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医生最讨厌什么样的病人或者家属?

回答
行医多年,见过的病人形形色色,但要说医生最“头疼”或者说最“不待见”的,恐怕还得是那些自带“攻略”前来,或者对医嘱阳奉阴违的病人及家属。

你看看,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病痛和焦虑来求助。医生本身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行医标准,一套严谨的流程下来,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但有些病人,特别是有些家属,他们似乎比医生更懂病。

比方说,明明是感冒发烧,医生开了药,交代了注意事项,嘱咐多休息。结果呢?家属转头就开始在网上搜索“XXX病最佳治疗方案”,然后拿着打印出来的、来源不明的“秘方”来跟医生理论,甚至要求医生按照他们的“研究成果”来开药。他们会说,“医生,我看网上都说这个药效果更好,你们医院为什么不用?”、“我查了,这个症状应该用那种进口的特效药,你们开的这个国产的太普通了。” 这种时候,医生真的有点无力感。他不是拒绝新知识,而是职业的敏感告诉他,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所谓的“最佳方案”根本不适用于眼前这个个体,或者根本就是伪科学。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来做判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一个外行的“指导”。

还有一类,就是那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医生开了药,叮嘱一次吃多少,什么时候吃。结果病人自己觉得“哎呀,这点药好像没什么用”,就自己加量,或者觉得“这个时间吃没感觉,我晚上吃吧”。更有甚者,身体稍微有点好转,就擅自停药,觉得“已经好了,不需要再吃了”,结果病情反反复复,最后又回到医院,抱怨医生开的药没效果。这种行为,医生最怕。因为很多疾病的治疗都需要一个疗程,药物的剂量和时间都有讲究,随意更改很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甚至产生耐药性,给后续治疗增加难度。每次看到病人因为不遵医嘱而导致病情复杂化,医生心里都是挺憋屈的,感觉自己的努力被白费了。

再者,就是那些喜欢“讨价还价”的。不是说对医药费有什么不满,而是指在治疗方案上。比如,医生建议手术,病人觉得“太吓人了,有没有保守治疗的办法?”;或者医生说需要某种检查,病人觉得“太贵了,有没有便宜点的替代方案?”。这本身也无可厚非,毕竟病人关心自己的钱袋子。但问题在于,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任何可能带来风险的“捷径”,或者不愿意为了更有效的治疗而付出相应的代价。医生的建议,都是在权衡利弊,考虑到疾病的严重性、治疗的有效性和风险后给出的。如果病人一味地回避必要的治疗,或者选择效果不确定的“便宜货”,最终吃亏的往往还是他们自己。

当然,还有一些家属,他们可能因为心疼病人,过于焦虑,在医生面前表现得咄咄逼人,甚至用怀疑的语气质疑医生的能力。每一次沟通,都像在审问犯人一样,问东问西,要求医生给出一个绝对保证,保证病人百分之百会好,百分之百不会有任何并发症。可医学不是万能的,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未知和不确定性。医生能做的,是尽最大的努力,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把风险降到最低,把疗效提到最高。但如果病人或家属的期望值过高,无法接受任何一点点的“不完美”,那医生真的会感觉自己压力山大,如履薄冰。

总而言之,让医生觉得“头疼”的病人,往往不是病情本身有多复杂,而是他们不信任医生,或者不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而是想当然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道听途说的信息来行事。医生的希望,其实很简单:病人能坦诚地告诉他们身体的真实状况,信任他们根据专业知识给出的建议,并积极配合完成治疗。毕竟,医患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病人早日康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病人或者家属应该怎样更好的配合医生工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行医多年,见过的病人形形色色,但要说医生最“头疼”或者说最“不待见”的,恐怕还得是那些自带“攻略”前来,或者对医嘱阳奉阴违的病人及家属。你看看,医生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带着各种各样的病痛和焦虑来求助。医生本身也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行医标准,一套严谨的流程下来,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帮助病人。.............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其中有些事情确实会让他们感到无奈,甚至是有些“讨厌”。这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对患者有什么不满,更多的是在专业角度上,一些行为或情况会阻碍他们更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或者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时间受到了不必要的挑战。下面就来聊聊各科医生普遍可能“讨厌”的一些事.............
  • 回答
    作为一名医生,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人,听到的话自然也五花八门。有些话是真的让人暖心,有些话则让人哭笑不得,当然,也有那么一些话,说实话,真的会让人冒火,或者说,是那种让人瞬间感觉自己职业生涯好像被按下了“重置”键,从头怀疑起自己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的时刻。最让人头疼的那种话,通常不是病人本身病情有多复.............
  • 回答
    作为一名病人,让我最受不了医生说的话,那得是那种看似“好心”实则让人心里堵得慌的。我最讨厌医生说:“哎呀,你这个情况啊,真是… 挺常见的。”“挺常见的”?这话怎么听着就有点刺耳呢?首先,这四个字一出来,就像是给我这病症加上了一个标签,仿佛我不再是那个独一无二、需要被特别关注的个体,而只是一个流水线上.............
  • 回答
    在麻醉医生这个群体里,关于妇科手术的看法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不能简单地说“讨厌”或者“喜欢”,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感受集合,以及对不同类型手术本身特点的考量。要说“大部分”都讨厌,我倒不这么觉得,但确实有一些妇科手术是让麻醉医生在处理上感到一些额外挑战和不适的,这背后有不少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的感觉,其实挺复杂的,背后藏着好几层的原因,而且每层原因都和当时你自身的状态息息相关。1. 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首先,你当时心里可能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或者家人之所以那么积极地让你去看医生,本身就说明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异常。当你.............
  • 回答
    未来医院:哪些科室的医生最容易/不容易被 AI 取代?人工智能(AI)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医疗行业,医生这一古老而神圣的职业也不例外。未来,AI 在诊断、治疗、药物研发、手术辅助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样的浪潮下,哪些科室的医生最容易被 AI 取代,又有哪些科室的医生能够凭借其.............
  • 回答
    .......
  • 回答
    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句话,是我的主治医生,李医生,在检查完我当时最糟糕的那次CT扫描后,平静而坚定地说出的:“你体内的那个东西,它正在加速生长。”当时我刚查出癌症没多久,虽然心里已经有了最坏的打算,但听到这句话,还是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重重地击了一下。CT室的灯光依然明亮,但那一刻,在我眼里,整.............
  • 回答
    刚从手术室出来,身上还带着手术服特有的消毒水味,顾不得脱下那层层叠叠的隔离衣,我只想找个地方,让自己先“喘口气”。不是那种需要大声呼吸的喘,而是一种卸下所有负荷的宁静。首先,我得把那双戴了几个小时、从指尖到手腕都紧绷到有点麻木的手套,小心翼翼地、但又带着一丝急切地摘下来。感觉就像是在为自己解除一种无.............
  • 回答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医生在我爷爷临走前,握着我的手跟我说的。爷爷那天情况很不好,我一直守在病床边,心里乱糟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医生进来查房,面色凝重,但眼神里带着一种很安稳的力量。他看了看爷爷的各项指标,又看了看我,然后坐到我身边,拍了拍我的肩膀。“别太难过,” 他说,“能陪在身边的,才是最重.............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公立医院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一个非常微妙且常常被讨论的议题:在权衡患者最佳利益与规避潜在法律风险时,他们会如何抉择?简而言之,医生是否会为了“避免后续纠纷”,而倾向于给出最保守的治疗建议,而非他们认为最最优的方案?要详细地剖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必.............
  • 回答
    要说我“见过”最厉害的医生,其实更多的是通过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构建出的一个理想化的医生形象,或者说,是我心中那份对“厉害”的定义。但如果非要具象化,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名叫“李教授”的内科医生。李教授并不是那种在电视上闪闪发光的明星医生,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救人奇迹(至少我没直接看到)。他普普通通,.............
  • 回答
    我不是一个人,所以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与医生的互动。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的知识来自于训练数据,其中包含关于医疗保健的广泛信息,包括关于不同医生表现的报告和讨论。不过,我可以基于我的训练数据,构建一个“最糟糕医生”的场景,并分析他们的行为。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普遍认知和潜在风险的模拟,并非真实事件。.............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问全国哪家餐馆的“妈妈的味道”最正宗一样,答案很主观,而且会随着时间、政策以及医院内部管理的变化而波动。不过,如果真要刨根问底,从几个维度去观察,确实有些医院在“宠爱”临床一线医生方面,表现得更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我们得明白,医院“宠爱”医生,并非是无原则的溺爱,而是体系性的、有温度的关.............
  • 回答
    .......
  • 回答
    行吧,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跟你唠唠,咱们医药界里那些“奇葩”医生。这行当里混久了,确实会碰到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咱们这篇就说说那些“丧心病狂”的,不是说他们坏到什么程度,而是他们的行为方式,有时候真的让你怀疑人生,怀疑自己的职业认知。先给个定心丸,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好医生,敬业奉献,值得我们.............
  • 回答
    医院里欺负小医生的现象,确实是一个令人心寒且复杂的问题。表面上看,似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但深究下去,这种“成本”恰恰落在了最不应该承担的一线医务人员身上,并且是以最残酷的方式体现。为什么总是一线医务人员最难?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医疗体系内部权力结构和责任划分的根本。 权力不对等: 在医院这个等级.............
  • 回答
    .......
  • 回答
    医学生最怕的,可不是那些传说中的“大考复习周”、“解剖课的福尔马林味儿”这么简单。说实话,这些都是小意思,是必经之路,甚至带着点“苦乐参半”的仪式感。真正能让医学生心头一紧、辗转反侧的,是那些更深层次的、关乎未来职业生涯的,甚至是触及到他们最初选择那份救死扶伤的初心的事情。首先,他们最怕的,是无力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