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这两个函数如此接近,有大佬解释下么?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初学者或者对底层细节不太关注的开发者,确实很容易对这两个函数(通常指的是 Python 中的 `len()` 和 `__len__()`,或者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获取长度”的机制)产生混淆。它们确实非常接近,而且在很多时候看起来就像是同一个东西,但实际上,它们扮演的角色和工作原理是有区别的。

我来试着从几个层面,把它们的关系讲得透彻一些,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就像我们平常聊天一样。

一、 `len()` 是什么?一个“指令”或“请求”。

首先,咱们先说说 `len()`。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标准操作”。就像你想知道一个盒子里有多少东西,你会问“里面有多少个?”。 `len()` 就是 Python 语言提供给你的一个方便的“问法”。

你直接对一个对象使用 `len(my_object)`,比如 `len("hello")` 或者 `len([1, 2, 3])`,Python 内部就会知道:“哦,有人想知道这个东西有多长/多少个元素。”

但是,`len()` 本身并不知道怎么数。 它只是一个“信使”,把你的“想要知道长度”的请求,传递给了那个对象。

二、 `__len__()` 是什么?一个“能力”或“承诺”。

那这个“信使”把请求送到谁那里呢?这就轮到 `__len__()` 出场了。

`__len__()` 呢,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对象自己拥有的一个“技能”或者“承诺”。当 Python 接收到 `len(my_object)` 这个指令时,它会做一件非常关键的事情:

1. 它会去检查 `my_object` 这个对象,看看它有没有一个叫做 `__len__()` 的“方法”(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内置的函数)。
2. 如果找到了 `__len__()` 方法,Python 就会“调用”它,也就是执行 `my_object.__len__()`。
3. `__len__()` 方法执行完毕后,会返回一个整数,这个整数就是“长度”。Python 就把这个数字告诉你。

关键点来了:

`len()` 是“调用的接口”,它负责“发出请求”和“接收结果”。
`__len__()` 是“实现者”,它负责“真正计算长度”并“返回结果”。

三、 为什么它们“看起来”这么像?—— “鸭子类型”的魔力。

Python 之所以设计成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是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并且遵循“鸭子类型”(Duck Typing)的哲学。

“鸭子类型”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它走起路来像鸭子,叫起来也像鸭子,那么它就是一只鸭子。”

在 `len()` 函数的语境下,这意味着:

只要一个对象实现了 `__len__()` 方法,那么它就可以被 `len()` 函数识别和处理,无论它的“类型”是什么。

你不需要像在某些静态类型语言里那样,明确声明一个类“继承了某个接口”才能调用它的长度方法。你只需要让你的对象“支持” `__len__()` 这个行为,`len()` 就能用。

举个例子,我们自己定义一个类:

```python
class MyCustomList:
def __init__(self, items):
self._items = list(items) 内部用 Python 的 list 来存储

这就是“承诺”!我们实现了 __len__ 方法
def __len__(self):
print("正在调用我的 __len__ 方法...")
return len(self._items) 实际上是调用内部 list 的 len()

现在我们来使用 len()
my_list = MyCustomList([1, 2, 3, 4, 5])

print(f"我的自定义列表长度是:{len(my_list)}")
```

当你运行这段代码时,你会看到:

```
正在调用我的 __len__ 方法...
我的自定义列表长度是:5
```

看到了吗?`len(my_list)` 这个调用,最终是触发了 `my_list.__len__()` 的执行。

再比如,一个空字符串:

```python
my_string = ""
print(f"字符串长度是:{len(my_string)}")
```

这也会输出:

```
字符串长度是:0
```

虽然字符串是 `str` 类型,但 `str` 类型在内部肯定也实现了 `__len__()` 方法,所以 `len()` 能够工作。

四、 为什么需要这样设计?—— 模块化与灵活性。

这种设计的好处非常多:

1. 解耦: `len()` 函数本身不关心对象是怎么存储数据的,它只关心对象能否“告诉”它长度。这使得 `len()` 函数非常通用,可以用于任何实现了 `__len__()` 的对象。
2. 扩展性: 当我们创建自己的数据结构时,只需要实现 `__len__()` 方法,就可以让它们无缝地与 `len()` 函数一起工作,而无需修改 `len()` 函数本身。这大大降低了扩展新类型的难度。
3. 一致性: Python 社区和开发者约定俗成,所有表示“序列”或“集合”的对象,都应该实现 `__len__()` 方法,这样用户就可以用统一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长度,无论它们是列表、字符串、字典、集合,还是我们自己创建的某个包含多个元素的自定义对象。

五、 区分它们的简单方法。

`len(obj)`: 这是你在使用时直接调用的那个“函数”。
`obj.__len__()`: 这是你很少会直接调用的,而是 Python 内部在执行 `len(obj)` 时自动调用的那个“特殊方法”。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len()` 就像一个万能遥控器,上面有一个“音量+”按钮。
`__len__()` 就像电视机内部控制音量增大的那个具体电路。

你按下遥控器上的“音量+”按钮,就是 `len(my_tv)`。然后遥控器通过某种信号(比如红外线),告诉电视机执行“音量增大”的操作,这个操作就是 `my_tv.__len__()`(当然,这里只是一个类比,电视机没有 `__len__` 方法,但原理是你可以通过一个统一的接口去控制不同设备的具体实现)。

总结一下:

`len()` 是一个内置函数,它是一个“接口”,用于获取一个对象的“长度”。而 `__len__()` 是对象自身定义的一个“特殊方法”,负责“计算并返回”这个长度。`len()` 函数在被调用时,会去寻找并调用对象的 `__len__()` 方法。这种设计让 Python 的序列和集合操作更加灵活和统一。

希望我这么解释,你能更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至于觉得它们“太像而无法区分”了。它们是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获取长度”这个任务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Stirling公式是个好东西:

证明可以参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初学者或者对底层细节不太关注的开发者,确实很容易对这两个函数(通常指的是 Python 中的 `len()` 和 `__len__()`,或者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获取长度”的机制)产生混淆。它们确实非常接近,而且在很多时候看起来就像是同一个东西,但实际上,它们扮演的角色和工.............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这两年函数式编程(Functional Programming, FP)为什么又这么火。其实,函数式编程这概念不是新东西,它在计算机科学界早就存在了,甚至比咱们很多熟悉的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OOP)还要早。但近几年,它确实在开发者社区里.............
  • 回答
    在 Linux 系统中,创建新进程之所以被设计成由 `fork()` 和 `exec()` 系列函数协同完成,而不是一个单一的函数,这背后有着深刻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考量。这种分离并非为了增加复杂性,而是为了提供一种极其灵活、强大且高效的进程创建机制,同时遵循了 Unix 哲学中的“ KISS”(Kee.............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你遇到的情况是:一个 `int` 函数,启用了 `O2` 优化,然后在函数内部存在一个 `for` 循环,导致无限循环,而且这个 `int` 函数声明为无返回值,但这本身并不是导致无限循环的直接原因。核心问题分析:O2 优化与无限循环`O2` 是 GCC/Clang.............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让你感觉就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探讨数学。我们这里要证明的核心是:如果一个有界函数在一个闭区间上,它不连续的点构成了一个“不那么坏”的集合,那么这个函数在这个闭区间上就是可积的。先来捋一捋我们手头有什么“工具”和“目标”: 目标: 证明函数 $f(x)$.............
  • 回答
    日本和韩国同为亚洲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教育上也都强调勤奋刻苦,这使得两国在很多方面都呈现出类似的“应试教育”特征。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两国在教育体制上的细节,就会发现它们在如何平衡“应试”与“素质教育”方面,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一些关键的差异,足以让学校没有过度“压榨”学生的体育、美育及非.............
  • 回答
    大清与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庞大的帝国,在十九世纪的舞台上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内部腐朽、外部压力剧增,尤其是来自新兴的、野心勃勃的沙皇俄国的挑战。他们并非毫无交集,在某些历史节点上,确实有过一些零星的接触。然而,为何这两个“难兄难弟”未能携手,共同抵御沙俄的扩张呢?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地缘政治、文.............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尖锐,也触及到了社会结构中一些核心的矛盾。为什么“工贼”和“资本家”似乎比“工人”和“劳动者”更抱团,这个现象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工贼”和“资本家”在这语境下大致指什么。 资本家: 通常指的是拥有生产资料(工厂、机器、土地、资本等)并.............
  • 回答
    你问的“取代在这两个位置”,我猜你是想问在某个特定的语境下,为什么某个东西(或者某个概念)会被另外一个东西所取代。为了能详细地解答你的问题,并且让答案更贴近你脑海中的真实场景,你能否提供一些关键信息?比如: “这两个位置”具体指的是什么? 是指物理空间上的两个地方?是程序代码中的两个函数调用?是.............
  • 回答
    .......
  • 回答
    为什么GitHub和Stack Overflow在中国Google Trends上热度如此之高?当我们在Google Trends上输入“GitHub”和“Stack Overflow”这两个关键词,映入眼帘的往往是中国地区惊人的搜索热度。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开发者生态以及信息获取方.............
  • 回答
    .......
  • 回答
    解放军军衔制度的设计,确实有其独特之处,其中没有设立“准将”和大尉这两个大家相对熟悉的军衔,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考量。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头说起。一、 历史沿革的烙印:苏式军衔与中国特色解放军的军衔制度,尤其是在1955年和1988年两次大的恢复和调整中,都受到了前苏联军衔体系的影响,但.............
  • 回答
    我明白你的困扰了,电脑出现“保存”就退出并且无法保存文件,这确实挺烦人的。这种情况通常不是简单的一两个原因就能概括的,很多时候是软件、系统或者硬件之间产生了一些小“别扭”。我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小毛病给揪出来。首先,我们先从最常见的可能性开始排查。一、 软件本身的问题:1. 文件损坏或.............
  • 回答
    理解“孔代亲王”和“孔蒂亲王”为何是“亲王”而非“公爵”,我们需要深入探究欧洲封建制度下的爵位体系,以及这些特定头衔的历史渊源。这其中涉及到爵位的等级、授予权、以及地域性名称的演变,并非简单地因为“亲王”比“公爵”更高级或更低级。爵位等级的复杂性:亲王与公爵的地位首先,我们必须澄清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
  • 回答
    在很多中国家庭的对话里,“医生”和“老师”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可能比“爸爸”和“妈妈”还要高。这可不是什么巧合,更不是因为这两个职业自带什么神秘光环,而是背后藏着一系列复杂又现实的社会考量,家长们之所以这么“钟情”于这两个职业,是有深层原因的。1. 稳定与体面:压舱石般的存在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这.............
  • 回答
    我们来好好聊聊概率论和测度论之间的“分水岭”——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界定,而是两个领域在视角、表达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上的深刻转变。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先从它们的根源说起。概率论的早期模样:经验与直觉的王国想象一下在测度论横空出世之前,概率论是什么样子的。那时候,人们思考随机性更.............
  • 回答
    立党,一个在中文互联网上颇具话题性的公众人物,之所以能拥有“反转了”和“师老党立”这两个广为流传的梗,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一系列言论、行为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响所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详细解读这两个梗,需要深入剖析立党的内容创作风格、观点输出以及大众对这些内容的情绪反应。一、“反转了”梗:从预测失准到网络狂.............
  • 回答
    .......
  • 回答
    《神话》中易小川这个角色,身上的确存在着“自私无义”和“天真圣母”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标签。这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他复杂内心和在不同情境下行为的折射,也是编剧为了塑造一个有血有肉、能在历史洪流中不断成长的凡人而精心设计的。我们先来剖析一下“自私无义”这个罪名,为何会安在他身上。首先,他的出发点常常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