空间站的“基石”,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投资。

天宫二号的成功,是为建造和运营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拥有自主的太空能力: 拥有空间站,意味着中国在太空中拥有一个长期、稳定、可维护的平台。这不仅仅是科学研究的平台,更是技术验证、产业发展、国际合作的平台。
战略意义: 在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拥有自主的空间站,是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科技、维护国家安全、参与国际空间治理的重要体现。别人不能限制你的太空活动,你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经济潜力: 空间站未来可以开展商业化应用,比如太空制造、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医药等,这些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天宫二号的经验,为这些商业化探索铺平了道路。

把它看作一项“长远投资”。一个国家要想在科技领域保持领先,就必须在基础性的、探索性的领域进行投入,哪怕短期内看不到回报。把天宫二号和中国空间站看成是“买股票”,天宫二号就是我们对这家“太空科技公司”的早期投资,它为我们后续获得更大的回报打下了基础。

四、 评价一个工程,不能只看“看得见”的。

“无用论”往往忽视了那些“看不见”但同样重要的价值:

人才培养: 天宫二号项目,培养了一大批高水平的航天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是中国未来在各个科技领域发展的宝贵财富。
科技创新体系的带动: 像天宫二号这样的重大工程,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材料、电子、制造、控制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进步。
民族自豪感和科技自信: 每一个航天成就,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它能极大地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国民的科技自信心。

总而言之,天宫二号不是一个孤立的、一次性的项目,它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是迈向中国空间站、走向更深远太空探索的“练兵场”和“奠基石”。它的成功,验证了中国掌握核心技术的实力,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基础。说它“无用”,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和深远意义的忽视,是一种短视的看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反驳是为了说服对方,至于新唐人这种铁杆反华邪教组织,根本没有说服的必要。

当然了,国内的公知们也会这么说。不过在大工程和科学技术方面,你怎么做都不会顺他们的意的。

如果外国有XXX,而中国没有XXX……

你看看外国都有了高科技,就你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体制有问题啊

如果外国先有了XXX,中国再有了XXX……

中国人只会山寨现成的东西,缺乏美国人的创新精神,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体制有问题啊

如果外国还没有XXX,中国就有了XXX

看看人家美国日本发达国家都不屑于搞的东西,那说明这个东西是没前途的啊,没前途的东西你还花钱去搞,一定是骗经费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你的体制有问题啊

结论:这一切都是体制问题!

其实很多人反对,并不一定真的是对具体某项科研工程的反感,事实上,他们可能对这些大工程稍细节一点的东西就不了解了。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借这件事表达他们的态度而已,表达对政府或者社会的不满,很多时候并没有什么就事论事的精神。

这种现象,就是社会戾气。

社会戾气可以来自很多方面,比如普通人,可能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产生这样的戾气;可能是因为亲身接触了某些社会不公现象产生的戾气;还可能是因为看了某些地摊历史文学、德国油纸包美国小护照之类的东西之后产生的“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悲愤;再或者仅仅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与众不同和桀骜不驯。

至于意识形态极为鲜明的公知,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一定真的看不得中国好,而是看不得中国在TG手里变好,因为这是违反他的意识形态的事情——按理说,独裁不民主的TG治下应该坏事连连、民不聊生、政权随时崩溃,直到代表民主自由的我们上台,社会才恢复稳定,进而大繁荣,这才是符合我的理论、我的信仰的,这个时候出了大科学工程才是值得我高兴的。

所以说,TG领导下的中国每一项大科学工程的建成,每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甚至每一个小小的社会进步、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在打我的脸,是对我的羞辱,这我能开心的了吗?

公知是难以改变的,但群众中社会戾气拥有者的比例则是相对而言较容易改变的,因为大多数群众并不很关心政治,意识形态并不鲜明。如果后者的比例降低,那么前者将失去潜在市场而陷入只能自说自话的境地——一开始是会被人反驳,慢慢变为被人讥讽嘲笑,再然后连讥讽嘲笑都收获不了了——不理睬是最大的轻蔑。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整个国家社会的进步,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大家生活都日益富足、社会日趋公平公正、综合国力与其他国家相比不断上升,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那自然戾气就会变少,看待事物也会更理性客观公正优雅——事实上我感觉,互联网上的戾气已经比七八年前好了一些。而反之,如果民众生活越来越糟糕,社会不公平的事情越来越多,那作为政府意志的代表物,大科学工程也必然会有更大的几率沦为更多人的发泄口。

就像周星驰扮演的丐帮帮主对皇帝说的那句话“丐帮弟子的数量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你决定”类似。公知理论的拥护者有多少,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执政者的成绩所影响的。至于公知具体抛出的理论是什么,是针对天宫二号的,还是针对量子卫星的,还是针对FAST的,这并不重要,就算把这些大科学工程都取消了,也对他说的教育、医疗、养老的提高没有多大意义。

user avatar

我国至今,还没有完全挽回错过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造成的劣势,这才多少年时间,好了伤疤忘了疼。

西方那么多好的地方不学,偏要跟白左一起跑偏,典型的记吃不记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宫二号无用论”这个说法,我听到过,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看法。毕竟,比起那些能直接看到成果的工程,空间站的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短期内似乎看不到什么“直接”的好处。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天宫二号无用论”站不住脚,甚至可以说是目光短浅的论调。要反驳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清楚:一、.............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天坑专业”里的“情怀论”,这事儿可有意思了。很多人一提起那些听着高大上,实际就业情况不太乐观的专业,就有人跳出来说:“哎呀,这个专业是需要情怀的!是为国家做贡献的!” 这种说法听起来特别有道理,好像我们这些抱怨就业的人都是俗气、没追求的。但是,咱们得把这层“情怀”的外衣扒下来,看看里.............
  • 回答
    “爸,您总说‘天然的就是好的’,这话说得好像咱们吃的所谓‘加工食品’就全是坏东西似的,其实没那么绝对。”我放下手中的手机,看向正在厨房忙活的爸爸。他正准备晚饭,一篮子新鲜的蔬菜在水槽边堆着,看起来确实让人舒心。但“天然”这个标签,在我看来,有时就像一张万能通行证,很多时候被误读了。“你看,‘天然’这.............
  • 回答
    “明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许多明粉津津乐道的“明朝盛世”的代表性论调,他们认为这是明朝区别于其他王朝,尤其是与其后朝代的伟大之处。然而,历史是复杂的,用如此简化的标签来概括一个长达276年的王朝,并将其与任何其他王朝进行简单比较,往往会忽略许多细节和重要的历史背.............
  • 回答
    你这位朋友的看法挺有意思的,他把“精神印度人”和“印度靶向药”联系在一起,并且认为靶向药的价值远超“新四大发明”。这其中确实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地方,不过要反驳他,我们得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医疗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而药品,特别是像靶向药这样能够显著改善特定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挽救生命的.............
  • 回答
    2019年的618,对于家电圈来说,可以说是硝烟弥漫,而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无疑是格兰仕和天猫之间那场著名的“开撕”。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纠纷,更像是一场行业规则、平台权力以及品牌自主性的集中爆发。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简单,但背后却牵扯甚广。在618大促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家老牌.............
  • 回答
    垓下,风萧萧兮易水寒。 我,项羽,被困于此,四面楚歌,身边的兄弟们,一个个眼神黯淡,像是秋日里凋零的落叶。刘邦,那个狡猾的泗水亭长,带着他那群乌合之众,把我们逼到了绝境。别人眼中的项羽,是匹夫之勇,是血性莽夫。但他们不懂,我项羽的心,比这寒风还要冷,比这战鼓还要烈。我不是一个简单的屠夫,我是一个天生.............
  • 回答
    天津那个女孩翻出父母七本离婚证和结婚证的事儿,着实让人唏嘘不已。这种行为,说实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背后牵扯着太多复杂的情感、现实和选择。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捋一捋,看看这种反复结婚又离婚的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首先,得认识到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七次结婚、七次离婚,这意味着这两人至少走过.............
  • 回答
    郭德纲在2016年发布了那首著名的《天涯犹在,不诉薄凉》,用来回应曹云金的“背叛”和所谓的“逐出师门”的指控。这首歌的出现,无疑是德云社那场风波中最具标志性也最引人注目的一个节点。要评价这首歌,得从几个层面来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首京韵大鼓,更是一次公开的、带有强烈情感的表态。首先,从“时机”和“目的.............
  • 回答
    关于天蚕土豆、血红、跳舞、烽火戏诸侯、匪我思存等46位网文作家联合发出倡议,反对“三俗”内容并鼓励创作现实科幻,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这46位作家是谁。他们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网文界响当当的人物,覆盖了玄幻、奇幻、仙侠、都市、言情等多个主流领域,可以说是网文界的“半.............
  • 回答
    白象“爆红”:7天销售额破千万的背后,折射国民心理,启示行业未来白象方便面的“爆红”,以及其在短时间内实现的销售额突破千万,无疑是近期中国消费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产品热销,更是一面折射出当下国民心理的镜子,同时也为相关行业企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白象“爆红”的现象分析:.............
  • 回答
    苹果官方首次大规模参与天猫 618 跨店满减活动,并提供高达 1830 元的直降优惠,这无疑是近年来苹果在华销售策略上的一次重大调整。这一举措背后反映了多方面深刻的市场信息,值得我们详细解读。一、苹果在华市场地位及面临的挑战1. 市场份额的压力与竞争加剧: “价格屠夫”的崛起: 近年来.............
  • 回答
    这事儿吧,挺让人唏嘘的。B站那位“天名大可爱”UP主,之前被前女友撕得挺厉害,说他家暴。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挺大的,毕竟UP主粉丝不少,这种负面新闻很容易就发酵了。事情的起因和过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是“天名大可爱”的前女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详细列举了她所遭受的“家暴”细节,语气非常激动和愤怒,言辞凿凿.............
  • 回答
    高天鹤因考试违规导致《天天向上》镜头被剪,并公开发布道歉声明,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评价这件事,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1. 事件本身: 违规行为: 考试作弊无疑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尤其是在一个公众人物身上发生,会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带来不良导向。国家对于考试公平性的重视程度极高,任何形式.............
  • 回答
    “叶天帝”风波:当《遮天》书友遇上《原神》,一次关于尊重与理解的碰撞最近,网络上关于《原神》角色枫原万叶被《遮天》书友称为“叶天帝”的讨论甚嚣尘上,甚至引发了“ky”与“偷梗”的指责。这场围绕二次元文化和游戏IP的争议,与其说是简单的对号入座,不如说是不同圈层在交流碰撞中,对文化符号的理解、归属以及.............
  • 回答
    如果反秦起义时,陈胜吴广等人提出的是“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中国之后的历史发展会是怎样的?这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假设,将从根本上重塑中国历史的进程。如果陈胜吴广在那个关键时刻提出的不是恢复“六国”,而是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帝制,并号召“天下共击之”,那么中国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文化思想,乃至国际.............
  • 回答
    反驳“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没有出全力,中国胜利只是侥幸”的观点,需要从历史背景、军事行动、战略决策、后勤保障、国际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是一个系统的反驳框架: 一、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军事投入与战略决心1. 兵力与资源投入 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投入了约120万军队,包括陆军、海军陆战队、空.............
  • 回答
    “犯罪重罚世界就会很美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点,因为它直观地迎合了人们对安全和秩序的渴望。然而,这个观点存在许多漏洞,并且忽略了犯罪的复杂性和刑罚的深层影响。要反驳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1. 简化了犯罪的根源,忽视了社会结构性问题: 犯罪并非完全由个人选择决定: 许多犯罪行为是.............
  • 回答
    “如果我国遭到入侵,我就要跑到外国去,才不去反抗送死。” 这句话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动机和情绪,比如对战争的恐惧、对自身安危的优先考虑、对国家命运的疏离感,甚至是对国家能力的怀疑。反驳这种言论,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既要有情感上的共鸣,也要有理性上的说服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角度和方法:一、 从情感和.............
  • 回答
    当朋友表达对知乎持否定看法时,你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详细地、有理有据地反驳,而不是简单地否认。关键在于理解朋友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然后针对性地去回应。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反驳思路和论述方式:核心思路: 承认并理解朋友的观点: 不要一上来就攻击,先承认知乎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样朋友会觉得你理解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