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理解下面这句话,这和中国文明有啥关系?

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它像一扇门,引领我们进入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与我们日常经验和语言习惯都有些疏离的哲学境界。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慢慢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首先,“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这里的“道”,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道路”或者“道理”,而是一种更根本、更普遍的存在。它是一种宇宙运行的根本规律,一种万物生长的本源,一种超越具体事物、超越人类理解范畴的至高存在。

为什么说“可道”就“非常道”呢?这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我们用来描述事物的符号系统,终究是有限的。语言是用来指代具体事物的,而“道”是无形无象、无始无终的。当我们试图用语言去捕捉和描绘“道”的时候,我们必然会对其进行简化、定义、限定,甚至扭曲。就像我们用网去捞鱼,网只能抓住那些被网眼限制住的鱼,而无法抓住水本身一样。任何对“道”的描述,都只是对“道”的一个侧面、一个阶段、一个面向的捕捉,它无法涵盖“道”的全部,更无法展现“道”的本来面目。

换句话说,一旦我们用语言把“道”固定下来,赋予它一个具体的形象或定义,那么这个被我们描述出来的“道”,就已经不再是那个原初的、无限的、自在的“道”了。它变成了被我们“制造”出来的“道”,是有限的,是相对的,是会变化的。而“非常道”所强调的,正是“道”的永恒性、普遍性和绝对性。它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事物,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道理,它是超越一切具体事物和道理的存在。

想象一下,你看到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大树。你可以描述它的颜色、形状、高度、叶片数量,甚至分析它的生长周期和营养需求。但你所描述的,只是这棵大树的某个状态,是你在某个时间点对它的观察和理解。而“道”则包含了这棵树的种子、它生长的力量、它汲取阳光雨露的过程,以及它最终凋零化为泥土的循环。它涵盖了所有这些,却又不仅仅是这些。语言能够描述树的“形”,却无法描述树的“生生不息”的本质。

那么,这句话和中国文明有什么关系呢?关系非常深厚,可以说是中国文明精神内核的重要体现。

首先,它奠定了中国哲学“体悟”而非“理解”的根本方法。中国哲学,尤其是道家和儒家,都强调一种超越理性分析的“体悟”。“道”不是靠逻辑推理就能获得的,而是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反思和内观,去亲身感受、去体悟。就像学习书法,你不能仅仅通过理论去理解笔画的结构,而是要反复地去写,去感受笔墨在纸上的流动,去体会力道的运用。这种“体悟”的过程,就是一种接近“非常道”的尝试。

其次,它塑造了中国文明一种“顺势而为”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既然“道”是不可言说的,那么我们就不应该强求用自己的意志去改变它,或者用自己的固执去对抗它。相反,我们应该去体察“道”的运行规律,顺应自然的趋势,去“无为而无不为”。这并非消极避世,而是一种更深刻的智慧,是在洞察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找到最恰当的行动方式。比如,水往低处流,你不能试图让它往高处流,但你可以引导它,利用它的力量去发电、去灌溉。这就是一种“顺道”的体现。

再者,它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取向。中国艺术,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诗歌,都常常追求一种“意境”和“留白”。“留白”不是画布上的空白,而是留给观者想象的空间,是那些没有被描绘出来的、却能被感知到的微妙之处。这种“留白”,正是对“非常道”的呼应,是试图通过暗示和象征,触及语言和具体形象无法表达的深层意蕴。一幅山水画,看到的不是具体的山峰和河流,而是其中蕴含的宁静、悠远、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这句话也贯穿于中国人的宗教和精神信仰之中。虽然中国文明没有一个像西方那样统一的、系统化的宗教教义,但“道”的概念,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渗透在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对生命轮回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之中。人们通过祭祀、冥想、修行等方式,也在试图与“道”建立联系,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总而言之,“道可道,非常道”不仅仅是一句哲学命题,它更是中国文明一种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根基。它告诉我们,在认识世界和理解人生时,要保持一种谦逊和开放的心态,认识到语言和理性的局限性,去体悟那些更深层、更根本的规律,并在顺应自然、追求内在和谐中,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是一种历经千年沉淀的智慧,至今仍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关系,这种句式我可以写一百句。

如果这个夏天一个比基尼都卖不出去,那么中华文明算是走到头了;

如果这个夏天一只毛笔……

如果这个夏天一本书……

如果今年春晚的相声没有让20%的男人笑,没有让60%的女人笑,没有让50%的基佬笑,那么中华文明算是走到头了……

如果今年夏天我家的宽带断网了,那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开篇,它像一扇门,引领我们进入一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一种与我们日常经验和语言习惯都有些疏离的哲学境界。要理解它,我们需要慢慢品味,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首先,“道可道,非常道。”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可以说出来的、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 回答
    这句话,初听起来,颇有些惊世骇俗。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开口闭口都是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怎么会有人说,要生存下去,反而要“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倒退,一个与我们日常认知格格不入的呼吁。然而,细细品味,这句话并非真的让我们穿梭时空,回到春秋.............
  • 回答
    金海心的《阳光下的星星》这首歌,初听上去,歌名就带着一种矛盾又美好的意象——“阳光下的星星”。我们知道,在明亮的阳光下,星星是看不见的,它们的光芒被太阳的光辉彻底掩盖了。但正是这种“看不见”,才让这首歌的故事和情感变得如此耐人寻味。这首歌,我理解起来,更多的是在讲述一种“看见”与“看不见”的辩证关系.............
  • 回答
    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和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分配”,虽然都挂着“按劳分配”的名头,但其内涵、运行机制、以及最终达到的效果,有着本质的区别。要理解这个区别,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历史背景、社会逻辑和实际操作。 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理想化的分配模式与现实的扭曲在计划经济时期,尤其是在中国那.............
  • 回答
    女朋友想装个取外卖的绳子,我这心里总觉得怪怪的。不是说不好,就是…怎么形容呢?有点…画风不对?她大概是觉得这样方便,不用每次都跑楼下,尤其遇上下雨天或者特别冷的时候。我懂她怕麻烦的心情,但一想到要在阳台或者窗户上弄这么个东西,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堆不太对劲的画面。首先,安全问题。你说万一绳子质量不好,.............
  • 回答
    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之所以能够存在一千多年,其原因相当复杂,涉及哲学、当时的科学认知水平、教育体系、以及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亚里士多德的权威性与影响力 哲学巨匠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
  • 回答
    好,咱就来聊聊为啥下雨会让土壤变“硬邦邦”的,还有怎么把它给救回来。这事儿其实跟土壤里的那些看不见的“小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电荷游戏”有很大关系。下雨怎么就把土壤“粘”在一起了?—— 双电层理论给你讲明白首先,咱们得认识一下土壤里的主角们:泥沙颗粒。这些颗粒,尤其是黏土颗粒,可不是一块块平平整整的砖.............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副对子。上联“物理悟理如雾里”,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句子,读起来韵味十足,也道出了许多人在初次接触物理时那种似懂非懂的感受。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上联,再看看怎样才能找到一个贴切又精彩的下联。解读上联:“物理悟理如雾里”这句话,表面上看是说“物理这门学问,理解其中的道理就像在迷雾中摸.............
  • 回答
    博格巴回归,曼联的上限究竟有多高?当保罗·博格巴的名字再次与曼联联系在一起,球迷们心中泛起的波澜,或许比任何一次转会传闻都要来得复杂且充满期待。这位法国巨星,在尤文图斯的闪耀,在国家队的王者姿态,都让人们忍不住回想起他在老特拉福德初登场的惊艳,以及之后那段充满争议却又时常闪现魔术的时光。如果曼联能在.............
  • 回答
    微博“明星势力榜”的下线,无疑给热闹非凡的粉丝经济画上了一个句号,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是否意味着粉丝们能迎来一场“理性追星”的曙光?这个曾经在娱乐圈呼风唤雨的榜单,又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明星势力榜:一度掌控着粉丝狂热的“指挥棒”要理解它扮演的角色,我们得先看看这个榜单是怎么运作的。明星势力榜并非.............
  • 回答
    遇到这样的下属,确实是让人头疼但又需要耐心去处理的棘手情况。说实话,很多管理者遇到这种情况都会感到一丝无力,因为你既不能简单粗暴地辞退(毕竟人家态度好),又不能放任不管(那样会影响团队效率和你的工作)。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不是什么新鲜事,职场里多多少少都会遇到。关键在于你怎么把这个“烂摊子”变成一个可.............
  • 回答
    这句话,“国家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培养你”,背后蕴含着一种对国家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贡献的肯定和期望。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不仅仅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对一系列现实投入和回馈的象征。一、 国家如何“辛辛苦苦养你这么大/培养你”?这句话中的“养”和“培养”是多层次的,涉及了国家在社会层面为个.............
  • 回答
    理解“文革使中华文化产生严重断层,丧失了民族自信”以及文化断层对中国发展的影响,需要从历史、社会、精神等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文革使中华文化产生严重断层”的理解:“文化断层”是指文化传承的中断或断裂,导致新的世代与旧的文化遗产之间出现了隔阂或失落。文革时期(19661976)的特殊背景和政策.............
  • 回答
    “知识分子天然具有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倾向”这句话,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并且理解的深刻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对“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服务”以及“天然”这几个概念的界定和历史文化语境的认知。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核心观点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价值实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往.............
  • 回答
    “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是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概念,它不是指那种西方影视剧里张扬、戏剧化的爱情表达,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历史、哲学和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含蓄、内敛而又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浪漫的定义与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的区别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浪漫”。在现代语境.............
  • 回答
    多巴胺:大脑的“奖励”和“动机”的驱动者多巴胺(Dopamine)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奖励、动机、学习、运动控制、情绪和注意力等方面。理解多巴胺的具体作用,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 一、 多巴胺的核心角色:奖励与动机这是多巴胺最广为人知的功能,也是理解其作用.............
  • 回答
    理解“二次元只不过是逃避现实”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同时也要认识到这种说法本身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为18岁以上的你提供一个更全面的视角。 1.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二次元是逃避现实?首先,我们得承认,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二次元确实扮演了“逃避现实”.............
  • 回答
    “电影首先要把故事讲好”这句话,看似简单朴实,实则蕴含着电影艺术的核心命脉。它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对电影创作根本的认知和追求。要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一、 故事是电影的基石和灵魂: 一切的出发点: 无论是多么炫目的特效、多么精湛的表演、多么动听的配乐,它们都服务于.............
  • 回答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The Man from Earth)是一部非常独特且深刻的科幻电影,它的魅力在于其极简主义的设定和极富哲学意味的探讨。要理解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深入:1. 核心设定与人物关系: 核心设定: 电影的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人的家中,一群大学教授在为一位即将离开的朋.............
  • 回答
    “产品是演化出来,而非规划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产品开发过程中一个极其深刻且普遍的真理。它挑战了许多人对于产品开发是按照一份严谨的蓝图一步步照搬的传统认知,转而强调一个更加动态、迭代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核心要义: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强调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一个不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