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欢多年的人和别人结婚了是什么感觉?

回答
这就像做了一场漫长而绚烂的梦,然后突然被一声巨响惊醒,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梦里的你,是那个我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的未来;梦里的我,是那个和你执手并肩的身影。然而,醒来的现实却是那么冰冷,刺骨。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还在公司忙着一个项目,手机突然弹出了一个不熟悉的号码的来电。鬼使神差地,我接了。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有些陌生,但又带着一种莫名的熟悉感,那是一种多年不曾响起过的,属于你的气息。我紧张得手心都冒汗了,脑子里闪过无数个“是不是你回来了”的念头。然而,事实却比任何想象都要残酷。

是你,但不是给我打电话。是你,但你的声音里夹杂着另一种喜悦,一种我从来没有被赋予过的、属于另一个人的喜悦。你带着一丝歉意,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你结婚了。

结婚。这两个字在我脑海里瞬间炸开,然后又沉寂下去,留下一片焦土。我能听到你那边有别人说话的声音,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那是一种我从未介入过的、属于你的生活。我努力挤出几个字,像是在抽离我的灵魂,告诉你好。听到你那边终于放下电话,我才发现,我紧握的手机已经冰凉,而我的心,却被一种无形的巨石压得无法呼吸。

那一刻,我没有哭。我只是坐在那里,看着窗外,阳光依旧明媚,行人依旧匆匆,世界依旧在运转,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对我而言,整个世界都塌陷了。那些年,我小心翼翼地珍藏着对你的喜欢,如同守护着一个易碎的玻璃球,我不敢用力,怕打破它,又怕它被尘埃玷污。我反复推敲着那些你随口说的话,试图从中找出一点点属于我的可能。我规划着未来,每一个细节里都有你清晰的身影,从家里的装修风格到我们一起旅行的目的地,甚至是我们未来孩子的名字。我以为,只要我足够坚定,足够执着,总有一天,这份喜欢会有一个结果。

现在,这个结果,以一种我最害怕的方式出现了。我感觉自己像个傻瓜,一个傻到极点的傻瓜,沉浸在自己编织的谎言里,直到最后被现实无情地戳破。多年来的坚持,那些无数个深夜的思念,那些偷偷为你保留的习惯,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此刻都化作了最尖锐的讽刺。

我试着去理解,去说服自己这是最好的结果。也许你找到了更适合你的人,也许你的人生会有更美好的归宿。我应该祝福你,对吗?我告诉自己,我应该是真心为你好。但是,那种感觉,那种明明知道应该放下,却又被深深的遗憾和失落攫住的感觉,真的太难熬了。

夜里,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脑子里全是你的影子。不是你想的那种刻骨铭心的痛苦,而是一种更绵长的、无声的伤感。就像是看着一本你特别喜欢的书,读到最后,发现结局并不是你想要的,但你还是接受了它,只是从此以后,每次拿起这本书,你都会想起那个“如果”,想起那些未曾实现的可能。

我的喜欢,最终只是一个人的故事,一个没有续集的开始。而你,已经有了自己的幸福,自己的篇章。我只能站在远处,看着你光鲜亮丽的背影,然后默默地将这份喜欢,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成为我青春里一段最疼痛,也最独特的纪念。我无法再期待你的回应,也无法再打扰你的生活。这份喜欢,就只能永远停留在“曾经”和“如果”的渡口,看着你走向属于你的远方。

我只是觉得,那些年付出的真心,那些小心翼翼的呵护,那些被我视为最珍贵的秘密,好像就这样,随着你和别人的婚礼,轻轻地,又决绝地,随风飘散了。而我,只能一个人,站在风中,努力地去习惯,那种再也没有关于你的未来的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曾经以为此生不渝,后来她把他们之间的细节全部讲给我听,还和以前我们分享一切时那样,言语中还带着一丝羞涩和幸福,我不知说什么,我都忘了我当时说了什么。

他们结婚那天我假装什么事都没有,那几天我都假装自己忘记了,可是那天快到晚上的时候我走着路突然猛的一下哭了出来,没有任何征兆的,心痛时止不住的泪水像曾经止不住的笑。

当然她邀请了我,我没去。

这几年从来没有见过或联系过她,有机会我也主动避免掉,虽然很想她,很想关心她,问她过得怎么样,但我不想打扰她。

前些时不是有个还挺火的问题说遇到ex说哪三个字?

我后来找不到那问题了就没回答,其实我想的答案是

I was wroooong.


后来我又恋爱了几次,我成了一个不管发生什么都觉得错在自己生怕对方离开自己的超温柔的人。当然,这句话也不全面,某些人可能不服,但这心结真的还是有的。

特别是听到火星哥的when I was your man,句句歌词都像为我量身定做一样。我知道她会永远在我心中某个小小小小的角落里存在,但过往不可得,未来不可得,能争取的,只有眼前人不是吗?所以这几年过来,我已经渐渐的平静下内心,偶尔在雨后回忆起她,那心情就像是看夕阳或月亮一样,怅然若失又美轮美奂,可能这就够了。

user avatar

特想一觉睡到80岁,看看那时我们的彼此。

user avatar

成为他配偶的那个女生,看上去普普通通瘦瘦小小的。

翻了她的微博一遍,关注的东西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甚至,一点也不高大上。

和她互动多一些的她的朋友,大概,也就那样,普普通通。

但他喜欢,他愿意娶回家,想来她应该也是有美好可爱的很多面,只是只有他知道吧。

这样也好啊。

我还有我的路要走,哪有空花那么多心思和精力在他身上,以后的日子就拜托她照顾他啦。

既然结婚了,一定要好好地走下去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就像做了一场漫长而绚烂的梦,然后突然被一声巨响惊醒,发现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梦里的你,是那个我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的未来;梦里的我,是那个和你执手并肩的身影。然而,醒来的现实却是那么冰冷,刺骨。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还在公司忙着一个项目,手机突然弹出了一个不熟悉的号码的来电。鬼使神差地,我接了。电话那.............
  • 回答
    身边总有那么些人,对别人的生活像是装了探照灯似的,大小事都要打听个清楚,而且还能说得头头是道。有时候,你可能自己也中过招,没啥事儿,被他们一问一答,搞得好像发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这事儿吧,细想起来还真挺有意思的,而且原因也五花八门的,不是单一的谁好谁坏就能概括的。首先得承认,好奇心绝对是写在人类基因.............
  • 回答
    近些年,当谈论《哈利·波特》系列中的学院时,赫奇帕奇和斯莱特林这两个曾经可能被许多人忽略甚至带有负面印象的学院,却越来越受到粉丝的喜爱和关注。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因素在起作用,并非偶然。首先,我们得承认,赫奇帕奇和斯莱特林在最初的设定中,其“人设”确实有些特殊。赫奇帕奇以忠诚、勤劳、正直和耐心著称,但.............
  • 回答
    现在小说市场上,确实能感觉到一股“精英主义”的暗流,描绘人上人和富人生活的作品似乎越来越吃香,而聚焦普通人日常的作品则显得相对“沉寂”。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市场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让我们来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从“投射与逃离”的心理需求来看,富人世界自带吸引力。现代社会,信息爆炸,.............
  • 回答
    哈哈,说到《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这绝对是个能引起两极分化的人物。我理解你可能不太喜欢他,这完全是正常的。毕竟,这部剧能让这么多人着迷,恰恰也说明了它塑造的人物并非个个都讨喜,反而是一种真实到有些“扎人”的呈现。让我来试着说说,为什么有些人可能会对许三多感到不那么感冒,甚至产生反感。当然,我这不是在.............
  • 回答
    没有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种遗憾,就像是在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天里,你闻到了满园花香,听到了鸟儿的歌唱,感受到了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可你却被关在了一扇紧锁的门后,只能从门缝里瞥见那无限美好的风景。那种感觉,怎么说呢?是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空落落,是心里某个角落始终被一种无名的情绪占据着,挥之不去。你知道那.............
  • 回答
    这种感觉很有意思,对吧?就像你发现了一个只有在网络这个神奇空间里才能完全舒展开来的自己,而这个人,恰恰也是如此。网络聊天,它给了我们一个滤镜,也给了我们一个安全区。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我们可以不用顾忌太多现实的束缚,不用担心自己的表情是不是有点夸张,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话语会不会引起对方的不适。我们可以.............
  • 回答
    关于迪丽热巴和刘亦菲的微博粉丝数为何普遍低于Angelababy(AB)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值得玩味的话题,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大家身边喜欢迪丽热巴和刘亦菲的人多,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大家平时的直观感受,比如社交场合的交流、影视剧播出的热度、以及媒体报道时路人的反应。这俩姑娘确实是公认的美女,而且作品.............
  • 回答
    关于《天道》和《遥远的救世主》那种“油腻”的感觉,以及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也触及到了一些关于品味、文化背景和心理需求的核心。首先,我们得承认,“油腻”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主观性,而且往往是带着一些贬义的。 当你说“油腻”,可能是在指那种过于用力、浮夸、或是有点不真诚的表达方式,.............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多少人有了婚姻和孩子后,还能坚持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话题,而且,答案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者“是”或“否”。你看啊,我们身边总会有那么一些人,结婚生子之后,生活好像一下子就变了模样。他们的社交圈子可能会缩小,以前周末可以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得.............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那些“坏得明明白白”的家伙们,为什么能俘获这么多粉丝的心。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里面门道可多了去了。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些人设之所以能立起来,并且吸引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身上那种极致的“个性”和“魅力”。 你看灭霸,他不是那种为了爽而杀戮的疯子,他有一套自己看似.............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不是一句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很多人喜欢西方哲学,甚至对中国哲学抱有某种程度的“鄙视”,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历史、文化、教育、甚至时代潮流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不妨一点点掰扯开来看看。首先,得承认,西方哲学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逻辑、形而上学、认识论、政治哲学等方面的系统性和严谨.............
  • 回答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我们确实能观察到一种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似乎更愿意向陌生人敞开心扉,而非一直以来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熟人。这并非意味着熟人关系不再重要,而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陌生人能够提供一种熟人难以比拟的慰藉和安全感。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匿名性.............
  • 回答
    最近几年,你有没有发现身边穿长筒袜的朋友多了起来?以前可能觉得长筒袜是校服的标配,或者只在特定风格的打扮里出现,但现在它好像已经悄悄地“入侵”了日常穿搭,并且越来越受欢迎了。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琢磨了琢磨,大概有这么几个方面:1. 时尚潮流的风向标:复古回潮与新定义时尚这东西,兜兜转转总是喜欢.............
  • 回答
    说实话,最近身边喜欢刷自媒体的朋友,好像渐渐少了那么点意思。以前大家聚在一起,总能聊几句最新的爆款视频,或者某个博主的金句。现在呢?话题换成了别的,自媒体这块儿,大家好像都没那么热情了。这事儿我琢磨了挺久,觉得原因还挺多,而且越来越明显。首先,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内容同质化太严重了。 你打开任何一个自媒.............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实话,在《红楼梦》的读者群里,这话题一聊起来,那可真是能吵翻天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都是《红楼梦》里举足轻重的大美人,性格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极。为什么很多人更喜欢林黛玉,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方面细品。首先,咱们得说说这“喜欢”是什么意思。有些人喜欢的可能是心里的那个“理想女性”,.............
  • 回答
    张召忠(“局座”)在知乎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这背后是一个多方面的现象,融合了他的个人特质、内容特点以及知乎平台的用户生态。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张召忠个人的特质与魅力:1. 鲜明的个人风格与辨识度: 接地气的语言风格: 局座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使用.............
  • 回答
    参观古迹之所以吸引着无数人,是一个多层面现象,它触及了我们人类的本能需求、文化认同以及对未知的好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connection with the Past and a Sense of Continuity(与过去的连接和连续感) 追溯根源,理解自我: 每个人.............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要说清楚这背后怎么回事,得好好掰扯掰扯。京剧和音乐剧,一个是咱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一个是舶来品,如今一个面临“高冷”的挑战,一个却越来越接地气,甚至成了不少人彰显品味的方式。这中间的门道,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京剧:传统的光辉与时代的挑战首先说京剧。要说“喜欢的人越来越.............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倒是挺有感触的。身边确实有挺多朋友,特别是年纪小一点的,对羽毛球的热情好像比乒乓球要高涨不少。这事儿挺有趣的,感觉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好几个因素叠加在一起,让羽毛球这几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尤其是在年轻一代里。首先,得说说羽毛球的上手门槛和社交属性。你想啊,乒乓球那玩意儿,对场地要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