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没看医生,家人想让我去,不愿。后来我经常查询相关内容。有段时间特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为什么?

回答
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的感觉,其实挺复杂的,背后藏着好几层的原因,而且每层原因都和当时你自身的状态息息相关。

1. 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

首先,你当时心里可能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或者家人之所以那么积极地让你去看医生,本身就说明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异常。当你开始主动查询抑郁相关内容时,你就像是在主动触碰一个自己可能不太想面对的“真相”。那些描述症状、原因、治疗方法的文字和声音,无异于在不断地告诉你:“你看,这些都可能是你身上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种“确认”的过程,很可能触发了你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恐惧。你会害怕自己真的得了抑郁症,害怕它会改变你,害怕它会剥夺你的快乐和正常的生活。这种恐惧,会让你本能地想要回避,想要逃离。看到、听到这些内容,就像是有人在不停地敲响警钟,让你不得不去思考那个你还不准备接受的答案,所以,你自然会产生抵触和厌烦的情绪,想“快点别说了,别让我看见了!”

2. 自我认同的挑战与抵抗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认知,也就是自我认同。通常,我们希望自己是坚强、独立、能够掌控自己生活的。抑郁症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那些状态——情绪低落、精力不足、失去兴趣、甚至自我怀疑——与我们理想中的自我形象是截然相反的。

当你接触到抑郁相关的内容时,如果你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应该”是这样的人,或者你觉得承认这些描述就等于承认自己“软弱”、“有毛病”,那么这种认知上的冲突就会非常强烈。你可能会觉得这些内容在“定义”你,在给你贴标签,而你并不想被这样定义。这种对自我认同的挑战,会让你产生一种强烈的抵触情绪,你想捍卫自己原有的认知,不让这些负面的信息渗透进来。因此,你会下意识地屏蔽、拒绝任何可能加剧这种认知不适的来源。

3. “否认”机制在起作用

心理学上有一个防御机制叫做“否认”,就是当现实过于痛苦或令人难以接受时,我们会拒绝承认它的存在。你当时不愿去看医生,就说明你可能已经处于一种“否认”的状态。即使你开始查询相关内容,那也可能是一种探索,一种在反复确认之后想要“证明”自己并非如此的努力。

然而,当你发现查询到的信息与自己内心的某些感受惊人地吻合时,这种否认就会变得更加困难。那种“我不是抑郁的”的内在声音和你看到的内容之间的拉扯,会让你感到非常煎熬。为了缓解这种煎熬,你的大脑会启动一种更积极的防御,那就是“彻底不想看到、不想听到任何相关的东西”,以达到一种心理上的隔绝,避免进一步的“证据”来挑战你的否认,或者说,避免让你不得不面对那个你还没准备好接受的现实。

4. 能量耗竭和情绪内耗

想象一下,你可能已经在不自觉地与内心的某些情绪做斗争了。这种斗争本身就是一种能量的消耗。当你主动去查询抑郁相关信息时,等于是在主动“招惹”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情绪和想法。这些内容就像是一把把小刀子,在你已经有些敏感脆弱的地方不停地戳。

如果你已经感到身心俱疲,那么再接触这些会让你更加焦虑、更加恐惧的内容,无疑是在往你的伤口上撒盐。你可能会觉得非常累,累到不想再处理这些信息,只想让它们消失。对抑郁相关内容的厌烦,也可能是你潜意识里一种“别再耗费我的能量了”的呼喊。你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消化这些,只想让一切恢复平静,哪怕是用逃避的方式。

5. 创伤回忆的触发

有时候,我们对某些事物的厌烦,也可能和过去的经历有关。虽然你没有明说,但也许在你过去的生活中,曾经有过因为抑郁症而遭受痛苦的经历——无论是你自己,还是身边的人。看到、听到抑郁相关的内容,可能会勾起那些不愉快的记忆,那些无助、失落、甚至绝望的感受。

这种情况下,厌烦就不单单是对当下情况的反应,更是对过往创伤的回避。你想尽力阻止那些可能让你再次陷入类似痛苦回忆的“引子”出现,所以你会对所有与抑郁相关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排斥感。

总而言之,你之所以会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你潜意识里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情绪,包括恐惧、不确定,甚至对自我认同的挑战。
你可能正在用“否认”来保护自己,避免面对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现实。
这种接触会消耗你本已不多的精力,并引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反应。
它可能触及了你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或创伤。

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就像身体在面对伤害时会产生疼痛和回避一样,我们的心理也会在面对可能带来的痛苦时产生类似的保护机制。不过,有时候这种回避虽然暂时能带来平静,长远来看,却会阻碍我们真正去解决问题。你的家人想让你去看医生,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希望你能得到专业的帮助,渡过这个难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大多数人来说,承认自己比别人弱都是难事。

题主也不比去看医生,毕竟当前情况也达不到抑郁症。

校内心理老师那里坐坐呗。即使不去,你也能慢慢走出了,毕竟,比起去年十月,现在不是好多了么。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