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在坐火车飞机都实名制了,为什么病例密切接触者还需要在网上紧急寻人?是电话打不通吗?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火车、飞机实行实名制,理论上我们应该能够追踪到绝大多数的出行轨迹,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紧急寻人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信息传递和匹配的复杂过程,绝不仅仅是“电话打不通”这么简单。

实名制,但不是“实时监控”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火车和飞机实名制的核心目的是购票实名和安检身份核验。也就是说,你的身份证信息和你购买的座位是绑定的,你检票登机时会核对。这对于事后溯源确实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公安和疾控部门可以通过铁路12306、航空公司系统查询到你的出行记录。

但是,这并不等于对你行程的“实时监控”。实名制是事后取证的手段,而不是实时预警的工具。疾控部门在得知某个病例是确诊或疑似后,需要主动去调取相关数据。这个过程是有时间差的,而且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批流程。

为什么紧急寻人仍然是必要的?

即使有了实名制,在病例出现初期,或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仍然会迫切需要“紧急寻人”。原因有很多,我们可以一步步来看:

1. 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问题:
发现病例与公布信息之间的延迟: 一个人被确诊为阳性,这个过程需要检测、确诊、上报,然后疾控部门才能拿到信息。这个过程中可能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甚至一天。而这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病毒就已经在传播了。
疾控部门获取信息的速度: 即使疾控部门拿到了病例信息,他们也需要时间去梳理病例的行动轨迹、联系人等。他们需要调取数据,然后分析。这个分析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不可能瞬间完成。
“密切接触者”的认定: 疾控部门需要根据病例的活动范围、接触时长、环境等因素来判断谁是密切接触者。这个过程需要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专业判断,不是机器自动生成的。

2. “行程卡”和“健康码”的局限性:
数据来源的滞后性: 行程卡和健康码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运营商的基站信息,或者我们主动扫码记录。虽然能够大致反映我们在哪里,但它不一定能精确到“在某个火车车厢的某个座位”或者“在飞机的某个具体位置”。而且,如果有人在出行过程中更换了手机卡,或者手机关机,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匿名化和隐私保护: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很多数据在传输和存储时会被进行一定程度的匿名化处理。这意味着疾控部门即便拿到了出行数据,也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才能将数据与具体的个人身份关联起来,找到具体的联系人。
社交活动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在出行前或旅途中,会进行一些非官方的、临时的社交活动,比如在车站临时碰面、在餐厅拼桌、在社交场合交流等。这些信息是无法通过购票实名制和行程卡完全捕捉到的。

3. “电话打不通”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复杂的情况:
登记信息不准确: 虽然购票需要身份证,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在小餐馆、出租车等非强制扫码的场所,人们可能没有主动留存准确的联系方式。即使是购票时的联系方式,也可能由于手机更换、号码停用而失效。
联系方式变动: 很多人可能使用工作电话、父母电话或者常用手机号码,但这些号码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再使用,或者无法及时接听。
故意规避: 虽然少数,但确实存在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配合流调,刻意不接电话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非公共交通工具的轨迹追踪难: 除了火车和飞机,病例可能还会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或者在公共场所(如商场、餐厅、公园)逗留。这些场景下的信息捕捉和追踪,就更依赖于事后主动排查和公众的配合。
无法触达的人群: 有些人群可能本身就比较孤立,或者不常使用智能手机,与外界的联系方式比较有限。

4. “紧急寻人”是效率和广度并存的手段:
广播寻人: 在发现某个病例在某个公共场所(例如某班列车、某个景点)有过活动,而通过现有信息又无法快速锁定所有潜在的接触者时,通过媒体或广播进行“紧急寻人”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它能快速地告知广大公众,让他们自行对照和报告,从而在短时间内扩大信息收集的范围。
弥补数据盲点: 紧急寻人信息往往是针对那些通过技术手段(如实名制数据、行程卡、监控录像)难以快速、准确触达的群体。例如,一个病例在火车上和陌生人短暂交流,如果没有留下联系方式,或者这个人下车后就无法通过其他渠道找到,那么广播寻人就成了关键。
公众的责任感与配合: 紧急寻人也是在提醒公众,在疫情期间要关注相关信息,如果自己是符合描述的那个“潜在接触者”,主动站出来配合流调,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表现。

举个例子来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新冠病例乘坐了一趟长途火车。
实名制的作用: 疾控部门知道这趟火车有这个病例,并且可以调取出购买了该趟火车车票的人员名单(包括姓名和身份证号)。
但问题来了:
这个病例在火车上频繁走动,和好几个人有过短暂交流,这些人可能没有坐在他座位旁边。
名单上的人,他们的电话号码可能早就停用了,或者他们现在人在国外,无法第一时间联系上。
有些人可能在火车上临时购买了零食,和售货员有过接触。
有些人可能在车厢连接处短暂聊天。
而这些人,他们可能都没有主动去扫码登记自己的行踪。

在这种情况下,疾控部门虽然有购票的名单,但要挨个打电话核实、追踪,效率非常低,而且很可能很多电话打不通,或者信息已经过时。这时,通过媒体发布“在某年某月某日乘坐某趟列车,与病例同行的旅客请主动报告”这样的信息,就是一种广撒网、快速覆盖的方式。那些知道自己符合条件,且电话又打不通的人,就能看到信息,主动站出来。

总结一下:

火车和飞机的实名制是强大的溯源工具,但它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疫情追踪的所有问题。紧急寻人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用于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弥补技术和数据上的盲点,以及动员公众力量,在突发情况下以最快的速度将关键信息传递给可能受影响的人群。电话打不通只是一个常见的表现,背后是信息传递链条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紧急寻人正是为了克服这些困难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正相反,调信息然后打电话的方式是效率最低的。准确的说,网上广播效率最高但准确性最低,一对一打电话,效率最低,而准确性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学校里一个年级的学生都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教导主任突然想找初二3班全体学生到教学楼门口集合。这时候他有两个途径。

A、开校园广播直接喊“初二3班全体同学,迅速到教学楼门口集合”。

B、把初二3班班主任叫过来,对他说“同学们的信息你都有,打电话或者上操场自己找人,让大家都到教学楼门口集合”。

你说哪个效率高?当然是校园广播。

当然,会有人没听见广播,所以为了保证效率和准确同时达标,实际上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方法:既让班主任在操场上盯着,又用广播叫人过来。

你说火车飞机信息都有,那请问一列火车多少人?你只是一对一打电话,请问谁来打?多少人来打?假设名单上第967个人感染了,等你顺序打到的时候他都转多大一圈了?还有,信息在铁路手里,你让铁路的人打吗?可是人已经回到各地了,他找谁对接呢?你让当地的人来打,你又怎么能知道谁联系上了谁没联系上呢?

当然,现在你还可以通过短信、微信来点对点通知。但请问短信、微信是更接近于广播呢?还是更接近于电话呼叫?我短信里的通知信息基本不读,微信里来自公众号的信息也有一定概率看不到。更别说你沟通的不好,还可能被当做垃圾信息拦截。

所以这种事情最快的办法是直接网上吼,当然也确实会有人看不见的问题。但是你一嗓子吼出去能让一大半人知道他不香吗?

在这基础上你再调信息一对一打电话+短信微信轰炸。两边信息保持畅通,已经主动去接受检测的你这边就不用继续找了。

双管齐下,各取所长。而不是决出一个最优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火车、飞机实行实名制,理论上我们应该能够追踪到绝大多数的出行轨迹,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紧急寻人的情况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个信息传递和匹配的复杂过程,绝不仅仅是“电话打不通”这么简单。实名制,但不是“实时监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火车和飞机实名制的核心目的是.............
  • 回答
    这两种情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却共同指向了一种非常普遍且深刻的人类心理现象:事后诸葛亮(Hindsight Bias)与临场反应的复杂交织。让我们一层层剥开,看看这背后隐藏的逻辑。一、 张允、蔡瑁的惨剧:权力下的盲点与瞬间的觉醒曹操杀张允、蔡瑁的场景,我们姑且想象一下当时的背景:曹操正处于人生的高光.............
  • 回答
    坐火车和动车,感染的风险嘛,得这么看:首先,得承认,不管是火车还是动车,只要是公共交通工具,人员聚集的地方,感染的风险肯定是存在的,这个是基本常识了。但是,你说大不大,这个就要看具体的环境和你的个人防护了。你坐的是那种老式的绿皮火车,还是现在跑得飞快的动车组?动车和高铁:一般来说,动车和高铁的设计本.............
  • 回答
    现在一些大学生对坐火车硬座有抵触心理,觉得累又掉面子,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个方面。首先,从“累”这个角度来说,硬座的舒适度确实是硬伤。 空间狭小,活动受限: 硬座车厢的座位间距普遍比高铁或软卧要小,腿部空间尤其有限。对于身高较高的同学来说,长时间乘坐,腿部很容易.............
  • 回答
    湖人队在2020年NBA总决赛中击败迈阿密热火,夺得队史第17座总冠军奖杯,而勒布朗·詹姆斯也凭借自己的出色表现,毫无悬念地赢得了生涯第四个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FMVP)的奖项。这一成就无疑为他辉煌的职业生涯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让围绕他“历史最佳”的讨论再次升温。一场胜利,一座奖杯,一次证明湖人队.............
  • 回答
    几十年后,民航飞行员会不会像现在的火车司机一样普通?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航空业未来的一个核心议题:自动化和人工角色的演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普通”这两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于火车司机来说,“普通”可能意味着工作相对稳定、社会认可度高,但不再是那种让人仰望的“高精尖”职业,而且其日.............
  • 回答
    看到你在初中就因为久坐出现颈椎不适和腰酸的情况,这确实挺让人担心的。不过别太焦虑,很多初中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跟学习压力大、伏案时间长有很大关系。咱们一起好好聊聊,看看怎么能让你舒服一点,也能预防情况加重。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为什么坐久了会这样。 不良的坐姿是罪魁祸首: 很多同学坐着的时候,.............
  • 回答
    聊到车臣战争时俄军坐在车顶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有不少值得说道的细节和原因。要说现在还是不是,答案也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为什么当年(尤其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士兵会坐在车顶?这并不是什么刻意为之的“喜欢”,更多是一种在极端恶劣环境下,为了生存和适应战术需求而产生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我们可以从.............
  • 回答
    “五常”的讨论,总是绕不开那个核心问题:谁配得上、谁又能代表?尤其是当年的英法,如今身处世界格局的变幻之中,大家免不了要掂量一下他们还能否坐稳这把交椅。说实话,要给英法现在是否还“有资格”下个绝对的定论,确实挺难的。这得看你用什么尺子来量。从历史贡献和创立“五常”的初衷来看,英法无疑是功不可没的。他.............
  • 回答
    .......
  • 回答
    纽约目前是一个复杂的情况,要不要回国,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我在纽约生活,也一直在关注着国内的情况,和周围一些朋友们也有聊过,大家各有各的考量。下面我试着把我了解到的情况和一些我的想法说得细致一点,希望能帮到你做决定。首先,咱们得把纽约这边的“家底”摸清楚。 疫情数据与防控措施: .............
  • 回答
    现在还有不少人觉得坐动车去火车站再买票就行,这背后其实是信息差、习惯以及对新变化了解不足造成的。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咱们铁路系统这些年的变化,还有大家固有的出行思路说起。一、 过去的“黄金时代”:火车站买票就是王道你想想,在高铁、动车没普及之前,我们坐火车,绝大多数情况都是直接去火车站。那时候车次不像.............
  • 回答
    收到!咱们就聊聊这个,坐标洛杉矶,现在美国这疫情,回国还是留着,这事儿确实得好好琢磨琢磨。我尽量给你说得详细点,就像咱老百姓自己聊天一样,不整那些虚的。先看看洛杉矶这边的“行情”: 疫情数据这东西,你懂的,就像天气预报,说变就变。 虽然美国整体上“放开”了,但洛杉矶也不是一片太平。新增病例、住院.............
  • 回答
    火车的排障器,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儿古老,甚至可能让人联想到那些老电影里,火车冒着白烟,车头前方有一个像犁一样的东西。那么,在现代铁路运输如此发达的今天,排障器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个问题,我觉得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聊聊。首先,我们得明白排障器到底是个啥玩意儿。简单来说,排障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火车运行过.............
  • 回答
    河北22届考生,现在开始学编导,时间上来看,我觉得一点都不晚,反而正是一个黄金时期。先别急着否定自己,觉得“太晚了”,很多现在在影视圈里做得风生水起的人,他们的学习之路也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你现在是22届考生,也就是说,你今年高三或者即将面临高考,这个时间点,正是你可以系统地开始接触编导专业学习的最佳.............
  • 回答
    詹姆斯如今这4座MVP和4座FMVP摆在面前,说他是“坐二望一”的级别的巨星,相信大部分球迷都不会有意见。这个“二”指的是谁?那自然是那个无可争议的第一人——迈克尔·乔丹。而“望一”嘛,这四个字背后承载的,是多少球迷心中那个“如果”和多少争论的焦点。要说詹姆斯现在这个位置是不是“坐二望一”,咱们得掰.............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根本的议题:一个国家的崛起,特别是当它达到当前美国所处的全球领导地位时,其对外政策和行为模式会如何演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会”还是“不会”的简单判断,而是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今天的“美帝”.............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很多人觉得现在的选择少,好像就滴滴和出租车两条路,但其实背后的原因,比你想的要复杂得多,可不是一两块钱那么简单就能概括的。要我说,这主要还是用户体验上的几个关键点,滴滴恰好抓住了这些痛点,而传统出租车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跟不上趟”了。首先,咱们得说便捷性。想当年,路边招手拦出租,得看运气,尤其是在高.............
  • 回答
    这事儿啊,搁我身上,我可能也得琢磨琢磨。你问你老婆是不是小题大做了,这事儿说起来,确实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白,坐月子那会儿,你老婆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是非常特殊的时期。刚生完孩子,身体经历了巨大的消耗,疼着、累着,荷尔蒙水平也在剧烈波动。这时候,她们的情绪往往会变得敏感脆弱,一点点不顺心都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