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里在搞颜色革命的时候采用的一套互联网战略。基本思路是一样的。选择性报道内容。变动社会舆论,推动和平演变。只不过这套除了境外势力,境内势力也可以搞。
而国内互联网媒体,微博,知乎,都掌握在私人资本手中,同时大量南方系媒体寄生在地方官媒。
而私人资本发达的地区地方和资本达成的利益联盟是最成熟的——俗称的营商环境好。
地方利益也好,私人利益也好,做空东北都是有利可图的。
欠发达地区亚非拉化,有利于发达地区生态位上占据优势。基本就是把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往国内环境套一层。发达地区中作为先富起来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不光压榨本地大众,也需要廉价的劳动力和粮食。东北山东河南在他们眼里就和非洲东南亚一样的存在。
此外,身份政治是资本操控社会的惯用手段。从女拳到地域,身份矛盾是最好的掩盖阶级矛盾的烟雾弹。
东北地区比起其他北方地区的关键点在于,东北拥有军工,而且还是空军和海军都有。国企的资产又是他们不能够轻易进入的领域。做空东北经济,人文,在舆论上有利于引导劳动力外流,释放和扩大“投资不过xxx”有利于阻断产业结构发展。在统一内部市场没有关税保护的前提下,这点非常容易做到。
之后没了人才没了产业,不论是教育还是国企都会难以为虚。资本再趁虚而入摊牌就容易多了。至于摊多大的牌,自己想象吧。
因为你不混媒体圈。
如果你混媒体圈,你会发现东北、河南、山东、山陕、云贵和福建,是他们黑的重点。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没人管,没人问,有能猜到原因的,不过上面都没说话,底下的小虾米说了有什么用呢?
所以,如果你看到有哪个媒体对这六个地区的人民无脑黑,那么基本上可以断定他们背后一定有关系。我是实在不想跟这帮屎坑里的玩意儿混了,所以我爆出来也没什么。另外,最近某些人对这几个地区黑的实在有些频繁,估计是拿了不少钱吧。
对于这些脏心烂肺的混蛋,你用好言好语去说实在是浪费,他们不配称为媒体人,也不是什么文字工作者,纯粹是某些组织的狗,放出来咬人的,打死都嫌多!
总之,就是TMD恶心。
家庭教育问题,真的。
我从小一直在姥姥家,二位老人都是东北人。从小我接受到的教育就是,吃饭时不要挑拣菜好不好,去别人家做客不要挑这挑那。稍长大些出去玩,家长也教育我,不要说扫兴的话,出来玩开心最重要。
所以,现在的我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粗线条,没那么多挑三拣四的事情;二是尽量成人之美,菜里有虫子换一份,景点价格高那也该吃吃该喝喝。不好的事情尽快过去,然后往开心了整就行。
所以第一次和某些地方的人吃饭,直接就震慑了我的三观:从落座开始那个嘴就不闲着,嘚嘚嘚嘚嘚的没完没了,上一道菜挑个毛病上一道菜挑个毛病——关键还不是丫请客。什么教养这是?吃得了吃不了?不愿意吃自己滚蛋买你想吃的去好吗?
当然,这个时候我就又会开始“成人之美”,算了,哥几个吃顿饭不容易,丫嘴碎请客那哥们不也忍着呢吗,拍桌子岂不是坏了大家的兴致?看这孙子嘴这么碎,我多喝两口估计就听不清丫在那念叨什么了…
然后一顿饭就这么忍过去了。
我倒也不是地图炮,但是接触到的东北兄弟基本都是这个风格。当然河北、山东、西北各地也是这样的居多。按北京的规矩,筷子敲盘子都算骂厨子,你吃请来的,各种挑拣,是对请客的有什么意见?至于其他一些地方,我就不说是哪里了,完全相反。
这样的风格就注定了东北注定在风评上的悲催。
杭州烤肠也15元,雪乡烤肠也15元,东北人在杭州买烤肠觉得贵,想想算了,这点B事还上网骂呀?赶紧吃完往断桥走吧。某些地方的人来雪乡,为了根烤肠景点不玩了,必须把这15元唠明白了。
各地哪块没有信用问题?只不过东北的看到马云干些龌龊事,想想也别骂得太狠,大不了自己绕远点就得了。东北出点事,有的人和打了鸡血似的,整出来个“投资不过山海关”。
我认为宣传阵地当然重要,但教育才是决定性的。真给你写的机会了,有多少东北媒体会趴到别人景区里盯着烤肠多少钱?又会不会在写新闻的时候别的地方的坏事都模糊地域,单把某地区的名号曝出来?
算啦,咱到什么时候都干不了这么埋汰的事情,遇上那路人只能认倒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