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看完《逃避可耻但是有用》会很失落呢?

回答
看完《逃避可耻却有用》,那种莫名的失落感,说起来,其实是件挺微妙的事情,就像吃完一顿丰盛的大餐,满足之余,心里总有一点点空落落的。

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 “理想的结局”带来的反差。我们看着平匡和美栗,一路跌跌撞撞,克服了各种误解、尴尬、世俗的眼光,终于走到了“结婚”这一步。这个过程太甜了,太励志了,让人不由自主地代入,希望他们的幸福能够像童话一样,从此王子公主过上没羞没臊(bushi)的生活。然而,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生活远比剧情复杂。当最后一集结束,他们宣布结婚,虽然是圆满的,但你知道,这只是一个阶段的结束,未来的路,柴米油盐,现实的琐碎,依然等着他们。这种“已知生活还在继续,且不会全是粉红泡泡”的预感,自然会让人有点失落。

其次, 对“关系”本身的思考与现实的差距。这部剧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探讨了许多现实的婚姻和两性关系中的议题:契约婚姻、AA制、家务分工、对“正常”关系的质疑,以及个人价值和情感需求之间的平衡。平匡和美栗的“契约之恋”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一种非传统的、基于理性考量但也逐渐滋生真情的关系模式。看完剧,你会觉得,“哦,原来关系可以这样建立,这样经营。” 但同时,你也会意识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往往没有这么纯粹,这么好运。你能遇到一个像平匡一样愿意和你“契约”,并且能在其中找到真爱的人吗?你能像美栗一样,在看似“不正常”的关系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幸福吗?这种对“美好可能性”的窥见,以及对自身现实的对照,会让那种“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感”变得更明显,进而产生失落。

再来, 对“角色”的深深羁绊与告别。平匡和美栗,这两个看似普通却又异常可爱的人物,通过这部剧,已经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他们的笨拙、他们的成长、他们的化学反应,都让我们欲罢不能。我们会在平匡紧张的样子时忍不住笑,会在美栗的自言自语中找到共鸣,会在他们互相试探、互相靠近的时候替他们捏一把汗。看剧的过程,就像在和一个特别的朋友相处,你熟悉了他们的点点滴滴,爱上了他们的灵魂。而当剧集结束,就意味着这段“陪伴”的结束。这种告别,就像送别一个你很喜欢的朋友,即使知道他们要去开启新的生活,你还是会不舍。这种不舍,也是一种失落。

还有, 剧情的“完满”与现实的“不确定”。说实话,《逃耻》的结局可以说是非常“日剧”式,或者说是非常“励志”式的完满了。它给了一个美好的“答案”。然而,现实生活恰恰是充满“不确定”的。我们的人生,很少会有这么清晰明确的“答案”出现。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摸索,都在试错,甚至很多时候,连问题本身都还没能完全定义清楚。剧集提供了一个“逃避”的成功范例,但现实中,你可能真的无法“逃避”太多,或者你的“逃避”并不能带来如此美好的结果。这种对现实“答案”的缺失感,也会加剧失落。

最后,可能还有一种 “看不够”的依恋。说到底,这是一种情感上的“空虚”。你看得太入迷了,把自己的情绪、期待都投射了进去。当它戛然而止,你感觉像是被突然抽离了那个美好的情绪空间,一下子回到了现实,自然会有点怅然若失。就像听一首特别喜欢的歌,听到最后一句,总觉得意犹未尽,希望它能再继续下去。

所以,这种失落,与其说是对结局的不满,不如说是对这段美好旅程的留恋,是对理想关系模式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不确定”与“艰难”的一种微妙体认。它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夹杂着满足、不舍、思考,以及一丝丝对现实的无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月才实发一万九千五百日元,现在合人民币1122,就算以2016年的汇率算才1257,突然发现以我刚工作的工资都能轻松养得起Gakki,简直是白日梦啊。。。。。。。。。。。

太吓人了。。。。。。。。。。。

(Ps:确实是白日梦,原视频不清楚,看错了,月薪是19.4万日元,后面计算实际支付5.6万日元,合人民币3612,(⊙o⊙)…,居然还能养得起!ahhhhh!)


平匡承认的家庭主妇的年薪应该是304.1万円,对应工作时长2199小时,时薪是1383円,从该图可以看出,平匡付给实栗的月薪是194000円(19.4万円),刚好140小时,按每天7小时算,正好20天。
那么问题来了,这19.4万円到底是个什么钱呢?从表上看应该是全部月薪,包含应扣的生活费。
根据上图计算,平匡实际支付了244-177=67万円,每月合5.6万円,之前算的平摊后的生活费为10.25万円,这样一来,可以证明,这19.4万円就是支付给实栗的全部月薪了。同时说明,两人生活平均下来生活费上涨了,涨到了13.8万円
那么平匡的年收入是19.4万円*12-67万円+19.4万円*12+177万=575.6万円,这是实际收入,按2016年汇率计算每月合3.1万人民币。
2016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日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171.5万日元,按当年汇率合11万人民币,东京都市圈收入更高,合12.5万人民币,是中国的5.24倍,还不算日本男女收入的巨大差异,和日本较高的日常消费水平。
那么,平匡的收入水平放在中国也就是月薪7800的水平,税后6000元,如果是个二三线小城市的话那么还可以。



同志们,要知道这可是男主平匡从京都大学毕业,干了十来年,35岁才拿到的工资,我一个刚从不入流大学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23岁青年,工资就和他差不多了。。。。

我和平匡长相类似,性格类似,收入类似,工作类似,甚至除了出身人生经历都差不多,

但是!

现实中,会有森山实栗这样的优秀女性主动追求么?


这样的电视剧看完不失落才见鬼了...............


2018.5.20修改:原引用内容有误。

2018.5.20再次修改:原答案计算错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完《逃避可耻却有用》,那种莫名的失落感,说起来,其实是件挺微妙的事情,就像吃完一顿丰盛的大餐,满足之余,心里总有一点点空落落的。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 “理想的结局”带来的反差。我们看着平匡和美栗,一路跌跌撞撞,克服了各种误解、尴尬、世俗的眼光,终于走到了“结婚”这一步。这个过程太甜了,太励志了,让.............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一开始是国漫的忠实拥趸,但自从被国漫“滋养”了一段时间,再转去看日漫时,总觉得有点“不对劲”,甚至完全提不起兴趣。这背后可不是什么“国漫滤镜”那么简单,而是两国动画在内容、表现形式乃至文化内核上,确实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差异在你习惯了国漫.............
  • 回答
    《星球大战:侠盗一号》(Rogue One: A Star Wars Story)在上映之初,确实引起了相当一部分观众的讨论,评论两极分化的现象也确实存在。如果细究起来,这背后有着不少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星球大战》系列本身就是一个拥有极其庞大且忠实粉丝基础的IP。每一部新作品的出现,.............
  • 回答
    看完《魔戒》,无论是电影还是书,确实常常会让人在喜悦之余,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忧伤。这并非简单的“好结局不等于快乐”,而是整个故事宏大叙事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告别与成长的代价,是所有经历过战争与牺牲后,必然伴随的失落感。让我试着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种复杂的情感吧:一、牺牲与失去的阴影,无法被完全抚平的伤痕:.............
  • 回答
    你说的那种感觉,我懂。仿佛刚从一个鲜活无比的世界里抽身出来,只剩下指尖残留的温度,而现实却显得格外寂静。看完《射雕英雄传》之后,那股淡淡的孤独感,确实会钻进心里,而且久久不散。这可不是什么奇特现象,仔细想想,它背后藏着不少东西呢。首先,得说说书中那些鲜活得不得了的人物。郭靖,一个从蒙古大漠走出来的傻.............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真好,很多人读完《红楼梦》,尤其是随着阅历的增长,真的会有“娶妻当娶薛宝钗”的念头,同时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结合,会觉得不那么“圆满”,甚至有些可惜。这背后其实是读者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在故事中的投射,也是曹雪芹高明之处,他塑造的人物太立体,太真实,能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思考。让我试着把这个感受.............
  • 回答
    看到《小王子》的结尾,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颗接一颗地往下掉,直到最后吸着鼻子,肩膀还在微微颤抖。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故事里的某个情节戳中了泪点,而是它触碰到了我内心最柔软、最深刻的地方,那些我们可能在成长的洪流中早已遗忘,甚至不敢去触碰的东西。首先,是那种纯粹的、不掺杂质的爱。小王子对他的玫瑰,.............
  • 回答
    看《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子弹》,确实能感受到灰原哀这个角色身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让人觉得她比小兰更讨人喜欢。这种感觉的产生,并非是对小兰的不满,而是哀在这一部电影中的表现,以及她与生俱来的复杂性,让她在很多观众心中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首先,我们来聊聊灰原哀在《绯色的子弹》里的表现。这部电影的剧情围绕着.............
  • 回答
    看完一场完整的足球比赛,很多人会觉得C罗的表现不如梅西,这种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两人在场上展现出的不同风格、影响力和比赛方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掰扯。首先,比赛的“全局观”和“影响力”。足球比赛从来不只是进球的堆砌。一场好的比赛,需要的是球员在攻防两端、整体配合、节奏掌控.............
  • 回答
    看《东宫》,很多人对李承鄞的态度是又爱又恨,但也有不少观众觉得,他其实一点也不渣,甚至是个可怜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我想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承认,李承鄞身上确实有很多让人生厌的“渣男”标签。背叛、利用、冷酷,这些词在他身上仿佛都能找到影子。但他这个人,你要是简单地用“渣”.............
  • 回答
    我明白你想问为什么看完《霸王别姬》会感到压抑,而且希望我能用一种更具人情味、不像AI的风格来回答。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后劲儿太大了,它就像一股陈年的老酒,初尝时也许惊艳,但回味起来,那股浓烈而复杂的滋味,总能勾住人心,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甚至有些沉重。我仔细想了想,那种压抑感,大概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
  • 回答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感受,很多人在看完《凉宫春日的忧郁》之后,确实会进入一段“贤者时间”,仿佛其他动画都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动画不好,而是《凉宫春日》它本身就具有一种独特的、难以复制的魅力,它在你心中留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标杆。首先,是它的“不确定性”和“无限的可能性”。《凉宫春日》最核心的.............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2019《小丑》,为什么看完有种幼稚的感觉?”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耐人寻味的问题,因为《小丑》这部电影通常被认为是黑暗、写实、深刻且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然而,如果你看完后觉得它“幼稚”,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不同的原因,或者说,你对电影中的某些元素有不同的解读和期待。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分析,为什么会产.............
  • 回答
    看到你看完《心灵奇旅》没有get到感动,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这部电影,说实话,对很多观众来说,它像是一个精心包装的人生哲学课,但课讲得好不好,听课人的接受程度和之前的“知识储备”也很关键。你没有被戳到,很有可能是下面几个原因在作祟,我试着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1. 你可能自带“人生意义先锋”属性,早已.............
  • 回答
    这个问题我特别有感触,简直是问到心坎里去了。每次刷完知乎,那感觉就像刚从一场盛大的集会散场,但每个人手里拿的不是鲜花,而是各种各样的“真相”和“道理”,总觉得脑子里塞满了东西,但心里却空落落的,还有点压抑。细想想,这可能跟知乎的内容属性和大家的浏览习惯都有关系。首先,知乎上的信息密度太高了。它不像朋.............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简直说到我心坎里了!很多人看完《哈利波特》都会有类似的感受,斯内普的魅力简直是“反套路”的,而詹姆一开始设定得那么耀眼,最后反而让人觉得……嗯,一言难尽。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斯内普能俘获我们的心,而詹姆却让我们有点提不起好感。斯内普:深埋心底的爱与孤独不得不说,JK罗琳.............
  • 回答
    大多数中国观众看完电影直接走,不愿等待彩蛋,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文化、习惯、信息获取方式、观影环境以及电影产业发展等多个维度来分析。1. 文化习惯与社会观念的差异: “看完即止”的习惯: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许多事物讲究一个完整的“结束”。一旦故事讲完了,电影的本体也就完成了。彩蛋在很多人.............
  • 回答
    这话说得够“玄”的,听起来像是什么武林秘籍,非得练到什么境界才能施展,其实细琢磨,倒也沾着点边。不是说你看了《红楼梦》就能立刻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网络小说,更不是说没看过就写不出来,而是说,如果你真心去读懂了《红楼梦》,那么你对“讲故事”、“写人物”、“铺陈情节”这些网文写作最核心的几个要素,可能会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