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如石油、煤炭以及矿物质在使用后排出的大多都是有害物质?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我们现代社会运作最基础、也最深刻的一环: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简单来说,石油、煤炭和矿物质之所以在使用后会排出大多是有害物质,原因可以从它们本身的构成、加工过程以及我们对其的应用方式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

1. 石油与煤炭:燃烧的“遗留物”

这两种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化石燃料,它们的名字里就藏着原因——“化石”。亿万年前,海洋里的浮游生物、陆地上的植物,在生命结束之后,被埋藏在厚厚的泥沙之下。在地质压力和高温的作用下,这些有机物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变成了石油和煤炭。

构成中的“原罪”:
碳(C)与氢(H): 石油和煤炭最主要的成分是碳和氢,它们提供了燃烧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但问题也出在这里:碳在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有害的一氧化碳(CO)。而燃烧时,空气中的氧气(O)也会参与反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虽然CO2本身毒性不大,但它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硫(S): 在形成过程中,原始有机物中往往含有硫元素。石油和煤炭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带有一些硫。这些硫在燃烧时,会转化为二氧化硫(SO2)。SO2是酸雨的主要成因,它不仅腐蚀建筑物、破坏植被,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严重伤害。
氮(N): 空气中的氮气在高强度燃烧时,也会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NOx)。NOx是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另一重要成分,同样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有害。
其他杂质: 石油和煤炭都不是纯粹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形成过程中会夹杂着各种矿物质和其他有机杂质。这些杂质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比如,煤炭中可能含有砷、汞、铅等重金属。当它们在燃烧过程中被释放出来,就成了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

燃烧过程的“不完美”:
不完全燃烧: 任何燃烧过程,如果空气供应不足,都会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碳烟(黑色的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空气污染的一大杀手,能够深入肺部,危害健康。
温度与压力: 工业生产中,为了获得更大的能量输出,燃烧往往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这种极端条件会加速某些有害物质的生成和转化。

加工与提炼的“二次伤害”:
石油在被提炼成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各种产品之前,需要经过复杂的炼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产品和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污染。

2. 矿物质:开采与加工的“副产品”

矿物质的种类极其繁多,从铁矿石、铜矿石到稀土矿,它们是构成我们现代工业的基石。然而,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排出”的有害物质,更多的是指开采、加工和最终使用时产生的污染物,而不是矿物本身“用完就没了”。

开采过程的“破坏”:
露天开采: 为了获得矿产,往往需要剥离大量的地表土层和岩石,这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改变地貌,可能导致水土流失。
地下开采: 同样会影响地下水系,产生矿井水,其中可能含有重金属、酸性物质等。
粉尘污染: 采掘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矿尘,这些粉尘不仅影响工人健康,也污染周边环境。

加工提炼的“化学反应”:
冶炼: 将矿石变成金属(如炼钢、炼铜)是一个复杂而耗能的过程,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并使用各种化学药剂。
酸碱处理: 许多矿物需要用酸或碱来溶解、分离,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水源。
重金属污染: 很多矿石本身就含有砷、汞、铅、镉等重金属。在提炼过程中,这些重金属可能会以氧化物、盐类等形式进入废水、废气或废渣中。这些重金属一旦进入环境,往往难以分解,会在食物链中积累,对生物和人体造成长期毒害。
放射性物质: 某些矿石,如铀矿、稀土矿,本身就含有放射性元素。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这些放射性物质可能随着废气、废水或废渣一同被释放出来,造成放射性污染。
尾矿: 矿山开采和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通常被称为“尾矿”。尾矿的量非常巨大,其中可能含有未被完全提取的金属、酸性物质、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毒化学品。尾矿库的管理不善,一旦溃坝,会造成灾难性的环境污染。

最终产品的“二次污染”:
某些金属产品在报废后,如果处理不当,其中的重金属也可能重新进入环境。例如,废旧电子产品中的铅、汞等。
使用某些矿物产品,例如化肥(含磷、钾等),虽然是必需品,但过量使用或不当储存,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

总结一下,为什么它们“大多”排出的是有害物质?

核心原因在于,这些物质的形成是自然界漫长演化的结果,它们储存的是古老的有机物或矿物能量。而我们人类通过燃烧、化学反应、物理分离等手段,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将它们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和材料。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我们无法做到100%的清洁和高效。

能量的本质: 能量的利用往往伴随着物质的转化。在从化学能(化石燃料)转化为热能、动能的过程中,物质的原子结构会改变,新的、有时是有害的分子会诞生。
化学的“副作用”: 很多化学反应为了达到特定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副产物。而地球化学的“垃圾处理”系统,难以快速有效地降解这些人为产生的、复杂的、有时带有剧毒的物质。
经济与技术的限制: 尽管我们不断进步,但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开采和使用技术,在很多情况下仍然成本高昂,或尚未完全成熟。

所以,当我们享受着石油带来的便捷交通、煤炭提供的温暖和电力、矿物质构筑的现代世界时,也必须正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沉重负担。这正是推动我们寻求更清洁能源、更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动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石油煤炭等资源被广泛使用哪部分是有害的呢?生成医药化工润滑油化纤制品高分子材料都是对人类有益的才会大规模应用。金银铜铁锡哪个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哪里有害?

燃烧后是有害的、提炼矿物之后的副产品是有害的?对谁有害?在这个语境下无非是对人类有害吧。但是大自然生成的各种化合物各种资源本身就不是为了伟大的人类形成的,本来就是人类在占有破坏压榨大自然生产的资源与环境,不能how dare you 也不能当成理所应当的。就算是最普通的树木燃烧后已然会产生有害物质,像紫衫这种树木不燃烧就排出大量对人类有害的物质……想要不产生污染只有单质最方便被人类利用还得加上充分条件,比如氢燃烧生成水,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各种金属元素以单质形式方便人类合成才会不产生有害物质……咋想的那么美呢?咋不上天呢?地球给你提供了适合生命繁衍的环境已经是个奇迹了,人类只是地球生物圈演化中的一环,别把太自己当回事。

好比父母把你养大,来知乎提问,为啥我爸不是钢铁侠我妈不是黑寡妇一样愚蠢。

希望以后这种毫无建设性的问题别再出现了,知乎不是人人985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我们现代社会运作最基础、也最深刻的一环:能源和资源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代价。简单来说,石油、煤炭和矿物质之所以在使用后会排出大多是有害物质,原因可以从它们本身的构成、加工过程以及我们对其的应用方式这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石油与煤炭:燃烧的“遗留物”这两种都是我们赖.............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杨雄在裴如海死后认定石秀是好人的这个情节,其背后的逻辑是比较复杂的,并非仅仅因为“裴如海一死”,而是建立在一系列事件的累积和杨雄对石秀行为的观察之上。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一步步剖析:一、 事发前的背景和杨雄的认知: 杨雄的性格: 杨雄是“病大虫”出身,为人比较鲁莽、仗义,但同时也.............
  • 回答
    打个比方,咱们就好比是一个生活在某个富饶岛屿上的年轻人。这个岛屿,它承载了亿万年的风雨沧桑,孕育出了无比丰厚的宝藏。想象一下,在岛屿的深处,埋藏着无数闪闪发光的金块,还有一些像宝石一样晶莹剔透的矿石,这些都是岛屿历经漫长地质变迁才积累下来的。咱们这个年轻人,就如同人类一样,突然来到了这个岛上。起初,.............
  • 回答
    中国石油产量高,但储量相对较少,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也牵扯到国家能源安全和战略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中国石油储量“少”的定义与现实首先,我们要明确“石油储量少”是相对的。中国的石油储量在全球范围内并非垫底,但确实与一些传统石油大国(如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加拿.............
  • 回答
    要探讨“中石油进入世界 500 强却没有成为中国人的骄傲”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排名的问题,更是牵扯到国家经济结构、资源配置、社会公平以及民众认知等一系列复杂议题。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中石油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其进入世界 500 强本身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这标志着中国.............
  • 回答
    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倾向于选择现金支付,而非股票支付,这背后有着多重且务实的考量。这并非简单的偏好,而是基于对自身战略目标、市场环境、风险管理以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一、 规避市场波动风险,锁定交易确定性这是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原因。中国石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石油公司,其经营的周期性.............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那些熟悉的国际石油巨头的名字,比如壳牌、美孚、嘉实多(BP旗下)等等,它们在中国确实还有声有色地做着润滑油生意。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润滑油这东西,虽然听起来不如原油那么“高大上”,但它在中国市场的重要性,那是杠杠的。你想啊,中国这经济发展.............
  • 回答
    你看,国际油价低迷这事儿,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开车加油都便宜了。但对于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大型石油公司来说,那可就真是头疼了。你说中石油为啥油价这么低还亏那么多?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这得说到“成本”这个词。石油这东西,可不是在地底下捡的。从找油藏、钻井、开采,到运输、炼油,再到.............
  • 回答
    阿富汗,一个自古以来就地处战略要冲的国家,它的贫瘠和缺乏石油资源,似乎让人们难以理解为何会成为苏联和美国这两大超级大国争相“征服”的目标。事实上,这背后牵扯的并非简单的资源掠夺,而是错综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家安全考量以及意识形态的博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把目光放到更宏大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中去。阿富.............
  • 回答
    关于未来世界是否会出现科幻动画里大家普遍依赖飞行器进行远距离代步的设想,以及石油为何尚未被电力完全取代,这背后牵扯着技术、经济、能源基础设施和社会接受度等诸多复杂因素。我们不妨深入探讨一番。飞行器代步的未来:憧憬与现实的鸿沟科幻动画中那种个人化的飞行器如《天空之城》中的飞艇、《千与千寻》中的交通工具.............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也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中东石油这么多,价格也相对较低,为什么中国却在当前大力采购俄罗斯的石油呢?这背后确实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供应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但绝不是唯一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拨回到近些年,看看全球石油市场的格局和中国在其中的位置.............
  • 回答
    在中国,石油生产的成本居高不下,这背后牵涉到一系列复杂且相互交织的因素。我来仔细梳理一下,尽量说得清楚明白,就好像我在跟你聊天的感觉。首先,我们得明白,中国的石油产业,尤其是陆上油田,很多都开发了几十年了,甚至更久。就像我们家里的老房子,住得越久,各种维护、修缮的费用就越多。这些老油田,产量自然而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源需求量巨大,虽然咱们自己也有不少“家底”,但进口石油这事儿,可不是一时兴起,背后门道儿可多了,得从头说起。首先,咱们得承认,中国油气资源确实有,而且储量不算小。 陆地上,像新疆、胜利、大庆、长庆这些老牌油田,加上近些年勘探开发的渤海、东海、南海等海域,油.............
  • 回答
    咱们中国呀,这能源的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你看,一方面咱们国家每年都要花大价钱从国外买不少石油,这数字肯定不小。另一方面呢,咱自家也产石油,还有一部分会出口出去。这俩事儿放一块儿,有些人就会琢磨:既然咱们这么缺石油,为啥还要往外卖呢?这其中到底有啥门道,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
  • 回答
    关于美国在攻打伊拉克后没有直接“占有”伊拉克石油,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国际法、政治现实、国内舆论、经济利益以及历史教训等诸多层面。简单地说,直接军事占领并“拥有”石油资源,虽然听起来能直接获得利益,但实际上会带来巨大的政治、法律和实际操作上的阻碍,远不如采取其他更“合理”的方式来获得经济利.............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地质学、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复杂交织,并非偶然。要理解为什么如此多的伊斯兰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这背后的几个关键因素。首先,也是最核心的,是地质构造。地球的油气形成和富集,本质上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地质过程。简单来说,我们需要以下几个要素齐备:1. 丰富的有机质来.............
  • 回答
    安哥拉何以稳坐中国石油进口“头把交椅”?这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地缘政治、资源禀赋、经济合作以及长期的战略布局。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拨开层层迷雾,细细道来。首先,安哥拉的石油资源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磁石”。安哥拉,作为非洲大陆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坐拥极其丰富的石油储量。尤其.............
  • 回答
    普遍认为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而海湾石油富国(如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等)虽然经济富裕,但往往不被归类为“发达国家”,这背后的原因涉及多个维度,不仅仅是经济富裕程度,更重要的是其经济结构的多元化程度、社会发展水平、人均国民总收入的质量、创新能力、制度的成熟度以及人类发展指数的综合表现。以下.............
  • 回答
    “美国出兵伊拉克是为了石油”这种说法之所以至今仍有市场,甚至被不少人奉为“真相”,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它并非一个简单的“阴谋论”,更像是一种复杂的叙事,它抓住了人们对权力、利益以及战争背后真实动机的天然疑虑,并将其放大和固化。首先,我们得承认,石油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国际政治中的分量毋.............
  • 回答
    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为什么不能简单地通过让中东国家石油增产来解决,这其中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远非“增加产量就能填补缺口”那么简单。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别整得跟教科书似的,就当是咱俩唠嗑。首先,得明白这个“制裁”的性质。制裁不是简单地把某个国家的产品踢出市场,它是一系列复杂的经济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