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印媒报道印度富人逃离印度,飞往迪拜躲避疫情,机票价格暴涨?

回答
印媒报道印度富人逃离印度飞往迪拜躲避疫情,机票价格暴涨的现象,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富人逃离”的事件,背后折射出的是印度社会经济结构、疫情应对策略、国际出行便利性以及个体避险行为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 现象的直接描述与原因分析:

富人选择“避风港”: 当印度本土疫情爆发、医疗资源紧张、封锁措施严格时,拥有充足经济能力的富裕阶层会优先考虑自身安全和生活品质。迪拜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以其先进的医疗系统、相对宽松的疫情管理政策(在特定时期)、高品质的生活设施和便利的国际交通枢纽地位,成为了他们理想的“避风港”。
逃离原因多样化:
疫情风险与医疗保障: 印度疫情高峰时期,医院床位紧张、氧气短缺、重症监护室(ICU)爆满,富人担心自己或家人无法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迪拜的医疗水平和资源相对更有保障。
封锁与出行限制: 印度国内的封锁措施和旅行限制,可能影响富人原有的商务、社交或度假计划。选择飞往国外,尤其是一些政策相对开放的地区,可以让他们继续维持一定的活动自由。
生活品质与舒适度: 疫情期间的社会压力、心理负担以及生活不便,也会促使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富人选择到环境更优越、服务更完善的地方度过难关。
资产配置与国际化视野: 一些富人可能将此视为资产配置的一种方式,将部分资金和生活重心转移到海外,以分散风险,并利用国际资源。
机票价格暴涨的逻辑: 这是一个典型的供需关系失衡造成的市场现象。
需求激增: 大量富裕阶层在短时间内集中涌向少数几个目的地,对特定航线的机票需求出现爆炸式增长。
供给有限: 受疫情影响,国际航班数量受到限制,航空公司的运力尚未完全恢复。即使有航班,也可能因为防疫要求、检疫措施等增加了运营成本和难度。
航空公司定价策略: 在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航空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大幅提高票价,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或平衡运营成本。这种情况下,“黄金舱位”的出现是普遍的。
“黄牛”与中间商: 一些“黄牛”或旅行社可能囤积机票,再以更高价格转售,进一步推高了实际购票成本。

二、 背后折射出的深层社会经济问题:

财富分配不均与阶层固化: 这一现象直接暴露了印度社会严重的贫富差距。富人有能力选择逃离,而绝大多数普通民众则必须承受疫情的冲击,这种“特权”的体现,加剧了社会不公感。它也反映出经济不平等可能导致社会阶层的固化,富人拥有更多资源去应对危机,而穷人则更容易被边缘化。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的差异: 印度国内医疗体系的压力,在疫情中暴露无遗。富人之所以选择逃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国内公共医疗系统缺乏信心。这不仅仅是疫情的问题,也反映出印度在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等方面存在的挑战。
国家治理能力与危机应对: 尽管印度政府在疫情初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大规模的疫情爆发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反应,也考验着国家治理能力。富人逃离可能被视为对国内政策和管理有效性的不信任投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体选择: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人们的活动范围和选择不再局限于国界。当本国出现危机时,拥有国际视野和资源的个体,自然会考虑利用全球资源来保障自身。这反映了全球化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影响。

三、 对印度社会和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

人才流失与资本外流: 如果此类“逃离”现象普遍化,可能会导致印度部分高净值人才和资本的长期流失,影响印度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
国内社会心理影响: 富人的大规模“出逃”,可能会在普通民众中引发失落感、不公平感甚至不满情绪,对社会凝聚力产生负面影响。
国际形象与吸引力: 这种现象也可能影响印度作为投资目的地和旅游目的地的国际形象,让外界对印度的稳定性和发展前景产生疑虑。
经济效益的短期与长期考量: 从短期来看,富人离境可能意味着国内消费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如果他们能够通过在海外的活动和投资为印度带来回流,也并非完全负面。然而,关键在于这种“逃离”是否会演变成一种持续的“散播”,导致更广泛的精英阶层对国家的信心下降。

四、 媒体报道的解读:

揭示真相与引发关注: 印媒报道此类现象,一方面是为了揭示疫情对社会不同阶层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关注,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
可能存在的夸大与渲染: 媒体报道有时为了吸引眼球,可能会对事件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大或渲染。例如,“逃离”可能更多是指短期避险,而非永久性离开。
引导舆论的方向: 媒体的报道角度也会影响公众的认知。是强调富人的“自私”与“特权”,还是将其视为理性避险行为,或是反思政府的治理能力,都取决于媒体的立场和受众。

五、 思考与总结:

印度富人飞往迪拜躲避疫情,机票价格暴涨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信号。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旅行和机票价格的故事,更是关于社会不公、治理挑战和全球化背景下个体选择的缩影。

对印度而言: 这是一次重要的反思机会,需要审视如何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国家应对危机的能力,从而留住人才,吸引投资,增强民众的信心。
对全球而言: 这也提示我们,在面对全球性危机时,不同国家、不同阶层的应对策略和承受能力差异巨大,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总而言之,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超越表面的新闻标题,深入分析其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动因,以及可能带来的深远影响。这并非简单的“富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而是涉及更广泛的社会公平和国家发展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就是越有钱越有选择权嘛。


去年我们这刚爆发疫情,1月就有不少人飞了海外。不过这时候一是机票还不算贵,二是海外还没开始普遍暂停中国航班,所以还看不出差距。

到2月,多国宣布暂停中国航班,境外航空公司取消班次达1900余次。到3月,海外疫情开始起飞,意大利日新增达五千例。海外中国人意识到海外疫情可能即将失控,回国机票就开始涨到你妈也不认识的水平。

先是低价票迅速售空,然后是2万一张的全价经济舱,接着被迫买商务舱和头等舱,最后逼出一张回国机票十来万的水平。

这时候就能看出人生的参差:有的人照样能直飞回来,有的人转机五六趟,有的人从莫斯科坐火车坐到海参崴,堵在边境关口,还有的人干脆留在菲律宾小岛上打工。

金钱,就是选择权。


这个月,从带英到加拿大,从法国到阿联酋,多个国家对印度暂停航班。美帝现在是发布“不建议前往印度旅行”的警告,估计也快了。

你要是个印度人,你能咋办?

跑啊。特别是印度现在新一轮爆发以农郊地区为主力,如果想要有更大的生存几率,自然是农村跑城市、城市跑新德里孟买班加罗尔、新德里的跑欧美。

(该区域2月报告新增病例42例,4月21日单日报告新增病例4762例)

有多少钱,就跑多远。因为农村的氧气瓶一定没有新德里多,就算氧气瓶来了,新德里分配的氧气瓶也一定比农村够。

印度现在一罐医用氧气的租金是10000卢比起,折人民币快900元,我记得国内租的话也就是五六十元。印度有钱人只是做出了能力范围内的最好选择而已。

不过我们都知道这种“最好选择”意味着什么:

印度穷人只能听天由命了。


其实往远了说,就是治理失败的成本转嫁。

限制交通的防疫措施一定会伤害经济,但占有生产资料和交易量更大的富人遭受的损失总量一定比穷人更多。

当然,他们的财富总量依然能保证他们过得比穷人好,而且这些损失远不会伤害到个人生活。

因此早期要强推防疫措施,在政治上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富人肯定反对,穷人在没有遭到普遍的疫情冲击前,也很难形成明确的支持。

如果成功控制住了疫情,活下来的人对擦肩而过的死亡也没有感知,不会有多少感恩涕零;如果失败了,所有账都记你头上。

印度去年4月到6月照着中国照虎画猫,也搞封城,GDP单个季度下跌23%。知道自己玩不了,于是印度迅速选择了一条容易的路,放开防疫限制,马照跑舞照跳。

富人开森,穷人也跟着开森:疫情果然像印度的好朋友川皇说的那样,hoax,是中国人的大惊小怪。


然后现在疫情真来了。

富人一张机票说再见,穷人开着三蹦子挤去新德里。

防疫失败的代价被没有选择权的人所承担。越穷,越没有选择权,承担的越多。

合理吗?很合理,都到恒河里了。


其实看着印度的惨状,真能明白一个朴素的道理:

为啥要这片土地好?因为我们多数人跑不了。

这是最原始也最深层的利害相关。

我觉得这可以拿来做个不算科学但很有效的判断标准:

跑不了的人提的意见,总归是真诚的。

user avatar

我上一次听说印度富人纷纷逃离印度,还是在《国家意志》……

user avatar
  • 热搜提问:如何看待印媒报道印度富人逃离印度?
  • 删除提问:如何看待微博自曝连夜逃离武汉的做法?

似曾相识的一幕,去年武汉跑的人少吗?但这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官方都说了:500万人离开武汉 不是这500万人的错

但印度人你们别来中国,这属于民族矛盾,你来中国躲疫情肯定会喷你。

而我们要等所有中国人打了疫苗以后才能开放。

user avatar

才10倍够啥?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去年8月从纽约回国的巴黎转机单程机票是9万人民币,还是托人买的,差不多平时的20-30倍。

到了去年年底,如果在航空公司有熟人,能拿到一手票源,那么差不多3-4万一张就够了,差不多10倍。

就算现在基本上出国往返的机票也是平时的3-10倍。因为实际上外国人几乎已经无法进出中国(比例极其小),所以那些机票都是中国的富人买去了。

user avatar

快进到

红死魔假面舞会

user avatar

印度的疫情已经到了高潮,后续的发展有两种可能:

人间地狱或群体免疫

如果病毒点亮了致死率,并产生了免疫逃离,那么,印度将进入人间地狱模式。

如果病毒没有达成以上的变异,预计印度在一两个月之后会进入群体免疫状态,新发病例开始大幅减少。

为了全人类的未来,我衷心希望印度不要进入人间地狱模式。

user avatar

印度现在可能还有个最坏的情况,没有人敢明说,因为这个事对于全球的防疫可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这个猜测是真实的,那么欧美后面可能都要对现在的情况进行重新评估,然后再调整政策。


具体是个啥情况呢?现在肯定已经有人在做进一步的研究,必须拿到实际的数据和最新的检测结果之后才能说明是不是这么回事,我把印度这一轮大爆发前后的两个新闻放在这里,大家可以自己对这个情况琢磨下:


第一大新闻是在2020年7月,孟买市政府对随机选取的6936名居民进行血清检测,结果发现57%的贫民窟居民和16%的非贫民窟居民都有病毒抗体。


这个新闻说的意思很明显了,在孟买很可能早就已经大面积的感染过,并且很多人都已经产生了抗体,但是注意一下这个时间,是去年7月,远远早于这一轮新的疫情爆发之前,理论上来说,经过了半年的发展,到今年初他们的抗体阳性率应该更高。


第二个新闻是《今日印度》4月1日报道,周四,马哈拉施特拉邦报告了4万3183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该邦记录的最高单日病例数。至此,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总数已累计增至285万6163例。该邦首府孟买也报告了新增新冠感染的单日最高增幅。孟买记录了8646例新病例。至此,孟买的累计感染人数已经上升到了42万3360人,与此同时,死亡人数累计为1万1704人。

这还是4月初的新闻,实际最近这些天更加严重,而印度现在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就是这里说的马邦,它的首府就是孟买,正是上一个新闻里说的抗体检出率非常高的地区。而理论上来说,抗体阳性率高,感染和死亡率应该低才对,但现在恰好反过来了,原因应该不只是人群聚集和医疗挤兑这么简单。


这两者之间到底是个啥关系?会不会出现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那种第二波更致命的情况,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但是现在全世界,真的都不能掉以轻心。

user avatar

这事儿释放了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就是印度政府已经控制不住疫情发展,

导致民众开始对他们失去信心,抓紧逃离。

之前写过的:

咖喱的强悍消费国,
火车的超载之极限。
强奸的非常高发地,
疫苗的巨大试验田。

现在不是疫苗的巨大试验田了,这是试蛊地了。

疫苗拯救已经来不及了。

你看着印度这实时数据,就问你怕不怕。

就这情况自己国内都自顾不暇,之前还跑边界来挑衅中国呢!

有一说一,这个数量不低了,

现在估计已经吃不消了。

任你什么自封的什么南亚巨无霸大国,

也抵不过这个人类共同敌人吧。

而据说4月初以来,出于宗教等原因,印度多地举行了多场大规模集会。

像是大壶节这种活动,

简直是为疫情的泛滥提供了温床。

要知道,就在不远的几周前,

印度政府官员“自吹自擂”称,印度是“世界的药房”。

其生产的疫苗能够帮助全球终结新冠疫情。

随后,印度联邦卫生部长宣布,印度已进入了抗击疫情的“最后阶段”。

这脸打的生疼哦!



我是 @麥發發 ,愿你我未来美好,浮生无忧。

user avatar

一则视频震动了印度的社交媒体。

4月26日,一位名叫Goyals的印度男子,当众向印度警察下跪,祈求警察给他妈妈一个氧气瓶。

在视频里,这位印度男子哭喊“我母亲会死的,请不要拿走氧气瓶,我请求你”。

但是,印度警察很冷漠地拒绝了这个请求,完全无视Goyals的哀求。

因为缺乏氧气,2小时后,Goyals的母亲死在了医院里。


印度男子跪求警察别带走氧气瓶:“我向你下跪,救救我妈妈”

一颗青木的视频

按印度社交媒体的说法,是警察抢走了Goyals为母亲准备的氧气瓶,去给VIP病人用。

而当地警察局否认了这一说法,称被抬走的是空氧气瓶,跪地男子当时正在请求警察为其住院的亲属提供一个氧气瓶,但是并没有任何人拿走Goyals的氧气瓶。

我个人更倾向于警察局的说法是事实,因为印度虽然急缺氧气瓶,但警察确实没有必要去抢走一个平民的氧气瓶。

不过,这背后蕴含的真相,更吓人。

无论是社交媒体的说法,还是印度警察局官方的说法,以及视频展现出的真相,都有一件事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警察抬走并全程护送的那个氧气瓶,确实是给VIP病人用的,Goyals的母亲确实没资格用。

这是Goyals的母亲,用自己的死亡来证明的真相。

印度虽然有很多很多氧气瓶,但确实不够给所有人用,注定有一批人用不上氧气。

VIP病人肯定具有用氧的优先权,那么谁是VIP病人?谁才有资格当VIP?

一场疫情,让印度恐怖的贫富差距,彻底暴露在了世界面前。

印度确实缺乏氧气,黑市上氧气的价格已经暴涨十倍以上,目前一瓶氧气的价格已经达到了600美金之多。

黑市的东西远远比正规渠道要贵,但有一个好处,就是你有钱一定可以买的到。

只要你愿意拿出600美元,黑市马上就会把一瓶氧气送到你手里,根本不用等,也不用祈求谁。

600美元一瓶氧气,折合差不多4200块人民币,感觉也还好啊。

确实不便宜,但并不至于买不起。

你之所以会这么想,那是因为你是中国人。

印度人,尤其是印度的穷人,那是真的买不起。

通过整整八年的努力,中国动用全国之力,成功的完成了脱贫攻坚战役。

按联合国制定的标准,日收入低于1美金为贫困人群,月收入折算为210人民币,年入折算为2520人民币。

在全面扶贫开始之前,年收入在这个标准之下的中国人,接近1个亿。

经过8年的举国努力,他们已经实现了全部脱贫。

我曾经多次写过文章来描述这件事,但当时的后台评论里,相当多的人不是和我讨论这件事有多困难多伟大,而是压根就不相信中国有1个亿的人年收入低于2520元。

月入3000的人我已经觉得是赤贫中的赤贫了,你现在和我说年入不足3000?这样的中国人有足足1个亿?

你在开什么国际玩笑。

这次印度的疫情,正好可以给那些人做一个科普。

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贫困人群,在8年前的中国有一个亿。

而在今天的印度,有7个亿,占印度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你不相信印度有7亿人日收入低于1美元?那请这些键盘侠们去查一查印度官方和联合国的公开数据。

中国让1亿日收入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脱贫,被全世界公认为伟大的扶贫成果,就是因为全面扶贫真的很难。

印度人很穷,但印度人又很富。

印度拥有着全亚洲最多的贫困人口,但同时拥有着全亚洲最多的亿万富翁。

全世界的房价,都没有比印度孟买更奇葩的地方了。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便宜的房子只要2000/平米,而最贵的房子要40万/平米,价格差距大到离谱。

中国鹤岗和深圳的差距,被集合到了同一个城市里,孟买不是一般的神奇。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迹,是因为孟买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贫民窟,孟买1600万人口里有接近一半人是居住在极度脏乱差,而且毫无任何基础设施的贫民窟里。

被大片贫民窟包围的孟买里,还有着目前全世界最豪的豪宅。

连美国首富都没有这么豪的房子。

这座豪宅高达27层,总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6层地下停车场,3个独立的直升机停车坪,2层楼的健身房,1层楼的电影院,1层楼的游泳池,每个月仅电费就要花15万美元,折合100多万人民币。

这么大的房子,仅仅只有印度首富穆克什夫妻和3个孩子居住。

当然,不要害怕这栋房子没有人气,因为有600多位佣人在这栋楼里为主人服务,平均每100人服务1人。

印度的富豪阶层如此炫富,贫民却毫不介意,因为他们认为每个人的命都是生来注定的,要想改变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忍耐痛苦,清洁自己的灵魂,这样自己下辈子就能投个好胎当上等人了。

这辈子已经积攒了几十年的功德,要是搞破坏,坏了功德,下辈子就只能继续当穷人了,这太不划算了,简直亏到家。

所以,要继续攒功德。爱攒功德的印度穷人,在熊熊烈火中不断地化为灰烬。

而富裕的印度明星们,却第一时间逃离了印度,甚至还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在马尔代夫度假的照片。

5月1日,印度的这波疫情,日增感染人数已经突破了40万人。

在这惊人的感染人数背后,还有一个更惊人的事情值得大家注意。

孟买的现有感染病例里,90%都集中在中高产阶级。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变异后的病毒只感染印度富人?

这个90%的数据,来自于印度媒体,其结论其实是有点问题的。

严格来说,这个数据没错,但又有错。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对中产阶层的定义,大家不一样。

什么叫中产阶层?

这个定义其实很宽泛,但如果你的收入已经超越了本国50%公民的收入,你绝对算是中产阶层。

你已经比一半人都要富了,还不算中产,那啥才叫中产?收入超过90%的人才能叫中产?

但印度有一半人日收入低于1美元,所以。。。

把收入超过90%的人定义为中产,这很荒谬,但是把日收入高于1美元的印度人全部定义为中产,这也很荒谬。

于是,孟买大学的学者们在2016年,把日收入高于3美元的印度人定义为中产,这么算的话,印度有3亿人达到了中产标准。

青木我算了一下,日收入高于3美元,月收入仅仅折合630元人民币。。。

目前,印度的一瓶氧气售价是600美元,虽然只折合4200人民币,需要这些中产不吃不吃干半年才买得起,而且其他的医疗物资也在疯狂涨价。

90%的病例集中在中高产阶层的核心原因,也许是日收入低于3美元的人,连医院都不想去了,为了省钱,心甘情愿的自生自灭。

这位印度男子的老婆,因感染新冠病毒在家死亡后,因为贫穷租不起车,只能用自行车将老婆拉去火化。

你觉得,穷到连租车去火化的钱都没有的人,得了重病会去医院么?

印度的医疗资源已经紧张到了什么程度?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新德里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新冠病毒检测阳性后,居然没有办法在自家医院求得一张床位,因为所有的病床都被VIP占完了,而医院不敢得罪任何一个VIP。

最终,在媒体的曝光压力及医院的努力下,这名医生在几天后终于获得了一张床位。

这名医生在视频中称“如果一名医生都要如此费劲去得到一张病床,那你想想普通人要忍受多少?”

5月1日,印度一名法官因新冠死亡后,因为火葬场爆满被迫等候,期间被野狗啃食掉了面部。

野狗啃食尸体这种事,上一次发生在中国还是在民国战乱时期。

那些每天想着梦回民国的人,不用找时光穿梭机了,现在去印度定居,马上就能回民国。

医生和法官,在任何国家都是中高收入,生活水平肯定远远高于日收入3美元的“中产”,结果一个连自家医院的床位都得不到,一个在火葬场外被野狗啃食尸体。

那些日收入低于3美元的印度人,那些日收入低于1美元的印度人,数量接近10个亿。

他们怎么办,在医疗资源紧张和昂贵到如此地步时,他们怎么可能有钱去看病。

如果穷人都不去医院,那自然就没有病例喽。

我们的数据都是真的,那些穷人自己不来检测,我们有什么办法。

但在病毒面前,穷富平等,穷人体内变异出的病毒,一样可以威胁到富人的生命。

当双重变异和三重变异的病毒出现时,当专家说这种病毒有可能绕过疫苗保护系统时,印度的富人第一时间出逃了。

4月24日凌晨4点之前,8架搭载着印度超级富豪的私人飞机降落在伦敦机场。

最后一架抵达的豪华客机于凌晨3时15分降落,距离英国对印度的禁入令措施生效只差了44分钟。

赚钱的时候,穷人在印度,富人也在印度。

受难,甚至死亡的时候,穷人还在印度,但富人不在了。

那位向警察苦苦哀求一瓶氧气的印度男子,从他能把母亲送到医院这个行为看,应该是印度的中产或者是比较有钱的穷人。

但即便他是一天赚3美元的印度中产,也实在是负担不起600美元一瓶的氧气。

黑市的氧气买不起,正规的氧气排不到。

没钱也没权,又不想看着妈妈死,只能跪下求警察了。

在此刻的印度,能活下来,就已经是特权。

但警察又能怎么办呢,每一瓶氧气都是紧俏资源,黑市价高达600美元的存在,警察也没有资格进行任意派发。

向警察求救的印度人,远不止这Goyals着一个人,很多印度人都找警察哀求了。

但警察给他们的建议,是让他们在树下呆着,靠树释放的氧气来提高血氧饱和度。

这不是段子,是新闻,《今日印度》在4月30日报道的新闻。

什么树能提高新冠患者血氧饱和度?

估计只有佛祖当年悟道的那棵菩提树才有这本事了,恰好这棵树也在印度。

在印度感染人数指数级上升,医疗系统被完全击穿,各项资源全面告急的时候,印度政府在干嘛?

首先,印度政府拒绝了全世界的所有援助,注意是所有援助。

不仅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善意援助,连联合国的都给拒了。

因为印度人有大国心态,认为自己是大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大国,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向外国求救,那很丢人。

印度这个国家,大国命没有,毛病倒是一堆。

明明一个丫鬟,偏偏以为自己是小姐。

拒绝了外国所有的援助后,印度总理怎么解决目前的问题呢?

5月1日,印度日增感染人数突破40万之际,莫迪跑到锡克教寺庙,向第九代上师得格·巴哈都尔祈祷去了。。。

同样在5月1日,中国多地景区发布了游客红色预警。

原因不是疫情,而是因为出来玩的游客太多了,突破了景区的接待上限。

中国不仅已经完全消灭了疫情,而且就算在当年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出现过氧气短缺这么奇葩的事情。

新冠疫情爆发时,感染新冠病毒的中国人,哪怕再穷,也可以免费吸氧。

不仅氧气是免费的,所有药物都是免费的,甚至呼吸机和ICU都是免费的。

不用求任何人,更不用向警察下跪,你向任意中国警察呼救都可以立刻获得足量的救命资源。

这是警察的区别么?

不,这是国家的区别。

作者:远方青木(ID:YFqingmu)

原文:你妈妈没氧气瓶就要死,这和我们警察有什么关系

user avatar

说明去年初逃走的那些中国资本家和艺人做出的反应非常合理和人性化。

它们只是生错了国家。

user avatar

很担心再过三月,欧美疫苗白打……

user avatar

不得不承认

印度高种姓精英 富人阶层

比去年初中国那批跑路的精英强多了

人家起码是看到印度不行了才赶紧跑出去避难

反观去年二月份

一些中国富人逃离中国 跑去美国避难……

结果正好赶上美国疫情爆炸……

一个个还埋怨中国关闭航线……限制自由不民主……


我们公司客户中就有这么一位金主

好像是做房地产的

一月底 武汉封城时

抛下项目 锁上豪宅 紧急从上海逃到美国

没想到三四月间 武汉已经没事 国内风平浪静

美国反倒爆了……

后来听说这位老板为了回国

连续抢购了三次头等舱 都因航班取消而作废

阿拉斯加转机 非洲转机 俄罗斯转机 试了个遍

直到五一才飞回来

耗资一百多万……

落地第一条朋友圈

就是骂政府限制国际航班……害得他回不来……


不知道这一番折腾能不能治好他的崇洋媚外

user avatar

看很多回答,都在嘲讽去年年初出国的“避难”的中国人。

可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去年年初,谁有那么好的判断力,知道应该从国外往国内跑?

在国外老老实实呆着不香吗?

我记得还有一个我喜欢的明星直接去欧洲“避难”去了,这样的人很多。但想回来的时候,不仅普通人买不起票,富人都有点困难。

如果都跟印度现在似的,捅了富人窝一样满处乱飞。你得买得起高价机票吧?航班熔断了,你得有私人飞机和特殊渠道吧。普通人如果没有这些,该怎么办?

是有办法的:更强的判断力。


我之前在知乎讲过,我朋友一直在英国留学,去年2月底看到多重迹象决定回国,3月初到国内。那时国内数据严重,英国反而看不出问题。

当时他完全不管沉没成本。结果回来之后机票立刻暴涨,普通学生就都买不起了。

起初是一些种族歧视攻击,教授出国避难,对华人超市的打砸抢。这些身边现象引起了警觉。可最终还是要理性判断的。在犹豫是否收拾东西回国的时候,他听了鲍里斯数个小时的防疫安排。聚精会神听。听完发现一件事:这个人没说出任何实质性举措!这个人,不 靠 谱!

他社会阅历很强,一生见过无数靠谱与不靠谱的人,总和社会上各种难事周旋,因此看人极准。虽然仰慕英国才来此留学,却绝不盲从。眼前的人在最关键的时刻没说出人话,他就绝对再也说不出人话了。当时收拾东西立刻买票回家。自己并不富有,但丝毫不心疼学费什么的,因为在他眼里,鲍里斯真能害死自己。

去年3月初啊,那时你们敢说自己能判断哪更安全?知道为什么那时能买到回国机票吗?因为按兵不动的占大多数。

转机的过程中,新加坡的机场工作人员都傻了。

“都什么时候了,还有从英国回中国的?你知不知道中国什么样了?”

“我知道,我就是要回中国。”

那时,距离“群体免疫”理论的提出,大概有1-2周。而中国去年3月初什么状况,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就是判断力。

判断力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保证做决策的时候不自欺欺人。而不是说自己读过多少书。

因为一旦自欺欺人,盲从随大流,你有多少见识也白搭。


在我那个朋友看来。

不管英国给人的印象有多优秀。

电视里讲不出东西的首相,他就是个傻叉。

你说破天也没用,他就是没提出任何实质性举措。永远记得“我真有两头牛,我真有一条命,新冠是真死人!”咱是学习来的,不是送命来的。

决断力,是一个人在社会上极其重要的素质。

多见识多经历,理性判断,摒弃幻觉,不要一头扎进美好的谎言把命搭进去。

千万不要盲从,自信起来。

如果盲从导致机票买不起,这个世界谁给我报销?如果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脱颖而出,那这样的灾难活下来的,岂不是永远是富人?如果说你知识被人垄断走了,成了印度穷人那般可怜,我不说什么。但如果现成的信息都摆在你眼前,你就是不愿意承认中国有可取之处,就要随大流,就要迷信别人编造的谎言,那我有什么办法?

其实我这个朋友没什么意识形态,没事儿也损战狼什么的开开玩笑。但不魔怔,中国做得好的地方就会夸,并且用脚投票。英国差的地方绝不脑补当无事发生。

最后鲍里斯自己进了ICU差点死了,出院后立刻改变对策承认错误,再也不提群体免疫了。

中国现在什么样,还用我多说么?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难道不是这一系列规划的执行吗?


钱没有富人多,如果连判断力也输了,这世界不就是富人的天下了么。

你看印度这些富人,能逃哪去?还有哪是绝对安全的?现在再做选择,说实话,有点晚。

user avatar

去年国内也有一大堆历史课零分的有钱人跑到国外自以为安全了,殊不知一百多年前的晚清都能把大规模鼠疫控制住,新中国会控制不住新冠?最后还不是又费尽周折地跑回来,逢人便说“国家好”。

现在看到印度富人出逃,我仿佛看到了“昨日重现”。不过这次不同的是,他们的政府是真的搞不定,他们也没有同仇敌忾的民族凝聚力,连“印度”这个国家的诞生都是被强行捏起来的。

在不远的将来,势必经济崩溃的印度还有余力维持JK地区的控制吗,还能够维持自己国内印度教徒,穆斯林和锡克人之间的“均衡”吗?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user avatar

英国记者实地调查认为印度的真实死亡人数至少是公布数字的3~4倍,当局传达命令给火葬场要求报较低的数字。

user avatar

今天有飞往迪拜的印度富人。

今天有飞往英国的印度富人。

去年有飞往澳洲的中国富人。

去年也有飞往美国的中国富人。

今早我去上班的路上,耳机里放的是昨天晚上录播回放的《天天天下》,节目里重阳慢条斯理地讲着印度疫情可怕的现状。突然回过神来,想起了我自己忘了戴口罩,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回了。我匆匆加快脚步往公司走,在等最后一个红绿灯的路口,一个同样没戴口罩的小伙子冲我尴尬一笑,他给我笑得一愣,已经挺久没有遇到在室外因为没戴口罩而有什么特殊反应的人了,口罩在我的社会里好像已经退化成一个符号。

犹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每次出门我都要严阵以待,出门进门洗手不能忘,电梯按钮要注意,公共场所门把手也要注意,经过没戴口罩的路人身边立刻按一按自己口罩上的金属条。那时候的武汉刚刚解封,各处都传出了歧视武汉人的新闻,我还很担心地想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很久那可怎么办。现实是从今天回看早已没人再提这事儿了…

这是今天疫情后安全的中国,有了印度的对比,我感到幸福。

当时飞离中国的富人们,我相信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又飞回来和其他人一起生活了,因为今天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对于富人们来说祖国可以是Plan A,他们也愿意选择Plan A,但永远有一个Plan B在等待着他们。不光对于祖国,甚至在《2012》中,他们为地球都准备了一个Plan B。

然而对于中产和穷人来说,在成为富人之前,他们有且仅有一个Plan。

所以有人问:“为什么要爱中国?”

所以有人答:“因为你只有中国。”

印度今天的疫情状况我们也看到了,每天如此多的人被确诊,每天如此多的人因此死亡,称其为人道主义惨剧已不为过。死者中的绝大多数都是老人、穷人,他们没有能力自己保护自己,他们也没有Plan B,只有靠国家,如果国家帮不了他们,那么悲剧似乎就是无解的必然。

我相信在一波大浪淘沙以后,印度的疫情会在某一天归于平静,富人们也会回到印度继续生活。而幸存的普通人们应该意识到靠运气不是长久之计,好好建设自己的印度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在讨论客观的现实,并不是我个人对他们的祝愿,这很重要。

user avatar

查阅了迪拜酋长国的入境规定,认为当地还要加强防范

目前从印度前往阿联酋,需要在印度和阿联酋各进行一次PCR检测,第二次检测出结果前需要呆在指定地点,如果能通过第二次检测则不需要隔离。[1]

存在的问题:

1.两次检测都为阴性的来自印度的旅客可能在入境后发病,造成较为广泛的传播

虽然疫苗接种率高且疫苗对已知毒株有效,但不能排除未知变异毒株可以适应疫苗环境的可能性。自我隔离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印度入境一律隔离14天更为稳妥。

2.需要确认PCR检测试剂是否需要更新

据DNAIndian网站报道,印度出现了RT-PCR无法确诊,但症状类似于新冠的病人。[2]Dr Chandra解释无法确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双重或者多重突变。

3.来自印度的旅客有途径第三地前往迪拜的可能性

如果该旅客飞往不需要二次检测的国家,并伪造一份PCR报告,则他可能不需要二次检测就能入境迪拜。


建议:对近14天有印度旅居史的人员再检测一次,如发现阳性及时隔离密切接触者。

参考

  1. ^ https://www.emirates.com/cn/chinese/help/covid-19/dubai-travel-requirements/residents/
  2. ^ https://www.dnaindia.com/india/report-covid-19-second-wave-beware-of-these-new-symptoms-of-virus-as-new-mutant-goes-undetected-in-rt-pcr-test-2887630
user avatar

现在就是检验各国疫苗能不能扛住变异新冠的时候了

user avatar

有本事跑去朝鲜躲避疫情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