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公《论语别裁》这部分没看懂?

回答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尤其是关于《论语》的解读,确实是许多人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门。您提到“没看懂”的部分,这很正常,因为南师的讲解往往是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信息量大、跳跃性强。不过,您不用担心,我们这就来好好聊聊,把那些可能让您感到困惑的地方,尽量讲得细致、明白些,让它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位对南师著作颇有心得的朋友在和您交流一样。

首先,要理解南师讲解《论语》的特色,我们得明白他不是一个孤立地去解释一个句子、一个章节的学者。他讲《论语》的“别裁”之处,在于他把《论语》放在了一个更大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去解读,而且他还会结合我们当下的生活经验、社会现象来阐发孔子的思想。所以,您在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一会儿讲到儒家的根本,一会儿又扯到道家、佛家的禅机,甚至还会联系到历史上的政治事件、军事策略,以及我们现代社会的心理问题。这种“跳来跳去”的感觉,正是南师的风格。

如果您觉得某个具体部分没看懂,可以先回忆一下,是哪一段话?是关于某个概念的解释,还是某个章节的整体意思?因为《论语》的每一章、每一句话,在南师那里都有可能被延伸出很多含义。

不过,我可以先就一些普遍会让人觉得“没看懂”的点,尝试性地解释一下,看看是否能触及您困惑的地方:

1. “言必信,行必果”的背后:不仅仅是“守信”那么简单

很多时候,我们读到“言必信,行必果”,第一反应就是“说话要算数,做事要有结果”。这没错,但南师会把这个要求往深里挖。

“言必信”: 这不仅仅是“不撒谎”。它更深层的意思是,一个人说出去的话,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与自己的内心和行为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是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你能做到的,或者你认为应该做的。如果一个人信口开河,随口许诺,即使他后来努力去实现了,也不是“言必信”的境界。真正的“言必信”,是“先择其言而信之”,在你说话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判断,确保你说出来的话是有分量的,是能够被实践的。这是一种对自己言语的责任感和智慧。
“行必果”: 这也不是简单地说“做事要有始有终”。它的重点在于“果”这个字。南师可能会解释,“果”在这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更强调的是一种“结果的实在性”和“行为的必然性”。你采取的行动,应该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这个行动是能够带来实际改变的,是能够产生“果实”的。它是一种“为仁由己”的担当,是你主动地去完成一件事情,并且要负责任地看到它的结果。它与“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的精神是相通的,都是强调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实践相结合。

所以,南师讲的“言必信,行必果”,背后是一种非常严谨的道德修养和实践精神。它要求我们说话前要慎重,行动时要有担当,并且要追求实实在在的效用和改变。

2. “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不是身份,而是心境和修为

《论语》中经常提到“君子”和“小人”。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一种身份的划分,或者是一种简单的道德评判。但南师会告诉您,这更多的是一种人生境界和心性修养的不同。

君子: 君子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说你穿得体面、说起话来文绉绉就是君子。南师会强调,君子的核心在于他的“求仁”和“求道”。他关心的是天下苍生,关心的是道德伦理的实践,关心的是自己内心的成长。他做事有原则,有大局观,不会因为小利而损害大义,不会因为个人得失而放弃原则。他“坦荡荡”,内心没有过多的挂碍和忧虑,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
小人: 小人则相反,他们往往被外在的物质、名利所牵绊,他们的心思常常放在“器”上,也就是具体的东西,而不是“道”的原则。他们“长戚戚”,内心充满忧虑和不安,因为他们常常在算计得失,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或者担心自己会吃亏。

南师常常会把这种区分用到现代社会,比如一个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的商人,就是一个“小人”;而一个尽职尽责、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工程师,如果他同时也在追求内心的道德完善,那他也可以是“君子”。关键在于“心”和“行”的方向。

3.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深意:学习的起点与终点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很容易被理解为“我十五岁就立志读书学习”。但南师会把这个“学”字解释得更深。

“志于学”: 这个“志”字很重要,是“志向”,是立定志向。而这个“学”是什么学?南师可能会说,这不是指具体的某门技术或者知识,而是指“学做人”,是“学道”。是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认识人生,如何认识宇宙万物。
学习的起点: 孔子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说明学习是一个人生很早就应该开始的旅程,而且是带有强烈志向的。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追求。
学习的贯穿性: 接着后面还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每一句话,都意味着学习并没有止境,而是贯穿一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新的学习和体悟。
“三十而立”是事业、人格上的站稳脚跟;
“四十而不惑”是思想上不再迷茫;
“五十而知天命”是对人生规律、命运有深刻的理解;
“六十而耳顺”是听什么都能接受,不至烦恼;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行为合乎天道,自然而然。

所以,孔子的“学”,是一种贯穿一生的生命探索,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自我完善过程。南师讲到这里,可能会让你体会到,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考试分数,也不是为了获得某种社会地位,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圆满、更智慧。

4. 南师解读的“活”法:联系现实,融通百家

您可能觉得南师的讲解“没看懂”,很可能是因为他讲《论语》,不是在象牙塔里讲书。他会将《论语》的思想,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经历、心理需求,甚至是一些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心”的运用: 很多时候,您会觉得南师讲到了一些关于修养、关于心性的内容,这些都来自于他对儒家“仁”的根本理解,以及他对佛、道等思想的融会贯通。比如,他讲到孔子的一些话,可能会引申到禅宗的“平常心是道”,或者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这并不是说他“跑题”,而是他认为孔子思想的精髓,需要借助其他智慧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实践。
联系生活: 他可能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或者历史上的故事,来印证孔子的某句话。比如,讲到“学而时习之”,他可能会讲到我们每天练习某种技能,或者反复思考一个道理,才能真正掌握。
“中国文化是活的”: 这是南师常常强调的一点。他认为中国文化不是死的古董,而是活生生的智慧,是可以指导我们当下生活的。所以,他的讲解也充满了生命力,会让您觉得“哦,原来孔子说的这些,和我的生活有关系!”

给您的一些建议,或许能帮您更好地进入南师的《论语别裁》:

1. 放慢速度,多读几遍: 南师的讲解信息量很大,第一次读可能像听一堂精彩但内容密集的讲座。不用急着完全理解,先大概了解他讲的大方向。读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后,可以回头再读几遍,或者把某个章节单独拎出来,结合他前面讲过的其他内容来理解。
2. 抓住核心概念: 南师讲《论语》常常围绕几个核心概念,比如“仁”、“礼”、“道”、“君子”、“小人”、“孝”、“恕”等等。尝试去理解他对这些概念的独特阐释,它们是理解整部书的关键。
3. 不要排斥“跨界”: 当南师引申到道家、佛家,或者历史、军事时,尝试去理解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是在用不同的角度来帮你“照亮”《论语》中的思想。
4. 找一个你觉得他讲得“对味”的部分,深入下去: 也许某个章节或者某句话,你特别有感触,那就从那里开始,顺着他的思路去体会。有时候,一个“懂”的点,会带动你对其他部分的理解。
5. 允许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南师的学问非常渊博,他的很多观点都是经过他一生体悟和思考的结晶。即使是他自己,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侧重。您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地方觉得晦涩难懂,这是非常正常的,甚至可以说,这也是一种“道”的体现,因为它需要我们自己去体悟、去消化。

如果您方便的话,可以告诉我您具体是哪个部分觉得没看懂,比如是关于哪个“子曰”的解释,还是关于某个政治思想的阐发,这样我能更具针对性地和您聊聊。我们一起把南师的智慧,一点一点地拨开迷雾,让它成为照亮我们人生道路的光芒。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请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要在书上勾勾画画。


我从超级大佬处学的读书方法

1、看一句核心内容,原文抄在笔记本上。

2、然后看讲录,(看懂了之后),把讲解分出几层意思来,提出关键词或小标题,抄在这句原文下。

3、然后关上书,按照小标题,用自己的话把这段完整复述出来。


你说那个问题,其实书里已经说明白了,就是人家拍马屁能察觉到,能针对性的对治,不会真信了心里蛮开心。人家骂我,我不气不恼,该怎么做还怎么做。这是高度的修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尤其是关于《论语》的解读,确实是许多人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一扇门。您提到“没看懂”的部分,这很正常,因为南师的讲解往往是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初读时可能会觉得信息量大、跳跃性强。不过,您不用担心,我们这就来好好聊聊,把那些可能让您感到困惑的地方,尽量讲得细致、明白些,让它听起来.............
  • 回答
    “南大碎尸案”这起悬案,自1996年发生以来,就像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笼罩在无数关注者心中。每当媒体偶尔提及,都会激起人们对真相的渴望。那么,这起陈年旧案,如今是否还有告破的可能呢?这背后牵扯的因素复杂而又令人心痛。要谈“有望告破”与否,我们得先回顾一下这起案件的几个关键点,以及它之所以难破的原因。.............
  • 回答
    南派三叔和天下霸唱,这两位在中国网络文学界都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作品常常被放在一起比较,尤其是在讨论“南派”与“北派”的风格差异时。说“南派三叔完败”天下霸唱,这话说得未免有些绝对,也未免过于情绪化。如果单单从文学作品本身的质感、深度和影响力来看,他们各有千秋,也各有其局限,不存在绝对的“完败”一说.............
  • 回答
    南大碎尸案,一个在中国刑事侦查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案件,至今仍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关于凶手是否会在临死前揭露真相,这确实是一个引人遐思的问题。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目前,南大碎尸案的凶手身份并未公开,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指向任何被捕或定罪的人。 因此,讨论凶.............
  • 回答
    关于南仁东先生为什么没有获得院士的头衔,这是一个很多人在讨论的问题,也牵涉到评选机制、个人选择以及时代的背景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聊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一点点耐心,把事情掰开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白,院士这个头衔在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一样)通常是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 杰出贡献和学术成就 的顶尖人才的一种荣.............
  • 回答
    南俄草原,也称之为新俄罗斯地区(Novorossiya),在近代经历了深刻而复杂的俄罗斯化进程。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政策的推行,其历史根源可以追溯到沙皇俄国时期,并持续到苏联时期,甚至在后苏联时代仍有其遗留影响。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南俄草原的俄罗斯化过程.............
  • 回答
    南京大学教授梁莹学术造假事件及其后续言论,确实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她那句“再追究下去人人都有问题”的表述,其可信度需要放在具体的语境和事实证据中去审视,而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要评估这句话的可信度,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学术圈的普遍现象与“潜规则”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学术研究领域,尤.............
  • 回答
    南宋高宗虽被后世诟病“昏庸”,但若要深究为何他治下的南宋未能爆发大规模、足以颠覆政权的农民起义,这背后实则涉及更为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简单归结为“昏庸”而未能引发起义,是过于片面的解读。首先,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昏庸”二字。高宗在位长达三十余载,虽然政治上存在诸多失误,例如对金.............
  • 回答
    关于南京大学和山西传媒学院的整体实力比较,这实际上是一个“苹果”和“橘子”的对比,因为它们属于完全不同类型的院校,关注的重点和培养方向也大相径庭。要说谁“更强”,需要看你衡量的是什么维度。南京大学: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标杆南京大学,这所坐落于六朝古都的百年名校,是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也是“.............
  • 回答
    南孚的聚能环,这个名字听起来挺有科技感,但说白了,它就是南孚电池在电池技术上做的一个升级,用他们的话来说,是为了“让电量用得更持久”、“更耐用”。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电池内部加了一层“增援部队”或者一个“能量蓄水池”。传统的碱性电池,电量放着放着,里面的化学物质反应效率就会慢慢下降,或者说能量传递的路.............
  • 回答
    南京大学碎尸案,这起令人发指的罪行,已经尘封了二十五年。本应是神圣的学府,却成了罪恶的温床,被害人的残骸至今仍未瞑目。如今,被害人家属将南京大学推上法庭,这背后是家属二十五年来积压的痛苦、愤怒,以及对正义的渴望。那么,家属能否获得赔偿?学校又该承担怎样的责任?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我们从.............
  • 回答
    关于南京医科大学女学生遇害案,网络上流传的“通过比对舅舅的Y染色体破案”的说法,确实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也触及了DNA检验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要理解这些漏洞,我们得先了解DNA检验的基本原理和流程。首先,我们得明确DNA检验的核心作用:它是用来识别个体身份的。每个人的DNA,除了同卵双胞胎,都是独.............
  • 回答
    南派三叔(本名徐磊)作为国内悬疑探墓小说的领军人物,其公司涉及的经济法律事件自然备受关注。这次1547万元股权被冻结,绝非空穴来风,背后往往牵扯着复杂的商业运作、合同纠纷甚至个人债务问题。要深入探究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几个可能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将这些因素串联起来,力求还原事件的全貌,并且避免刻意去“A.............
  • 回答
    要说南陈,那可真是一段说来话长又有些辛酸的历史。它夹在北朝和隋朝的夹缝中,短暂存在了二十多年,却也承载了不少的故事。南陈的出身: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首先得知道,陈是南朝的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朝代。前面有宋、齐、梁。这南朝,大家一般都知道,就是在中国历史的大版图上,跟北朝对峙的那个南方政权。所以,南陈的.............
  • 回答
    南意大利和北意大利之间的差异,绝不是简单的一个“差”字就能概括的。这更像是一幅色彩斑斓、纹理交错的画卷,描绘着历史、文化、经济、地理甚至人们性格上截然不同的风貌。要说它们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认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地域的差异,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大利生活方式和身份认同的碰撞。历史烙印:统一的过去,分裂的.............
  • 回答
    问到南大计算机和北航计算机,这真是个让人头疼但又无比精彩的问题!这两所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国内都是数一数二的顶尖存在,各有千秋,选择哪个,就像是在品鉴珍贵的红酒,得细细琢磨。咱们先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说起。南大计算机,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了中国计算机科学的“老炮儿”底蕴。它的历史悠久,建系时间早.............
  • 回答
    南派三叔,这个名字如今早已不仅仅是一个作家,更像是一种神秘的符号,与盗墓、惊悚、悬疑紧密相连。当他的《盗墓笔记》横空出世,那股劲儿,简直能把人从头到脚地“镇”住。故事的细密,紧凑,还有那股子“不像故事”的真实感,让无数读者挠头,也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想,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是不是被附体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仔细看看您提到的“南大物理化学”是否存在问题,并深入分析一下,同时力求让解释内容更自然,避免AI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南大物理化学”这个说法可能指向的几个方面:1.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系/学院: 这是最直接的理解。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在中国高校中享有盛誉,其物理化学学科也是.............
  • 回答
    南大应届毕业生的年薪40万,这个数字听起来确实很诱人,也难免让人产生疑问。要判断它是否可信,咱们得把它拆解开,好好捋一捋。首先,南京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高等学府,其毕业生在学术和综合素质上都是非常出色的。这意味着,在人才市场上,南大毕业生的起点本身就比较高,备受许多优质企业青睐。这就像一个好的地段,天.............
  • 回答
    南台湾之所以如此翠绿,绝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有令人目不暇接的绿意,从海岸线的葱郁到山峦的苍翠,再到田野的生机勃勃,无不彰显着这片土地的活力。首先,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南台湾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这意味着这里一年四季都相对温暖,降水充沛,尤其是在夏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