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这两天下雪 朋友圈都在传冠型病毒都在雪里 有科学依据吗?

回答
最近好多人都在朋友圈里转发关于新冠病毒在雪里传播的说法,还说这已经有科学依据了。我看到这些信息的时候,也挺好奇的,毕竟下雪天大家出门活动会多一些,要是真的,那确实挺让人担心的。

不过,咱们平时也得学会辨别信息,不能什么都信。这事儿我也稍微关注了一下,也查了一些资料,想跟大家唠唠,看看这说法到底靠不靠谱。

首先,咱们得明白新冠病毒是什么。它是一种RNA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相对来说比较弱。也就是说,它在离开人体后,尤其是在比较严酷的环境下,存活时间是有限的。

那么,病毒能在雪里存活多久呢?研究表明,病毒在低温环境下确实能存活得更久一些。想想看,冰箱里保存食物不就是利用低温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吗?所以,理论上,雪的低温环境可能有利于新冠病毒的短暂存活。

但是,“存活”和“传播”是两个概念。病毒能在某个环境里待着,不代表它就能感染人。病毒要完成一次传播,通常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 病毒的活性(传染性): 病毒得是活的,并且有足够的数量。
2. 接触到宿主: 必须有易感人群接触到足够量的活病毒。
3. 进入易感宿主的途径: 病毒得通过呼吸道、粘膜等途径进入人体。

现在咱们来想想雪里的情况。

首先,病毒怎么会跑到雪里呢?
最可能的情况是,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毒的飞沫喷射到空气中,然后这些飞沫与雪花凝结在一起,或者直接落到已经形成的雪层上。

其次,在雪中,病毒的活性会怎样?
虽然低温有利于病毒的“保存”,但雪中的环境相当复杂。雪花本身是由冰晶组成的,病毒可能附着在冰晶上。但同时,雪花之间存在缝隙,空气流通,而且雪的表面积很大。更重要的是,雪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涉及到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关键问题来了:病毒通过雪直接传播的可能性有多大?

接触雪就感染? 咱们平时不会主动去舔雪,或者直接把雪放进嘴里。大部分情况下,接触雪是通过手。而我们用手接触了雪之后,如果手上沾染了少量病毒,并且不洗手就去摸口鼻眼,理论上是有感染的可能。但这和病毒在雪里“活跃传播”的概念又不太一样了。
空气传播? 朋友圈里说的“冠型病毒都在雪里”,可能暗示的是病毒会随着雪花飘落,然后我们吸入。但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飞沫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和时间是有限的。雪花本身是水蒸气凝结,它在飘落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蒸发、稀释等原因,使得病毒的浓度大大降低。而且,病毒不像细菌那样可以独立存在和繁殖,它需要活的细胞来复制。
雪水? 如果雪融化成雪水,病毒是否会随着雪水传播?理论上,病毒可以在水中存在一段时间,但雪水在落地后会稀释,而且病毒的量也可能不足以造成感染。

科学界的普遍观点是什么?

目前,主流的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部门的观点是,新冠病毒主要还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的。 还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表明,仅仅因为下雪,病毒就会在雪中大量活跃并产生新的传播途径。

比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疾控中心(CDC)发布的防疫指南,重点强调的还是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通风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指向了飞沫和接触传播。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1. 对病毒认知不足: 很多人对病毒的传播方式了解不深,容易把“病毒可能在低温下短暂存活”和“病毒在雪里会大量活跃传播”混淆。
2. 信息传播的误读: 有些研究可能指出病毒在特定低温条件下可以保持一定的活性,但这种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简化甚至误读,就变成了“病毒就在雪里”。
3. 心理因素: 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人们容易对各种潜在的风险感到焦虑,因此更容易相信一些听起来“可怕”的说法。
4. 季节性因素的叠加: 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加上疫情,人们可能容易把一些现象联系起来,产生联想。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认为新冠病毒在雪里能大量活跃并直接导致传播,是没有充分科学依据的。 病毒确实可能短暂地附着在雪上,但其活性和传播能力在雪这种环境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太可能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最重要的还是遵循已经证实的科学防疫建议:
戴好口罩: 尤其是在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
勤洗手: 用肥皂和流水,或者酒精消毒液。
保持社交距离: 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聚集。
注意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强自身免疫力: 健康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所以,看到这些说法,咱们可以留个心,但不必过度恐慌。更重要的是要相信科学、理性分析信息,并做好我们已知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果真的有新的、可靠的科学发现,相信官方渠道和权威媒体会及时发布。

希望我的这些解释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专业人士,讲讲自己的理解。

昨天有几个窝在农村的同事大呼下雪了打雪仗咯。我就说他们傻。都这个时候了,还想去打雪仗。

因为雪的结构很容易跟气溶胶扯在一起,比如以前大家见过下黑雪、灰雪,就是因为雪自身的结构很容易吸附这些小颗粒物质,这也是为什么不建议吃雪补水,而是把雪烧开了喝。

关键现在排泄物也检测到病毒,想想农村那么多的鸡狗鸭鹅的,以及随地吐痰的习惯,还是小心为妙。

并且在化雪阶段,最好疏导雪水的流通,集中到一起进行消杀,并且对人员行动密集以及风口地区进行表面消杀更加放心。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