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能问出这样的问题,说明题主他爹在家里肯定是个说了算的人。.
自己打下的江山,岂有拱手让人之理?
皇帝的爹也就是太上皇了,太上皇这个职位本身没有任何实质性权力,他也无从下手去操作什么。
再说了“皇家无父子,不幸生在帝王家!!!”别说那些名正言顺打天下的皇帝,一般的权贵为了争权夺利最终弑父的,也是稀松平常。
在王权斗争中儿子杀爹毫无心理障碍,给你看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楚成王将以商臣为太子,语令尹子上。子上曰:“君之齿未也,而又多内宠,绌乃乱也。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王不听,立之。後又欲立子职而绌太子商臣。商臣闻而未审也,告其傅潘崇曰:“何以得其实?”崇曰:“飨王之宠姬江羋而勿敬也。”商臣从之。江羋怒曰:“宜乎王之欲杀若而立职也。”商臣告潘崇曰:“信矣。”崇曰:“能事之乎?”曰:“不能。”“能亡去乎?”曰:“不能。”“能行大事乎?”曰:“能。”冬十月,商臣以宫兵围成王。成王请食熊蹯而死,不听。丁未,成王自绞杀。商臣代立,是为穆王。
《史记 楚世家》
皇位是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政权建设的中心环节。
谁来继承皇位,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所有人的利益,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爆发政治危机,严重的情况会导致国家灭亡。
所以要立规矩,设立制度,依法治国。
皇子继承的不是一头老牛三分地,而是一个国家,这里面担负的是无数人的身家性命,当然要慎之又慎。
开国君主无论他以前是什么身份,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建国成功后,他是皇帝,身份地位变了,思维模式也就要随之改变。
皇帝应该如何处理国事,平衡政治关系,开展外交,解决民生问题,设计好政权的传续问题,这就是他的当前任务。
所谓家天下,是因为当时政治哲学思想还有局限性,并没有发展出更好的理论,如果天下不是皇帝的,那又是谁的呢?
我们现在知道马克思理论,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知道这个世界是人民的。但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必须要有个过程,就算是到了今天,很多国家的统治者依然是君主和贵族,或者是君主为名义领袖,贵族议会负责治理国家。这个矛盾到了2020年,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家天下治理国家,但是皇家并不能一手操办所有事情,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到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都讲究要上下一心,克制欲望,一起治理天下。
皇帝的个人欲望,也是需要天下人共同检视,并不能任意乱来。
继承帝位,是国事当中的重中之重。
2020年美国大选,特朗普和拜登之争,美国的政治逻辑被挑战,让全世界所有国家感到不安,如果美国没有处理好政权传续问题,会带来世界性的危机,甚至酿出灾祸。
因此,古代社会同样也立下规矩,不能动摇。
从中国的帝位传续来看,千古一帝秦始皇就犯了错误,赐死扶苏,立次子胡亥,二世而亡。
这是血淋淋的教训,不可不计。
皇帝在决定继承者时,也要听取政府班子的意见,废太子也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完事,有时候皇帝干成这件事,还要自己亲自下场,整自己的儿子。
如此残酷的原因,就是政治规矩不可破。
皇帝不能“存天理,灭人欲”那么大臣们就要想办法让他知道这个道理,如果皇帝一意孤行,那么大家就会想办法搞死他,另立新君。
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皇帝心里也很清楚,乱来的后果就是政权覆灭,自己和后代也难逃厄运。
皇帝得到了最大的荣耀和财富以及权力,但是也背负了责任。当政权覆灭之时,其他人可以另奉新帝,而失败的皇帝和家人,就会遭到最彻底的清算,要斩草除根。
要想千秋万世,要皇家血脉永存,要黎庶安乐,唯有执行严格的帝位继承制度,才能安天下。
清康熙时期搞了一个改革,不立太子,传位昭书藏于正大光明匾额后面,避免站队夺位,宫廷生变。
皇位继承制度有历史局限性,但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规律这个东西,任何人都是难以抗拒的,包括皇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